●周彦子
(陵水黎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发展服务中心 海南 陵水 572400)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是水稻种植领域较为常见的病害,在感病品种种植面积较大、检疫落实不全面的情况下,会加速该病害的蔓延,成为阻碍水稻种植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危害部位主要集中在叶部,病斑呈暗绿色水浸状小斑,后发展为黄褐色细条斑。病害处常溢出串珠状黄色菌脓,因外部空气流通、温度等作用转变为干燥的胶状小粒。病害流行时,叶片呈卷曲状,形成鲜艳的黄色发病中心,稻株有早期死亡或无法抽穗的情况,部分稻株可正常抽穗,但其籽粒缺乏足够的饱满性,品质显著下降。一般发病条件下,水稻将减产15%~20%,严重时减产达40%~60%[1]。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是由稻生黄单胞杆菌稻细条斑致病引起的病害,菌体不成串,单生,也有双链。细菌在培养基中产生圆形菌落,表面有发亮、光滑的现象,在28℃的条件下快速生长。相比于白叶枯病菌体,此病菌体体积较小,能使明胶液化,对青霉素和葡萄糖不敏感,有较为明显的反应钝感。
病菌可在病稻谷上越冬,成为初侵染源;种子带菌时,会在运输阶段形成一条长距离的传播渠道。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危害稻株的叶片和叶鞘,因灌溉水、雨水的流动性都较强,成为病菌的流动渠道,在“载体”的作用下转至稻株上,从植株的气孔或伤口处侵入,导致植株患病。叶片为主要的发病区域,易形成条斑;该病具有传播性,当田间湿度较大时,病斑处有菌脓溢出,借助风雨、水流等侵染至种植区内的其他稻株,造成更大范围、更为严重的侵染。叶鞘发病症状为黄褐色短条斑,在稻株生长条件偏潮湿时,会快速显现出病症,通常在分蘖后出现病症,以孕穗和抽穗两个时段最为突出。
温湿度是发病的重要因素,气温26~30℃、相对湿度超过85%时,发病率明显增加,且在降雨量较多、日照不足时发病更为明显。
发病程度与灌水量密切关联,长期深灌或受淹时,发病程度较重。串灌漫灌时,容易给病菌的传播提供渠道,造成更大范围的危害。当稻区种植活动中基肥不足、氮肥施加量过大时,稻株体内游离氨基酸数量在短时间内急剧增加,稻株徒长贪青,其具备的抗病性也明显偏弱[2],易发病。
对于已经发病的稻区,若在雨后下田作业,会加速病菌的传播,如喷药活动会加速病菌的传播,早晨露水未干时开展作业也易出现此类情况。
地势较高的地块发病程度普遍较轻,低洼区易发病且程度重。
不同水稻品种的生长特性不同,对条斑病菌的抗病性也有差异,如粳稻抗性强于籼稻,糯稻强于粳稻。
5.1.1 规范检疫工作加大检疫力度,由检疫机构指导,按照规范将检疫工作落实到位。挑选无病田,选抗病性较强的种子,从源头上防治病害。稻株日常生长时,注重田间检查,发生疫情分析具体情况(病症、发病范围等),以科学的方式进行防治。带病稻草堆放场所要远离稻田,避免与种、芽、苗、水等形成关联。定期清理田边的再生稻以及杂草,彻底切断病菌的传播途径。
5.1.2 因地制宜的选种根据土壤特性、气候等基础条件选择抗病性较强的品种,优先考虑抗病性强的粳稻品种。籼稻首选三系杂交稻,其抗病性优于两系杂交稻。在基础种植条件适宜时,推广种植粳稻,较为典型的品种有‘武育梗2号’‘武育梗3号’等。
5.1.3 加强田间管理稻田种植要加强田间管理,提倡配方施肥的优质化管理模式,根据植株的生长特性适当增施磷肥和钾肥。灌溉原则是满足水稻植株对水的需求,但不宜漫灌,应浅水勤灌。此外,对已经发生病害的病区,则加强水系管理,完全分隔病田和正常稻田,以免因病田水的流动而导致正常稻区的稻株患病。
秧苗3叶期到移栽前,用20%叶枯唑400~500倍液喷雾1次;大田期发病时,精准锁定发病株,采取处理措施,并对周边的稻田加以防治,如每667 m2用25%的叶枯唑125 g兑水50 kg喷雾。
化学防治立竿见影,但副作用较强,且会使稻株产生抗药性。因此,在实际生产中要降低化学药剂防治的比重,加大对生物防治的使用力度。如,解淀粉芽孢杆菌Lx-11能够诱导水稻植株产生系统抗病性,生防菌和脂肽类粗提物都具有一定的内吸作用,脂肽类物质能通过诱导水稻防卫反应基因表达,对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可促进水稻的生长,防治效果强于20%叶枯唑。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对水稻植株的生长影响大,易出现产量低、品质差等情况。种植人员以及农业技术人员,应对该病的发生条件形成准确的认识,并从源头进行防治,首先,选择适合当地土壤条件的抗病性强的品种;其次,在日常管理中,要及时发现病害并阻断传播渠道,防治病害的蔓延;再次,在病害防治过程中要尽量使用生物防治法,提高水稻品质,消除病害对水稻植株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