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玉华
(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江苏 盐城 224136)
世界鹿科动物起源于4000万年前,最初的鹿祖先为古鼷鹿(Archaeomergx),又称为始祖鹿,生活在3700万年前的晚始新世(距今4360万至3660万年)。始祖鹿体型较小,只有现今的兔子大,四肢较长,背部呈弓形弯曲。始祖鹿不长角,在漫长的历史进化与演替过程中,在距今大约500万年前的中新世,雄性鹿个体从头部的上方额骨逐渐长出了角(仅驯鹿雌、雄个体都长角)。起初鹿角很小,随着物种进化、演替,鹿角也随着鹿体型的不断增大而变长变大。
鹿科动物在整个进化过程中,始终是性情比较温顺的食草动物,喜欢吃一些新鲜柔嫩的绿色植物。受到食源和环境的引诱,一部分鹿科动物逐渐向草原及平原沼泽湿地转移,并开始在那里群居生活,以草原和湿地生长的草本植物为食,逐步成为平原沼泽湿地鹿科动物;另一部分生活在山区、丘陵的森林里,以树叶、嫩枝、芽和灌木丛为食,逐步成为山区丘陵鹿科动物。
麋鹿(Elaphrus davidianus)是中国特有的世界珍稀鹿科动物,它的中文名叫麋鹿(milu),学名叫长尾鹿(Elaphrus),英文名叫大卫神父鹿(Père david′s deer),俗名“四不像”。历史上麋鹿还有“糜鹿”“湄鹿”“泥鹿”“麙鹿”“麈鹿”等称谓。
更新世早期,麋鹿在华夏大地上从鹿族的序列中自然分化出来,经过漫长的历史进化,逐步过渡到低海拔平原沼泽湿地,形成了新的属种,在近代动物分类学上,动物学家把它单独划分为麋鹿属麋鹿种。由于区域和环境的差异,到了近代,麋鹿又进化演替成五个种。1866年,米尔恩·爱德华兹(Milne-Edwards)将大卫神父(Père David)1865年在北京南海子皇家猎苑获得的标本鉴定为麋鹿达氏种(E. davidianus)。1930年,德日进(Teilhard de Chardin P.)和皮韦托(Piveteau J.)在研究中国河北泥河湾维拉弗郎期(Villafranchian)哺乳动物群时,发现一类新鹿角,后鉴定为麋鹿双叉种(Elaphurus bifurcatus)。1974年,贾兰坡根据山西早更新世的材料建立了古代麋鹿新种,称之为麋鹿晋南种(E.chinanensis)。1975年,计宏祥根据陕西早更新世的材料建立了另一支古代麋鹿新种,称为麋鹿南田种(E.lantianensis)。1978年,日本的大塚裕之等(Hiroyuki Otsuka and Takio Shikama)修订台湾更新世的狍属(Capreolus Capreolus Linnaeus)台湾种为麋鹿属麋鹿台湾种(E. formosanus)。到目前为止,麋鹿属的5个种中,除麋鹿达氏种外,其他4个种都已不复存在。
更新世早期,麋鹿起源于长江、黄河中游地带,距今有二三百万年的历史。在鹿科动物中,麋鹿属于比较年轻的物种,但它的起源又早于鹿科动物中的梅花鹿、马鹿和黇鹿。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麋鹿逐渐适应了低海拔沼泽湿地环境,并且学会了游泳技能。在漫长的进化中,麋鹿的体型越来越大,奔跑的速度越来越快,但持续的时间较短。麋鹿角渐渐变大,角向后分叉,尾巴越来越长,脸形也渐长。
生态位是动物生存的首要条件,麋鹿是低海拔平原沼泽湿地动物,经过演化,从只能适应100 m以下的低海拔平原湿地生存(如7000年前的青墩麋鹿生活遗址和河姆渡麋鹿遗址),逐步进化到能适应1000 m以上海拔的丘陵山区地域生存(如河北省木兰围场)。麋鹿是恒温动物,适宜的气温是麋鹿生存必不可少的条件。麋鹿对环境气温有一定的要求,正常生活在-10~35℃范围内,现在已逐步适应了冬季短时间在-35℃的极端气温环境下生活。体表被毛也随着气温变化表现出极强的适应性。夏季气温高,被毛的密度就小;冬季气温低,被毛的密度就大。麋鹿被毛的颜色随气温和环境的改变而发生变化,如夏、秋季气温高,其被毛颜色呈棕红色;冬、春季气温低,其毛色呈灰褐色,与环境中枯萎的植物颜色相协调,这是麋鹿物种在进化演替过程中,为逐步适应气候、环境,机体内部作出的一种生理性调节反应,更是麋鹿在漫长的历史进化、演替长河中为适应新的生存环境而不断进行自我改造、自我特化、自我发展的过程。
雄性麋鹿头上长有一对大角,当遇到天敌猛兽如狼、老虎、豹子等时,它们就运用集体力量,一致对外,保护自己的家族。葛洪在《抱扑子》中写道:“万麋倾角,猛虎为之含牙。”西汉刘向在《说苑·杂言》中记载“麋鹿成群,虎豹避之”,说明即使是凶猛的虎豹,面对众多的麋鹿也无可奈何,只好闭着嘴(含牙)悻悻离去。这都是古人描述麋鹿在野外与天敌斗智斗勇、保存自己的一种智慧和力量的真实写照。21世纪初,科学家们曾做了一个试验,选录了几种猛兽的叫声,在野外播放,当播放到老虎叫声时,麋鹿特别敏感,先听到有麋鹿鸣叫,然后见到麋鹿成群从远处奔跑至距播放老虎叫声地点约25 m的地方,面对着发声方向呈一字排开,前排都是雄性麋鹿,第二排全是雌性麋鹿,后排就是当年出生的小麋鹿。这个试验结果表明,麋鹿为保存自己,适应自然环境,这种时刻准备抵御捕食者的基因已深刻地烙印在麋鹿体内。如果麋鹿不能克服环境中的各种不利因素,就无法生存下去。
从麋鹿物种的诞生和发展的历史看,它的进化与演替过程经历了四个非同寻常的阶段。在更新世早期(距今150万至300万年),为麋鹿物种诞生到其形态结构基本定型阶段。在此阶段中,麋鹿基本完成了从鹿族中分化诞生、形成新的物种,对生存环境的选择,以及生理结构及机能调节等过程。在距今1万年至150万年前,为麋鹿物种的发展盛大走势阶段。在该阶段,麋鹿物种逐步拓展、适应环境,机体不断特化,繁衍生息,进入发展的鼎盛时期。距今1万年前至近代,由于人类的活动,麋鹿种群从昌盛走向衰落甚至几乎灭绝。这一阶段主要为人类在自然环境中捕杀麋鹿,以麋鹿作为主要肉食来源。随着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大规模开垦麋鹿栖息地,与麋鹿争夺生存空间,导致麋鹿自然种群灭绝,人工豢养麋鹿种群也逐渐萎缩,濒临绝迹,最后全世界仅剩下英国乌邦寺庄园20头豢养种群。1902年至今,为麋鹿物种步入复兴阶段。近120年,在全世界人类保护活动的作用下,由1902年1个国家1个饲养点,增加到2020年的25个国家210多个养殖点,种群数量也由1906年的37头发展到现在的10 000多头。近30年,在故乡建立了糜鹿半散养种群,原生地恢复了野生种群。在生物多样性的新时代,麋鹿将跟随人类生态文明进程的步伐,从复兴走向昌盛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