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少数民族茶歌文化研究

2021-12-13 11:42:30常俐丽吕才有肖洪磊王元元
福建茶叶 2021年4期
关键词:德昂族布朗族茶歌

常俐丽,吕才有,毕 东,肖洪磊,王元元*

(1.云南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云南 昆明 650201;2.云南农业大学龙润普洱茶学院,云南 昆明 650201;3.云南农业大学国际学院,云南 昆明 650201)

云南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使这里的物产丰富,形成了具有浓厚文化历史的茶故乡。这里是茶树的发源地,全世界约有制茶植物380种,云南就有260多种,有92%的县种植茶叶。在思茅、西双版纳境内,发现最古老的茶树,高达32.12米,主干半径达1038米,树龄估计在1700年左右。高山云雾出好茶,云南人爱喝茶,56个民族都用各自不同的方式品饮着家乡茶,少数民族特有的基诺凉拌茶、佤族烧茶、布朗青竹茶和酸茶、景颇族竹筒茶、丽江龙虎斗、藏族酥油茶、大理三道茶,云南当地普洱茶、滇红、大白茶、乌龙茶、绿茶等丰富的茶类,始终徜徉在那代代相传的火塘边,马帮歇脚的箐火旁,山间的清泉畔,香气萦绕自然间。

茶业作为云南传统支柱产业,经历了无数次的兴盛与衰落,明、清曾盛极一时的“普洱茶”就产于云南,“六大茶山”声名远播。云南当地各民族对茶树的利用历史悠久,早在1100多年前的唐代南诏同时期,大理、景东一带的彝族先民就形成了“以椒姜桂和烹而饮之”的饮茶习俗。

云南茶文化中心就生根在这片沃土中,开枝散叶,根深叶茂。随着回归自然,崇尚自然的渴望。茶在人们生活中将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1 云南茶歌文化及其意义

云南少数民族众多,囊括热带、亚热带、温带、中温带、寒温带水平气候带,在这片美丽的红土高原上,繁衍孕育着生命力旺盛的古茶树。自采摘鲜叶、生产、加工到冲泡、品饮、销售,形式种类各不相同,形成了具有不同内涵的特色茶文化。在悠长的历史中,茶渗透到了每个民族的各个方面,他们甚至把喝水叫做喝茶。在千百年的发展历程中,云南各民族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饮茶习俗,茶歌文化贯穿于每个少数民族产茶地和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之中,并将之作为一种传统,一代传一代,民族茶文化不仅享誉国内还远扬海外。

茶歌作为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内容丰富、曲调优美,在民间广为流传。现金,如何进一步弘扬茶文化,发挥茶文化教育审美的积极作用,茶歌是最好的文化载体和全新的渠道。习茶,听茶歌是对个体生命体验的执著追求;演唱茶歌是人类七情六欲感之于心之后的抒发,是传情达志、借音抒怀的心灵呼唤;欣赏茶歌艺术,是对生命的审美,对历史的追忆。只有通过这种审美,人们才能更好地体验生命、感受生活、把握过程、丰富情感。

琴棋书画诗酒茶,品茶问道皆学问。茶歌不仅是劳动人民采茶过程的叙述,还是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云南茶歌艺术不仅能完美的表达少数民族地区的茶文化历史,同时也是云南地区民俗民风的最直接体现。随着人们对“茶品”的提升,茶歌为中国、为地方茶文化注入了新的营养和活力,透过茶歌能感受茶之价值,茶文化之魅力,茶艺之美,茶业之兴旺。

2 云南少数民族茶歌介绍

对于许多云南人来说,茶就像空气和水,是云南各民族在几千年的漫长历史中用“生命”哺育而成的。当地人爱喝茶,聚居在这里的少数民族都用各自不同的方式在酷爱、品饮着云南茶。年复一年,云南人民用辛勤的劳动才智和对大自然的崇敬,创造了茶文化多元发展的局面。

2.1 影视金曲《茶马古道》

世界上最令人惊心动魄的传奇道路——茶马古道,它源于藏族对茶的热爱,藏族出没的地方就是茶马古道延伸的地方,茶马古道不只有一条,而是一组道路群,因其艰难险峻、曲折坎坷、浪漫惊心而神秘,全程3000公里,竟是通过纯粹的脚步走出来的,越过那些人畜心跳的溜绳,穿过丛林深处泛着绿光的豹子,躲过那些专噬人血的恶蚊,展过面目狰狞的土匪,成功者成为脖挂哈达接受欢迎礼仪的幸存者,目光闪烁。你可以把那些送来普洱茶、盐巴等等生活用品理解为马帮赚钱交易,但也要看到,他们同时也把别人更好的生活当作了自己的使命。

多年来,一支支马帮踏过,一个个家庭守望,一对对情人期盼……歌曲《茶马古道》把1942年至1945年期间,在云南、四川通往西藏拉萨和中印边境上,各民族马帮共运送抗日物资,为中国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作出卓越贡献的茶马古道,描述的淋漓尽致,歌曲演唱生动感人:

前面那座山,你是什么山,

过了昌都寺,才能到雅安。

巴塘奶茶甜,理塘糌粑香,

过了巴宿,就到芒康,密拉哎啊!

啊瓦拉,阿拉阿瓦拉。

前面那条江,你是什么江,

过了中甸城,才能到丽江。

大理姑娘好,普洱茶叶香,

茶马古道远,人间到天堂。

啊瓦拉,人间到天堂。

这是一场有关人类生存、尊严,人间情感和自我解救的运动。茶马古道的民间性和自发性,从它一开始诞生就与民生紧密结合在一起,它始终伴随着人性、物欲和期望。这迥异于传说中的人间天堂,它保存着苦难,并努力超越困难——相信乐园正是因为有了人类的不懈营造,被“茶”所改变生活,因为人的参与,才有种种可能。

2.2 非遗音乐小镇——拉祜之音

中国普洱市澜沧县的音乐小镇,居住着能歌善舞的拉祜人民。他们热爱音乐,善良朴实,辛勤劳作,歌声四处响起。拉祜族崇拜“葫芦”,民间史诗《牡帕密帕》就有葫芦生人的神话传说。当地在节庆日会跳芦笙舞,澜沧县还过“葫芦节”。拉祜族人的房屋上、各年龄阶段的衣裳上、乐器上、饰品上等都有和葫芦相关或用葫芦和花边装饰纹样所组成的图案,象征着人类的起源和拉祜族始祖的由来,也象征人丁兴旺、生活吉祥。他们喜欢在孩子的衣领上、帕子上,妇女的服装、围巾、包头上,用彩线缝上葫芦籽或是绣上葫芦花图案,认为这种服装穿在身上可以驱逐魔鬼,孩子能健康成长,妇女们终年平安。

《快乐拉祜》这首歌自2015年12月发行至今,全国传唱朗朗上口,当地百姓放声高唱。电影《芦笙恋歌》自1957年上映,主题曲已成为经典流传。当地传唱的《敬茶歌》深情动人:

远方来的朋友呀,

欢迎你呀欢迎你,

欢迎你到景迈茶山来,

欢迎你到景迈人家来,

香喷喷的千年古茶,

敬给你呀敬给你,

浓浓茶香暖呀暖心怀,

一杯健胃又生津,

二杯清凉又解渴,

三杯喝下要常来,

三杯喝下要呀要常来,

要常来。

该茶歌不仅有浓厚的地域民族风情,也代表拉祜人民热情好客,辛勤劳作,创造幸福生活的坚定信念。同时,也表达了拉祜人民深爱古茶树,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2.3 德昂族茶歌

德昂族是我国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比较集中的分布在云南省保山市,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其中潞西市的三台山德昂族乡和临沧市镇康县的军弄乡是德昂族居住比较集中的地区。德昂族人自称是“茶”的民族,在日夜与茶相伴的日子里,德昂族人对茶有着独特的认识,并传唱着这样一首歌谣:

德昂山寨茶飘香,

茶叶是德昂族的命脉。

有德昂族人的地方就有茶山,

神奇的《古歌》代代相传。

德昂族人身上飘着茶叶的芳香,

这是德昂族人传唱已久的古歌。

这首茶歌生动地诠释了德昂族人的日常生活。“古老的茶农”不仅仅是上天赐予德昂族人的美誉,也代表着德昂族人种茶、制茶、喝茶的悠久历史,同时也成就了具有当地民族特色的茶歌文化历史,伴随在他们的生产和生活实践过程中,并一直绵延至今。

2.4 布朗族茶歌

布朗族主要分布在云南西部及西南部沿边地区,多居住在山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是云南大叶种茶叶的主产区。布朗族饮茶历史悠久,古文字“濮”就是以人手托茶的意象存在,他们的房屋为木屋架草平房,内有以“茶”为抽象元素的装饰。古茶树采摘下来的鲜叶经过晾晒而成的青叶,就是布朗族最喜欢的饮品,竹筒荼、青竹荼、酸茶、竹筒蜂蜜茶、煳米茶等是布朗族的待客佳品。布朗族不仅日常喝茶,还以茶为原料创造出多种特色菜品,是食用或相互馈赠的最佳礼物。

布朗人民背水、背柴时会唱歌,采茶时会唱歌,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布朗族把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茶”融人到歌舞中,有许多茶歌广为传唱,如布朗族山歌“三月清明二月八,茶乡姑娘盼茶发。妹采茶来郎挑茶,欢欢喜喜乐天涯”,唱岀了布朗族的幸福甜蜜生活。下面选摘的这首布朗族茶歌,反映了布朗族人民热情好客、热爱生活、喜爱茶叶。

布朗族《茶歌》

哎……远万的朋友哎,请到双江布朗山。

快快来,快快来,诗喝布朗的香茶,布朗人情意深,情意深。

哎……双江的古茶园,请您看个够。

大叶茶,勐库茶,请喝布朗的古茶,布朗人心欢畅,心欢畅。

哎……远方的朋友哎,请到双江布朗山。

糊米茶,蜂蜜茶,请喝布朗的古茶,布朗人心欢畅,心欢畅。

2.5 哈尼族茶歌

哈尼族是云南最早发现茶、饮用茶、培植茶的民族。在云南,哈尼族人民生活的地区茶叶产量是全省茶产量的三分之一,如西双版纳格朗和南糯山就是“普洱茶”的重要产区,哈尼人世世代代守护着这片大自然赐予人类的宝贵财富,为云南茶产业、中国茶文化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口口相传是哈尼族人们主要的继承方式,他们虽然拥有宝贵丰富的自然资源,但受到地理、文化、经济等条件的影响,淳朴善良的哈尼族人们的生活依然落后。尽管如此,哈尼族人们依然喜欢山寨的生活,喜欢茶山的空气,喜欢喝古树茶,喜欢以茶会友。虽然没有自己的文字,他们却创造了人类文化历史的宝贵记忆,如:哈尼族长篇创世古歌《窝果策尼果》;最有影响的迁徙史诗《哈尼阿培聪坡坡》等。

每一个哈尼人,对茶叶都有一种极深的情感,特别是上了年纪的哈尼人,更是如此。更为直观和现实的是许多哈尼族的村寨旁都有古茶树,在屋旁寨边植树种茶自古就是哈尼族的习俗。当地赞美茶的歌《普洱茶之歌》这样唱着:

普洱茶是诗,普洱茶是歌,

它记录着各族儿女的苦与乐,

普洱茶是情,普洱茶是爱,

它香飘四海,香了万家的好生活。

千年的情,千年的爱,

千年不变我们共唱赞美的歌,

千年普洱是西双版纳最美的情结,千年普洱为明天打造好山河。

茶歌犹如品茶,既有审美又富于内涵。我国自唐代就开始吟唱《七碗茶歌》,云南地区的少数民族是最早发现茶并饮用茶的民族,很早就有采茶歌、茶情歌等歌曲出现并传唱至今,同时茶歌也是最能够体现民族茶文化历史脉络的艺术形式,而今广大人们对于少数民族茶文化,茶歌的了解还很薄弱,喜爱程度远不及现当代一些流行歌曲,因此,相关部门和专业人员需要加强对茶歌茶文化的普及、宣传和创编,希望茶业从业者、广大茶人和茶爱好者们能继续深入挖掘茶歌、茶文化,人人“唱茶,识茶,喝茶”,小到幼儿,大到百岁老人。

猜你喜欢
德昂族布朗族茶歌
董长贵
德昂族酸茶研究进展
《百年巨变:布朗族莽人社会变迁》作品研讨
《百年巨变:布朗族莽人社会变迁》新书发布暨作品研讨会成功举行
“文明上山”之后——《百年巨变:布朗族莽人社会变迁》读后感
德昂族服饰文化的子文化
——腰箍文化的探索
丝路艺术(2018年5期)2018-09-16 12:46:36
阿妹一曲请茶歌
保山市布朗族音乐习俗
民族音乐(2016年3期)2016-06-05 11:33:45
德昂族腰箍文化研究
湖北五峰采花乡:阳春三月茶歌香
民族大家庭(2015年3期)2015-08-21 08:0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