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蓉涛
(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南通 226007)
所谓基础理论就是指某一学科的基本的概念以所涉及的范围和判断与推理的过程。它包含学科基本概念和原理以及范畴。针对高校资助工作的价值分析也有其基本的内涵和价值,本文就基于基础理论视角下对高校的资助工作的内涵以及其功能和价值进行分析,并提出一定的措施来促进高校资助工作的发展,从而促进高校资助工作的进一步发展,提高我国学生的升学率,促进我国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从而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
高校的资助政策是我国为了保障贫困家庭的孩子能够得到应有的教育,提高学生的受教育水平,促进国家的文化水平而提出的一项政策。高校的资助政策是一种工艺性的活动,有着巨大的价值,本文主要分析了其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并且提出了这项工作有利于保障学生的受教育权利,提高学生的文化水平,促进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等。
高校资助是国家推出的旨在帮助那些家庭困难的学生完成学业的一项补助政策,主要是国家通过物质的资助,帮助家庭困难的学生获得教育,使其受到应有的教育,从而实现对学生的精神补偿和组织补偿,表现出了我国教育的进步,以及教育的人文关怀性。这一措施属于一种公共措施,有其本身的价值选择、合法性以及有效性。因此,高校贫困资助工作的价值分析要从其存在的问题开始研究,然后提出解决的措施,最后研究其功能。从这三方面进行研究,从而实现的对高校资助工作的价值进行研究,促进高校资助工作的发展,促进我国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提高教育的涵盖范围,提高国家的实力和综合国力,毕竟,人才是国家竞争力提高的主要表现之一。
虽然近年来国家对高校资助工作非常重视,其发展模式也由原来的助学金+奖学金的传统模式转变为了传统模式加奖金以及勤工俭学等在内的多种资助方式,提高了学生的资助范围,但是尽管如此,高校资助工作仍然存在一系列问题,制约着其预期效果的实现。主要问题有,资助的资金来源单一、资助对象有偏差,资助效果不佳等问题。
高校的资助资金来源单一,这在一定程度上会限制资助的范围以及金额。据调查发展,目前高校的资助资金主要还是依靠国家财政,其他类型的资助资金还相对较少,尽管国家不断投入更多的资金在高校资助上,但是由于其来源单一,总资金量还相对较少,所以,资助的涵盖范围也并不够大,再者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单纯的国家资助的金额并不能够完全帮助学生度过贫困,其价值的实现以及社会的回报也并不能够有效实现。
资助对象有偏差,这主要是由于资助的审核机制以及资助的方案并不够完善,目前我国的高校资助的审核还是通过传统的写书面的申请书,然后经过班级的评选和认证从而确定资助名单。但是大学生来自各个地方,并不能仅从起书面申请上看出其实际的家庭状况,所以其审核机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没有详细且科学合理的审核标准,再加之各种资助的方式交叉进行,从而导致出现一个人拿多项资助,其他人可能一项都没有,从而出现资助对象偏差值造成资助效果大打折扣,资助的范围也大大减小。
针对我国目前高校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来看,我国的高校资助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因此在此笔者就从健全资助体系、加大投入力度,扩宽资助渠道以及改善资助手段等方面来促进我国高校资助的进一步发展。
我国目前的资助仍然存在着审核机制不完善的问题,制约着高校资助的发展。并且基于目前高校资助发展的现状,国家要制定相关的制度来督促我国高校资助工作的发展,促进高校资助系统的完善,制定相关的法律,使其有法可依,优化保障体系。明确其审核和操作的流程,强化审核的力度,完善整个资助的流程,同时要建立专门的资助监督机构来促进资助的公平和公正,只有这样才能从多方面完善我国资助体系的发展,促进资助工作的发展,促进高校资助价值的实现。
近年来虽然国家对高校资助的力度不断加大,但是随着高校扩招政策的提出,高校的学生数量也不断增多,贫困生数量也不断提升,其所需要资助的人也增多,因此,即使国家加大了财政的支持力度,但是紧靠国家来资助无疑是不行的,因此扩大资助的来源才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措施,只有这样才能扩大资金来源,。促进如此,在扩大资金来源以后国家也要加大相关的资金监管力度,确保这些资金能够发挥实效,同时做好公示,让公众来监督这些资金的来源以及用途,从而确保这些资金能够发挥实效。
目前还有一部分的受资助学生本身的责任感不强,接受资助之后并不知道奉献和感恩,而认为拿着国家的钱是理所当然,并不会注重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以及学习,出现思想道德水平降低的情况,因此为了促进学生在接受国家资助,有学可上,可以接受教育的同时还不丢失掉本身的正确的价值观提出学生在接受资金援助的同时还要注重提升自身的思想精神层面的提高,这一点高校要做好相关的工作,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和精神水平。在这一方面,高校可以对受资助的学生开展相关的思想教育,开展各种座谈会,创办各种相关的活动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着力培养学生自立自强的生活态度,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引导他们树立责任意识,热爱祖国、为国家奉献的思想等。要清楚的明白,国家的资助不仅仅是为了让他们受到相关的专业知识教育,更重要的是从思想上提高他们的认识,帮助其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让他们在走向工作岗位的时候能够不畏惧。只有这样国家的高校资助工作才能发挥实效,促进国家教育的发展,国民受教育程度提高以及促进国家的综合实力提高。
我国目前的高校资助工作主要目的还是帮助贫困的学生得到应有的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以及专业素养,根本还是以人为本的理念。所以其资助工作也有其理论的价值和实际的价值,在此笔者从理论和实际两方面来分析高校资助工作的价值,从而促进高校资助工作的发展,促进学生的发展。
高校资助工作的理论价值首先在于促进了我国教育的发展,促进教育水平的提高,教育制度的完善,并且这一工作具有长远的影响力,可以促进教育公平,促进我国教育理论实践的发展。其次我国的高校资助工作通过采用各种方式,诸如奖学金、助学金等给予学生物质和金钱上的帮助,这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更有动力去学习,这样也有助于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提高整个教育环境,促进学生的受教育效果的提高,也能够促进公平教育的发展。最后,良好的教育可以培育出更多的人才,为社会的发展提供更多优质的人才,促进我国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所以可以满足社会的人才需求,促进人力资本理论的发展和完善。以此次疫情中陕西师范大学发放的专项资助金为例,该校除了为湖北籍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受疫情影响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发放资助金外,还一次性为7833名公费师范生发放3—5月生活补助金704.85万元,为2538名困难学生发放3—4月国家助学金188.46万元,为54名非西藏生源定向西藏学生发放3-5月生活补助金4.47万元。这些资助金的发放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帮助这些学生以及他们的家庭渡过此次难关,让学生可以安心学习,努力学习成为社会需要的栋梁之材。
高校资助工作的实践价值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其社会价值,另一方面是其所带来的经济价值。首先,社会价值主要是指高校资助工作促进了教育公平的实现,帮助更多贫困家庭的孩子获得应有的教育,提高了我国的升学率,降低了我国的文盲率,除了可以体现“教育公平”包容原则,还可以提高国家青少年受教育程度。国家公民受教育程度普遍提高也有利于其法制意识的树立,这样可以大大减少青少年犯罪事件的发生,有利于社会安定,形成良好的社会治安。另一方面,其经济价值主要表现在我国“花骨朵”受教育程度提高后,社会以及国家拥有更多的人才,这样有利于促进设社会、国家的发展,为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人才,进而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形成人才红利,提高国家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
高校资助工作从个人层面来看,有利于促进学生受教育,保障其受教育的权利,从国家层面来看,有利于提高国家的实力和竞争力,从社会层面来看也有利于社会的文明发展。因此高校资助工作有着巨大的价值,但是其实施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制约着价值的实现因此,本文首先从高校资助工作的内涵谈起,研究了其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最后提出了其资助工作所产生的价值,以期促进高校资助工作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