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在高校思政教育与文化育人中的契合作用

2021-12-13 11:42:30李婧雯
福建茶叶 2021年4期
关键词:茶文化育人思政

李婧雯

(湖南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衡阳 421002)

在传统文化“进校园”深入实施的大背景下,随着“大思政”格局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如何适应形势发展需要,切实发挥方方面面的积极作用,进一步提升高校思政教育的整体水平,是高校必须高度重视的重大问题。茶文化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中优秀传统文化的缩影,对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至关重要。在开展高校思政教育的过程中,要想使文化育人取得更好的成效,应当找出茶文化与高校思政教育的结合点,努力使其发挥多元化功能与作用,推动高校思政教育实现更大突破。从当前茶文化教育的整体运行情况来看,尽管很多高校已经认识到茶文化在思政教育中的积极作用,而且也采取了一些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优化和完善,但仍然面临诸多困境,直接导致茶文化的契合作用无法得到有效发挥。高校在开展思政教育的过程中,应当从构建“大思政”格局的战略高度入手,深入研究茶文化的契合作用,并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大力推动茶文化与高校思政教育的全面融合、深度融合与系统融合,努力使茶文化教育取得更大成效。

1 茶文化的契合作用

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茶文化不断传承与发展,特别是由于具有很强的文化育人功能,大力推动高校茶文化教育,能够使高校思政教育与文化育人取得更大突破。深入分析茶文化在高校思政教育与文化育人中的契合作用,突出表现为:

1.1 茶文化能够使高校思政教育与文化育人体系更加完善

“理敬清融”是茶文化的重要思想和理念,在开展高校思政教育的方面,最根本的就是要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在弘扬传统文化的新时代,培养学生文化意识、文化素养和文化自信至关重要,将茶文化理念的灵魂融入到高校思政教育可以使文化育人更具有针对性,特别是对于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具有十分重要的支撑作用,如在学生出现困惑之后,可以运用茶文化进行分析和梳理,可以使学生很好的解决自身的思想观念问题。

1.2 茶文化能够使高校思政教育与文化育人载体更加多元

在开展思政教育的过程中,应当打造多元化的载体,使学生能够切实做到知行合一,进而强化他们的综合素质,促进他们未来就业、创业和发展。将茶文化融入到高校思政教育当中能够使思政教育载体建设实现更大突破,如将“茶道、茶礼、茶德”作为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倾力培养具有中国特色的“道”、“礼”、“德”,能够使学生的人文素养得到显著提升,同时还能够使学生在沟通、交流方面得到认可,人际关系将更加顺畅。

1.3 茶文化能够使高校思政教育与文化育人机制更加科学

茶文化具有传承、创新、发展的特点,已经形成了洒脱、宽容、仁爱等一系列文化体系和文化内涵。将茶文化融入到高校思政教育当中,可以使使文化育人机制更加科学、更加有效,特别是对于优化“三全育人”机制能够发挥积极的作用。如在开展思政教育的过程中,将茶文化融入其中,进一步强化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同时也能够在培养学生文化传承与创新意识方面取得突破。

2 茶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

2.1 茶文化教育缺乏以人为本

尽管茶文化具有很强的契合作用,能够推动思政教育与文化育人取得更大突破,但个别高校在组织实施的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比较突出的就是茶文化教育缺乏以人为本,还没有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战略高度进行科学设计,直接导致茶文化教育的整体水平不高。有的高校在开展茶文化教育还没有建立比较完善的茶文化教育资源体系,对茶文化的挖掘、收集、整理、分析、应用等相对比较薄弱,直接导致茶文化教育的系统性不强,无法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共文化教育缺乏以人为本,也表现为不注重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组织实施,如在强化茶文化传播与创新方面不到位。

2.2 茶文化教育缺乏深度融合

对于开展茶文化教育来说,至关重要的就是要在引导学生“理敬清融”方面下功夫,因而应当大力推动茶文化教育融合性,但个别高校在这方面还存在很多不到位的地方,直接导致茶文化教育的文化育人功能不强。有的高校不注重将茶文化与红色文化进行有效结合,在培养学生文化自方方面还比较薄弱。有的高校则不注重进一步强化茶文化的综合性和系统性,如不注重将文化育与实践育人进行融合,“教学做一体化”还没有作为重要的教育方法,同时在引导学生对茶文化进行学习、研究、实践等方面也没有形成健全和完善的运行机制,必然会制约茶文化功能与作用的发挥。

2.3 茶文化教育缺乏模式创新

深入分析茶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也包括一些高校存在教育模式缺乏创新的问题,直接导致茶文化教育的吸引力不强,学生学习兴趣不够深厚。有的高校不注重将茶文化理念的灵魂与校园文化建设进行有效结合,在教育、引导、传播方面还存在诸多制约因素,茶文化的整体氛围不够浓厚。有的高校则不注重开展形式多样的茶文化教育活动,座谈会、研讨会、报告会以及演讲、征文等相对较少,同时在利用茶戏剧、茶故事、茶诗开展思政教育方面也存在一定的不足。

3 茶文化教育的优化路径

3.1 坚持以人为本

要想更好的发挥茶文化在高校思政教育与文化育人中的契合作用,至关重要的就是要对茶文化教育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努力使其更加符合高校思政教育的实际情况,使文化育人实现更大突破。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应当把以人为本作为思政教育的重要理念,从培养学生文化素养、文化意识、文化自信的战略高度入手,对茶文化教育进行综合性、全面性、系统性。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应当更加重视茶文化教育的趣味性和引导性,使学生能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接受茶文化教育,特别是要将其纳入到“三全育人”机制当中,大力加强对茶文化教育资源的整理,进一步丰富和完善茶文化教育内容,如运用“茶道、茶礼、茶德”培养学生的政治意识、思想素质、人文精神以及职业道德。要更加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将茶文化教育落实到“核心素质观”当中,持续强化 学生为中心,使茶文化在“集大成”方面形成良性运行机制,进而使文化育人功能得到有效拓展,不断增强茶文化教育的实效性。

3.2 促进深度融合

为了能够使茶文化教育取得更大突破,还要在促进融合方面加大力度,这其中至关重要的就是运用茶文化开展思政教育和构建文化育人体系,本身就是一种融合。这就需要在组织实施的过程中,不断强化茶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面、深入、系统融合,努力使其文化教育更具有“覆盖性”。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应当着眼于发挥茶文化的文化育人功能,进一步强化茶文化与红色文化的文化,如多开发一些与茶文化、红色文化相关的表演活动。促进茶文化深度融合,也需要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进行有效融合,特别是要将现代元素融入到茶文化当中,使其更具有现代气息,这对于提升茶文化教育的吸引力至关重要。教师也需要提升自身对茶文化的理解和认识,加强学习,深入研究如何将其融入到思政教育中的有效实现形式,通过将自己打造成“茶道、茶艺、茶德”的“高手”,进而才能有针对性的开展教育。如在与学生进行谈心谈话的过程中可以一边“品茶”一边运用“茶道”进行教育和引导。

3.3 强化模式创新

在开展茶文化教育的过程中,要想契合作用更强,还要在茶文化教育模式创新方面加大力度,努力使其实现更大突破。要将文化育人与实践育人进行有效结合,切实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既要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更多的茶文化,同时也要引导学生学习、生活中实践茶文化,防止出现坐而论道的现象。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需要把强化学生“知行合一”作为重中之重,引导学生运用茶文化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提升,如建立“茶文化堂”,引导学生共同研究茶文化;如引导学生运用茶文化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境,如卢仝的《饮茶歌》即《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具有很强的教育和引导功能,应当引导学生进行诵读和理解,并在遇到困境的时候学会解决之道。强化茶文化教育模式创新,还要引导学生深化对茶文化的认识,并通过一定的载体进行学习和研究,如引导学生组建“茶文化兴趣小组”或才“茶文化创客空间”,同时也可以多组织一些与茶文化相关的庆典活动,并且要引导学生通过“抖音”对茶文化进行传播。

综上所述,高校在开展思政教育的过程中,应当将文化育人为重要内容,积极探索文化育人的有效实现形式,努力提升文化育人的整体水平。将茶文化融入到高校思政教育具有很强的契合作用,对于构建文化育人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因此,在开展思政教育的过程中,应当深刻认识到茶文化教育的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从解决茶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入手,采取科学的方法和措施,重点在坚持以人为本、促进深度融合、强化模式创新等方面加大力度,努力使茶文化教育取得更好成效,使其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文化育人功能更加强大。

猜你喜欢
茶文化育人思政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中国德育(2022年12期)2022-08-22 06:16:28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教育家(2022年18期)2022-05-13 15:42:15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2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活力(2021年6期)2021-08-05 07:24:10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现代装饰(2021年2期)2021-07-21 08:28:26
茶文化的“办案经”
世界各地的茶文化
现代苏州(2019年16期)2019-09-27 09:30:32
思政课“需求侧”
当代陕西(2019年15期)2019-09-02 01:51:54
别具特色的俄罗斯茶文化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当代陕西(2019年9期)2019-05-20 09:4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