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玉洲,宋丹丹
(宁德市茶产业发展中心,福建 宁德 352100)
茶是宁德市的传统优势特色产业,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了重要贡献。党的十九大提出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产业振兴是前提,宁德根据自身的产业优势和发展特点,提出做强包括茶叶在内的“8+1”特色产业,大力推动产业振兴。2019年,宁德市委出台政策,安排专项资金鼓励茶企、茶农集中连片对低产低质茶园进行品种结构调整。据统计,2019—2020年全市新植茶园3317公顷,为实现产业提质增效进一步打牢基础。在扶持政策落实过程中,为适应当前生产企业和消费者趋向于追求高海拔山区茶叶高品质的需要,提高茶叶生产效益,选择生态优良的高海拔山区开展品种改造成为茶企的首选之一。但由于气候因素的影响,在定植时期、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防寒防冻等方面需要给予特别关注。现结合2年来参与徐家山村、润鸿堂茶业公司和周宁县部分其它高海拔山区茶园建设做法,总结宁德高海拔山区幼龄茶园管理技术,以供借鉴参考。
茶叶生产园地一般选择海拔600m以上、水土保持良好,周围林木繁茂,生物多样性指数高,附近有可利用的水源,相对集中连片的平缓地带或坡度25度以内的山地。茶园远离交通要道5km,与大田作物、居民生活区距离1千米以上,四周有山体、森林、河流等天然屏障或人工防护林体系。基地土壤、空气、灌溉水质量符合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行业标准。土层有效深度1m以上,PH值在4.5~6.5,背风向阳,地下水位1m以下,土壤疏松、肥沃,通透性良好。
开园前应清除乱石、杂物等,茶园开垦要注重生态保护,山顶及成片林木必须保留,不得损毁;茶园中原有的高大树木只要不影响整体布局均予尽量保留。茶园进行全园深翻,土壤开垦深度要达到50cm以上,为后期根系良好生长打好基础;茶园梯台宽度要充足,单行种植宽度不少于1.5m,双行种植2.5m以上,为解决用工难用工贵、推广茶园机械应用预留空间。山地原有的杂草等有机物不必清除,可深翻埋入底层作为有机肥源;挖出的心土砌筑梯层外埂,表土回沟,每公顷施商品有机肥7500kg、过磷酸钙(土壤酸性大和旧茶园改造的选用钙镁磷肥)约1500kg的底肥,与泥土拌匀,再盖土10cm以上,以备定植。
应选择适应当地气候、环境条件和所制茶类的国优、省优良种。以白茶为主导茶类的,推广种植福鼎大毫茶、福鼎大白茶、福安大白茶、九龙大白茶等为主;其它茶类为主导的,引进推广高香型、内质好、绿乌兼用或具有特异性品质特征良种,100%采用良种无性系苗木。苗木要符合《茶树种苗》(GB11767—2003)中规定的1、2级标准,品种纯度100%,苗木高度应大于20cm,根系发达。
梯面宽1.5 m 的梯层种一行,距梯埂外沿80cm~90cm平行种植;梯面宽2.5m及以上的梯层按行距1.5m~1.8m划行种植。单行双株种植的株距30cm,双行单株的株距30cm、穴距33cm呈三角形。定植宜选择雨后阴天或晴天无风时进行,整细种植沟土壤,然后按行距放线挖穴,穴深10cm左右,每穴1~2株茶苗(每穴双株的应相隔5cm平行种植)。定植前需用黄泥浆沾根,根系离底肥10cm以上,根颈离表土3cm左右,注意茶根要自然伸展,逐步加土,层层踩紧踏实,使土壤与茶苗根系密接,埋土过半时,浇足定根水,待水份下渗后继续加土,直至与泥坪相平或略低,栽后铺草覆盖。降水少的地方可使表土距地表5—10cm,形成蓄水凹沟,以后利用茶园耕作逐年培土。为避免冬季冻害对幼龄茶树的伤害,尤其是土壤冰冻对茶苗根系的影响,高海拔山区定植时间选择“立春”至“惊蜇”的春栽为宜。
新植茶园第一年重点任务是保全苗、提高成活率,特别是夏秋高温干旱季节,应采取勤浇水、铺草覆盖等措施。新植茶园春季定植后2个月内只浇水不施肥,以后每隔7—10天浇施1次0.1%—0.3%尿素+0.3%复合肥液,以后可于每季茶季结束后穴施少量尿素或茶树专用肥。秋季10月下旬即地上部分生长停止后结合深翻,每公顷施入腐熟农家肥6000—7500kg,或商品有机肥(如饼肥等)2250—30000kg+钙镁磷肥450—750kg,离茶树基部10cm外开沟15-25cm深施。第二年开始可分别于春茶采摘一个月前、春茶后、夏茶后,每公顷每次茶树专用复合肥150-225kg,添加适量氮肥,开沟深施。其余时间可待新梢初展后[1]适当根外喷施0.3%尿素+0.3%磷酸二氢钾,每季2—3次,选择傍晚或阴天,喷湿叶片两面、以叶背为主。
实行茶园行间铺草覆盖,覆盖材料以绿肥、杂草、修剪枝叶、树皮木屑、茶梗、作物秸杆等未受有害物质的污染有机肥料为主,覆盖厚度10—12cm,1-2年一次,并翻埋入土,提高土壤肥力。覆盖物缺乏的可在茶树行间种植豆科绿肥,在盛花期结合茶园深耕翻埋入土,培肥土壤。幼龄茶园除草以浅耕为主,离茶基部5cm外浅耕5-7cm深,避免土壤板结,改善土壤通透性,促进肥力改善。
定植时茶苗高度达25cm以上或定植后苗高达到30cm以上,主枝粗达0.3cm以上时,即可进行第一次定型修剪,留高15~20cm左右。茶苗生长未达上述标准时,应推迟定型修剪时期。以后每年进行一次或二次定型修剪,每次修剪的高度在上次剪口上提高10~15cm左右。为了促进茶树光合作用和树体营养成分的积累,有利于提高冬季抗冻能力,秋茶停止生长后一般不建议进行定型修剪,待春季茶芽萌动之前修剪为佳。2020年,徐家山村幼龄茶园改变传统于秋茶结束即进行定剪的做法,调整为2021年立春时节进行,按照茶树目前的长势,待夏茶结束后即可进行再次定剪,即实现一年两次定剪,提前进入采摘期,提早实现经济效益。经过三次的定型修剪,茶树高度在60cm,骨架已经基本形成时,可辅以打顶轻采和轻修剪,进一步培养树冠和采摘面。打顶轻采必须应掌握“采面养底、采中养侧、采高养低、采密养稀、采大养小;打顶采后,树冠表面高矮不一的应结合轻修剪,剪除个别留桩较高、突出蓬面的新梢,为培养茂密整齐采摘面打下基础。当茶树高达70cm左右,采摘面树幅达90cm以上,枝叶茂密时便可进入正常采摘。
高海拔山区茶园的病虫害发生程度相对一般茶园轻,要充分发挥这方面的优势,综合运用各种防治措施,最大限度减少化学农药使用,与绿色食品、有机茶等优质产品开发结合,确保质量安全。一是生态调控:通过集成生态茶园建设技术、实施生态保护等措施,保持茶园生态系统平衡和生物多样性[2],从根本上实现对茶园有害生物的控制。二是农业防治:如选用对当地主要病虫害抗性较强的品种;分批、多次、及时采摘,秋末茶园深耕,合理配施 N、P、K,增施有机肥等,尤其是推广冬季清园,并在11月底前用0.3—0.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封园,减少翌年病虫害发生基数。三是物理防治:采用人工捕杀,减少茶毛虫、茶蚕、蓑蛾类、茶丽纹象甲等害虫危害;利用害虫的趋性,进行灯光诱杀、色板诱杀或性外激素诱杀等;采用机械或人工方法防除杂草等。色板诱杀使用生态友好型色板,每公顷一次用量375张,扦插高度靠近茶蓬,分春秋两季;一般杀虫灯光源距离茶蓬40cm,在3月初开启,10月下旬关闭;茶尺蠖、茶毛虫、卷叶蛾等引诱剂于春茶开园后1个月安装,每公顷30个—60个,距离茶蓬20cm。四是生物防治:注重保护和利用茶园中的草蛉、瓢虫、蜘蛛、捕食螨、寄生蜂、鸟类等有益生物[3],减少人为因素对天敌的伤害;推广使用生物源农药,如Bt制剂、苦参素、苏特灵可湿性粉剂、除虫菊素等。五是化学防治:做好病虫预测预报工作,适当放宽病虫防治指标,掌握害虫对农药最敏感的阶段用药,有限制地使用经登记批准允许在茶树上使用的农药品种,并严格按照规定的用药量、用药次数、用药方法和安全间隔期施药;注意实行一药多治,实行轮换用药,减少用药次数,同一种农药在同一块茶园中使用,一般一年一次。
生态茶园建设要实现山、水、园、林、路综合规划,根据茶园基地的规模、地形、地貌等条件,合理设置道路系统和排灌系统。茶园建设时应结合进行道路建设和改造,有条件的进行路面硬化,形成方便的交通网络。基地内要合理布设蓄水蓄肥池,选择靠近水源或雨水汇集较多的地段建造蓄水池,水源丰富的每3公顷左右茶园建造一个容量10—20m3的水池。有条件的可基地高处建立大容量蓄水池,连接茶园内铺设的管道,引水入园,提高茶园抗旱能力。新建茶园或旧茶园改造成坡度不超过5°的内倾式,外筑高10-20cm、宽20-30cm前埂;茶园梯壁内侧设置深、宽30×40cm的蓄水竹节沟,以保证“小雨不出园,大雨不冲垄”。沿机耕路两侧或茶园凹部布设纵向排水草沟,设置积沙坑;茶园与四周荒山陡坡、林地和农田交界处应设置隔离沟,开设深80-100cm的排水沟,修筑沟埂,截断径流,防止水土流失。
茶园四周或茶园内不适合种茶的空地应植树造林,上风口应营造防护林,主要道路、沟渠两边种植行道树,防护林、隔离树以适合当地栽植环境的原有植被树种,如松、杉等为主;茶园行道树选择高大、乔木、阔叶树、落叶类,如罗汉松、桂花、樱花、香樟、油桐、合欢、银合欢、香椿、任豆树、凤凰木、楹树、苦楝、梨树等。茶园间种经济林木,120—150株/hm2,荫蔽度≤30%[4];梯壁、梯埂的草层可利用当地自然植被以割代锄修剪而成,也可人工种植黄花菜、百喜草、爬地兰、圆叶决明等,以保持水土,改善茶园生态环境。
高海拔山区的防寒防冻工作直接关系到茶农的经济收益和产业可持续发展,必须引起各方面的高度重视。根本防护措施是通过营造防护林、园间间作林木等措施,改善茶园生态环境,降低茶园内的风速、调节温度、减少蒸发量,改善茶园的小气候,减轻或避免冻害的发生。茶园行间及根部铺草,有利于提高土壤温度,保持土壤湿度,防止茶树受冻,促进茶树春季早发芽。在栽培管理上,应根据气象预报,提前做好预防措施,寒潮到来前,用稻草、杂草或遮阳网覆盖蓬面,待寒潮过后及时掀去;寒潮到来时,可采取土壤灌水或喷灌减轻寒、冻害(但寒潮降温过于剧烈且持续时间较长时要及时排水,减轻土壤冰冻对根系的伤害);幼龄茶树的抗寒能力相对成龄茶树较弱,应结合耕作在幼龄茶树根部覆土,保护茶树根系,或在极端低温天气到来前,重施一次基肥,以助茶园保温防冻。降温到4℃之前,选择无风的晴夜,在茶园边焚烧枯枝落叶、杂草、锯木屑谷壳等产生烟雾,每公顷30—45堆即可,防霜冻。一旦茶园遭受冻害,要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待冻害天气结束后,及时剪除冻害造成的枯死干枝。程度较轻(仅叶片或新梢受害)的不修剪,待春暖回温后酌情轻修剪;骨干枝已受到伤害或幼龄茶树出现爆皮的,要及时重修剪,避免造成树体死亡,原则上冻到哪里就剪到比受害部位深1—2cm处为宜。遭受极端低温影响的茶园容易遭受病害侵入,应及时清除枯枝落叶,用石硫合剂全园喷施清园。受害茶树应早施春肥,薄肥勤施,以氮肥为主,配合施用叶面肥,以增强树势;对于根系受冻茶树,可在新发新梢成熟后进行根外追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