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婧玉
【摘要】关注教学细节,就是关注教育教学的改革以及发展;关注教学细节,就是关注学生的成长以及进步。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对教学细节进行关注,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效果。本文围绕对小学数学教学培养学生思维细节设计这一主题展开分析和研究,以此更好地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因此,教师需要应立足课堂,兼顾个别教学,重视课内外结合。
【关键词】小学数学;培养思维;细节设计
现代数学教育的发展已经从目标导向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发展到目标导向的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整合,以提高学生的整体数学素养。课前要备课具体到每一节课,还需要教师在应用前仔细观看,分清类型,明确使用目标。换句话说,就是选择什么样的课要与目标、内容相匹配。例如,对概念的理解,就需选择相适应的例题。技能应用,需要提供示范;探究性问题的引入,让学生提出问题和疑点,然后得出结论。所以,教师在课前要事先熟悉课堂内容,把控好时间长短,精心设计教学活动,明确课堂上应用的环节及具体时间和顺序,让学生们真正融入课堂,最大化培养学生的思维创造力。
一、教学细节设计对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重要性
教學细节指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一些很细小的环节,产生于每一个瞬间,十分短暂。教学细节可能是一句话、一个表情、一个动作、一个眼神,甚至一句口误,都体现了教学过程中的灵活和变化,其重要作用不容小觑。这就要求教师对教学细节进行注重并且做好设计工作。
(一)教学细节促进师生互动
部分学生会认为数学知识复杂难懂。不少学生在对数学知识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往往会产生“云里雾里”的感觉,对知识及其本质认知度较低。而小学数学教师在日常课堂中对适当的教学细节进行应用,例如,提问、表扬等细节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更好地促进学生进一步集中注意力,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以此更好地对课堂传授的数学知识进一步地理解和认识。
(二)教学细节营造课堂氛围
与此同时,课堂细节可以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教师在研究教学内容后,合理地设置教学课程中的每一个环节,有序地进行每一个教学步骤。同时,合理地设置教学细节并敏锐地捕捉学生们反馈的细节,如,疑惑的表情、举起的手等,并利用这些细节达到预设的效果,在有效教学的同时提升学生各项能力和素质。
二、如何在小学数学中进行培养学生思维细节设计
(一)激发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增强学生上课的主动性
在小学数学知识教学的过程中,有时课堂会缺少一定的互动和交流。教师和学生无法有趣地交流。因此,造成了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在这样情况下,笔者认为,可以在教学的课堂上采用探究法进行教学。当探究教学的方式在课堂上进行应用时,要求教师要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根据自己的课前准备情况,对自己所提出的问题来刺激学生学习知识的热情和积极性,并在一定的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作为一门广义的自然科学,是对现实世界中存在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一种研究。例如,在上课前举一些生活中有趣的知识给学生们讨论,从而激发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如,鱼缸内有10条鱼,死了2条,问鱼缸内还有多少条鱼?答案:鱼缸一共有10条鱼。(讲解:死鱼也是鱼,在没强调把死鱼拿走的情况下,死鱼的数量依然要算上)
数学文化是数学的一个重要部分。总的来说,数学文化是一种融合了数学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思想、方法和观点的数学语言。因此,在具体的数学文化渗透教学中,不仅要充分发挥教材中所涉及的知识,而且要以此为基础向外拓展,将数学文化教育与社会发展需要联系起来,充分体现小学数学文化的人文价值和教育功能。在小学数学“数的比较”这一知识传授的过程中,笔者会先以简单的例子引入。例如,两个苹果和三个苹果,哪个更多,如何表示,等等,充分地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使得他们对课堂上的问题进行认真的思考,从而能够激发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增强学生上课过程中的主动性。与此同时,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进行掌握,设计相关的情境和问题探究,转变自身的学习态度,提高课堂上的教学质量。
小学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不仅仅要根据教材来对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进行设定,还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作业完成情况进行一定的观察和了解。在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个性化差异作出一定的了解和认知后,才能够对教学方法进创新,突破原有的教学模式,从而进一步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此更好地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在这一过程中,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可以利用情境创设方法,进一步让学生更快地进入教学情境,强化自身的思维。
(二)有效批改作业,培养思维
学生的作业是检查教师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能使得教师及时对教学方案进行调整,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学习,等等。我们要提高对作业批改的重视程度,以此更好地通过作业批改,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在传授新的知识后,笔者会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相对比较简单的练习,并且对其答案即时反馈,立即进行批改。与此同时,笔者在批改作业的过程中,也会采取面对面批改的模式。在面对面批改的过程中,笔者会对学生作业中存在的错误进行指出和纠正,引导学生了解错题的原因,进一步订正。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学生和教师所进行的交流和沟通相对比较少,而要解决这些问题,关键在于教师要主动和学生接近,并且在课堂上进行有效的互动。教师在授课数学的过程中,要注重批改作业这一教学环节,更好地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主要职责就是将知识内容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尽可能地学习到更多知识和内容。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在课前做好教学设计。例如,我们可以一边批改学生作业,一边向学生提问题,待学生回答后,耐心地把题目的原理讲给学生听,若学生能举一反三,这便是达到最好的效果了。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知识取向,更要注意文化取向,这二者缺一不可。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也要以培养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为首要目标。
(三)教学设计兼顾文化取向和知识取向
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应当在实践过程中指导和帮助学生,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将数学教育与道德品质的培养结合起来。教师在进行数学教育的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式以及道德品质;要对数学知识内在的思维方式进行介绍,更好地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数学教育中彰显人文精神,渗透数学概念教学设计的方法如下:教学目标:将知识、技能的学习与能力、良好的思想品德和个性结合。教师除了传授教材上的知识点外,还要注重德育。教学关系: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在课堂上学生必须要有参与感、互动感。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积极创造师生互动的机会,让小学生成为课堂上的“小主人”。教学内容:不能只浮于表面,要对规定教学内容深入理解、全方位教育。除了要关注教材內容外,教师要对相关知识点进行挖掘和讲解,让学生进一步学习。思维价值是极其重要的:为了提高思维能力,要进行思维训练。教学对象:针对不同的学生,训练方法不同,要让每个学生都取得进步。教师要注重关注不同学生的差异和特点,注重个性化教学。教学结构:要多种教学结构相结合,个体、分组、集体教学三种教学方式并行,学生之间的合作、竞争也都应存在的。
例如,在推导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时,可以安排三个层次的操作,即三个层次的思维训练。第一层,操作后问: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分别和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为教学公式中“除以2”奠定基础;第二层,让学生抽象出“任何三角形的面积都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第三层,进一步引导学生观察、比较、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分别与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自己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讲解是如何推导的,公式中“底×高”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除以2?这样引导学生紧扣操作活动中的“想一想”进行独立思考,不仅发展了内部语言,而且使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得到了较好的训练和培养。
当然,数学不仅只存在于课堂,也要应用于社会。数学教育要贯穿人文精神,主旨应是培养数学能力、数学概念的理解能力。教师要想更好地在数学教育中对人文修养进行提高,那么,就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以及相关的教学方法,并且对数学知识中的“艺术性”进行渗透。教师在进行数学教育的过程中,只有注重数学教育与人文精神的高度结合,才能够更好地在数学教学中进行概念教学。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高度地关注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学习情况以及学生的品格培育情况,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获得一定的德育,让学生在接受数学教育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人文修养,完善自身的品格、精神,等等,以此更好地推动我国数学概念教育和人文精神的高度融合。基于此,能够更好培养学生对小学数学概念的理解和认知。
三、小结
教师在传授小学数学知识的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本文主要从教学方法探究、学科核心素养养成、作业有效批改等教学细节进行分析和研究,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教师要能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对教材进行有效整合,使课堂教学得到优化,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积极主动探究知识的欲望。在学生不断获得数学知识和发展数学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表扬和激励,使学生充满信心地探究数学知识,提升数学思维。
参考文献:
[1]李秀娣.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5):59-61.
[2]罗文恩.优化数学课堂教学 发展学生思维能力[J].云南教育,1997(4):19-20.
[3]王永明.微课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49).
[4]牟淑玲.小学数学教学中微课的设计策略研究[J].科技资讯,2019,17(15):149,151.
责任编辑 刘 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