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鸣
科学育儿,是许多父母养育孩子所追求的目标,但在现实生活中,与科学育儿相伴的往往还有焦虑、争论、冲突等。不可否认的是,在传统家庭中,母亲作为与孩子有天然亲密纽带的人,承担的育儿责任大多是最重的。
好妈妈有标准吗?
心理学认为,人一生中最重要的心理发展阶段是婴幼儿时期,这是人心理机构建立的最重要时期,也是全生命周期心理健康的基础。
妈妈是婴幼儿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客体,但这个角色没有谁天生就是或者天生就会,也没有哪种课程能让一个女性真正成为妈妈。每一位妈妈都是在实践中,尤其是在与孩子的互动中成为“妈妈”的。换句话说,是孩子让女性成了“妈妈”。
很多妈妈可能都思考过同一个问题:怎样才是一个完美的妈妈?这个问题从来没有标准答案。
有人说,高情商的妈妈最好,她总能知道孩子想要什么;有人说,懂教育的妈妈最好,她能够教给孩子知识和道理;有人说,能够放手的妈妈最好,她可以给孩子更多的空间自由发展……
这些答案都是站在妈妈的角度说的,却忽视了孩子的感受。任何一个妈妈都是孩子的妈妈,不可能脱离孩子而存在。所以,一个好妈妈是针对某一个具体孩子而言的,而其中最重要的是能够尊重、理解孩子,并能够陪伴孩子成长。
懂孩子≠包办代替
楠楠已经3岁了,一直由妈妈照料其生活。看楠楠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妈妈就知道他想做什么,所以事事都做在孩子的前面。可与其他小朋友相比,3岁的楠楠说话很少说整句,只是一个词或者几个字往外蹦。家长焦急万分。
这样的案例在临床上不少见。高理解力、高执行力的妈妈、爸爸或家中的老人,都有可能造成孩子这样的表现。比如,孩子玩了半天,突然看着餐桌,小手一指,随时关注孩子动静的妈妈立刻走上前去询问:“宝宝是要喝水?还是想吃东西?”当孩子屡屡被家长看破心理活动时,他们就不会有积极的态度去与外界沟通,“坐享其成”自然锻炼不了他们的语言能力。
楠楠妈妈无微不至的照料,让孩子不需付出努力就能达到目标,这样的“包办代替”在某种程度上并不是一种健康的爱。
针对楠楠这类案例,什么样的妈妈是好妈妈呢?“楠楠们”的好妈妈,需要相信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在面临困难时给予孩子成长的空间,给予他们探索世界、获得成就感的机会。孩子在探索过程中收获的是属于自己的经验和成就感,这才是促进他们成长的最大动力。正常情况下,家庭要时刻为孩子成为独立的个体而准备,而不是让孩子成为家庭的依附品,家长要学会适度等待与退出。
其实,在孩子的生活中充满了“新奇”与“挑战”。孩子需要时间去认识这个“被大人熟知的世界”,需要调动各种感觉功能和思维功能,并通过与“新世界”的互动去认识当下的一切。此时,妈妈需要学会“等一等”,允许孩子去表达、探索他们眼中的世界。
其实妈妈不必“完美”
随着三孩政策的全面放开,照料孩子的任务较原来更重,很多家庭都是祖孙三代生活在一起。生活在一起的家庭成员越多,在成员互动中出现的矛盾也就越多,最典型的就体现在对孩子的照料及教育上。
有的家庭,将孩子的照料与培养都交由妈妈负责。这种情况下,孩子一旦有一点儿不好,妈妈就无意识地把责任完全归结到自己身上,从而非常容易陷入长期的焦虑状态之中。同时,孩子的“不好”,也容易激发妈妈的情绪,有的妈妈甚至会不由自主地对孩子发脾气。
有的家庭,成员之间的文化背景不同,经常在喂养和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出现诸多分歧,导致家庭冲突的产生。比如,什么时候断奶、孩子是否上辅导班等,都是争执不断的话题。这种争执会造成整个家庭的不和谐,反过来又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发展。
有些家庭的孩子不仅担负着自己的人生,还担负着父母的愿望。比如,有的父母将自己没有实现的人生愿望寄托在孩子身上,那么,这些孩子就生活在父母的“欲望”里。这个欲望不是孩子的,而是父母的,孩子慢慢会感到不堪重负,甚至找不到自己存在的价值。父母这样的“寄托”行为,实际上已经忽视了孩子作为独立存在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忽视了他们的自我价值感和存在感。
每一个家庭,母亲都有其独特的位置和作用。当其他家庭成员以科学育儿的名义要求你,或者指责你的时候,也不必全盘接收,因为与育儿宝典相比,孩子是独特的,妈妈要懂得取长补短,不盲从。孩子的成长过程,也是一个家庭共同成长的过程。当家庭中存在不同的理念和冲突时,母亲要积极沟通和协调,避免孩子在家庭冲突中受到伤害,同时也为孩子营造良好的沟通氛围。
在现实生活中,焦虑的妈妈不在少数,有的因为孩子不够完美而焦虑,有的因为担心自己不够完美而焦虑,有的因為外在环境的困难而焦虑。其实,不论是孩子、自己,还是环境,都不可能那么完美,也不必那么完美。作为家长,要尊重孩子的独特性,要明白他们并不是父母的附属品或复刻品;同样的,父母自己作为一个独立的人,尊重自己才能给孩子传递一种自我认同的价值观和人生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