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87版电视剧《聊斋》对《细侯》的重塑

2021-12-12 10:21吴伟
蒲松龄研究 2021年3期
关键词:影视改编聊斋聊斋志异

摘要:《细侯》是《聊斋志异》中的经典篇目,塑造了一个敢爱敢恨的风尘女子形象。87版电视剧《聊斋》是众多改编剧中较为成功的一部,其对《细侯》的重塑极为经典。人物命名上,根据身份、性格,别具匠心地安排了侯宛如、满文贞、贾盛财等意蕴丰富的名称;人物增设上,新添了卖花大嫂、算卦人等角色,穿针引线,使剧情更生波澜;故事情节上,变荔枝壳为柑橘皮,增加诗词比重,新添满生、细侯交往细节,改变富商迎娶细侯缘由与细侯外嫁原因;主题重塑上,改变大团圆式小说结尾,以细侯死去的悲剧作结;对细侯杀子情节加以新诠,解决了情与理的冲突,使人物形象更符合逻辑。

关键词:聊斋志异;细侯;聊斋;影视改编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聊斋志异》多书写花妖狐魅式的传奇故事,但《细侯》篇却一反常态,与鬼怪毫无干涉,呈现的是现实世界。蒲松龄为我们讲述了一个风月场中烟花女细侯与昌化书生满生之间聚散离合的故事,塑造了敢爱敢恨的奇女子细侯形象。细侯杀子出走的情节,酣畅淋漓地展现了情与理两方面的激烈冲突,蒲松龄既叹服她的忠贞,又惊讶她的残忍。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文学与影视发生密切关联。“任何一部成功的文学作品在传播过程中都会不可避免地被改编为其他艺术形式。作为我国古代文言小说巅峰之作的《聊斋志异》也是如此,而且它被改编的次数和形式之多在中国文学史上没有任何一部作品可与之比肩” [1]。《聊斋志异》之所以如此受改编者的青睐,是因为小说故事情节跌宕起伏、人物形象生动鲜活。

在众多的聊斋改编影视剧中,1987年由福建电视台和南昌影视艺术创作研究所合作拍摄的聊斋系列电视剧 ① (简称87版《聊斋》)因极大程度地忠实于小说原著,且在布景、选角、拍摄方面投入大量心血,赢得了观众的广泛赞誉,以至出现“你也说聊斋,我也说聊斋”的盛况。系列电视剧中,有对《细侯》一篇的专门改编,且极为成功,本文旨在分析其取胜奥秘所在。

一、意蕴丰富的人物命名

中国古典“小说继承了中国姓名字号文化的传统,通过谐音、取义、反讽、随事等手法安排文中人物姓名,以实现交待行文主题、点出人物性格命运、表达人们爱憎褒贬、使读者晓畅易懂等诸多功用” [2]。

《细侯》因受文言短篇小说体裁限制,仅有满生、细侯、鸨母、富贾数人。小说人物虽然无多,但主人翁细侯的命名却花费蒲松龄一番心思。细侯本是汉代郭伋的字,后世用来代指受爱戴的官吏。马瑞芳就曾慧眼指出这一命名所蕴含的深意,“《聊斋》中干脆用作妓女之名,可见分量” [3]。稍显遗憾的是,满生、鸨母、富贾的命名则没有太多深意。

电视剧改编者深谙中国传统文化命名之道,为了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便根据需要為小说人物一一命名,男女主人翁分别取名为满文贞、侯宛如,富贾某则取名为贾盛财,其他如鸨母戚妈妈、细侯婢女昭儿、算卦的刘秋孟、说媒的野媒婆、送信的刘朝甄等。

细侯的姓氏,小说中说是“贾氏女细侯也” [4]791。而电视剧中,细侯写给满生的书信落款为侯宛如,满生也常常以宛如称之。可知,细侯不仅被改为“侯”姓,而且还新增了宛如的芳名。“侯”姓安排,取自小说中细侯的“侯”字。“宛如”一词,据《汉语大词典》的解释为“委屈顺从貌”之意。纵观剧情,可知细侯在嫁给富商之时,内心是充满着委屈的。因为她骨子里是看不起富商的,其爱慕对象是有着共同志趣的满公子。细侯之所以嫁给富商,很大程度上也是顺从了鸨母意愿。电视剧这样命名,在称赞细侯品格的同时,也通过取义法预设细侯随之而来的命运。

满生在小说中只有姓氏,没有名称。电视剧中,则将其命名为满文贞。当卖花嫂告诉细侯送花的公子姓“满”时,细侯不禁言道“我也怪满意的”。这个“满”字,不仅只是对满生所送花朵的满意,实则还包含着细侯对满生浪漫做法的认可。在中国古代谥号文化中,“文”字是形容读书人学识与才华的至尊字眼,唐代更是将文贞作为最高谥号。元代为了倡导诗文,以至“追谥杜甫为‘文贞” [5]30。“文贞”二字用来形容诗圣杜甫,可见其中包含的厚重分量。满生为教馆先生,终日与书相伴。电视剧将这二字赋予在满生身上,意在突出满生才华满腹。小说中满生不过偶吟一诗,但剧中为了突出满生的才思,便增加了作诗的戏份。细侯之所以嫁给满生,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对满生才华的仰慕,认为和满生在一起可以每日品诗论字。可见,“文贞”二字的命名也是出于剧情发展而特意设置的。此外,文弱少钱的书生满文贞与财大气粗的贾盛财在命名上,也形成鲜明对比,给人以强烈冲击。

富贾某是使小说情节发生转变的关键人物,倘不是其贪恋细侯美色并伪造绝命书,细侯则会一直等待满生归来。小说未交代其姓名,电视剧中则别出心裁地利用“贾”的多音意,将富商定为贾氏。为了突出贾氏商人的富足,又为其取名“盛财”二字。此后关于富商的诸多情节,都围绕盛财展开,如用重金迎娶细侯、花大钱为满生建造衣冠冢、送纹银令长久关押满生等。可见,富商的命名也充分利用了取义、随事等法则,使其事迹与名称更加切合。

相对于主要人物,小说中其他人物的形象与叙事功能则薄弱些。但电视剧并没有将之忽略,也根据需要为之命名:细侯婢女昭儿的名称源于其曾有召唤满生的事迹,鸨母戚妈妈的命名则因为与细侯近乎亲戚的关系。

电视剧中的命名,在小说基础之上进行新创,通过取义、对比等手段,更形象地塑造了人物性格,推动剧情发展,寄托爱憎之情。

二、巧夺天工的人物增设

小说《细侯》中的人物较少,电视剧为了增加故事的丰富性,便新增了卖花嫂、算命人、送信者,使故事情节更生波澜。

卖花嫂不见于小说文本,小说末尾有满生“托市媪卖浆者达细侯” [4]793的描写,此当是对此的改编。卖花嫂首次出现,在满生与细侯初见时;通过卖花嫂之口,满生获知了细侯身世;满生说明原委后,卖花嫂推测细侯看上了书生模样的满生;满生矢口否认,认为这不过是细侯的偶然之举;卖花嫂则进一步说,应是满生爱上了细侯,不然为何喋喋不休。可见,在满生对细侯心生爱慕的萌芽阶段,卖花嫂起着见证人与诉说者的作用。

而后,卖花嫂说起青楼歌女卖艺不卖身,但遇到合适的也会留客。同时,她也劝诫满生,此种花费极大,非穷教书先生力所能为。卖花嫂言及遇到合适的也会留客,无疑给满生希望,告诫此事非满生可为,则是客观情况。此后,满生会见细侯,果无力为其赎身,与卖花嫂的言谈不谋而合。此处,卖花嫂起着透露剧情发展的功用。

满生与细侯的相见,小说中为满生“往投以刺” [4]791,即自己拿着名片前往;电视剧中,则改为满生急中生智让卖花嫂送去几枝花。从卖花嫂与细侯的聊天中,可知她们此前曾相识;待说明来由后,卖花嫂拿出满生的诗作:“美娘唇边柑橘皮,偏从过客颊上飞。凝思此巧岂天意,几问垂杨总依依。”读罢,细侯坦言此举确实是无意为之,并深感难为情。正因为卖花嫂的书信传递,细侯才逐渐了解满生,并佩戴了满生赠送的花(电视剧第十分钟)。随后,细侯亦让卖花嫂给满生送去书信,并告诉一夜花费之资为三十两银子。卖花嫂承担的依然是见证爱情、促进情节发展的作用。

卖花嫂不仅推动了细侯、满生爱情故事的发展,而且在塑造贾盛财形象上也有作用。卖花嫂遇见叶媒婆时,说起贾盛财所娶小老婆两年没有孩子,还想再娶一房。看似闲言碎语,实则为下文富商迎娶细侯埋下了伏笔。其又提及贾员外是有名的吝啬人,这也与送信者索钱而贾氏不舍得出资的行为相照应。

算卦人的出现,在贾商迎娶细侯之前。这一人物增设,点出了贾商娶妻的目的在于想要增添子嗣,突出商人对儿子的渴望。下文细侯杀子,也是看出了富商这一心理。算卦后,贾商仅支付数钱。对此,算卦人多有不满,进而诅咒富商生个儿子没屁眼。一方面塑造了富商吝啬的秉性,另一方面也营造了喜剧的效果。

送信人刘朝甄,亦是电视剧的新增,其来源当自小说“贾又转嘱他商,假作满生绝命书寄细侯,以绝其望” [4]793一段。电视剧不但安排刘朝甄伪造绝命书,更有其上门向贾盛财索要银两的情节。吝惜钱财的贾盛财不愿再出银两,进而引发二人的争吵。而这争吵,恰好被细侯听见,因此获知事情的原委。得知真相的细侯,异常气愤,一怒之下做出了杀子的行为。刘朝甄人物的增设,不仅展现了贾氏吝啬的本性,并补述了此前陷害满生的经过,更重要的是,让细侯杀子有了更充分的理由。

卖花嫂、算卦人、送信者的增设,不仅见证了满生、细侯之间的爱情,也刻画了贾盛财的吝啬性格,更关键的是点出了贾商迎娶细侯的动机是为了生子,为细侯杀子做铺垫。

三、别具匠心的情节改编

情节是小说的核心要素,电视剧改编亦多由此展开。细侯、满生的相遇,是因为“忽有荔壳坠肩头” [4]791。而电视剧中,则将荔壳改成了柑橘皮(满生与卖花嫂对话中说出)。电视剧改变这一道具的原因,当是出于荔枝殼太小,观众不易查看的缘故。

小说中诗词的比重不多,仅见满生“即枕上口占一绝赠之云” [4]791,然电视剧中却增加了诗词比重。满生首先通过卖花嫂传递诗歌,而后细侯也寄去诗作:“赏花悲秋至,翻书为寂寥。独倚回栏夜,谁与共雅宵。”再次进入梨花园时,满生亦有诗歌呈现。满生前往长沙之后,细侯也多次通过诗词演唱的方式表达对满生的思念。

除了运用诗词来显示二人之间的深情,电视剧也新增了一些小说中没有的情节来凸显二者之间的亲密:如满生进入梨花园后,细侯因为生病无法演出,一旁的观众大骂细侯,满生则极力维护;细侯出场时,头上的配饰就是此前满生所赠。细侯演唱时,眼睛也一直注视着满生,饱含脉脉温情。

满生无力再去梨花园,细侯遂命丫鬟昭儿外出找寻,可缺乏资金的满生坚决不从;细侯无法,只得亲自前往石经寺面见为母亲上阴寿的满生;言谈之中,细侯说起半月之中曾让人请满生四次,认为迟不赴约的满生是寡情薄意之人。满生则说出了自己的苦衷,卖掉玉佩仍无力再去梨花园;听罢,细侯拿出了自己银钱供满生使用。不难发现,电视剧的改写旨在突出细侯的真情及满生的无力感,为后文满生前往长沙求助做铺垫。

得知满生被关押的消息后,细侯决定去长沙寻找满生;在鸨母苦情劝说之下,细侯只得回到梨花园;但细侯仍不放心满生,特意去寺院烧香祈福;这类情节的添加,意在呈现细侯的深情一面。贾商伪造满生绝命书后,细侯在鸨母的劝说下嫁给了他。剧中对细侯出嫁的缘由和要求做了详尽交代,细侯外嫁富商是为了给满生做道场、修衣冠墓、替其招魂。可见,细侯嫁给贾盛财是深爱满生而做出的巨大牺牲。

小说中贾盛财的出现,是在满生前往长沙之后,其迎娶细侯不过是贪恋美色。电视剧中,贾商则较早出现,其迎娶动因也改成了求子嗣。贾商在宴席上曾和人说起其妻五年生三女,偏房嫁来之后又无子的情况,深觉偌大家业无人继承、愧对祖宗。

贾商常常出没于梨花院,在看了细侯的表演后,认为细侯颇有富贵之相。而后便向鸨母询问细侯八字,并让人推算是否相合。算卦者言道细侯乃五男二女之相,贾盛财听后,不觉心动神摇,断定细侯就是她理想中的生子人选。

满生前往长沙借钱后,贾盛财便和鸨母设计,谎称满生已死,并答应细侯提出的的修墓、做道场等种种要求。从鸨母的惊讶神情中,可知此项费用花费极大。如前所述贾商向来吝啬,此番如此慷慨,实则是对细侯生子的迫切希望,以至连钱财也抛之脑后了。电视剧不仅改变了贾盛财的出场顺序,更把迎娶细侯的缘由改成为求子嗣,其目的皆是为细侯杀子做合理解释。

小说中,蒲松龄往往运用全知全能视角,将故事加以呈现。作者和读者对故事的走向了然于心,可唯独剧中人对真相一无所知。对于富商的陷害,满生百思不得其解,认为自己向来与商人没有过节。电视剧中,则消除了满生的疑惑,直接安排贾盛财到监狱探视满文贞的情节,并扬言让满文贞死心。这一改编,无疑增加了满生的愤慨,待其出狱后,自然想当面质问细侯其中的真伪。

综上,为了更好的观感,电视剧将荔壳改为柑橘皮;为了凸显细侯、满生的志趣相投,增加了诗词比重;为了刻画二者之间的深情,新增诸多情节;同时,将贾商迎娶细侯的原因改为增添子嗣,细侯出嫁也是为了给满生建衣冠冢。

四、合情合理的主题重塑

小说结尾,杀子之后的细侯与满生私奔而走;富商归来后,前去报官,但官员原谅了细侯的罪过,不予定罪。对此,蒲松龄不无感慨地说道:“呜呼!寿亭侯之归汉,亦复何殊?顾杀子而行,亦天下之忍人也!” [4]793-794可见,蒲松龄认为细侯回归满生的行为,与过五关斩六将、寻找刘备的关羽义行相类。不过对于细侯杀子的举动,却多有不解,认为细侯是狠心之人。

今人对于细侯这一行为,亦多有指责,如赵玉霞认为:“杀子以成全爱情,令人闻之惊心。生命可贵,孩子何罪!细侯,令人敬,又令人怕!” [6]107赵伯陶认为,满生实则是作为读书人的蒲松龄内心自恋心理印记的投影,细侯是拯救落魄书生的侠义女性。为此,“不惜违反‘虎毒不食子的人情之常,令细侯以‘杀子惩父的极端决绝的手段彻底告别过去,用心良苦中也显示了作者刻画心目中理性女性形象时的两难抉择,篇末‘亦天下之忍人也一句暴露了作者的这种矛盾心态” [7]1391。

电视剧编创人员也关注到这一点,并试着解决爱情与亲情之间的矛盾。如前所述,富商迎娶细侯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让细侯给其生下子嗣,在素日的生活中,细侯自然有意无意获知此事;在获知富商设计骗婚之后,满腔怒火的细侯,自然想到杀死儿子无疑是对贾盛财的最大报复。

小说中,细侯杀子是趁着富商外出之时。而电视剧中,则特意安排在小孩的满月酒席之上;一边是满座的宾客、欢乐的音乐,一边是细侯烦躁的情绪、纠结的心理。在杀子的过程中,细侯更是心有不忍,几次都半途而止;最终痛下决心,不过期间倒发出一段独白:“虎毒不食子,天下不知内情的人,必是责备我心肠太狠,我还要背负恶名。”可见,细侯在杀子的过程中,也曾考虑到世人如何评价自己的问题,故而表白出内心的隐情。而后,细侯跑到正赴宴会的亲朋面前,公开揭露了富商的恶劣行径。富商在热闹的满月席间,得到的却是儿子被杀的消息,这无疑增加了其内心的煎熬与痛楚,更加富有戏剧性和感染力。

待将事情原委表白清楚后,细侯选择了结束自己的生命,并声称“我的命要给满公子”。由此,我们不难看出细侯的刚烈性格,她的死固然有愧对满生的成分,也有对杀子与违背母爱人伦的悔恨。这样的处理结果,就可以有效地避免小说中杀子与违背母性的矛盾,也更增添了悲情意蕴。

小说中细侯杀子的行为,没有受到官府制裁,而是以细侯与满生团聚作结;细侯回归满生后的情节,蒲松龄没加以交代,在自己的感叹声中戛然而止,留给读者无限想象空间。电视剧中,满生将细侯安葬在了其曾给自己设置的衣冠墓中,此情此景,满生感慨地说:“你为我建造的墓穴,今天却葬了你的芳魂,你含着满腹冤屈而死,是我杀了你,是贾盛财杀了你啊!”这时,满生才意识到出狱后对细侯的误会。可见,细侯的死也有对满生此前对她不信任的缘故。

电视剧一改小说中无罪出走的大团圆结局,而以细侯死去悲剧作结;杀子过程中,细侯多有不忍,进而自我表白其动因。改编者很好地处理了细侯情与理的冲突,赋予了这一故事更震撼人心的力量。

五、结语

小说与影视,本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但二者之间却关系密切,小说为影视改编提供了素材,影视改编也推动了小说的传播。文言短篇小说《聊斋志异》,因体裁限制,在叙事上存在着大量改编空间;因时代观念的差异,后世读者在思想主旨与人物评判方面又存在重新阐发的可能。聊斋系列电视剧中的《细侯》,是改编剧中较为成功的一部。它不仅打破了小说文本固有的大团圆结局,赋予观众以更加震撼的悲剧力量,同时也对细侯杀子进行了合理合法的改编,使得人物形象更加丰满。通过对《细侯》电视剧与小说文本的比较分析,有利于更好的理解文本,并对之后的名著改编提供一定的借鉴。

参考文献:

[1]张建国.一部独辟蹊径的聊斋改编研究力作——评郑秀琴的《论〈聊斋志异〉在清代的改

编——以戏曲为中心》[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

[2]吴伟.《卖油郎独占花魁》人物命名之考量[J].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3).

[3]马瑞芳.论聊斋人物命名规律[J].文史哲,1992,(4).

[4]张友鹤,辑校.《聊斋志异》会校会注会评[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62.

[5]田冰.明代官员谥号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6]赵玉霞.聊斋女儿情[M].济南:齐鲁书社,2012.

[7]蒲松龄.聊斋志异详注新评[M].赵伯陶,注评.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6.

On the reconstruction of Xi Hou by the 87 TV series Liao Zhai

WU Wei

(College of Literature,Anhui Normal University,Wuhu 241000,China)

Abstract: Xi Hou is a classic article in Strange Stories from a Chinese Studio,which shapes the image of a dusty woman who dares to love and hate. Liaozhai,a TV play of 87 edition,is one of the most successful screenwriters,and its reconstruction of Xi Hou is very classic. In the naming of characters,Hou Wanru,Man Wenzhen,Jia Shengcai and other meaningful names are arranged creatively according to their identity and personality;On the addition of characters,the roles of flower selling sister-in-law and diviner are added to make the plot more turbulent;In the plot of the story,change the litchi shell into orange peel,increase the proportion of poetry,add new details of life and communication with Xi Hou,and change the reason why rich businessmen marry Xi Hou and the reason why Xi Hou marries outside;In terms of theme reconstruction,it changes the end of the great reunion novel and ends with the tragedy of Xi Hou's death. A new interpretation of the plot of Xi Hou killing her son solves the conflict between emotion and reason,and makes the character image more logical.

Key words: Strange Stories from a Chinese Studio;Xi Hou;Liaozhai;Film and television adaptation

(責任编辑:李汉举)

收稿日期:2020-08-16

作者简介:吴伟(1991- ),男,安徽涡阳人。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2019级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元明清文学。

猜你喜欢
影视改编聊斋聊斋志异
《聊斋志异》:不一样的魑魅魍魉
读破聊斋
浅析网络小说改编策略
从“梦幻”情节看古典小说的影视改编
论《聊斋志异》的悲剧意蕴
《聊斋志异》与前四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