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专业建设研究

2021-12-12 07:16宋以鑫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1年43期
关键词:双高计划双高院校

宋以鑫

[摘           要]  “双高计划”旨在集中力量建设一批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职学校和专业,由教育部与财政部联合发布,目的是为了引领职业教育服务国家战略,融入区域发展,促进产业升级。目前,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专业存在诸多问题,在“双高计划”建设任务中需要进行大量的改革与创新。以“双高计划”为落脚点,结合建设任务梳理高标准音乐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以适应新时代高职院校发展的要求。

[关    键   词]  “双高计划”;音乐教育;专业建设

[中图分类号]  J6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43-0100-02

教育部、财政部在2019年12月10日,联合公布了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名单,包括56所高水平院校建设名单及141所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为了提升各省、市职业教育发展水平,全面提高职业教育服务振兴发展献力,各省、市相继展开了省级双高的遴选工作。我校作为省内唯一一所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成功入选省级“双高计划”职业院校及专业群,在严格阅读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以及职业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等政策文件后,我校制定了专业群三年的建设方案,严格按照一年一发展、一年一复盘的验收模式,对专业群内专业建设进行了全新的任务分布。我校高职音乐教育专业是教育类国控专业,但是在发展中仍然存在课程设置不合理、技能训练不到位、实践环节单一等问题。应该根据“双高计划”建设任务安排,进行全面的专业建设改革,不断推陈出新,建设高水平专业。

一、高职音乐教育专业建设现状

(一)专业课程设置问题

作为老牌国控专业,在2021年2月3日教育部发布的《2021年高校增设国家控制的高职(专科)专业审批结果的通知》中,教育类音乐教育专业开设高校增加9所,而现阶段开设高职音乐教育专业的学校多为综合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职业学院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在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上,许多高职院校仍然按照本科音乐学(音乐教育)专业来开设乐理、视唱练耳、钢琴、声乐、和声、曲式、合唱指挥、中外音乐史、艺术概论等专业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将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的学科教学区分开来。课程中的职业化属性及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不明显,音乐教育内容不光是艺术技能的培养,更多的是艺术技能对教育功能的服务。

以笔者所在的高职院校开设的音乐教育专业为例,生源主要为3+2的五年制衔接模式、普通高考生、少数接受过艺考的学生,生源质量的参差不齐以及教师教学模式的本科化,容易导致高职院校学生很难做到对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和应用。

(二)教学中忽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在高职音乐教育专业建设中,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尤为重要。学生在校完成2+1学制的培养时间内,应当掌握本专业所学专业技能,能够较好地进行职业教育的持续性发展。音乐教育专业作为高职教育类专业,职业面向主要是掌握音乐学科基本理论的学前音乐教师或小学音乐教师,同时兼具艺术领域相关知识和音乐表演实践知识。

将高职音乐教育专业职业化的可持续化发展放到学校、学生发展的首要任务迫在眉睫。因此,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主要体现在个人的对口升学、专本衔接教育以及创新创业教育,还有面向社会的服务区域经济等,在“双高计划”的建设中拓宽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与就业路径必不可少。

二、“双高计划”中音乐教育专业建设任务安排

(一)重塑专业课程应用性建设

1.调整音乐学科课程内容及教学目标

在《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中,重点提及作为职业教育的主体,高职院校有责任、有义务做好立足专业性的职业教育,应当做到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在音樂教育专业教学中构建全面融入思政教育的“德艺双馨”育人模式,既重视专业技能培养,又强调铸魂育人,构建全方位、全过程、全员化的专业课程体系。构建职业性课程学习计划,强调音乐学科的应用性,进一步提高课程的应用价值,使学科知识学习效果体现在今后的就业、考学、考编等方面。

在教材方面,可以立足建设“活页”化教材,在新型教材的编写中加入职业化需求的内容,加入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内容,加入拓展学生教育技能、艺术技能提升的内容。及时将新的乐谱引入课堂,从而提高职业院校学生专业学习的积极性;结合新形态教材创新课堂,引导学生通过碎片化的学习模式学习;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学生学习的同时也延续到学生的职业化发展中。

2.创建信息技术技能平台

由于音乐教育专业的特殊性,按照其他高职专业构建虚拟仿真平台或实验室的可行性很小。因此,打造课程学习交流平台与音乐教育资源就成为“双高计划”中平台建设的主要任务。按照任务目标驱动模式,音乐教育专业主要打造专业技能平台与教师教育技能平台,专业技能平台包括专业课程的网络教学及资源搜索;教师教育技能平台包括校本课程教学资源和网络微课资源库,在教学技能类课程中,边学习边实践边参考,全过程提升教学能力。同时,在建好的平台上推出“模块化”课程,将专业课、方向课分开管理。学生可以在平台选择课程,既节约了线下教学时限,又合理利用了线上教学资源。更加信息化地帮助学生回忆学习过的知识点,还可以理性地选择课程,使学生自主学习、参与学习成为主流。

(二)加强学生职业能力培养

1.构建音乐教育专业能力图谱

杭州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名誉院长徐孟东总结,如今的中小学音乐教师的专业技能要求十分全面,既要能演奏、演唱,又要能组织、领导艺术社团和大型文艺演出,还要会创作歌曲、指挥乐队等多方面的能力。通过对当下音乐教師专业岗位能力进行分析,基于音乐教师职业技能标准形成音乐教师能力图谱,包括知识与技能图谱、教师综合素质能力图谱和教师信息化能力图谱,从专业技能、专业理论知识、语言能力、书写能力、课堂教学能力、信息化使用等方面,全面规划专业教学的要求和方向。高职院校还可以向外推广图谱的使用,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在成果验收期按照图谱复盘音乐教育专业建设,打造高水平专业建设标准。

2.加深校企合作交流实践

在“双高计划”背景下,音乐教育专业的教学实践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教师要全面掌握音乐教育学科理论知识,还需要教师能够将讲授的知识与市场需求进行匹配。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掌握具有实操性的专业技能最为关键。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一直是职业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主线。深度落实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将学生推入企业进行实习,引入企业名师入校讲课,不仅解决了知识单一性的问题,还为学生就业提供了方向。

(三)积极开创专业的可持续发展

1.完善学历提升渠道

现阶段高职院校的教育类专业学生,在就业中的最大壁垒就是学历问题。如今,在个别省、市的教师资格证申请中,已经开放高职院校学生申请初等中学教师资格,而高职学历却无法满足初级中学甚至小学教师招聘的要求,这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积极推动本省内“专升本”对口专业本科院校落实,减少学生为提升学历而跨专业升学,为学生提供完整、对口的升学是必须解决的问题。

2.探索国际交流路径

国家合作交流一度是高职院校的拓展障碍,启动“交互培优”的国际合作和交流项目无论是对学生还是教师都是一种提升。国际合作办学项目的落实,可以在学生深造、学历提升、课程建设、课程资源、教育教学方法和理念等方面开展合作,能科学、合理地扩展学生和教师的学术视野,还可以为教师的教学和科研道路提供支撑。同时可以“请进来”,吸引外籍音乐教育专家来校做汇报交流,引进国外教育理念、教育管理方法和专业技术,应用于本专业的建设。

三、结语

“双高计划”是教育部、财政部在坚持中国特色、坚持产教融合、坚持扶优扶强、坚持持续推进、坚持升级统筹的基础上推行的职业教育发展新机制。这对高职院校和高职专业发展提出了高要求,是挑战也是机遇。在此背景下,通过将音乐教育专业建设与“双高计划”建设任务进行匹配,通过革新专业课程、创建信息化平台、构建专业能力图谱、加深校企合作交流、开拓国际交流项目等措施,一方面提升了教师和学生的专业水平和能力,提出了高水平的音乐教育专业建设方案,另一方面提升了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专业的办学质量,加强了服务区域产业的能力,拓宽了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路径,全面提升了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专业建设的水平。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公布2021年高校增设国家控制的高职(专科)专业审批结果通知[Z].2021-02-03.

[2]徐丽梅.杭州师大率先试水美育人才分层培养[N].音乐周报,2020-12-31.

[3]刘红.新时代背景下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推进策略:2018中华职业教育社专家委员会会议观点综述[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13):7-11.

[4]卢婷婷.高职高专音乐教育专业建设的思考[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8,32(5):87-89.

编辑 司 楠

猜你喜欢
双高计划双高院校
“双高”建设背景下程序设计类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数说高教
“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预算绩效管理的思考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双高计划”下高职院校图书馆建设思考
从“示范”到“双高”:高职院校回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逻辑机理与路径优化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会计技能人才培养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