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琢
汉字是一把钥匙,帮我们打开古代文化的大门;以趣味的方式进入汉字,你会看到丰富而优美的历史与心灵。
在汉字世界中,不仅有太平时节的衣食住行、雪月风花,也有兵荒马乱中的兵刃交加、铁马冰河。在我们熟悉的“刀”部之外,还有一个常用偏旁记录了古代一种极具代表性的兵器,那就是“戈”。
“戈”在甲骨文中就已经出现,足見其历史悠久。它是一个标准的象形字,画出了锋利的头和长长的杆,有的字形中还有垂下来的装饰。到了金文,“戈”开始简化,从战国文字开始有了今天的写法。
《说文解字》中说:“戈,平头戟也。从弋,一横之。”“戈”和“戟”密不可分,可以进行互相解释——“戟”有尖头,“戈”不出头,是为“平头戟”。“弋”是长木棍,“一”像横刃——“戈”的基本形制,是在一根木棍上加上横刃,用来砍啄敌人。在出土文物中,有很多古代的戈,它有一个弯曲的尖头,像鸟嘴一样可以啄人,和我们今天的镰刀有点像。此外,戈靠里的那边是开刃的,可以勾人。在古代战争中,战士们手里拿着长长的戈,举起来,啄下去,如果啄伤不了还可以往回勾,把人划伤。根据古书记载,吴国(今江苏一带)的戈质量最好,即著名的“吴戈”。屈原在《国殇》中说:“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gǔ)兮短兵接。”战士们拿着锋利的吴戈,穿上犀牛皮铠甲,两车交错,短兵相接,描绘出紧张惊险的战争场景。
在汉字中,无论是武术的“武”,还是战争的“战”,都是从“戈”的,这是与战争密不可分的部首。除此之外,还有一种古代兵器也由戈组成,那就是“戟”。在战争中,“戈”举起来,再啄下去,一举一啄之中,前面有一个“空门大开”的刹那,不能进攻,也无法防守,这是破绽!聪明的古人发现了这一点,于是便在戈前面安一个尖尖的矛头。趁着对方举戈未落的瞬间,往前一戳,杀死敌人!
戈的用法是两步:举起来,啄下去!戟的用法是三步:举起来、啄下去,向前戳!不要小瞧这个改良,就因为多出这一个动作,面对用戈的敌人,拿戟的战士就能克敌制胜!因此,戟发明出来之后大受欢迎,《史记》中把战士称作“执戟之士”,它已经成为战士的统称。《说文解字》说:“戟,有枝兵也。”“枝”是旁逸斜出的武器,像伸出的树枝一样——在矛上加戈,就形成了戟。我们知道,三国时期第一猛将吕布用的就是方天画戟,这是戟在后代的改良版。
除了兵器之外,古代有一种不太礼貌的手势叫“戟指”,即用手做出打枪的样子,手枪的枪头像戟的矛头,大拇指伸出去就是戈。在古代,“戟指”有侮辱人的意味,它可不是一个好手势。
(摘自《汉字就是这么来的》,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