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看新闻:央行官方微信发布的一篇论文中说,东南亚国家掉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原因之一是文科生太多,应该减少文科生的招生比例。
面对如此高论,我觉得——无力反驳!总体来说,文科生的确没有理科生、工科生能挣钱啊,尤其是文史哲三科。比如,我跟当年站在同一起跑线,但后来学工、学理的同学相比,穷得不止一星半点。所以,我从来不去参加除我之外都是成功人士的同学会,以免拉低同学会的GDP。因此,我觉得论文里的这个观点非常深刻,高屋建瓴。
文科就是没用的啊!除了应付中高考语文,我真看不出读诗歌、看历史、思考人生有什么实在的收益。不仅没用,学了文科,人还容易变得多愁善感,看到生命,看到一切鲜活的东西,都很难狠心转化成GDP、PPT、KPI,很难转化成钱或数字。追求有用的人,一定不要学文科。
所以,文科就是给家里有矿的人,或者家里没矿但想不开的人开设的。说到“想不开”三个字,我倒是突然发现,文科还是有点用的,用处就是:治疗想不开!
比如,你本来没觉得自己活得有啥不好,但突然有一天你去参加了同学会,或者刷了刷自己的朋友圈,然后你就会发现,有人比你有钱,有人比你漂亮,有人比你年轻,有人名校博士毕业……然后你就想不开了,抑郁了,觉得自己不幸福了,这时,你就需要放下手机,翻开文科的书看两眼了。现实中,你看谁都是成功人士,只有自己是倒霉蛋;而在文史哲的书里,一切都反过来了,你看谁都是倒霉蛋,自己好像也没有那么惨。
翻开哲学。苏格拉底好有思想,我一辈子都比不上!哦,他最后是被毒死的;笛卡尔的心形函数好浪漫,可惜我不懂!哦,他到死都是个老光棍……
翻开历史。秦始皇一统江湖,千秋万代,好有权力!——哦,他死了才两年,大秦帝国就崩盘了;张居正给皇帝当老师,搞改革,好有魄力好能干!——哦,他死后坟都被刨了……
翻开文学。李白好潇洒,但一辈子连个公务员都没混上;苏东坡好会吃,好会享受,但一辈子就是被命运之锤暴击!甚至连文学里的虚构人物也是倒霉蛋居多:于连、卡门、包法利夫人、安娜·卡列尼娜、哈姆雷特、堂吉诃德……
真的,文史哲都特别治愈,你看了,经常会不由感慨:人生自古谁无死,只分先死和后死。而且,真的,不悲剧的人生凤毛麟角,悲剧的人生才是常态。命运并不特别厚待有才有德的人,何况我等平庸之辈。认识到这一点,你就会觉得神清气爽,心平气和。
如此说来,文科还真不是阑尾,说割就可以随便割去。
我不知道,那些建议减少文科生的人,和鼓吹996的人、号召买买买的人、建造“福禄寿”丑楼的人……是不是同一批人。我只知道,缺乏人文精神的社会会是一个非常可怕的社会,不仅仅是没有審美、不在乎未来、只有成功学这么简单。
前几天,看一个TED 演讲,里面讲到:我们为什么需要文学和艺术?因为我们是人,我们都会遭遇苦难,遭遇生老病死,遭遇亲人朋友的离去,因此,我们需要慰藉。而真正能给予我们慰藉的不是金钱、权势和荣耀,而是文学和艺术。
罗翔老师也说过类似的话,大意是:我们的一生不一定遭遇苦难,但一定会遭遇挫折,怎么走出挫折呢?我们就要去读书,去读那些没有功利色彩的书。
其实,世界上很多东西并不是因为有价值所以才存在,而是因为存在所以有价值。春花秋月,白云苍狗,有什么价值呢?但它们存在,就很好!
放眼星海,我们是如此渺小的存在,生命不仅短暂,还很脆弱。我们的一生,充满大大小小的苦难,阅读文史哲,既是理解、接纳我们自己的苦难,也是理解、同情他人的苦难。而我们这蝼蚁一样的生命,埋头在地上寻觅草籽时,偶尔抬头,思考命运,仰望星空,不也是很浪漫的事情吗?
(摘自“常小仙”微信公众号,小黑孩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