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农村金融发展支持乡村振兴战略研究

2021-12-12 19:28江朋涛
中国农业会计 2021年8期
关键词:农村金融江西省金融服务

江朋涛

一、江西省农村金融发展支持乡村振兴现状

自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来,江西省委省政府积极响应中央号召,发挥政府引领作用。2018年江西省人民政府出台了《中共江西省委 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提出加大财政支农力度,完善各项农业补贴政策;拓宽资金筹资渠道;推动农村金融机构回归本源,健全适合“三农”特点的农村金融体系,把金融资源配置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更好地满足乡村振兴多样化金融需求。近年来,江西省农村金融发展迅速,农村金融市场结构趋于多元化,各类银行及民营小额贷款公司发展良好,金融服务系统趋于完善。目前,全省大部分乡镇都有服务网点,大大提高了农村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水平。此外,江西省通过财税优惠政策,吸引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将营业网点设在农村,并对那些能够适应农村新发展要求的金融机构提供支持。江西省农村金融机构得到优化,金融市场的活力和竞争力有了相应提高,从而推进了完善金融体系的进程,提高了农村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能力。目前,江西省已基本形成以合作性金融机构为主,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为辅的农村金融体系。其中主要金融机构对农村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发展情况如下。

中国农业银行江西省分行作为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的分支机构,在江西省内一共拥有126个一级支行(其中城区支行44个,县域支行82个),以及719个营业网点,拥有全省最完善的金融服务网络,方便了很多个人客户、经济组织及企业。近年来,农行江西省分行还对金融服务领域进行拓展,制定了金融服务脱贫攻坚渠道建设规划,着力推动构建“人工网点+自助网点+惠农通服务点+互联网线上渠道+流动服务”五位一体的服务渠道网络,帮助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惠农基础金融服务。他们在贫困乡镇增设物理网点,在物理网点无法布局的乡镇村,通过布放惠农通电子机具,积极满足当地居民小额存取款、转账等基础金融服务需求,贫困县行政村的村级金融服务点覆盖率达81.06%。他们在赣南山区开展流动金融服务,为190个金融服务空白乡镇提供移动金融服务,加大线上金融服务渠道建设,掌银、网银、扫码支付等互联网服务渠道已100%覆盖贫困县,为江西省“三农”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金融支持。

2004年,江西省成立了省级农村信用总社,后经改制更名为农商银行。如今江西辖内的农商行已经是一个拥有9 100多亿元资产,1.3万亿元存贷款总额,营业网点遍布全省农村基层的大银行,是“金融赣军”的主力之一。每年,江西省金融机构有20%左右的资金来自江西农商银行,同时有40%的涉农贷款由其发放,为江西省提供了专业的“三农”金融服务和普惠金融服务。江西辖内农商银行因地制宜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创新,至2019年末,全省农商银行涉农贷款余额达3 867亿元,支持农户110.9万户,“财政惠农信贷通”贷款余额占全省金融机构的50%。2019年,全省农商银行累计发放乡村振兴贷款1 138.7亿元,贷款余额1 346.2亿元,占涉农贷款比重超过34.8%。

农业发展银行江西省分行于“十三五”期间累计发放贷款3 885.33亿元,各项贷款余额3 360.89亿元,信贷规模进入全国农发行系统“第一方阵”。2020年1至11月,该行累计投放扶贫贷款304.55亿元,同比多投放91.09亿元,投放额为历年最高,位列江西省金融同行业第一,实现全省贫困县投放全覆盖。截至2020年11月末,扶贫贷款余额1 136.45亿元,较年初净增133.32亿元,增幅13.29%,净增额位列全省金融同行业第一。2020年,农发行江西省分行累计投放各类贷款849.32亿元,同比多投112.91亿元。“十三五”期间,农发行江西省分行累计投放83.75亿元支持贫困地区易地搬迁,投放543.39亿元支持产业扶贫,投放726.69亿元支持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力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农发行江西省分行将与江西省农业农村厅签订支持乡村振兴战略合作协议,在“十四五”期间提供总额不低于2 000亿元的融资授信。

二、江西省农村金融服务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金融信用体系不完善

江西省农村地区社会信用存在很大缺陷。首先,地方经济相对落后,加之农村地处偏远,农民文化素质普遍较低,大部分农民信用知识欠缺,对信用的重要性不了解。同时,因为没有及时广泛地宣传信用政策,导致农村地区未能形成良好的信用环境。其次,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管理系统中农村地区并没有全面覆盖,信用体系不完善,加之法律制裁力度小难以执行债权,导致农村地区逃债、废债的情况非常普遍,这就严重阻碍了借贷双方进行金融活动。另一方面,农村地区缺少专业的第三方信用评级机构,一旦资金需求方想从金融机构获得金融服务支持,而金融机构又无法对资金需求方的信用进行专业评级,就无法从第三方机构获得真实有效的信用数据。为了不承担风险,金融机构当然不愿意发放贷款,农村金融也因此难以发展。信用体系的不健全严重阻碍了农村金融发展。

(二)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不足

江西省是一个农业大省,全省农村人口3 200万,约占总人口的77%,农村地区广袤,农民数量众多,存在巨大的农村金融服务需求,而省内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却严重不足。多年以来,江西省农村金融发展面临诸多困难。一方面,江西经济发展并不发达,加上农村面积巨大且地处偏远,人口密度不高,大大增加了金融机构建设金融基础设施的成本。而且农村金融活动往往具有小额且频繁的特点,所以相比于区县及市区等繁华地区,金融机构对布局农村兴致不高。另一方面,由于农民观念老旧思想落后,农村地区的人们在进行金融往来时,往往更倾向于使用现金交易,在需要贷款时也会更倾向于以民间借贷来获得资金,这些现象导致即使农村地区有完备的金融设施,也仍得不到有效利用,形同虚设。

(三)金融体系服务功能不健全

因受限于服务对象,农村金融机构的主要服务内容是存贷款业务。农村金融机构的信贷投资是农村地区经济投入的主要资金来源,存贷业务发展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但是,江西省的涉农金融组织体系功能不是特别完善,农村金融机构在自身资金不足的情况下,还经常出现资金外流,导致供需失衡,难以有效覆盖乡村振兴金融需求面。在结构上,农村金融市场发展不完善。金融市场上现有的金融产品不仅品种少且结构单一,生产性贷款和短期贷款较多,而消费性贷款和中长期贷款又偏少,农村金融市场缺乏活力。目前来看,商业银行及农商银行是江西省农村金融的中坚力量,支持农村地区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及农商银行。在政策的指导下,这三家银行共经营了超过农村金融市场90%的业务。市场参与主体的缺少,导致农村金融市场不活跃,缺乏竞争力,无法满足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需求。

(四)农业保险业发展缓慢

农业保险是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中极为重要的一环。乡村振兴的关键是让农业强起来,让农民富起来,尤其是江西气候异常导致自然灾害多发,更需要农业保险为农业保驾护航。目前,江西省在农业保险机构、农业保险资源、农业保险功能这三方面的发展是有所欠缺的。农业保险的发展可以从保险公司和农民两方面进行分析。从保险公司角度看,农业很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限制和影响,极易产生一些不可控风险,金融机构要支持农业发展,就不得不考虑这些风险。另外,保险公司开发的农业保险险种大都存在保额较低、保费较高且保障范围界定不清晰,出险后理赔手续复杂等问题,加重了农民对农业保险的排斥。同时,在管理和控制风险、构建保险及担保制度方面,金融机构还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从农民角度看,大多数农民因其生产规模小,人均耕地资源少,农业生产并非其主要经济来源,且对农业保险不了解,他们对参加农业保险并不热心。保险公司与农户之间的相互抵制,使得江西省农业保险业发展缓慢,无法更好地为农村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做出应有贡献。

三、江西省农村金融服务支持乡村振兴路径研究

(一)提升农户金融素养,建立健全农村信用体系

金融素养低是农村金融发展支持乡村振兴战略的拦路虎,要想提高江西省农村金融服务支持乡村振兴的能力,必须提高农户金融素养。首先,加大农村地区宣传金融知识力度,农户不了解金融知识,农村地区的金融资源就难以得到有效利用。为快速普及金融知识,政府部门应积极宣传抓好金融教育,营造浓厚的金融教育氛围,引导农户去了解基本的金融常识;金融机构则可以利用网点多覆盖广的优势,在营业网点定期开展金融普及活动,并在网点摆放相关资料,引导农户主动学习金融知识,在极度偏远的农村地区可以采用流动网点的方式进行宣传。此外,善用网络媒体,积极运用微博、微信、互联网以及线下活动等多种方式,推动金融知识普及活动有效覆盖;还可通过课堂帮助学生接受系统规范的金融知识,带动整个家庭金融素养的提高。其次,督促农户树立责任意识。不断完善信用体系,建立健全农村信用体系,将农户信息完整地纳入征信系统,同时强调违约、失信的严重后果,促使其约束自身行为。严厉打击失信者,让农户意识到诚信的重要性,对自己的信用负责,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此外,引导农户使用新型金融产品,根据个人爱好选择合适的金融产品进行理性投资,但应提醒其注意风险识别。在进行金融知识普及活动时,应特别指出非法集资的危害,防止农户因参与非法集资而致贫,为金融扶贫保驾护航。

(二)推进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满足乡村振兴金融服务需求

金融基础设施在金融市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促进金融市场稳健运行,因此江西省应重视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

一是健全农村金融服务基础设施。政府应积极发挥引导作用,以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的方式带动社会资金服务农村,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引导政策性信贷资金投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积极引导金融机构着力支持交通、电力、水利、通讯及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有效满足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大额、长期性的资金需求,为农村金融服务乡村振兴营造良好的环境。

二是拓宽农村金融服务渠道,提高金融服务农村能力。对农村进行“网格化”管理,将金融服务以“网格化”形式推进,进村入乡,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加速农村金融惠农服务站点建设,引导各金融机构向金融服务较弱的农村拓展营业网点,增加村镇银行分支机构,进一步增加村镇级金融惠农服务站,对农村提供更优质的金融服务。同时带动农业产业发展,实现“产业兴旺”的乡村振兴总要求,提高农村金融服务便利性,增加农民生产生活的幸福感。

三是随着金融机构信息技术水平的提高,可以与互联网进行深度结合,加快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创新,扩大金融服务范围,满足乡村振兴的基本金融需求。此外,金融机构还需积极开展绿色金融业务,通过制度创新和金融工具创新,引导资本流入农村绿色产业,鼓励符合要求的民间资本设立各种金融机构来支撑绿色产业发展,为绿色金融提供永续动力。

(三)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创新金融服务模式

首先,江西省金融机构应回归本原坚守定位,继续发力农村金融,加大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支持力度。同时,激发中小型金融组织活力,充分发挥其优势,促使其服务于江西省农村金融发展。其次,积极推进农村金融服务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农村金融机构应结合乡村振兴实际,根据自身特点发挥各自优势,提高金融服务水平。政府部门、金融机构以及金融监管部门等要共同协调,有计划地推进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工作。特别是涉农金融机构,要转变观念,加强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工作,丰富金融产品,以适应乡村振兴多样化的需求。最后,金融从业人员素质体现了金融服务水平,所以金融机构要建立人才管理制度,既积极引进高层次金融人才,也要不断培养服务性金融人员,满足多层次的金融需求。同时金融机构还应进行多种培训,不断提高员工能力,提高行内活力及竞争力,促进金融服务创新。

(五)健全农村保险体系,加大农业保险宣传力度

江西省应积极建立保险机制,维护农民利益。目前来看,江西省农户购买农业保险意愿不强,农业保险品种较少,覆盖范围不广,与经济发展不协调。因收入不高,对农业保险不了解等,导致农民购买保险积极性不高,因此农村保险市场不活跃,农业保险事业难以快速发展。针对江西省的实际状况,要求其应重视农业保险的发展,在经济发展较好的农村地区,可以进行农业保险的试点和推广,在现阶段,必须重视农村保险事业的保障问题。此外,还应加强对农业保险的宣传,改变农民对保险的看法,形成正确认识。农户对保险有了充分认识后,就会主动去购买保险产品来维护自身利益。金融机构还可以针对农业发展实际设计相应的保险产品,同时整合各种传统保险品种以提高保险整体效益。最后,可以积极开发多种新型保险模式,加强合作,强强联合,提升农村金融整体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
农村金融江西省金融服务
《农村金融研究》征稿启事
模拟成真
“三农”和普惠金融服务再上新台阶
让金融服务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协力推进金融服务乡村振兴
福建省农村金融减贫的路径研究
《江西省志•审计志》顺利通过验收
考了个大的
前海自贸区:金融服务实体
农村金融政策异化:问题、根源与法制化破解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