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与茶文化生态意蕴的比较分析

2021-12-12 01:09张思佳
福建茶叶 2021年7期
关键词:工业革命意蕴资本主义

张思佳

(湖北工业大学,湖北 武汉 430070)

在科技与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我国十分重视文化建设。茶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受到了人们的重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对我国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该理念对当前建设美丽中国起到积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茶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之间既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比较二者的异同具有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

1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概述

1.1 内涵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是在特定时代背景下演变和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是对资本主义不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盲目追求经济效益行为方式的抨击。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不仅对人与自然的平衡关系进行了全面且深入的剖析,还着重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马克思认为人化自然是协调统一的,即人与自然的协调平衡。无论是人化自然的演变与发展,还是自然人化的主体与客体,始终与人类发展史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而且与人类发展史保持着协同性的关系。所以人并非是自然的主导,自然也并非受制于人。在自然化的演变发展进程中,人既可以是客体,又可以充当主体的角色。简单来说,人是大自然中不可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自然极具代表性的关键产物。人与自然界中的其他生物一样,遵循着某种特定的规律繁衍生息。

从自然人化的角度来说,人与自然之间保持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内在联系。人类的生产发展形态决定了自然的客观规律,自然的发展形态又决定了人的生存品质。此外,由于二十世纪工业革命的迅速发展,人类的生存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人类的生存发展也受到极大的威胁。雾霾天气严重,河流垃圾满溢,污染物随处可见,堆积如山,这不仅给生态系统造成了损害,还破坏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平衡关系。在这样形势下,马克思主张应从实际情况出发,运用科学合理的技术手段,减轻生态环境污染,维持人与自然之间的平衡关系。

1.2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内容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深刻反思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的环境破坏行为。所以,人与自然的关系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研究的重心。该理念从自然的角度分析了人与自然的关系。马克思主张人与自然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无论是自然人化的主体和客体还是人化自然的形成与发展均与人类历史发展高度统一,因此,人在自然化时也可作为自然的主体和客体。如作为自然的主体,主体需求推动了自然人化的发展。自然人化中,人是重要的自然客体。人是自然界的产物,所以,基于自然人化的视角,人与自然相互依赖,且人类的发展与自然的发展息息相关。

受上世纪资本主义工业革命的影响,自然环境受损,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出现了严重的水体污染、空气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等。该情况也直接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为了改变这一状态,马克思立足实际,提出了以现代科技保护生态环境的理念,指出应以科技作为保护生态环境的工具,严格控制威胁生态环境的科学技术,推动有利于环境保护科技产品的广泛应用。

1.3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产生

马克思与恩格斯生活的时代是资本主义工业革命初期。为增大经济效益,资本主义国家均进行了工业革命,以破坏生态环境换取经济效益。早期工业革命的方法尚不完善,对生态环境产生了十分不利的影响。如英国在工业革命中十分重视煤炭经济的发展,在当时出现了严重的雾霾天气,死亡惨重。该事件在世界范围内均具有较大的影响力。

这之后,资本主义国家逐渐意识到破坏生态环境的严重后果。马克思与恩格斯也以早期工业革命的方式,基于生态学的思想和黑格尔的世界本源理论提出了主观能动性唯物辩证主义,提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也主张人与人的和谐共处。工业革命发展中贫富差距日渐扩大,这也影响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马克思在这一背景下提出了人与社会和谐共处的理念,为社会稳步前行创造了有利条件。

2 茶文化生态意蕴

不同于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内容,茶文化发展充分吸收了儒家、道家和佛家的思想理念。茶文化具有较强的包容性,其也具有其他文化所不具备的艺术气质。和谐是茶文化之中最为重要的理念,和谐在茶文化发展初期就是十分重要的特征。茶文化中,人与自然不是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人与自然之间需要相互尊重,共同发展。此外,人也要充分利用自然规律推动社会的稳步前行,以此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创造有利条件。在自然改造中,需要深度考虑人的发展,进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3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与茶文化生态意蕴的比较分析

3.1 相同点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和我国的茶文化生态意蕴都提醒人类,不得以破坏自然环境的方式促进社会经济进步。同时对于现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也采取了多项解决措施。因此,两种思想理念具有显著的相似性。即均十分重视人与自然的和睦共处,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高度尊重自然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和我国茶文化生态意蕴能够经受住时间的考验,主要是由于人类能够始终尊重自然演变的过程和规律,以此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形态,形成相对稳定的关系,在促进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同时,高度尊重自然规律,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前行。

在社会和时代发展中,自然界为人类社会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人类也需结合自身的需求和行为改造自然环境。历史发展阶段也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和我国茶文化生态意蕴的发展。二者均十分尊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基本原则,在索取和回报之中形成动态平衡,推动社会的稳步前行。另外,二者也明确了人与自然发展的概念。索取与回报间形成动态平衡是人与自然和睦共处的重要基础,对社会前进也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尽管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受资本主义社会的影响较大,但是在环境和人类发展的过程中,经济建设仍需高度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

在我国社会经济与自然生态发展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如在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中,主张人类必须尊重自然,日常行为符合自然发展的既定规律。以尊重自然规律为重要前提,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改造社会,促进社会稳定、长远进步。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不得破坏原有的自然环境,也不得违背客观的自然规律。我国茶文化生态意蕴中充分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其以人与自然能够达到和谐统一的状态为中心思想,讲求通过人自身的不断努力,采取多种措施维持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关系,与此同时也高度尊重自然发展的既定规律。根据哲学的观点,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与我国茶文化生态意蕴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相似性。二者均分析和强调了尊重自然规律的重要意义。而人类也应在尊重自然的同时,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推动现代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

3.2 不同点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与我国茶文化生态意蕴的起源存在巨大的差异。前者主要起源于资本主义工业革命时期,该思想的出现与当时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这种行为破坏了人与自然原有的动态平衡,因此提出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环境保护观。后者则受我国历史进程的影响,起源于封建社会。茶文化生态意蕴通常指在封建主义盛行的时代,为了推动农业发展而对生态环境的肆意破坏。农业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具有可逆性,而工业发展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具有不可逆的特征。

另外,二者产生的环境和重点明显不同。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主张若要规避经济发展中引发的环境问题,就必须转变人类的消费观念和生活方式。只有个体主动地做出改变,才能改变环境现状,同时也可调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如基于绿色发展和低碳生活的理念,创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社会环境和社会氛围。这种思想从侧面展现并表达了无产阶级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态度,批判了资本主义片面关注经济建设和发展而忽视环境保护,打破了生态平衡。

我国茶文化意蕴则与之存在较大的差异。茶文化主张天人合一理念,该理念是解决生态危机的重要基础。如农民需根据季节的更替和节气的变化播种和收割,不得违背大自然的客观规律。而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所论述的内容有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全面支撑,茶文化生态意蕴仅有简单的方法论,未形成相对完整的生态理论机制和体系。

当前,我国生态社会发展面临形势依然严峻,阻碍社会长期、稳定的进步。因此,我国也采取了多种措施转变经济发展模式。依据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和我国茶文化思想理念探索出一条文化与经济共同繁荣的有效途径。将二者的共同点有机结合,实现生态与文明的有机融合,以便实现以科技发展提升经济效益的总体目标,降低资源消耗,控制环境污染,推动现代社会的可持续前行。

猜你喜欢
工业革命意蕴资本主义
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最新发展,是新型帝国主义
人工智能的存在论意蕴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剥削的两重批判——基于《资本论》第一卷的思考
煤、铁、蒸汽与工业革命
论《红楼梦》的“错位”叙述及意蕴
基于STEAM教育理念的历史教学初探——以《面向未来的工业革命》一课为例
基于STEAM教育理念的历史教学初探——以《面向未来的工业革命》一课为例
“宝钗扑蝶”意蕴新探
咏史诗的哲学意蕴(外三则)
第四次工业革命对汽车行业有何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