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阅读体验的思维品质考查

2021-12-10 16:21刘方波
语文建设 2021年10期
关键词:阅读体验精神内涵叙事结构

刘方波

【摘要】本文以2021 年新高考Ⅰ卷小说阅读为例,分析了其命题意图及特点,即以小说叙事结构考查考生的思维灵活性、用问题情境考查考生的思维独创性、用精神内涵评价考生思维深刻性,由此对考生思维品质进行综合考查。

【关键词】阅读体验,叙事结构,问题情境,精神内涵,思维品质

阅读体验有个体阅读体验和共同阅读体验之分。个体阅读体验决定了考生个体对试题语料及考题的理解广度和深度,反映出考生思维的灵活性、独创性和深刻性等思维品质。基于《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的2021年全国新高考语文Ⅰ卷(以下简称为“新高考Ⅰ卷”),逐渐从“命题立意”先行向尊重“阅读体验”转变。其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的命制,从语料选择到考题和问题情境设置,都是在审视考生阅读体验的基础上,实现对其思维品质的考查。

新高考Ⅰ卷文学类文本阅读语料选择了著名诗人卞之琳的“战时小说”《石门阵》。小说描写了木匠王生枝给村人讲述“石门阵摆退鬼子兵”的故事。试题基于考生对这个故事的理解体验,从叙事结构、问题情境和精神内涵三方面展开对考生思维品质的考查与评价。

一、以叙事结构考查思维灵活性

“一篇叙事作品的结构,由于它以复杂的形态组合着多种叙事部分或叙事单元,因而它往往是这篇作品的最大的隐义之所在。”[1]考生只有深入作品,理解其“最大的隐义”,才能领会作者的架构技巧与匠心。鲍昌曾经指出,结构是小说技法中的难点之一。它必须把艺术对象的时间(包括时序、时差、时值、时间层次)、空间(包括背景、场景、近景、特写、氛围)、人物(包括人物形貌、语言、行为、关系、心理)等表现基元,进行最佳的审美配置。[2]这是针对创作提出的具体要求,而对于考生来说,就要调动思维元素,跟上作家“审美配置”的步调,把握作品的内部结构和总体安排特征,从而建构起厚实的阅读体验。

从小说的结构形式看,《石门阵》采用了双环式結构——故事中套故事,或者用一个故事引出另一个故事;两个故事独立成章,但又彼此相连。作者讲述了一个王木匠讲故事的故事。小说中“诸葛亮石门阵(用石头摆八阵图)摆退陆逊”的故事可以看作“游击队石门阵摆退鬼子兵”的引子,作者把重点放在了第二个故事上。两个故事的交叉点就是“石门阵”,这个“点”把时空相隔遥远且原本独立的两个“环”(故事)连在了一起,使“正义得以伸张”,作者纯粹清新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得以体现。这与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的名作《象棋的故事》有异曲同工之妙:B博士与世界冠军在轮船(交叉点)上相遇,使原本两个人的各自独立的故事(两个不同的“环”)在对弈中交叉在一起,以此体现反法西斯的主题。这种故事中套故事的叙事结构需要考生在故事间穿梭,并能够辨析故事的交叉融合与情感变化,体现出试题对考生思维灵活性的考查。

另外,从叙事结构的空间要素角度讲,考生思维必须跟上小说故事内外频繁的“空间转换”,这也是对考生思维灵活性的巨大挑战。从“大家一起想”鬼子兵来了到李矮子对王木匠的评价——“老王,你活像钻进了他们的心里了”,是小说主体故事的始末。这一过程中,王木匠讲述的故事内容与村人、王木匠的活动反复穿插,有七次之多。

(1)王木匠转过头来望望山坡下转进村子里来的白路,仿佛日本兵当真从那边来了,把听众给吓了一跳。

(2)“这条镇不是就完了吗?”宋长发很担心地插上了一句。王木匠没有理他,干咳了一声,接下去……

(3)“真不是好东西!”谁的声音?李矮子?因为隔壁李矮子院里的驴忽然叫起来了,仿佛怕给日本兵抓去呢。

(4)“他们看见了什么呀?奇怪。”小梅子插上来一句,仿佛代表了全场听众。

(5)“干脆说吧,别那么别扭的!”宋长发老婆着急了,也仿佛代表了全场听众。

(6)“好了!好了!”谁的声音?仿佛大家的声音。

(7)“老王,你活像钻进了他们的心里了。”李矮子说,意思是两重的,表示不相信,也表示惊叹他叫人不能不相信。

王木匠用“诸葛亮石门阵摆退陆逊”的故事作引子,把众人(村人、考生)带进主体故事,引发“听书”和“阅读”兴趣,但(1)处王木匠的举动一下把大家拉回现实。故事内容与现实场景相结合,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性,也强化了考生阅读体验的真实感。

然后二次进入故事,直到(2)处宋长发因担心而插话;但“王木匠没有理他,干咳了一声,接下去”,村人关注着王木匠口中鬼子兵的行动,第三次回到故事中,考生也紧随其后。(3)处李矮子的评价及隔壁院里的驴叫让大家的思绪暂时离开了故事;而(4)(5)两处小梅子的着急发问和宋长发老婆迫不及待的发问,让大家又随着作者的笔触经历了故事内外空间的两次转换。(6)处紧承上文的“ 糟了! 糟了!”,截然不同的态度,再次把考生从故事中拉了出来。最后一次“空间转换”以(7)处李矮子的评价结束。至此,考生思绪离开了“游击队石门阵摆退鬼子兵”的故事,但仍然没有脱离作者的大故事背景。这“七进七出故事,仍在故事里”的经历带给考生独特的阅读体验,也在一步步考验着他们以灵活性为特征的思维迁移变化。

综观全文,大故事套小故事,小故事之间相互交叉,小故事内外空间不断转换。随着小说情节的不断发展,考生的阅读体验和思维迁移速度能否跟上小说节奏,就成为考查考生思维灵活性的重要依据。

二、用问题情境考查思维独创性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规定了高考的考查载体——情境,要求用情境承载考查内容,达到考查要求。这里的“情境”在高考评价体系中也称作“问题情境”,“指的是真实的问题背景,是以问题或任务为中心构成的活动场域”[3]。在这样的命题背景下,试题以问题设置或任务要求为抓手,引导考生高质量地体验或简单或复杂的具体问题情境,并要求考生准确表达不同情境中的不同阅读体验。这些具体化的问题情境往往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一般要求考生跳出程式化的思维模式,结合任务要求对自己所学知识进行个性化解读和探究性解释,在发现新问题的基础上得出新结论。另外,在高考语文三大试题情境中,个人体验情境指向考生个体独自开展的语文实践活动,强调考生自主阅读、独立思考,对语料进行创新性理解。因此,考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也是试题对考生独创性思维品质进行考查的过程。

新高考Ⅰ卷第8题正是这一考查要求的具体体现:

8. 王木匠讲石门阵时,多处使用反复手法,这种讲述方法有什么效果?

试题以“这种讲述方法有什么效果”为任务要求,将问题情境设置为“王木匠讲石门阵时多处使用反复手法”,显然,这里考查的不是修辞学意义上的“反复的效果”,而是文章学层面的“讲述效果”,即“如此叙事”的效果。这就需要考生紧扣文本,找“几处”运用反复手法的文字,仔细阅读,体验这种手法在不同情节背景下的不同效果,即辨析具体问题情境中的效果区别。下面选取文本中两处运用反复手法的文字作进一步分析。

(1)“那条小街上有人吗?没有。

“那个院子里有人吗?没有。

“那堆小树丛背后有人吗?没有。”

(2)“向左看:石头门。

“向右看:石头门。

“石头门。石头门。石头门。”

虽然这两处都运用了反复手法,但这两处的问题情境有所不同。(1)处以鬼子兵进洪子店之前的胆战心惊、谨慎小心为叙事背景,王木匠反复渲染,意在吸引听众注意力,引导听众思维,让听众跟着他的讲述节奏走。这种讲述方法同样让考生体验到了“当时”那种宁静紧张的氛围,可以说此处使用反复手法起到了渲染的作用,使故事描述更加充分有力。再看第(2)处,结合“他们看见了什么呢?奇怪”和“干脆说吧,别那么别扭的”等人物语言可知,(2)处的问题背景是村人急于知道谜底,而此时王木匠(或者说作者)却止步不前,开始使用反复手法,一味强调到处都是石头门,村人被吊足了胃口,其听觉体验自觉不自觉地就转化成了考生的阅读体验。这种让谜底一拖再拖、隐而不现的讲述方法,让村人或考生体验到“延宕”的效果,无形之中增强了故事的吸引力。因此,考生只有完全“进入故事”,追随“宋长发老婆”等村人,才能体会到王生枝讲故事的技巧和魅力,才能让自己的阅读体验更加真实,从而为创造性地解答问题奠定基础。

从上面两例不难看出,试题对真实性阅读体验提出了较高要求。命题人希望考生带着真情实感走进文本,真正体验具体问题情境,在对文本细节进行思辨性理解的基础上创新性地解答试题;而不是让思维仅仅停留在“反复手法的效果”这一语文本体知识上,作隔靴搔痒般的模式化解读。这种以考生创新思维为考查目标的富有创意的命题形式在2020 年全国卷中就已出现,比如全国Ⅰ卷文学类文本阅读《越野滑雪》第9 题,该题以海明威的“冰山理论”为具体问题情境,要求说明情节安排及效果。该题一改往年单维度考查“情节安排”的命题方式,让考生在体验“越野滑雪”和“冰山理论”的基础上,自主思考,对其效果作出思辨性回答。这就是基于考生阅读体验而进行的创新思维品质考查。

三、用精神内涵评价思维深刻性

为更好地评价考生思维的深刻性,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往往选择一些形象感强且蕴含矛盾对立关系的素材作为试题语料,要求考生运用直觉思维、形象思维,与试题语料展开对话,感知文学形象;运用逻辑思维和辩证思维,分析试题中的矛盾对立因素,概括归纳、提炼升华,全面深刻地理解作品精神内涵。这些内涵丰富的试题语料内部各要素往往不是在同一逻辑层面上的简单并列关系,而是常常处于一种普遍存在的错位关系。“因为错位,易于产生思考的张力”[4]。理解因要素的错位关系而形成的这种思考张力,为考生开展复杂的情境活动提供了背景,也为考生思维发展提供了纵深空间,同时还成为试题评价考生深刻性思维品质的最佳载体。比如小说《石门阵》的核心要素“门”,它包含着木头门、砖头门、石头门、“大门”和“二门”等多个理解要素(见图1)。这一系列“门”由浅入深、由实入虚,构成了层层递进的逻辑关系,这一点在第9题中得到了印证。

9. 小说中多次出现的“门”,在不同层面有不同含义,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

要解答此题,就要找到文本中写“门”的句子,进而分析处于不同逻辑层面上的“门”之间的辩证关系。《石门阵》中写“门”的句子很多,主要集中在以下五处。

(1)“麻子盯住了一家的屋门,不作声。小耳朵也盯住了那家的门,不作声。”

(2)“他们什么也没有看见,只看见门里堵满了石头——石头门。”

(3)“向左看:石头门。

“向右看:石头门。

“石头门。石头门。石头门。”

(4)“……不过,老王,门是用砖头堵的。”

(5)“那有什么关系,石头门说起来好听一点,只要不是木头门就行了。木头门烧得开。上次苏家峪不是给门板都烧光了。洪子店也烧去了许多。可是我老王一年来明白了一个道理:守住了大门,不用关二门。”

(1)处的“门”是家家户户的“木头门”,也是作为木匠的王生枝的“衣食父母”;(2)(3)两处点明小说的核心事物“石头门”,突出“石门阵”的关键要素;(4)处胡老三解释“石头门”与“砖头门”的关系;(5)处王木匠说出“大门”和“二门”的关系,这是理解文章的关键。从日常生活中的“木头门”到抗日战争中的“砖头门”,再到王木匠故事里的“石头门”,最后是虚实结合的“大门”和“二门”,层层递进,不断深化。

这层进式的逻辑关系中包含着一些或明或暗的矛盾细节。比如,游击队摆退鬼子兵用的是“砖头门”,王木匠在“知情人”胡老三在场的情况下却把“砖头门”说成“石头门”。這“不合常理”之处,其实有其存在理由。其一,如果没有“石头门”,王木匠就无法把两个故事连在一起;同时,“石头门”也是作者构思小说双环式结构的交叉点。其二,诸葛亮这一形象在民间是智慧、正义的化身,“诸葛亮石门阵摆退陆逊”,在村人看来是件大快人心之事,这里表现出的是对英雄的崇拜和正义取得胜利的喜悦。由此可知,无论是故事需要、叙事需要还是情感需要,王木匠把“砖头门”改为“石头门”都是“合情合理”且很有必要的。另一矛盾之处是:王生枝身为木匠,明知“门板烧掉”“夜不闭户”,自己“就少了生意”,村人都替他惋惜,而王木匠却依然盼望着“夜不闭户”的生活。此时,“木头门”或者说“二门”与“大门”成了矛盾对立面。而对立的两面其实又是统一的,即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发生矛盾时,要以国家利益为重,舍小我,顾大我。

总之,小说中多次出现的“门”,表面看是现实或故事中的“木头门”“砖头门”或“石头门”,实际上其深层内蕴指向王木匠所悟出的道理中的“大门”,即“国门”,或者说是国家主权。作者卞之琳就是要通过王木匠之口告诉人们,抗日战争需要人人参与,而且只有把日本侵略者赶出中国的“大门”,保住“国门”,家家户户的“二门”才能安全,人们才能过上“夜不闭户”的生活。因此,一系列“门”的意义就在于告诉大家抗日战争的胜利离不开每一个具有爱国主义精神的中国人的个人牺牲:舍小家,保大家;舍家门,保国门。

当然,这种阅读体验的层进感、纵深感,对于展示考生思维的深刻性是很有帮助的。

文学作品是为读者阅读而创作的,它的社会意义和美学价值只有在阅读过程中才能表现出来,接受美学的这一观点证明了个体阅读体验的价值和意义。而如何阅读,如何体验,朱熹所说的“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的读书论是再合适不过的了。新高考Ⅰ卷正是要求考生仔细品味,能够入乎其内,出乎其外,让阅读思维在新情境中灵活往来;也能走进问题情境,以个性化的眼光看问题,作出独创性的新意表达;还能探究作家内心世界,通过敏锐的洞察力,发掘作品中的丰富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从而实现对考生以灵活性、独创性、深刻性为特征的思维品质的综合考查。

参考文献

[1]杨义. 杨义文存(第1 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39.

[2]鲍昌. 1987 年中短篇小说的散点透视[J]. 小说选刊,1988(1).

[3]教育部考试中心.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S].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36.

[4]纪涛. 基于思辨考查的作文试题语料设计探究[J].中学语文教学,2021(4).

猜你喜欢
阅读体验精神内涵叙事结构
传统出版突围:构建出版核心竞争力
个性化定制环境下的自动排版研究
舞台灯光的“光语效应”
让个性化阅读焕发生命的活力
论钢琴教育中的艺术审美
浅析《喜福会》的叙事结构
浅论中国传统节日的内涵及意义
以微电影《调音师》为例谈中国微电影在叙事上的改进
西方油画肖像画的精神内涵
电影《明日边缘》叙事动力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