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主义小说的文体特征与教学方法

2021-12-10 10:07胡春梅
语文建设 2021年10期
关键词:老人与海

胡春梅

【摘要】从文体特征来看,现代主义小说不是解释评论而是客观呈现,不是讲述故事而是描写内心,不是印证作者而是带入读者。现代主义小说的阅读是一种读者参与的生成性阅读,建议教师教学时在“点”上调动想象、填补空白,在“面”上捕捉经验、理解人物,最终实现突破文本表层,生成象征意义。

【关键词】现代主义小说,《老人与海》,客观呈现,内心经验,象征意义

在中学阶段的小说教学中,教师会有意识地关注情节、人物、环境这些共同特征,而对小说作品的个性特征有所忽略。如同王荣生教授所言:“把小说当小说教,把诗歌当诗歌教,把散文当散文教,其实还要补充一句就是,把这种小说当这种小说教,把那种小说当那种小说教。”[1]小说的类型并非千篇一律,而是有个体的多样性,也有时代的分水岭。总体而言,20 世纪的外国小说突破了现实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是现代社会在文学领域的投射,同时也促进了文学自身的发展与创新。与现实主义小说相对,20 世纪的外国小说可以被称为“现代主义小说”。

现代主义小说有哪些文体特征?依据这些文体特征应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本文以《老人与海》为例进行阐述。选择《老人与海》的原因,一方面是基于《老人与海》在文学领域中的经典性。该文创作于20 世纪50 年代,是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的代表作,曾于1954 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在我国国内也广泛流传,为大众所喜爱。与海明威齐名的同时代美国作家福克纳曾给予《老人与海》高度赞誉:“这是他最优秀的作品。时间会显示这是我们当中任何一个人(我指的是他和我的同时代人)所能写出的最优秀的单篇作品。”[2]另一方面是基于《老人与海》在语文教学中的典型性。高中语文统编教材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三单元收入四部外国小说的节选,既有现实主义小说,也有现代主义小说,以凸显外国小说风格样式的多样性,而《老人与海》即是现代主义小说的典型代表。《老人与海》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点篇目,可是在教学实践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有的依然通过现实主义小说的三要素来理解主题;有的只是勾画文中出现的名言警句作为励志语录;还有的以艺术手法(如象征)先入为主,将其与文本内容一一对应,诸如此类的阅读方法都没有深入触及《老人与海》作为现代主义小说的文体特征。

一、不是解释评论而是客观呈现

阅读现实主义小说时,细心的读者能够发现叙述者的声音,有时叙述者脱离事件走到前台,暴露出作者的情感和态度,这无疑为读者理解小说提供了参考。现代主义小说对于主要人物、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都没有具体描述,作者更是将自己隐藏起来,只是客观地叙述事件。但是结合文本的其他内容和读者的生活经验,读者在阅读时能够通过自己的想象强烈地感受到作者省略的内容。海明威曾在《午后之死》一书中写道:“如果一位散文作家对于他想写的东西心里有数,那么他可以省略他所知道的东西,读者呢,只要作者写得真实,会强烈地感觉到他所省略的地方,好像作者已经写出来似的。冰山在海里移动很庄严宏伟,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在水面上。”[3]这就是海明威著名的“冰山理论”,作者只要写得真实,就“可以省略他所知道的东西”,更无须作任何解释评论,读者也能强烈地感受到。在此举两处为例:

一是电报式的对话记录。老人与孩子是“忘年交”,孩子喜欢老人,老人也信任孩子。可无论是在八十多天没有捕到鱼的出海前,还是在三天漂泊归来的出海后,老人与孩子的对话都非常简短明了。

作者好似一位记录员,只是不动声色地将二人的对话原原本本记录下来,而说话人的动作、神态以及说话时的内心情感等修饰语都被删减了。因而在小说中,读者看到的是二人一句话接着一句话,没有其他的描写打断,没有作者自己的评论加入,好似电报式的语言。

二是简约的动作描写。英国评论家赫·欧·贝茨称海明威是一个拿着板斧的人,“砍伐了整座森林的冗言贅词,还原了基本枝干的清爽面目”。《老人与海》中有大量的动作描写,但都是很简单的句子结构、日常用语,具体而感性,将读者拉到最近的距离,似乎身临其境在观察老人的一举一动。而作者不夹杂情感、不作过分描写,又使得小说的艺术形象里包含着丰富的潜台词。例如,老人捕杀大马林鱼的段落:

老人丢下钓线,一只脚踩在上面,把鱼叉举得尽可能得高,用足力气,加上刚刚鼓起的劲儿往下刺去,刺进了大胸鳍后面的背部,那胸鳍耸起在空中,跟老人的胸部一般高。他感觉到铁尖已经插进去,便倚在鱼叉上,借着浑身的重量,把鱼叉又往里插。[4]

大鱼拖着老人在海上漂泊了三天,老人在尝试多次之后终于将鱼叉插入马林鱼体内,取得决定性胜利。任何一位读者看到这里都不能不为老人的毅力而赞叹、不能不为老人的胜利而欢呼吧?可是这段文字语句非常简明,如同纪录片中的特写镜头,真实地再现了老人刺杀大鱼的过程,却没有流露出作者的一丝情感。

现代主义小说所具有的上述客观呈现的特征,将阅读的重心从单一的文本接受转变为读者与文本的交互过程。接受美学理论认为,文学文本是在读者阅读过程中才现实地转化为文学作品的,文本的意义也是由于读者的参与才得以现实地构成和变化。文本具有结构上的空白和未定点,有待于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填补和充实。文学文本不断唤起读者填补空白、更新视界,读者在与文本的交流中完成阅读、生成意义。教师需要借助恰当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发现空白并主动去填充,这样学生便与文本展开了对话。在阅读《老人与海》时,可以运用批注式阅读挖掘文本的潜台词,读出文字背后的深意。批注式阅读是指读者在阅读文本时,运用批注的方式概括文意、赏析修辞、发表感想。例如,老人与男孩的两句简短对话:

老人走出门,孩子在后面跟着。他很困,老人搂住他的肩膀说:“对不起。”

“干吗这么说?”孩子说,“男子汉就该这样做。”学生批注:当老人表示抱歉时,男孩却很理解,说“男子汉就该这样做”,可以看出他对老人“硬汉精神”的认同。老人的观念已经深深影响了男孩,在男孩的世界里得到了延续。[5]学生抓住“男子汉就该这样做”这句简短的应答,印证了老人的“硬汉精神”,也读出了老人与男孩之间的情感默契和精神传承。显然作者对这一点并没有浓墨重彩地渲染,而读者可以强烈地感受到,在简短的电报式对话中读出老人与男孩之间深厚的情谊。

二、不是讲述故事而是描写内心

现代主义小说的叙事从外部世界转向人物的内心世界,小说情节不再突出事件的因果关系,而重在表现人物在不同情境下的内心经验,这些经验连在一起展现出人物真实的精神状态。现代主义小说不仅仅记叙人的外在行为,而且试图呈现出外在行为的动机与缘由,小说中人物的外部言语和内部言语(心理活动)往往并存。因而读者在阅读《老人与海》时,线性的事件发展并不重要,重要的在于捕捉老人在某一情境下的外部行为和内心经验,与自身的生活经验产生共鸣。

以最为激烈的“斗鲨”情节为例,如果读者只关注老人斗鲨的外部行为,那无非是一次又一次打败不同种类的鲨鱼,情节重复且故事性不强。只有深入人物的内心,了解老人在残酷环境之下的心理发展过程,才是把握住了小说震撼人心之处。在“斗鲨”的过程中,作者多次使用“他想+他说”的结构,将人物的外部言语与内部言语巧妙地衔接起来。

有时“他想”在前,“他说”在后:

好景不长,他想。我现在真希望这是一场梦,希望我根本没有钓到过这条鱼,希望独个儿在床上躺在报纸上。

“但是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他说,“一个人可以被毁灭,却不能被打败。”[6]

有时“他说”在前,“他想”在后:“现在我还有那把手钩,”他说,“但那东西没有用。我有两把桨,还有船柄,还有短棍。”

现在它们把我击败了,我想。我太老了,没法用棍子把鲨鱼打死。但是,只要我还有桨,还有短棍,还有船柄,我就要试一试。[7]

“他想+他说”的结构为读者客观呈现了人物真实的内心经验。面对困境与凶险,圣地亚哥老人与每一个普通人一样,会产生恐惧、担忧、懊悔甚至放弃的念头,但其内心能够针对每一弱点又将勇气、意志、智慧和希望推至上风,更重要的是采取果断的行动。也是在这样激烈的内心活动中,老人道出了“一个人可以被毁灭,却不能被打败”的名言。正如有论者曾言,这样的主人公“不需要浮面的装饰,心灵的活动已完全自给自足,然而这个心灵却能自觉它的每个弱点,并决定去揭发它,我们所听到的是个性之歌中未被听到的一首:不是古典的,不是圣经式的,也绝不是浪漫的”[8]。老人克服自我的弱点进而采取英勇的行动,不完全是古典的悲剧英雄;老人的斗争是一次又一次的真枪实弹和全力搏斗,并没有浪漫的神力与逆转。老人在内心营造了一个自给自足的世界,不断激发出强大的精神力量,或许这便是“硬汉”不可被打败的奥秘所在。

“他想+他说”结构的人物内心经验,是《老人与海》的高潮部分。对于读者而言,关键在于能够关注和细读人物的内心描写,产生同理心并作进一步的思考。在教学中可以设计问题组,逐层深入理解人物形象。《关键在问——焦点讨论法在学校中的应用》一书提出,当我们面对一个现象时,可以用一种结构化的方式从四个层面构建有效讨论:客观性层面、反应性层面、诠释性层面和决定性层面。[9]通过认知的不同层面,整合不同类型的学习,引导学生从文本表层进入深度阅读。依据这一理论,当学生阅读《老人与海》时,教师可用学习任务单引导学生通过抓住人物的内心经验理解人物性格。《老人与海》全书大体可以分为出海前、捕捉大鱼、勇斗群鲨、出海后四个部分,每部分可以设计一个问题组。例如“勇斗群鲨”部分:

“勇斗群鲨”是《老人与海》的主体部分之一,其中并没有什么离奇的故事,作者主要呈现了老人在这一艰辛过程中的内心经验。问题组的设计,意在引导学生在文本的情境中体验老人的内心世界,并引发自己的情感共鸣。每位学生的感受都来自个体的阅读,同伴的阅读感受可以相互启发和补充。

于是,一个个富有活力的细节逐渐积累起来,挖掘出人物形象所具有的震撼人心的力量。问题组仅提供了客观性层面、反应性层面、诠释性层面的问题,决定性层面的问题将在下一部分内容中讨论。

三、不是印证作者而是带入读者

现实主义小说是反映“人”与“世”的一面镜子,因而作者的人生经历以及写作的时代背景是解读文本的关键。现代主义小说不是营造一个真实的外部环境,而是以人物的内心来看世界;不是塑造典型环境下的典型人物,而是突出人物内心的典型经验。因此在现代主义小说中,社会背景是空缺的,人物身世是模糊的,文本主旨是多元的。现代主义小说完全解构了现实主义小说知人论世的“印证式”阅读方法,需要读者参与,并结合自己的理解生成文本的象征意义。文学中的“象征”用来表示指代某一事物或事件的意象或是情境,而这一意象或情境本身又指代另一事物,或具有超越自身的参照范围。只不过现代主义小说不是仅揭示出一个事物的象征意义,例如《装在套子里的人》中的“套子”、《皇帝的新装》中的“新装”,而是全篇有多处象征意象,需要勾连成篇解读象征意义。另外,现代主义小说的象征意义并不指向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往往充满形而上的哲理思考和对人类生存状态的终极关怀。

《老人与海》是一篇寓言性的小说,文本的意义绝不限于文字呈现的内容。作者自己曾言:“我试图描写一个真实的老人,一个真实的男孩,真实的大海,一条真实的鱼和许多真实的鲨鱼。然而,如果我能写得足够逼真的话,他们也能代表许多其他的事物。”[10]有人这样总结:《老人与海》中大海象征人的命运,老人象征人的意志,大马林鱼象征美好的理想,鲨鱼象征邪恶的力量。这样的解读未免又陷入了脱离文本细节“贴标签”“套路化”的窠臼。

《老人与海》的象征意义需要突破文本表层,依据作者的创作理念,带入读者的生活经验,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生成。

解读《老人与海》的象征意义,文本内容是基础,需要在“点”上调动想象、填补空白,在“面”上捕捉经验、理解人物;补充作者的创作理念,深化对“硬汉”形象的认识;创设真实情境,沟通作品与生活,建构读者自我的精神内核。经过这样的学习过程,现代主义小说生成的象征意义是个性化的、多元的。例如,有人从《老人与海》中读出“人的尊严”,有人读出“面对失败的勇气”,还有人读出“生命英雄”,等等。下图可以表示现代主义小说象征意义生成的过程:

现代主义小说的教学更需要学生积极参与,结合自己的理解生成文本的象征意义,这便是前文提到的“决定性层面”对于读者产生的作用。因而,教师设计的情境要从小说的场景转移到真实的生活,要从分析人物形象的特点转换为“我”怎么想、怎么做,这样便从小说的文本内容过渡到了文学作品的象征意义。例如,对于高三的学生,教师可以设计“高考倒计时牌”,要求他们选择《老人与海》中的“经典语句”,并结合即将面临的高考为自己与全班同学写寄语。[11]这个学习活动与高三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创设了一个真实情境——撰写高考寄语,引导学生把对现代主义小说的理解运用到真实生活中。可以预想,学生在未来的人生中如果遇到挫折、孤独和挑战时,一定能够回想起《老人与海》,《老人与海》也将为他们在人生中的任何一段行程增添力量。

参考文献

[1]王荣生. 阅读教学教什么[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45.

[2]福克纳. 评海明威的《老人与海》(外三篇)[J]. 李文俊,译. 世界文学,1986(4).

[3]转引自郑克鲁. 外国文学史(下)[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63.

[4][6][7]海明威. 老人与海[M]. 黄源深,译. 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44,48,53.

[5]杨海威,王莹,刘春芳. 如何阅读《老人与海》[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114.

[8]考夫曼. 存在主义[M]. 陈鼓应,孟祥森,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3.

[9]乔·尼尔森. 关键在问:焦点讨论法在学校中的应用[M]. 屠彬,译.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6:17.

[10]董衡巽. 海明威谈创作[M].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5:145.

[11]吴欣歆. 高中经典阅读教学现场[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8:224.

【本文系北京教育學院2020 年度重点关注课题“基于知识维度的阅读教学内容研究”(课题编号:ZDGZ2020-21)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老人与海
格雷马斯符号矩阵视域下的《老人与海》
以文学伦理学为视角分析《老人与海》中的人物精神
海明威的《老人与海》
《老人与海》读后感
《老人与海》与海明威
【名著精缩】
The Interpretation 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 in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老人与海》与《活着》的生命意识比较
言论
生态批评视域下的《老人与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