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亲自然活动中开展“野趣”体验探析

2021-12-10 04:50方燕华
天津教育·下 2021年11期
关键词:野趣幼儿教育

方燕华

【摘  要】在“野玩”中,幼儿通过亲身观察、亲自体验获取对大自然的感知,建立起与大自然的真實联系。教师应通过充分挖掘富有“野趣”的自然生态资源,满足幼儿用身体去“体会”、用心去“验”的发展与操作需求,丰富活动内容的趣味性,促使幼儿大胆运用各种表达方式,与自然和社会对话交流。本文立足于笔者的具体教学实践,探讨引导幼儿参与亲自然活动的对策。

【关键词】幼儿教育;亲自然;野趣体验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93-2099(2021)33-0128-02

Exploration and Analysis of "Wild Fun" Experience in Children's Pro-nature

Activities

(Office Kindergarten in Putian City, Fujian Province, China) FANG Yanhua

【Abstract】In "Play in the Wild", children gain their perception of nature through personal observation and personal experience, and establish a true connection with nature. The article fully excavates the natural ecological resources rich in "wildness", meets the development and operation needs of children to "experience" with their bodies and "experience" with their hearts, enrich the interesting content of activities, and encourage children to boldly use various expressions. Dialogue and exchange with nature and society.Based on the author's specific teaching practice,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countermeasures to guide children to participate in pro-nature activities.

【Keywords】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Pro-nature; Wild experience

幼儿亲自然体验中的“野趣”体验是指幼儿在自然环境中利用自然物开展自然游戏、科学探索,从中体验乐趣,发展个性的活动,同时也指教师尊重幼儿的天性,营造宽松“放任”的自然活动环境,让幼儿回到真实、自然的教育环境中探索、发现,以尊重“个性”、注重感受与体验为原则的活动。俗语说:“会玩的孩子,更聪明。”而有趣的自然环境能够引发丰富多样的“野玩”活动,这种“野玩”是自然的、自主的活动,比如:自由想象、自由探索、自由游戏等,体现一种享玩、享探、享趣的挑战性活动。“野趣”体验能让幼儿用大自然中的原始材料尽情、充分、开心地玩,是幼儿在自然状态下、在自然环境中进行的一种快乐体验式的活动游戏,成为与自然对话交流的“野孩子”。文章将从以下几点进行探讨。

一、启发“野想”,体验“野趣”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出: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因此,笔者不仅注重“宽松”“自由”的活动情景,更注重身心与自然环境互动交往并生成“感受”“情感”“领悟”的整体性体验。

例如,在引导大班孩子体验“我与落叶”活动中,孩子们表现出的“野”的思维让人惊叹。面对满地的落叶,孩子们兴致浓烈。说好是最“野”的玩法,当然是要自己动手堆砌。于是,教师决定放手让幼儿自主想象。幼儿把树叶摆成各式图案,有蝴蝶,小鸟、金鱼。“咿,老师!这个银杏叶和你的丝巾好配啊!”一个幼儿兴奋地朝教师喊着。面对幼儿那认真的神情,笔者果断摘下丝巾递给她。她高兴地接过丝巾铺在桌子上,用沾满露珠的小手左晃晃,右摆摆,将她的银杏叶、松果、红叶摆在丝巾上,配上淡黄的丝巾的图案,一副别致的缩小版的秋景图呈现在眼前。这时,活动创作材料不再是普通的画笔或纸张,而是丝巾辅助树叶、芦苇、花瓣、松果等自然材料。在家长的协助下,幼儿对于收集来的“妈妈的丝巾”有很多不一样的想法。幼儿1说:“飘呀飘,小树叶飘到了侏罗纪公园,给公园寄来的一只可爱的小恐龙。”幼儿2说:“树叶飘落到了梯田里,给景区建造了一座五彩的迷宫。”……丝巾、落叶、坚果、各种枯草在他们灵巧的小手和独特的想法下中成了一件独一无二的艺术品。在以上的过程中,幼儿通过欣赏秋天的景色,用语言表述和艺术创作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对色彩的感受,同时感受到色彩带来的奇特和愉悦的美。亲自然体验活动给幼儿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让他们感受到全方位、全历程、全情境的整体性学习体验,带来恣意的“野想”,自由表达自己的真实感知,其中奇异的“野”思维火花自然而然地迸发出来,让他们体验到亲自然活动中的“野趣”。

二、引发“野探”,体验“野趣”

孩子们天生就是大自然科学家,探索自然是他们的本能。可以说,充满“野味”的大自然,能为幼儿提供无穷的“野探”机会,让他们用自己极“野”的方式探索未知,用自己极“野”的方式寻找答案。在“野探”中,他们对问题的理解会更透彻,形成举一反三的能力。“野探”过程是幼儿通过眼睛看、耳朵听、鼻子闻、头脑想、小手触摸的过程,幼儿能在野玩中收获知识,在野玩中提升能力、拓展思维,在野玩中探索更多。

例如,在一次大班户外活动中,幼儿在闹闹玩玩中发现自己的身体在太阳底下出现了黑影,引发了一场“光与影”的探索。笔者尊重幼儿,不加干涉,仔细观察他们的探索活动。幼儿摆各种姿势,影子也随着做各种变换。幼儿发现后,兴趣更加高涨,欣赏着相互影子的样子。他们还将影子用粉笔画在地上,相互比较影子高低,并拿来尺子量自己的影子,发现同一时间自己的影子是一样长的,而同伴们身高不同,影子也不同。在你追我踩中,他们还发现将小手摆成各种小动物的形状后,对应的影子就出现在墙上地上。他们兴奋地追逐着,比画着,并且用粉笔在地上画下影子,大家比谁画的影子更像。在不断尝试之后,幼儿终于理解了光和影的概念。看似毫無章法的“野探”中,幼儿理解了生活中所处可见的光与影的奥秘。

又如,小班幼儿对动物总是有着特殊的吸引力,从幼儿专注的眼神和交流中,我们读出了他们对乌龟的兴趣。于是,教师追随幼儿的兴趣,引发幼儿用多种感官去探索乌龟的秘密。当幼儿看到池塘里一动不动的乌龟时,纷纷发出疑问和讨论:是小乌龟饿得游不动了吗?是小乌龟病了吗?是小乌龟死了吗?大胆的幼儿把小乌龟捞上来,用手抚摸着小乌龟;有的幼儿说要带去医院看病,有的主张喂食,他们看着不动不吃的小乌龟着急万分。笔者给予幼儿充分的探究自由,让他们按自己的想法处理一动不动的小乌龟:幼儿1把“生病小乌龟”送去了校医室,回来后自己当起了“妈妈”细心地照顾着小乌龟;幼儿说:“可能是冷了,我们给小乌龟加温吧。”……在这样自然的,教师不加干涉的“野探”中,幼儿开拓了思维,掌握了小乌龟冬眠与死亡的区别,体验到了亲自然活动的乐趣。

三、开展“野游”,享受“野趣”

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曾指出:大自然、大社会是儿童教育的重要课堂,儿童教育应当“把大自然、大社会做出发点。”而幼儿是最喜欢野外生活的,“野游”正是以大自然为课堂,帮助幼儿在亲近自然、感受生命的过程中,充分体验户外活动的快乐。

例如,一次春游活动,在家长的协助下,我们利用绶溪公园自然环境原有的特点,开展相应的游戏活动:抱树活动、扮演啄木鸟给树看病、扮演农民拔草、风筝与风等游戏,尊重幼儿的游戏意愿,让幼儿在“野游”中体验了亲自然的“野趣”。一群“野孩子”,在草地上尽情地奔跑,一切生机勃勃,好像都有一股一股使不完的劲。在这一活动过程中,幼儿“各显神通”,纷纷尝试用自己的方法感受自然,在“野游”中参与各种自己喜爱的有趣游戏,充分发挥了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综上所述,亲自然活动中的“野趣”体验,解放了幼儿手脚,扩散了幼儿思维,发展了幼儿个性,在“野想、野探、野游”中,幼儿与自然建立起密切联系,产生了热爱自然的情感,学会了处理自己与自然的关系,探索了未知世界。

参考文献:

[1]吴洁.混龄野趣运动的实践创新[J].儿童与健康,2020(08).

[2]徐羚.探寻“野趣”,回归自然[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9(12).

[3]郑秀凤.在野趣活动中体验回归自然的乐趣[J].幼儿教育,2018(Z4).

(责任编辑  袁  霜)

猜你喜欢
野趣幼儿教育
夜游濠河
野趣 (烙画)
夏日荷景
乡居
咏钓
模仿故事角色
基于农村幼儿礼仪启蒙教育的研究
如何有效利用游戏实施班级管理
音乐与科学有效整合的研究
幼儿教育中美术与科学整合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