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据挖掘的针刺治疗功能性便秘选穴规律探究

2021-12-10 02:20王慧静马增威孙千惠彭红叶姚树坤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腧穴主治阳明

王慧静,马增威,孙千惠,彭红叶,刘 瑜,姚树坤

(1.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 100029;2.中日友好医院 中医脾胃病科;3.中日友好医院 消化内科,北京 100029)

功能性便秘(functional constipation,FC)是临床常见的功能性肠病之一,随着饮食结构改变[1]、生活节奏加快和受社会心理因素[2,3]的影响,其患病率逐年上升[4]。FC 大多病程较长、病情复杂、顽固难愈,从而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针刺以操作简单、起效迅速、费用低廉等特点,在非药物治疗中展现出明显优势[5]。虽然近年来针刺治疗FC 的临床研究逐年增量化,但现有研究样本量较小,普适性和可推广性较低,从而缺乏对临床实践的科学性指导。因此,本研究立足于该关键问题,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检索近30年来的相关文献,对针刺治疗FC 的选穴规律进行探究,旨在为临床治疗FC 的针刺选穴提供新思路。

1 资料与研究方法

1.1 数据准备

1.1.1 文献检索

运用计算机检索自建库至2020年8月30日收录于CNKI、万方、VIP 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检索式为(“功能性便秘”OR“便秘”)AND(“针刺治疗”OR“针刺”OR“针灸”)。

1.1.2 纳排标准

纳入标准:临床研究;FC 诊断明确;以常规针刺治疗为主,可辅助其他治疗方式;有客观的疗效评价标准,且在该疗效评价标准下显示治疗有效。排除标准:动物实验、综述等非临床研究文献;个案报道;FC 诊断不明确,或仅为次要症状,或针刺治疗仅为辅助治疗手段;指针、耳穴、埋针、埋线、穴位注射、穴位贴敷均不纳入;仅有摘要的会议论文或针刺选穴不明确,无法提取数据或数据不全的文献;缺乏科学的评价标准,研究结果不可靠。

1.1.3 纳入及质量评价

2 名研究人员纳入文献后进行交叉核对,若有异议,则与本文通讯作者共同讨论、裁定。

1.1.4 纳入情况及处方数据库建立

将纳入221 篇文献的标题、作者、发表年份、发表机构情况、 治疗FC 所用腧穴等输入Excel 软件并编号以建立“针刺治疗FC 处方数据库”。

1.2 数据处理

1.2.1 数据规范化处理

腧穴名称规范化处理:本研究腧穴名称均参照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第十版)《针灸学》进行规范[6],对于某些无法进行规范的腧穴进行原名保留。针刺处方规范化处理:对同一篇文献中因证型、分期或治则等不同而产生多条处方者进行拆分,拆分后共得到针刺处方375 条。

1.2.2 数据挖掘

使用IBM SPSS Modeler 18.0、Excel 等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挖掘分析。

2 结果

2.1 腧穴分析

对375 条针刺处方所涉及到的腧穴进行频次统计。结果显示,共涉及腧穴90 个,腧穴总使用频次达2269 次,使用频次较高的前20 位腧穴依次为天枢、上巨虚、大肠俞、支沟、足三里、中脘、关元、气海、合谷、曲池、三阴交、大横、腹结、脾俞、照海、太冲、八髎、四神聪、丰隆、胃俞。

2.2 经脉分析

对90 个腧穴进行归经统计,其中84 个腧穴分布于除手太阳小肠经以外的十三正经(见表1),另外6 个腧穴为经外奇穴,分别为四神聪、腰奇、二白、四缝、安眠和夹脊。

表1 腧穴归经频次分析表

2.3 部位分析

腧穴作用与其所在部位密切相关,某些部位腧穴的使用又对特定疾病具有显著疗效,故将90 个腧穴进行部位关联分析(见表2)。

表2 腧穴部位频次分析表

2.4 聚类分析

聚类分析是数据挖掘中一项重要的方法。在聚类分析中,若变量间相关性强则会在底层的位置归属到同一个根节点,即属于同一个组、聚在同一类[7,8]。将使用频次前20位腧穴数据导入IBM SPSS Statics 20.0 系统,进行聚类分析后得到以下树状图(见图1)。将由右向左的第三层腧穴聚类定为“核心组合”,共得到核心组合大肠俞-足三里、天枢-上巨虚、关元-气海-中脘、合谷-曲池、腹结-大横-三阴交-照海-太冲-四神聪-丰隆-八髎-胃俞-脾俞5 个。

图1 高频腧穴聚类分析结果图

3 讨论

腧穴使用频次结果显示,天枢、上巨虚、大肠俞位列前三。其中,天枢为手阳明大肠经之募穴,是大肠经气在腹部聚集之处,可调节中焦气机运行,对肠道气机郁滞,通降失常,传导失职而导致的便秘,临床疗效良好[9,10];上巨虚为大肠之下合穴,合治内腑,主治肠鸣、腹痛、便秘、肠痈等胃肠病证;大肠俞为手阳明大肠经之背俞穴,主治腹胀、便秘、腹泻等胃肠疾病。

腧穴归经统计结果显示,足阳明胃经腧穴使用频次最高。阳明之脉为多气多血之脉,主治胃肠疾病。《金匾翼》将便秘责之于胃痞,曰“故胃病者,或满或胀,或食不下,或呕吐吞酸,或大便难”。胃与大肠同为六腑,二者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共同对饮食物进行消化吸收。大肠传导糟粕的功能,实际是胃降浊功能的延伸,胃气通降正常与否,直接影响饮食水谷的运化传输,若胃气通降失常,则易导致便秘的发生。腧穴-部位关联分析结果显示,针刺治疗FC 临床腧穴运用以胸腹部居多,这也符合“腧穴所在,主治所在”的近治规律。

由聚类分析得到的第1 个核心组合中,大肠俞为手阳明大肠经之背俞穴,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之合穴,二者相伍,前后配穴,共同改善肠腑功能,缓解便秘、腹胀等症状。第2 个核心组合中,天枢为手阳明大肠经之募穴,上巨虚为六腑中大肠之下合穴,二者相伍,上下配穴,共奏通便之功。第3 个核心组合中,关元临床主治痢疾、脱肛、便血等肠腑病证,气海临床主治水谷不化、绕脐疼痛、便秘等肠腑病证,中脘临床主治腹胀、纳呆等脾胃病证,三穴同在腹部,符合“腧穴所在,主治所及”的取穴规律,故在治疗便秘时较为常用。第4 个核心组合中,合谷和曲池同位于手阳明大肠经,合用可主治肠腑病证。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魄门启闭功能依赖于中气充沛及脾升胃降的正常,故第5 个核心组合中取脾经之腹结、大横、三阴交和胃经之丰隆,有助于恢复魄门之启闭。《黄帝内经·素问·五脏别论》曾言“魄门亦为五脏使,水谷不得久藏”,最早指出了魄门与五脏之间的关系,魄门的开合依赖于心之主宰,肝之条达,脾胃之升降,肺之宣肃及肾的气化功能正常,故灵活配伍足少阴肾经之照海,足厥阴肝经之太冲和足太阳膀胱经之八髎、胃俞、脾俞。

综上,针刺治疗FC 以阳明经脉、胸腹部腧穴为主,兼以随证灵活加减,针刺治疗可达到通调脏腑、调和气血、行气导滞、恢复肠道正常生理功能的作用,其经济适用,副作用小,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我们进一步挖掘与推广。

猜你喜欢
腧穴主治阳明
高中生物错题集建立的实践研究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 on Efficacy and Safety of Electroacupuncture on Oral Oxycodone Hydrochloride Prolonged-Release Tablets Related Constipation
旅途止泻按脾腧
阳明海运股份有限公司船期表
腧穴解剖学之教学设计
基于药品标准的蒙药制剂品种、主治和用药特点研究
浅析涌泉穴
阳明海运股份有限公司船期表
云南民族药方选(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