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州区发展草产业的优势和策略

2021-12-10 19:45马君峰
畜牧兽医杂志 2021年3期
关键词:饲草牧草秸秆

马君峰

(酒泉市肃州区畜牧中心,甘肃 酒泉 735000)

1 草产业发展基本情况

肃州区地处甘肃省河西走廊中段,是酒泉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省牛羊产业大县,也是全国主要的商品粮基地,全区总面积338 600 hm2,人口50万人,耕地面积70 000 hm2,2019年,全区畜禽饲养总量861万头只,占全市的60%,全区人工牧草种植面积373 33 hm2,年干草产量1 370 000 t,其中:大田玉米13 333 hm2,年产秸秆240 000t(干物质、每亩1.2 t);制种玉米10 000 hm2,年产秸秆90 000 t(干物质、每亩0.6t);青贮玉米2 000 hm2,年产鲜草180 000 t(每亩6 t);小麦4000 hm2,年产小麦秸秆30 000 t(每亩0.5 t);紫花苜蓿种植面积达8 000 hm2,其中千亩以上苜蓿种植片区20个、万亩以上1个;先后培育建成牧草种植基地6个,专业合作社11家,种植大户50户;建成大业草业等万吨牧草加工企业3家,年生产草颗粒、草粉、草捆等草产品10 000 t,初步形成了以合作社、小农场为主的连片规模种植经营格局。在牧草种业基地建设上,建成大业种业等牧草种子生产企业3家,种子生产基地1 800 hm2,培育(中苜1号、甘农3号、甘农9号、公农1号等)牧草品种10个,草种单产水平达60~120 kg/亩,年产草种500 t,初步建立了具有一定规模的种子生产基地。

2 草产业发展优势

2.1 生态效益突出

以紫花苜蓿为主的多年生牧草,抗旱抗旱能力强,具有防风固沙,保持持水土流失,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作用,尤其是紫花苜蓿适应性好,生产能力强,其根系比较发达,根部生长有丰富的根瘤菌,具有植物固氮和改良土壤的作用,种植生产的饲草品质蛋白质含量高,可消化粗纤维丰富,牛羊适口性好,被称为牧草之王,是西北干旱和半干旱地区保持水土,改良土壤,发展畜牧产业的主要基础支撑,也是推动乡村振兴,发展循环生态农业,推动农牧结合,实现边远高寒农村地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

2.2 经济效益明显

肃州区地域辽阔、气候干燥,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光热资源丰富、隔离条件好,种植的牧草种子产量高,品质优,易商品化,具有发展以紫花苜蓿为主的草产业天然优势。优级商品草市场供应量占全国质量15%,一般商品紫花苜蓿草粗蛋白含量达18%以上,饲用价值达130%以上,最高达到180%,亩产干草平均达到1 t,亩均毛收入1 500~2 000元,除去成本400元,纯收入可达到1 100~1 600元左右;青贮玉米亩均纯收入达1 110元左右,常规大田玉米亩均纯收入900元左右,两者比较,种植苜蓿、青贮玉米较大田玉米亩均纯收入多200元左右。

2.3 市场前景广阔

随着奶业、肉牛肉羊产业持续向好,青海、内蒙等牧区生态保护、退牧还草项目的实施以及舍饲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周边省市及东南沿海批量稳定、优质的草产品需求逐年递增,产品供不应求,市场认可度较高。以国际市场而论,周边国家和东南亚地区90%以上的草产品从美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进口,不仅价格昂贵,而且运输成本高,中国草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具有明显的地理优势。肃州区草产品不仅在国内市场占有一定份额,已出口打入日本、韩国等国际市场,从市场需求看,肃州区草产业有着广阔的市场空间。

2.4 政策支持利好

自2015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大力发展草牧业之后,国家层面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2019年、2020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以北方农牧交错带为重点扩大粮改饲规模,大力发展苜蓿、青贮玉米等优质饲草料生产”,这是中央以文件形式加强饲草尤其是紫花苜蓿、青贮玉米在畜牧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国家层面的有利政策为肃州区大力发展草产业注入了新活力。

3 草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3.1 专业合作组织带动能力弱

目前全区牧草加工企业10家,且规模相对较小,仍处在原始积累的发展阶段,产业链条短,缺乏精深加工企业,大部分产品为初级产品,附加值不高,品牌知名度低、影响力小,市场竞争乏力。

3.2 草畜结合不紧密

随着牛羊产业发展壮大,饲草需求量不断增加,但草产业发展滞后,区域性草畜生产不平衡,致使饲草运输成本高,畜产品生产成本增加。加之多年来形成了秸秆养畜的传统,草业在畜牧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开发利用不够,以“秸秆+精料”的养殖模式仍将占据主要地位。

3.3 产业化程度低

种植规模小而散,土地零星化、碎片化,不利于机械化作业,大中型收割机械缺乏,致使牧草不能适时收割,品质降低。农户长期自繁自种,粗蛋白最高达到22.7%,最低不足16%,草产品良种化程度低。牧草加工龙头企业少,加工转化率低,小型加工点设备不足,产品质量不均,难以满足批量化生产经营要求,小规模与大市场的矛盾突出。

3.4 政策支持力度小

草产业发展缺乏长远的产业规划和配套性政策支持,政策项目扶持力度小,覆盖面窄,资金少,产业发展的潜力挖掘不够。同时,生产企业、专业合作组织普遍融资贷款难,难以满足发展需求。

4 草产业发展的意见建议

4.1 培育壮大合作组织

一是培育引进知名度高、带动力强的草产业龙头企业,通过发展“订单产业”,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形成农户与企业“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营模式。二是依托土地整理、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和各种形式的土地流转,开发利用土地资源,鼓励支持有能力的合作社、企业发展连片种植,将分散的小农经济联合起来,实现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经营。

4.2 健全加工流通体系

鼓励支持现有企业进行技术改造、装备升级和产品研发,发展苜蓿精深加工,开发饲草新产品,补齐补强产业链条,提高产品质量。紧盯伊利、光明等国内知名乳业和日本、韩国等国际市场需求,培育发展草产品营销中介组织,通过电商平台订单销售,打响“中国草王”肃州草业新品牌,增强产品竞争力,扩大市场占有率。

4.3 建设牧草生产基地

按照“以草养畜、草畜协调”的发展机制,鼓励扶持种草大户扩大牧草种植规模,养殖户利用耕地种草,夏收闲田复种牧草,建立优质牧草种植基地。鼓励支持生产企业加强与国内科研机构合作,引进牧草新品种开展试验示范,加大抗旱抗寒、耐盐碱品种选育的同时,培育新型牧草种子和生态草种,建设牧草良种繁育基地。

4.4 调整优化产业布局

按照促进粮食、经济作物、饲草料三元种植结构调整,积极发展区域规模种植和适度规模养殖,建设以沿山片为主的牧草原料基地、以城郊片为主的牧草加工基地,引导养殖向优势草产区集中,优势草产品向养殖区销售,以设施规模养殖促进草业发展,带动草畜产品加工,逐步形成种、养、加工一体化发展格局。

4.5 健全技术支撑体系

支持养殖户购置牧草收割、粉碎、打捆等大中型机械,实现牧草种植、收割、加工、运输的全程机械化。积极开展农作物秸秆饲草青贮、裹包等加工技术,进一步提升秸秆饲草综合转化利用率。大力推广苜蓿种植地埋滴管、喷灌等节水措施,采用现蕾期~初花期刈割、苜蓿干草调制、合理水分打捆码垛等先进管理技术,推动牧草生产向标准化、规模化、现代化发展。

猜你喜欢
饲草牧草秸秆
牧草病虫害及牧草保护工作探析
饲草生产与利用技术(1)饲草种类及品种选择
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饲草产业调研报告
简述青海省饲草轮作及加工模式
养兔牧草品种咋选择
牧草的种植管理与利用
秸秆计划烧除 吉林打算这样干
初探优质牧草周年均衡供给高产栽培技术
九台区秸秆利用取得新成效
SONG OF SMOG AND FI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