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雪萱
晚上11點,16岁的儿子正在拉小提琴,悠扬的乐声从他的房间传出。他的琴声一直很有感情,能表现出小提琴特有的细腻,也能奏出激昂震慑的乐音,因此,每次比赛他都能得到评委的青睐。
说到课外活动,父母通常会问三个问题:“要学什么?”“什么时候学?”“要学到什么程度?”但这三个问题都没有标准答案。
我自幼学钢琴,婚后也在家里放了一部钢琴。孩子小时候看到我弹琴便吵着要学,儿子对音乐很有感觉,学得很快。我抱着让他接触看看的想法,没有找名师,也没有给他压力。
但是,我不够了解儿子的需要,这是我的第一个错误。多年后,我才知道,儿子是想要向名师学习的,也希望有一些压力。
儿子四年级时,有一天放学回家突然说要学小提琴。我便问他:“你在哪里看到小提琴了?”儿子说:“在学校看到有人拉小提琴。”我没接话。我希望小孩子有属于自己的时间,有时间可以玩,有时间和兄弟姊妹拌嘴,有时间享受童年。更何况,他已经学钢琴了,还要再学另一种乐器吗?另外,我也想看看他到底是不是认真的,所以对于孩子的话我没当一回事。
我的第二个错误就是没有理解到他热切的渴望。一个月后,他又问:“妈妈,老师找到了吗?”我才知道他是认真的。
我的第三个错误是不知道如何找好老师。
儿子五年级开始学小提琴,因缺乏经验,两年内换了三个老师,儿子七年级时,学校提供小提琴特色课,我心想:既然我对找老师这件事一窍不通,那么学校把过关的老师应该没问题,我便把儿子转去学校上课。
但过了不久,有一天儿子对我说:“妈妈,我不要学小提琴了。”我了解儿子,当初他主动要学小提琴,也的确投入心力练习,他也不会遇到困难就放弃。他想放弃,一定有原因的。
我决定去学校一探究竟。他的小提琴老师约40岁,表现出一副自负、高冷的态度,让人觉得有距离感。上课几分钟后,我就明白为什么儿子不想学了,也很诧异他能忍耐这么久。这位老师教儿子的时候,示范含糊,语气傲慢,只听到她不停地指责儿子“错”“错”“错”。看着孩子茫然地极力揣摩老师的意思,又怕被批评的样子,我很惊讶也很心痛。
一直到儿子七年级下学期时,我们才总算找到一个好老师。那时候儿子13岁,从《小星星》重新学起。在新老师的教导下,他进步神速,开始在各类比赛中过关斩将。老师说:“这个孩子若要早几年送到我这里,今天便大有可为。”听到这句话,我对儿子有无尽的歉意。
我当初只是希望给孩子快乐的童年,没想到,对儿子来说,可能认真练习小提琴也是快乐童年的一部分。
一路走来,或许是他知道自己起步晚,也或许是他真的热爱小提琴,所以学习非常认真。他自己会主动找曲子,学新曲子比谁都兴奋,他也会在网上比较不同的版本,一次次聆听。要是有讲座,他第一个报名。我们全家去欧洲旅游时,他还兴致勃勃参观了小提琴博物馆,并在当地听了音乐会。
每年暑假,儿子都会去深山放空,他总是带着心爱的小提琴,在月光下,在熊熊营火旁,拉出他与自己心底深处的对话。盛夏山巅气温仅有零度,裹着厚重的毛毯的营队队友围坐一圈,相倚沉醉在儿子的琴音中。
儿子高中期末考试结束。我想他大概会看电视、打游戏、玩手机,不然就是睡大觉吧?但是,他畅快淋漓地拉了一个多小时琴。他放下琴时,一脸满足,我知道,小提琴已成为他生命中的一部分。
也许因为我的错误,儿子的小提琴起步比别人晚十年,但是小提琴对他的意义并没有因此而减少。
在此,我想对天下所有的父母说:每个孩子的兴趣都不同,父母可多加观察。学琴起步晚不碍事,起步晚反而可能更认真。孩子的学习热情减退,有可能是老师的问题。课外活动的终极目标,是丰富、滋养孩子的心灵。
责编/高爽
E-mail:35924059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