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长沙》创作于1925年的秋天,此刻正是毛泽东开展革命运动的重要关节点,这一年,毛泽东与妻儿虽名义上在韶山养病,但同时也在领导农民运动,创办农民夜校,组织出数个农民协会带领他们反抗军阀、地主的剥削蹂躏,并且还取得了“平集组禁”谷米斗争的胜利,但而后也因此遭到时任湖南省省长赵恒锡的逮捕通缉,不得已离开韶山前往长沙躲避,同时继续开展革命工作。也正是在此时,毛泽东接到通知前往广州参加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同时即将担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代理部长,因此不难推断,毛泽东此刻内心既有对未来的踌躇满志,又存有对中国当下革命事业的担忧。而写诗之时正处于离开长沙前夕,毛泽东重游橘子洲头,回想起自己在长沙作为师范生时“风华正茂”“书生意气”的峥嵘岁月,又望见眼前熟悉的“万山红遍”“漫江碧透”之景,不由得感慨万千,发出“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长问,加之自己即将奔赴广州继续从事革命工作,未来虽未可知但内心满怀期待,渴望施展自己宏大理想抱负,因此又有“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诘问,层层意境与情感抒发相叠加,既书写出奋发图强、忧国忧民的革命理想情怀,又体现出激情澎湃、不畏艰难的积极乐观姿态。作为毛泽东的代表诗作之一,同时这也是伟人所流传下的重要“红色经典”,值得细细品读,从而感悟其中热爱国家、愿意献身人类文明进步事业的革命担当,激发出对国家与民族的深层次思考。
一、昂扬的感情基调,体现乐观的革命意志
开篇“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出自《楚辞》中的“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此句直接言明时间与地点,即此时正处深秋时分,天气已然转凉,诗人却仿佛未觉寒冷,孑立于湘江岸畔,眺望着湘江奔流不息。按道理来说,此句展现了一幅悲凉寥落的深秋意象图。但其实所谓的“寒”虽字面意义上是指秋日的寒冷气候,但其实意指的是革命形势的严峻。当时是1925年,在那一年,湖南省的“民治”运动正处于低潮,之前虽然赶跑了独裁军阀张敬尧,迎来了相对开放和民主的谭延闿担任湖南省省长,但谭延闿并无实权,很快被架空直至当年十一月被迫辞职离任,之后由林支宇代理省长,后又被赵恒锡篡取“民选省长”之位,这样的政治情况不由得让毛泽东感慨“湘人自治”是在“老虎口里讨口肉吃”,为今后毛泽东“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想法埋下伏笔,但在当时情况来看,湖南的革命运动确实不容乐观,就连自身也身处险境,颇有“寒意”。但毛泽东作为一名坚定的革命者,对革命的前途却仍保持着乐观心态,而后便出现反转,写道:“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古代文坛往往流行“悲秋”的文学意识,对于秋天,往往会感叹:“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亦或是:“今日山城对垂泪,伤心不独为悲秋。”(李益《上汝州郡楼》),就连“秦皇汉武”之一的刘彻也会感慨:“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雁南归。”(刘彻《秋风辞》)在别人眼里的秋风萧瑟,但在本诗诗人的眼里,所谓“悲凉秋景”却是大自然“竞自由”的勃勃生机。包括将“山”“林”“江”“鹰”“鱼”等几种典型意象呈现在读者面前,又以“看”为总领,使得读者可以从山上、林间、江面、天空等多个不同视觉“看”到各种景物,动静结合、远近相间,作者充分展现出大自然的生命昂扬。特别是“红遍”一词,虽然指的是枫叶满天,染红了山林,但不难让读者联想与想象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革命思想,在作者眼中,这并非只是一座岳麓山,而是全国的大好河山,火红的枫叶能够染红岳麓山,也能染红千千万万座山;正如如今的革命事业一样,此时的点点星火日后也必然发展成燎原之势;而“舟”也应当有着寓意,因为在古文中,“舟”一般指的是国家的前途命运,正所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此时国事沉浮,革命事业愈发复杂,但相信日后国家在正确的革命思想领导下仍然可以“争流”而行;而“竞自由”则既表达了对自然界充满生机活力的感慨,更是诗人对“物竞天择”的思考,无论是自然生物,亦或是人类社会、个人前途,只有通过“竞”才能够获得生存与自由。因此,不难看出诗人此刻心中充满了火热的革命激情与乐观精神,在对景物的欣赏与思索中迸发出昂扬向上的情感,此时才是全诗真正的情感基调,同时也为下文的继续抒情奠定了基础,渲染出极为乐观的意志。正所谓天高地阔,山红水碧,诗人笼天地于无形,挫万物于笔端,诗人饱含情感地书写了昂扬而充满生机活力的湘江秋景,奠定了全诗乐观向上的基调,也引发出下文的进一步发问。
二、恢弘的气象景物,凝聚崇高的爱国情怀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此句不难联想起《沁园春·雪》的最后一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两句仿佛一问一答,既是向大自然发问,又好像在诘问:“到底谁可以来拯救身处水深火热中的中国人民?”诗人自己心中可能已经有了答案,须看“今朝”也就是看的今日的中国,只有依靠共产党带领人民群众奋起反抗,才可能让人民群众自己决定国家的命运,决定中国大好河山的归属。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一直领导着各式各样的反帝反封建运动,但各种封建势力冥顽不化,且在外国帝国主义的扶持下对革命力量予以血腥镇压,中国的革命运动正处于危难之际,在当时,即使是中共的领导人,对前进的方向与目标也或多或少有着迷茫。中国究竟应该如何开展革命?革命究竟在大城市还是农村展开?应不应当与当时的国民党合作?最终成立什么样的国家?这些疑问不仅是当时众多革命领导人的疑问,同时也是毛泽东思考与关注的焦点。按道理来说,此时他身边有着妻子儿女——妻子杨开慧陪在他身边,两个儿子毛岸青与毛岸英也和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可以说是“其乐融融”的一家人了,但此刻却又并不是顾及自己“小家”的时候,祖国的大好河山该由谁来守护呢?青年毛泽东不由得发出了天问,此刻正需要自己舍小家为大家,虽然自己家人团聚、阖家幸福,但此刻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正面临着重重危机无人化解,自己不能就此偏安一隅,而置国家与人民于危难之际,需要有人来创造一个新世界!此问也道出了诗人的雄心壮志与爱国情怀。此句上承对大自然恢弘景观气象的描寫,由此抒发出对中国革命事业前途的慨叹,也是对革命事业领导者是谁的发问,军阀不能领导中国胜利,资产阶级也不能带领中国走向光明未来,只有中国共产党、只有无产阶级才能救中国!
三、奋发的精神力量,展现洋溢的青春气息
自从18岁毛泽东来到长沙,他几乎青年时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湖南度过,从1913年考入湖南第四师范学校,再到1918年从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毕业,人生最为激情洋溢的大学时光毛泽东都在长沙度过,也因此认识和结交了蔡和森、杨昌济、徐特立等优秀的同学老师,对毛泽东革命及政治思想的形成产生了巨大影响。在此期间,其参与领导了驱除校长的学潮、四处张贴“征友启事”、设计使溃退到长沙的军阀缴械、创办新民学会等,其青春经历可谓丰富多彩、波澜壮阔,且积累了大量实践经验,这段时间可以说是诗人初露锋芒又不断成长的时期,在人生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更不论还曾“携来百侣曾游”,曾与同学们一起游玩,多么值得回忆的经历。因此对在长沙激情燃烧的青春岁月怎能不抚今追昔,怎能不“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同學少年”一词则语出杜甫《秋兴》的“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衣马自轻肥。”诗人回想起曾经众多志同道合的同学们曾经一道游历过橘子洲,此时故地重游,与众多“风华正茂”“书生意气”的同学们一起游历山水、一起“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同时“挥斥方遒”的情景不由得再次涌上心头,心中无限感慨。要知道在1915年,毛泽东的想法便是:人非圣贤,不能孓然有所成就,亲师而外,取友为急。因此他当时广交志同道合的朋友,时常到湘江游泳、到橘子洲头畅谈国事。同时,这句追忆既体现出其青年时期活跃积极的精神,又展现出自己过去的热血豪情,正如他当时在《湘江评论》上所喊出的:“天下者我们的天下。国家者我们的国家。社会者我们的社会。我们不说,谁说?我们不干,谁干?”这一时代最强音,此时回忆也表明自己此刻仍怀赤子之心,不改当年对国家的热爱与激情,自己对守护祖国江山、为人民谋幸福的责任理想丝毫未变。而“粪土当年万户侯”则典出《离骚》中的“苏粪壤以充祎兮,谓申椒其不芳”。体现了从少年到青年,毛泽东一直以来对权贵阶级的蔑视,认为那些置国家前途与百姓安危而不顾的达官贵人或者独裁军阀甚至不如粪土。此句直抒胸臆,体现出毛泽东傲然不屈的精神品格与敢为天下先的英雄气势,在展现洋溢的青春气息的同时表达出自己初心不忘、奋发向上的精神意志。
四、豪迈的情感抒发,铸就忘我的红色信念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击水”其实就是游泳,相信很多人都知道,毛泽东最爱的运动就是游泳,甚至建国后也曾有过横游长江的壮举,此外毛泽东也常常把游泳与事业之间相互联系对比,在这首诗中也是如此。后来,毛泽东还曾在文物出版社1958年刻印的《毛主席诗词十九首》作出过批注:“击水:游泳。那时初学,盛夏水涨,几死者数。一群人终于坚持,直到隆冬,犹在江中。当时有一篇诗,都忘记了,只记得两句: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因此,可以窥见,最后字面意义上虽然是回想自己曾经与同学相约游泳于湘江的记忆,实际上表现出诗人而且渴望曾经的同学们可以与自己一道共同逆流而上,勇于突破历史的潮流,做到“中流击水”,领导革命的一次又次高潮,直至实现革命的完全胜利。而“浪遏飞舟”则是一种夸张手法,描绘出中国革命事业下新青年们积极进取、感“敢叫日月换新天的豪情壮志。同时这一句的疑问,也可以是认为回答了上阕“谁主沉浮”的问题,主导中国革命事业的应当是中国共产党,但主导中国共产党的不就是这些奋发有为、是天下为己任的新青年们吗?因为有了他们中国革命才会走向最终的胜利。也正是因为内心充满了这种胜利的信念,时过十一年,毛泽东再次书写出“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诗句,与此诗下阕一道回应了“谁主沉浮”的问题。除此以外,正所谓诗如其人,李泽厚老先生曾认为:“毛泽东青年时代坚持游泳至老不变的著名事迹,就不仅是自觉磨炼体力、意志的问题而且还表现了要求在这种体力、意志的展现中,来获取最高的人生快乐和审美享受。”“浪遏飞舟”则就是展现诗人奋勇进击、劈波斩浪的英雄气魄,表现出诗人对革命信念的坚持以及渴望改变中国现状的心境,凸显其对人生价值以及社会未来的崇高追求。在当时,特别是在五四运动之后,中国社会不断探求救亡图存的路径,还爆发过新文化运动,以启蒙国人思想,接受西方文化,而毛泽东作为接受五四运动广泛影响的年轻人,在五四运动与新文化运动中先后接触了救亡图存的思想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在理论学习与革命实践中逐渐成长为一位坚定的共产主义革命斗士,实现了思想上的飞越,逐渐走上用马克思主义救中国的革命道路。
可以说,《沁园春·长沙》不仅是体现伟人心胸的豪迈诗词,更是体现革命情怀的“红色之歌”,这样的一首经典诗词值得反复品读,不断深入挖掘诗词背后的意蕴,也即毛泽东“改造中国与世界”的宏大追求。再结合当时1925年中国发生了“五卅惨案”“省港大罢工”等一系列工人运动,中国的革命事业正处于如火如荼之际,毛泽东决然不会真的想“养病”于韶山,而是渴望赶快加入进革命的队伍中去,将自己在湖南的实践经验带到今后的革命工作中,而如今恰逢组织召唤,内心既是欣喜又有焦急。因而结合当时境遇分析,一位以天下为己任、渴望改造旧中国的青年形象便跃然纸上了。总体来说,《沁园春·长沙》虽然是形式上是一首游故地、赏秋景、忆同学的诗词,但其绘寒秋而不过于悲凉,忆往昔而不空留感慨。纵观全词,上阕重在写景,下阕着重抒情,两相对应,一问一答,联系时代,借景抒情,其内涵丰富充实,抒发豪迈之情感、昂扬之斗志,辅之以壮阔恢弘的意境描写,展现了洋溢的青春气息,表达出昂扬向上的革命情怀,抒发出以天下苍生福祉为己任、置个人情感于身后、以国家前提命运为责任的理想担当,意图唤起旧时代的新青年们为革命理想和拯救中国而不断奋斗的革命信念。对于此诗而言,需结合时代情况多次阅读理解,从情感基调入手,结合诗词所体现的豪迈情怀,发掘出其中的红色信念,以此更加了解伟人。通过评诗家语,悟革命魂,也可以启发当代更多人坚定革命信仰,学习红色精神,从而投身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建设。
参考文献:
[1]汪建新.激情岁月:万类霜天竞自由——《沁园春·长沙》解析[J].党史文苑,2021(03):39-42.
[2]杨丽.《沁园春·长沙》的精神内涵与当代启示[J].湘潮,2020(12):52-53.
[3]王静如.毛泽东《沁园春·长沙》秋之意蕴[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20(33):21-22.
[4]郭靖雯,王照年.高中语文教学中革命文化的渗透与思考[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9(20):8-11.
[5]徐松,田芳.“红色经典”的教学实践和思考——以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为例[J].语文教学通讯,2019(25):24-26.
朱平,陕西省安康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