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素有『礼义之邦』的美誉。《公羊传》曰:『中国者,礼义之国也。』究竟什么是『礼』?它是何时产生的?经历了怎样的沿革?又有哪些功能?
“礼”的含义
“礼”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的“礼”,指各种祭礼(对天、地、人三界神祇的祭祀)、人生礼(出生、冠、婚、丧等礼)以及交际(朝觐、相见、宴饮)等场合需践行的礼仪。其数量庞大、体系繁杂,“经礼三百,曲礼三千”,只是举其大概,并非实指。
广义的“礼”,是狭义“礼”的延伸,涵盖各种制度与文化,包括民风、民仪、制度、仪式和政令等,“礼”就是指“文化”。史学家刘泽华先生提出:礼可以说是无所不包的社会生活总规范,融习俗、道德、政治经济制度、婚姻制度、思想准则于一体。哲学史家陈来先生认为,儒家文化中的“礼”至少有六种不同的含义,即礼义、礼乐、礼仪、礼俗、礼制和礼教。概言之,“礼”既是仪节,也是规范。
“礼”的起源
“礼”什么时候产生?由谁创造?至迟在春秋时已有人思考这些问题,并形诸文字记载。概括而言,古往今来的人们对“礼”的起源,主要有以下四种说法:
一是天地神祇创造说。春秋时,齐国晏婴提出礼“与天地并”。西晋杜预注:“有天地则礼义兴。”换言之,晏婴、杜预都认为,“礼”是天地神祇所创。可是,天地神祇数量众多,究竟是谁创造的呢?春秋战国时人言之凿凿地说:“夫礼,必本于大(太)一。”综合有关解释,所谓“太一”,就是至高无上的天帝:“泰一,天帝之别名也。……天神之最尊贵者也。”
二是上古圣贤帝王制定说。这较前一说法迷信色彩大为减弱。唐代孔颖达等认为,尊卑礼是遂皇(即燧人氏,因被尊为“三皇”之首,故称“燧皇”)创定的,嫁娶礼是伏羲创定的,祭祀礼是神农氏创定的,军礼、凶礼、宾礼都是黄帝创定的。
三是源于上古祭祀神灵的仪式。东汉许慎根据小篆“礼”的字形提出“礼”是“事神致福”的产物。这一说法随着近现代对甲骨文、金文的研究而得到有力证明。王国维先生根据甲骨文中的“礼”字 ,郭沫若先生根据金文中的“礼”字 ,都提出“礼”源于上古祭祀神灵仪式的观点。
四是源于远古时期风俗。20世纪中后期,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原始社会时期,人们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逐渐创造出许多有规律性的行为仪式,即风俗习惯。后来,这些仪式逐渐演变成各种礼仪。
我们认为:第一种,即天地神祇创造“礼”说,显然荒诞无稽;其余三种说法,都有一定合理性。很多“礼”源于原始社会时人们创造的风俗习惯;后来,传说中的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黄帝,以及后来的禹、汤、文、武、周公、孔子等圣贤或帝王,对这些风俗习惯又有不同程度的修定和创新,再糅合人们祭祀神灵的仪节,最终形成了“礼”。
“礼”的沿革
早在原始社会时期,“礼”的雏形已经出现。龙山、陶寺等遗址墓葬中,都有相关“礼”的体现。
夏商时期,“礼”不断发展和完善。虽然夏商灭亡,相关文献亡佚殆尽,但部分“礼”还在其后裔所建杞国、宋国得到保存和传承。所以,孔子曾说:“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
西周时期,礼乐文明昌盛,这主要归功于周公“制礼作乐”。周“礼”在继承夏商“礼”的基础上又有发展,并臻于完善。故孔子赞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
春秋战国时期,战乱不休,礼乐崩坏。孔子通过整理总结夏、商、周三代礼乐文化遗产,创造性地以礼、乐为核心,构建起儒家思想体系。
秦朝虽不尚礼仪,但自有礼、乐体系。秦统一后,虽行“焚书坑儒”,也吸纳六国礼仪,“礼”的传承并未终绝。
西汉初,刘邦命“儒宗”叔孙通在周礼、秦礼基础上制定汉礼。其虽大多承袭秦礼,但也依时有所变化和创新。汉武帝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秦礼逐渐被摒弃,儒经所载“周礼”逐渐成为汉礼改革的依准。谙熟儒经的王莽称帝后,更是大张旗鼓地推行礼制儒家化改革。
儒者出身的东汉光武帝刘秀也大力推行儒家化礼制。东汉初,通晓儒经及西汉礼的张纯主持修定郊、庙、婚、冠、丧葬诸礼。汉章帝时,又命世代传礼的曹褒撰制新礼。
魏晋南北朝400年间,虽大多处于分裂割据状态,但无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政权统治者,都极重“礼”。《周礼》所载吉、凶、军、宾、嘉“五礼”体系,在这一时期得到广泛认可,成为礼仪建置的基本框架。曹魏王粲、卫顗(),蜀漢孟光、许慈创造礼仪;司马昭命荀顗、郑冲撰作“新礼”(名曰《五礼》)165篇;东晋初,刁协、荀崧等补缉旧文,踵修礼仪;南朝梁武帝命明山宾、严植之等分撰吉、凶、军、宾、嘉五礼,撰成礼典。北魏初虽大体沿用汉魏礼,羼杂以鲜卑旧俗。北魏孝文帝时,大兴儒礼。北齐阳休之、熊安生,北周苏绰、卢辩等皆谙熟礼仪,创定礼典。
隋朝统一后,文帝命牛弘、辛彦之等择梁、北齐《仪注》,修撰《五礼》。炀帝招聚硕儒,修撰《江都集礼》。隋礼内容、体例既充分吸取魏晋南北朝礼典成果,也为唐朝礼典的修撰奠定了坚实基础。
唐初大致沿袭隋礼。唐太宗命房玄龄、魏徵等修撰礼典,在沿革隋礼基础上,于贞观十一年(637年)撰成《贞观礼》,颁行天下。因《贞观礼》存在缺陷,高宗诏长孙无忌等重修;显庆三年(658年)修毕,名曰《显庆礼》,诏颁天下。玄宗即位后,于开元十四年(726年)命张说等重修礼典。两年后,被视为我国现存最早、保存最完整的官修礼典—《大唐开元礼》修竣,它因内容全面、体例规整而备受推崇,影响深远。
宋代制礼极其兴盛,既有官方修撰礼典,也有大量私人著述。官修礼典主要有刘温叟《开宝通礼》、欧阳修《太常因革礼》、郑居中《政和五礼新仪》;收录于《宋史·艺文志》的私撰礼典近60部,影响较大者,有司马光《书仪》、朱熹《家礼》。
明太祖朱元璋重礼。他招聚名儒,撰成《大明集礼》。明孝宗于弘治十年(1497年)命徐溥等纂修礼典,赐名《大明会典》。正德四年(1509年),明武宗命李东阳重校《大明会典》;六年(1511年),刻印颁行。
清太宗皇太极时,诏令礼仪一遵《大明会典》。随着“康乾盛世”出现,礼典修撰达到高潮。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采择明礼,增删损益,修定清朝第一部礼典—《清会典》。乾隆时,官修礼典主要有《钦定大清通礼》《皇朝礼器图式》《钦定礼部则例》等。
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随着中西文化交流的频繁与深入,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思想启蒙运动在中国大地上狂飙猛进,传统的礼仪在新思潮的冲击下也发生了变化。
20世纪中期,一些“新儒家”学者坚信儒家“义理之学”及其代表的伦理道德精神,赋予其新的时代内容后,将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未来道德生活的基准。这一时期,西方发达国家在经历工业化、信息化促成的经济、社会迅猛发展后,却又不得不面临伴随而来的环境破坏、人情淡漠、社会失序等日益严峻的自然和社会问题,不少西方学者也意识到:中国传统的宗教和道德,尤其是儒家思想,将是解决上述现代社会“疾病”的“良药”。因而,儒家文化在西方发达国家一度甚为流行。
20世纪70年代末,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新征程的开启,儒家文化合乎时代需要的因素和精华重新得到肯定、传承和发扬,“礼”在小到人品修养,大到和谐社会建设、环境保护、“和而不同”国际关系建立等方面的意义和价值,日益引起世人关注,“礼”的研学与传承又蓬勃发展和繁荣起来。
“礼”的功能
“礼”究竟有什么用,致使古人不吝以天、地产物等桂冠加诸其身?从古人有关论述中,不难看出他们推崇、赞美“礼”的缘由。
在先秦人的观念中,“礼”既是人和禽兽相区别的重要标志,“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又是培养道德仁义观念、教训正俗、分争辨讼,建构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长幼男女伦理纲常,“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的利器,故“礼乐不可斯须去身”。古代中国,“礼”对促成不同民族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铸造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贡献显著巨大。
近年来,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中国古“礼”在小到通过言行舉止等细节,来树立、培养忠、孝、仁、义、恭、敬、诚、信等理想、崇高人格,构建“父子笃、兄弟睦、夫妇和”和谐敦睦的家庭伦理关系,健全“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社会保障体系;大到努力实现尊卑上下、长幼亲疏各就其位、各司其职、各安其分而不淆乱的和谐有序社会,建设“和而不同”“以和为贵”的国际关系新秩序,遵循赋予新时代特色的“天人合一”理论,创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互动的新型关系,以缓解日益恶化的生态危机等方面,仍具有积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这或许也是近年来包括“礼”在内的中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日益引起国人、世人重视,乃至形成“传统文化热”思潮的根本缘由所在。
郭善兵,河南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