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丹
摘 要:目的 探究肾穿刺活检术后采用心理护理对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7月~2020年12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接收的70例肾穿刺活检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性护理,观察组在基础性护理上给予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焦虑、抑郁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抑郁、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肾穿刺活检术后加入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控制并发症发生率,同时还能减轻患者抑郁程度和焦虑感,护理效果较为理想。
关键词:并发症;护理效果;抑郁评分;焦虑评分;肾穿刺活检术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011(2021)-17-0111-02
肾活检又称肾穿刺,是诊断肾脏疾病的重要方法,主要是利用穿刺从患者的肾脏中获取少许的肾脏活体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由于患者对此方法认识不全,在手术前容易产生不良情绪,影响手术效果[1-2]。此外手术具有侵入性,过程中容易出现感染、出血等并发症,因此患者不良情绪会更加明显。因此在肾穿刺活检术中应及时采取有效护理干预,以保证手术整体效果。本研究分析比较在肾穿刺活检手术后进行基础性护理和心理护理实际效果,主要内容见下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7月~2020年12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接收的70例肾穿刺活检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男28例,女7例;年龄21~59岁,平均年龄(40.85±9.85)岁。观察组,男23例,女12例;年龄21~59岁,平均年龄(40.45±9.76)岁。其中肾病综合征21例,急性肾小球肾炎18例,慢性肾小球肾19炎,急性肾功能衰竭7例,狼疮性肾炎5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对本研究均完全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会批准。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均为肾穿刺活检术患者;②智力正常,依从性好,能配合治疗和随访。
排除标准:①精神异常,沟通障碍;②妊娠妇女;③合并其他严重疾病;④吸毒、药物滥用者;⑤中途退出或资料缺少。
1.3 方法
对照组进行基础性护理,包括给予生命体征监测,病情观察,日常护理,环境护理等基础性护理干预措施。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入心理护理。主要内容包括:①病史观察:护理人员提前对患者病史资料、文化程度、认知程度、心理情况、精神状态等相关情况进行全面掌握,并根据患者病史等基本情况制订术后心理护理计划。②心理沟通:积极主动与患者沟通、交流,正确了解当前患者实际心理情况,并进行针对性疏导。护理人员可以利用聊天、倾听舒缓音乐等转移注意力的方法减少患者不良情绪发生。除此之外,还可以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释放压力。③健康知识教育:由于患者对手术流程、护理措施等相关知识认知度较低,因此极容易担心手术情况,护理人员应该告知患者穿刺方法、护理措施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让患者提前做好心理准备。同时加强患者家属沟通,积极鼓励家属参与到相关护理工作中,给予患者更多的安慰、关心,以减少不良情绪发生。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并发症包括:排尿困难、感染、疼痛、肾周血肿、血尿。并发症发生率=(排尿困难+感染+疼痛+肾周血肿+血尿)例数/总例数×100%。使用SAS焦虑自评量表和SDS抑郁自评量表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抑郁情况进行评分,总分100分,分数越高说明护理效果越差。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或组内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或组内比较行χ2 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抑郁、焦虑评分比较
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观察组抑郁、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影像学设备的更新以及操作技能提高,经皮肾活检技术开展较为广泛,其能够直接观察肾脏病的肾脏形态学改变。由于肾脏疾病种类繁多,病因以及发病机制复杂,为明确疾病病理,肾穿刺活检术能够发挥有效作用,为临床医生提供科学依据[3]。但是此方法在手术后会让患者存在一定程度的担忧,加上护理人员提前告知患者术后会存在一些并发症,因此会直接影响患者心理状态,从而引起较多术后并发症。所以在肾穿刺活检术后加入护理干预十分重要。基础性护理干预一般包括生命体征监测,病情观察,日常护理,环境护理等,应用于肾穿刺活检术后无法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况。而在此基础上加入心理护理,能够起到针对性护理作用。通过心理护理,术前、术后与患者沟通、交流,给予患者健康宣教,可提高患者对术后并发症认知度和重视度,用良好的心态配合术后护理工作,以此控制并发症发生[4-5]。本研究分析在肾穿刺活检术中采用心理护理后对并发症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抑郁、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田淋[6]等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在肾穿刺活检术后加入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同时还能减轻患者抑郁程度和焦虑感,护理效果十分理想,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殷顺丽.心理行为干预对肾穿刺活检术后并发症的护理效果[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8,26(20):140,161.
[2]马玲.肾穿刺活检术患者应用术前综合护理干预对于焦虑的影响分析[J].世界最新醫学信息文摘,2019,19(86):313.
[3]陈岱,王丹,宁志芳,等.护理干预在降低肾穿刺活检术后床上排尿障碍中的效果观察[J].饮食保健,2019,6(6):228-229.
[4]史良,蒋云博.心理护理干预对肾穿刺活检术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3):55.
[5]杨玲.心理护理对肾穿刺活检术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学,2016,17(1):60-61.
[6]田淋,罗丽珍.心理干预在肾穿刺活检术中的应用[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7,3(6):185-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