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双杰
摘要:春节联欢晚会,简称“春晚”,是中国人每年必不可少的精神大餐。从开播之日起,就成为人们茶余饭后讨论的热点、焦点。可谓观点各异,褒贬不一,久而久之形成了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就是人们年年批评春晚,年年观看春晚,相关报道常见于各类媒体。作为春晚的热心观众,笔者希望就其中的“跨界”演唱现象予以探讨,并谈谈自己的看法。具体分为三部分:其一、“谁的”春晚?其二、存在的问题。其三、怎么办?
关键词:春晚 跨界 艺术家
中图分类号:J60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1)21-0019-03
不知从何时起?在大型综艺类节目中就出现了由非声乐专业人士演唱的文化现象!如果只是偶尔出现,倒也无妨,但在近年来,似乎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在以春晚为代表的晚会类节目中尤其明显(其他类似的晚会中也不鲜见)。春晚在中国影视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出现于改革开放后,是为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要而出现的一类综艺型节目。从出现之日起,就成为中国老百姓每年必备的精神大餐。可谓是年年演,年年看,年年评!因此,也就成为排演难度极大、排演时间极长、排演要求极高的节目,对每一届导演、演员,都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随着春晚的深入人心,逐渐出现了“跨界”现象,就是让演员表演其非主要表演方向的艺术门类。而“跨界”演唱:特指由非声乐专业人士,例如电视电影明星、相声小品演员、主持人等表演声乐类节目。对于这类现象的偶尔出现,笔者并无异议,为活跃春节气氛,完全可以理解。但事情的发展并没有那么简单,仔细分析不难发现,以春晚为代表的晚会型节目中,声乐节目越来越多的被“跨界”演出侵蚀,其中最明显的就是为了片面追求收视率,迎合年轻观众的口味,安排越来越多的“小鲜肉”“非声乐演员”表演声乐节目。(央视也对此予以报道:大意是受到观众的好评,尤其是年轻观众。)为说明情况,笔者就2010年以来的“跨界”演唱现象做了初步统计:
根据该统计,在近十年的春晚中,“跨界”演唱节目在声乐节目中所占比重至少都在19%,且逐渐扩大;尤其在近7年,除2013年外,都在20%或以上;而在近三年达到至少28%的比例,更让人吃惊的是2019年达到了创纪录的55%。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一、首先明确是“谁的”春晚
第一,应该是老百姓的春晚。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之一,是劳碌了一年的人们阖家团圆的日子。在这个举国欢庆的时候,春晚已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必不可少的精神年夜饭,是老百姓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由于受众面广,不仅包括中国大陆、港澳台,还包括海内外数量庞大的华人群体,所以需求多样化、多元化!这就要求节目编排需满足不同年龄段,如儿童、少年、青年、老年朋友的口味,让他们从中得到精神享受,产生获得感、幸福感、归属感!
第二,应该是各门类艺术表演者的春晚。作为全球受众最多、影响力巨大的综艺类节目,它的顺利完成有赖于各门类艺术表演者的倾力奉献,需要音乐、舞蹈、戏曲、杂技、小品、相声、魔术、美术、书法等各方面专业演员的巨大投入,只有他们在舞台上全情奉献,精心展示,才可能实现春晚演出的成功。同时,舞台是演员的生命、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场所、领地,只有给予各类艺术表演者必要的舞台,艺术才有可能接受群众的检验,不断改进,不断向前发展,实现艺术发展与百姓需求的双赢。保护各门类艺术工作者在舞台展示的机会,不仅是保护各门类艺术的重要手段,也是保护十几亿老百姓获得高质量的精神养料,解决春晚是“为了谁”的重要途径!
二、“跨界”演唱引发的问题
第一,审美品位无法保证。这是一个不容回避的事实,每一类艺术都有其特殊性,独特的审美品味具有不可取代性,一般只有经过特殊训练的专业人员才能更好的完成其表演。而“跨界”演唱的出现,使许多原本并非从事该艺术活动的人员去完成该艺术活动,例如电视、电影明星在春晚等重要晚会类节目中演唱歌曲,不仅难以保证声乐艺术作品的充分展现,就是基本的技术规范都可能出现偏差,音准问题、节奏问题、与乐队配合问题、舞台表演问题等等方面存在诸多隐患,在以往的春晚中不是没有出现过。不可否认,影视明星中有受过专业训练的人士,可以基本驾驭声乐作品,但是术业有专攻,就大多数影视演员来说,声乐表演对他们来说有一定的困难。声乐表演首先要求有相应的技巧,例如美声唱法、民族唱法、通俗唱法,这都需要大量的时间与精力的投入,只有投入时间精力,才可能保证艺术作品的完美演绎。而好的声乐作品,不仅要求表演者具有相应的技术技巧,还要求表演者在充分理解作者创作意图的基础上,进行二度创作,这是一种极高的要求,即便是专业的声乐表演人士,也很难每次做到百分之百的充分展示,如果让那些非专业人士过多涉足,不但会破坏声乐作品的品味,还会影响这类晚会的总体质量,得不偿失。
第二,难以满足多样化需求。春晚这类综艺性节目面对的是一个具有多元化需求的群体,需要满足不同群体的精神需求,就声乐作品而言,应包括体现少年儿童天真活泼、充满童趣的作品;体现青年人朝气蓬勃、昂扬向上的励志作品;体现中年人勇立潮头、担当重任的奋斗作品;体现老年人老有所为、发挥余热的夕阳红作品。能否在春晚中出现相应的作品,以及准确地演绎,关系到观众的满足程度。同时需要指出的是,每一首经典的声乐作品都有一位被公众普遍接受、默认的原唱,他(她)享有对该声乐作品的“专利”,也就是说听到某一首歌,人们就会在第一时间想到某位歌手或歌唱家,例如听到《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听到《难忘今宵》即是如此。可以说作品与演唱者已融为一体,以至于说到某一位知名歌手或歌唱家,人们也会自然想到某一首作品,像《小白楊》《光辉岁月》等。
而“跨界”演唱导致的问题是,由于选择的是当下受欢迎的影视偶像,所以演绎的曲目多为当下流行作品,更多考虑的是年轻观众的需求,忽视了中老年群体的合理需要,从笔者多年来的观看经验以及众多反馈中发现,弊端明显。不仅如此,即便这些明星演唱某些中老年观众耳熟能详的作品,也由于其专业技术的缺失、舞台经验的不足、生活阅历的有限,导致观众在审美体验方面有遗憾。可以设想,在这个万家团圆、其乐融融的美好时刻,一段优美的旋律,一句饱含深情的歌词,在专业演唱者的倾情演绎下,往往可以将欣赏者带回到曾经的岁月,带回到记忆的深处,但“跨界”演唱的泛滥,会造成欣赏中的极度不适,破坏演出的效果与初衷。
第三,影响艺术生态的健康发展。艺术是伴随人类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精神活动产物,种类丰富,五彩缤纷。根据其自身美学原则可分为“实用艺术、造型艺术、表情艺术、综合艺术、语言艺术”。①每类艺术都有其受众,都有其自身特色,只有获得相应的表现机会,才能有所发展。而由影视演员等非歌唱演员引发的“跨界”演唱活动,不仅剥夺了歌唱演员应有的舞台、演出机会,还会由于其自身的影视等身份,强化影视等门类的艺术效果,弱化声乐艺术作为独立艺术的存在价值,导致艺术发展的不均衡。
第四,不利于社会文化的良性发展。作为中国首屈一指的媒体单位,央视的地位无可撼动,在对外宣传、舆论引导方面的作用毋庸置疑。可以说央视在文化领域的活动,具有风向标的作用。如果央视在排演春晚这样一类重要的文化活动时,出现过多的“跨界”演唱现象,尤其是大量影视明星、偶像派演员“跨界”演唱时,势必会造成重颜值,而忽视排演节目质量;重收视率,却忽视节目文化内涵的不良倾向。
第五,扭曲观众的审美。审美是在长期审美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强大的惯性。如果在春晚中加入过多的“跨界”演唱,无疑将导致唯颜值、唯鲜肉、唯流量的现象出现。简言之,只要“跨界”演唱者是当红明星就好,演唱效果如何?并不是最重要的节目判断依据,人们只关注是否是明星,而忽视他(她)演唱的作品,造成明显的本末倒置。而事实上,每首经典声乐作品都有其独特的审美价值,《草原夜色美》的静谧之美、《掀起你的盖头来》中的跳动之美、《军港之夜》中的抒情之美、《时间都去哪啦》中的亲情之美,都是通过作品本身加以呈现,观众也只有在真正的作品演绎中才能感受到艺术之美,得到精神享受。而喧宾夺主式的“跨界”演唱,更容易扭曲观众的审美,造成不良倾向。
三、如何做好春晚这顿“年夜饭”
第一,春晚的编排应具有“文化担当”的使命感。春晚的节目编排是一项费心费力且要求很高的工作,不仅要尽可能满足十几亿观众的需要,还应以“使命意识”实现应有的“文化担当”。作为社会主义文艺的重要组成部分,春晚体现着时代的风貌,彰显着这个时代中那些温暖、感人、催人奋进的人和事,体现着那些锐意进取、克难攻坚的动人场面,再现着那些忘我工作、只争朝夕的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它不只是一档娱乐节目,还肩负着以文化为纽带,凝聚十几亿中华儿女、炎黄子孙的历史使命,它是社会主义文艺的亲历者、实践者。这就要求节目在编排时应尽量考虑体现历史厚重感的节目,像《滚滚长江东逝水》、体现中国人信念的《天耀中华》、体现时代强音的《不忘初心》、体现凡人小事的《你笑起来真好看》等多样化内容,而非仅仅是当红明星的加入!
第二,要把“为了谁”,作为编排的主导思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②这就是说文艺工作要时时刻刻把人民的需要放在首位,人民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包括不同年龄段、不同职业、不同身份的人,有着不同的精神文化需求,在编排春晚节目的时候,要兼顾各方面的合理诉求,将各类不同特点的艺术节目整合到一个平台上。这非常考验节目编排者的总体控制能力、协调能力。春晚节目的安排是公认的众口难调,尽可能的满足各方面的期待,才能把“为了谁”落到实处。
第三,不把“群众喜闻乐见”当做唯一标准,而应把引导“群众审美趣味”作为重要标准。群众是一个复杂的群体,需求多种多样,有高雅、也有庸俗,如果只是一味的迎合,就像在春晚中过多的考虑年轻观众对演艺明星的追捧,不考虑节目演出的效果,让过多影视偶像演唱许多他们不熟悉、不了解、不易掌握的声乐曲目,就会破坏声乐作品应有的审美意境、拉低群众的审美趣味、降低春晚的艺术水准。所以,我们不仅应该关注群众喜欢什么,还应关注群众的品味,适时地将其引向健康、向上、激昂奋进的审美趣味,起到引领社会风气的积极作用,这不仅是春晚节目应具备的品质,更是编排者的历史责任。
第四,主次分明,各归其位。艺术的分工是时代发展的结果,让艺术工作者尽可能多的从事擅长的项目,给他们必要的舞台,将专业的事交给专业人士来完成,在各自的领域开花结果,才更符合艺术发展规律与艺术接受规律,有利于艺术百花园的百花齐放,以及各类艺术的竞相绽放,促进艺术生态的健康发展。
第五,照顾各年龄段的需求,不唯流量。在春晚的节目编排中,应该充分考虑各年龄段观众的合理诉求,让老年人可以在节目中找寻往昔的回忆,中年人可以在节目中找到心灵的契合,青年人可以在节目中看到未来的希望,小朋友们可以在节目中体会生活的美好。统筹兼顾,使观众在观看节目的过程中尽可能都有满足感,避免流量明星,过多挤占有限的舞台表演资源。
第六,春晚的编排应体现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的辩证统一。作为一台具有特殊意义的晚会,不仅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创作,而且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实践。如果只講思想性,演唱重大历史题材,重大历史事件,中国革命、建设成就、改革成果,春晚就会成为纪录片,观众的感受可想而知,这与春晚的气氛相悖;如果只讲艺术性,从头到尾的昆曲、歌剧音乐、艺术歌曲,就会使相当一部分观众产生距离感,毕竟这样的阳春白雪,很难使非专业人士接受;如果只片面强调观赏性,找一些当下演艺界的红人,忽视思想性的引领与艺术性的表达,又难免落入只重收视率的窠臼!所以,如何做到以文化人、以美塑人、以艺养心、雅俗共赏?就要求春晚在节目安排上,既要考虑艺术的接受规律,同时科学的兼顾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三者的辩证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