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浩
【摘 要】 活动是实现教育价值的基本途径,在新课改的教育背景下,高中地理课程的教育结构和教学活动都需要进行革新。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当更加强调学生的学习体验,注重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充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为抓手,逐步完成地理知识的建构,打造具有实效性的地理课堂。
【关键词】 活动;课堂教学;高中地理
长久以来,在传统地理课程的教学中,多以“单向”“灌输”当成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教师习惯性地占据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将学生看作是被动的信息接收者,以至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大大降低,主体性也无法得到有效的发挥。随着新课改教育理念的不断推进,传统教学形式的弊端逐步显现。基于此,在课堂教学中要想突破以往的教育困境,真正地摆脱低效化的教育藩篱,教师应当及时调整教育教学方法,为学生创设新颖的学习活动情境,促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活动,从而掌握关键知识和必备能力,生成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一、有效导入,调动学习兴趣
课堂导入环节在整节课的教学中至关重要,一般来说,导入的形式会给学生留下第一印象,如果导入的方式新颖、有趣,学生就会主动地投入新课中,自主进行知识的探索和学习;如果导入的形式相对沉闷、枯燥,学生就会产生消极的学习态度,降低学习新课的积极性。所以,在高中地理课程的教学中,为了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让学生主动地走进地理的世界,教师有必要根据教学内容,立足学情,做好地理课程的导入设计,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例如,在“气压带和风带”一课的教学中,为了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可以在导入环节应用多媒体等工具,打造趣味十足、内容丰富的导入模式。在刚开始上课时,教师先使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视频,促使学生透过视频认识“马纬度”。在生动直观的画面引导中,学生能够迅速地将注意力放在新课上,并对“马纬度”产生探索欲。在视频播放完毕后,教师围绕视频中的内容,向学生抛出“为什么在这个纬度,帆船难以航行呢?当船舶途经此地时,是否会一直困在原地呢”等问题,营造悬疑氛围,调动学生求知的好奇心。在学生纷纷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时,教师顺势为学生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并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进入新课中,使学生在课堂上始终保持高涨的学习情绪。
多媒体技术带来的直观画面能够迅速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将目光聚焦在地理课堂上。与此同时,精巧别致的问题可以营造悬疑氛围,让学生对未知的事物产生强烈的好奇心,以便学生为了探索问题的答案主动地进行知识的建构,从而为高效地理课堂的形成铺垫良好基础。
二、直观呈现,打破抽象僵局
纯粹的地理知识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在教师直接以口述的形式为学生讲述地理知識时,学生会因为所学内容过于抽象,而造成理解困难,制约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生成。多媒体技术能够对抽象的学习内容进行直观化的处理,打造生动、趣味的学习环境。基于此,在讲解较为抽象的地理知识和原理时,教师可以主动地利用多媒体技术,优化地理知识的呈现方式,带给学生新颖、有趣的学习体验,使枯燥的地理课堂变得更加有趣、生动,从而获得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山地的形成”这一课的内容主要是“褶皱的概念、基本形态”“断层的概念”“断层对地表形态的影响”“火山的形成过程”等,如果教师直接采用传统形式引导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很难让学生充分理解这部分知识,无法使学生感受到地理课程的魅力。对此,教师便可以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打造直观的学习环境,削弱本节课知识的抽象性。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借助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一些名山大川的图片,使学生透过秀美的风景,形成对本节课学习内容的感性认识。在介绍“褶皱山”的概念时,教师利用示意图,引导学生认识褶皱的形成过程,增强学生对褶皱概念、基本形态的理解;在指导学生学习“断块山”的内容时,教师也可以将实物图与模型图相整合,促使学生观察直观的形态,认识“断块山”的特点;对于“火山的形成过程”等知识,教师同样可以为学生播放动画,使学生基于动态视角了解火山的形成过程,提高学习本节课的实效。
显而易见,传统教育形式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难以使学生真正地理解地理知识。而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活动,能够将地理知识立体、直观地呈现在课堂上,带给学生趣味性的学习体验,从而降低了学生的理解难度,有效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积极性,真正促进学生地理素养的发展。
三、设计问题,强化自学能力
问题在地理课堂上的应用已经屡见不鲜,许多教师都会利用问题检验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效果,从而及时地掌握学情,为学生进行培优补差,引导学生建构地理知识体系。新课改理念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出了要求,许多教师也开始尝试为学生创造机会,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地理知识。此背景下的地理课堂,教师可以以地理课程的教学内容为基础,依据教学主题设计探究性问题,引导和启发学生思考,促使学生在不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中发展自学能力。
例如,在“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将问题贯穿于课堂的始终,引发学生自主思考,促进学生自学能力的发展。在上课时,教师给学生抛出“城市有许多,那么城市是否有大小之分呢?城市的大小以什么为标准呢?”“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你认为我们生活的城市是大还是小?”等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在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进行思考后,教师继续抛出“我国的城市可以划分为几个等级呢?”等问题,使学生伴随问题走进本节课,明确学习的方向。在向学生介绍城市的不同等级时,教师继续围绕学生生活的城市,再向学生抛出“我们生活的城市可以为我们提供怎样的服务?”等问题,让学生从衣食、医疗、教育等多个方面出发,思考不同等级城市提供的不同服务。之后,教师也可以设计“你是如何理解城市的服务范围的呢?”“城市的服务范围主要包含哪些区域呢?这些区域有着怎样的特点?”等问题,以便学生在有效解决这些问题中,知识边界得到拓展。
不难看出,问题能够引领学生的学习方向,使学生沿着问题的提出思路进行知识的探究,逐步增强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同时,问题的提出也可以为学生创建自主学习的机会,让学生在精准把握地理知识中,有效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助力终身地理学习意识的发展。
四、合作探讨,彰显学生本位
合作学习活动是新课改中倡导的一种学习活动,在这种学习活动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够得到充分的体现,并依靠集体的力量,完成对知识的探索和建构。在指导学生学习地理知识时,教师也要打破以往的教学结构,积极地为学生搭建合作学习的平台,引导学生集中集体的智慧,共同探索地理知识。但是,在进行分组前,教师也要认识到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以便按照科学的原则,合理地安排每个小组的成员,促使学生在小组中形成互助的关系,有效掌握地理知识。
例如,在“工业地域的形成”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借助合作活动,激活教育的氛围,引导学生在集中集体力量中提高学习的质量。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先围绕“工业地域形成的原因”“工业地域的分类”等内容为学生设计问题,以便结合学生的回答,对学生的地理素养进行精准判断,认识到哪些学生对工业地域的形成等知识了解较为透彻,哪些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认识较为浅显。随后,教师按照优势互补的原则,合理地安排每个小组的成员,并让组内成员之间具有明显的差异,之后,教师为学生设计“分析军贸服装厂和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形成原因”等任务,促使学生依靠小组的力量,完成对这一任务的探究,增强课堂学习的实效。
每一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有着自身独特的学习思维和学习能力,同时,学生理解地理知识的角度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所以,在将合作活动引入地理课堂时,教师也应当围绕学生间的差异性,进行合作小组成员的有效安排,从而在发展学生合作能力之余,促成自身的知识、能力和素养的进步。
五、优化评价,促进学生反思
教育评价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透过评价环节,学生能够形成良好的反思習惯,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以及优势所在,以便进行针对性的改进和补足,逐步形成完善的地理知识体系。但是,在传统的课堂中,教师个人对学生进行学习态度、学习效果的点评过多,学生获得的评价较为单一,学生在评价环节中的参与性也较低。所以,在地理课堂上创新评价活动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成为评价环节的主体,使学生在相互点评中促成自主反思。
例如,在“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一课的教学中,当教师带领学生学习了“荒漠化的含义及其发生的基本过程”“西北地区的位置、范围”等内容后,教师可以先为学生创建“生生互评”的模式,引导学生基于同伴的视角,认识到自己在学习态度、学习积极性、建构知识的质量等方面存在的不足。随后,教师为学生做出专业性的点评。最后,教师可以围绕“西北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因素”“不同历史时期荒漠化发生的地区”等内容,为学生设计操作性强的填空题、判断题、简答题等,促使学生在回答中进行自主反思,直观地认识到自己已经掌握了哪些知识,并对哪些知识存在疑惑。这样,学生也可以基于反思的过程,针对性地弥补自身的不足,有效掌握本节课的知识。
通过上述案例可见,教师对评价活动进行优化,并为学生创建生生互动、自主反思的评价形式,能够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从多个角度出发,反思自己的不足,并让学生针对自己的漏洞,及时地进行知识的补足,促使学生逐步构建完整的地理知识体系。
总而言之,新课改教育理念的提出给高中地理课程的教学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为积极应对这种挑战,教师应当充分贯彻落实新课改“以生为本”“以学定教”等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以独具特色的活动架构起实效课堂的桥梁,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点燃学生建构地理知识体系的激情,促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活动,达到掌握关键知识和必备能力、生成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教育目的。
【参考文献】
[1]袁雪珍.基于学科素养培养的高中地理活动教学研究[J].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2019(05):28-29.
[2]郑莉莉.开展地理实践活动,培养高中生的地理实践力[J].华夏教师,2020(05):9-10.
[3]陈兴旺.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活动式教学”研究[J].新课程导学,2020(20):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