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对话:落实语文素养,传承红色基因

2021-12-09 21:17侯志中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21年11期
关键词:革命红色文本

侯志中

红色革命类文本是语文教材的重要部分。统编语文教材选编了大量反映以中国革命史、新中国建设史、改革开放史为内容的红色革命类的文学作品,旨在通過课堂主渠道传承红色基因,培埴家国情怀,打好精神底色。与其他内容的文本相比,红色革命类文本不仅具有独特的语言学习价值,而且具有强烈的育人价值。在教学中,不少的教师总是习惯性地拔高这类文本的立德树人目标,而忽略其语言学习与语言运用的实践价值。那么,红色革命类文本的教学如何以语文的方式传承红色基因呢?笔者的观点是:从语文学科立场出发,以课堂对话的形式,落实语文素养,传承红色基因。

课堂的本质就是对话。对于语文阅读教学而言,课堂对话更是语文课堂的主要形式。通过对话,引导学生建立与文本、与教师、与编者甚至与自己内心的联系,从而达到建构语言、陶冶情操的目的。对于红色革命类文本的课堂对话,要重点考虑以下四个方面的要素:

一是课堂情境要素,在特定的情境中增强学生的融入感。

红色革命类文本的内容与学生有一定的时代差距,对于生活在和平、安宁、幸福时代的当代青少年来说,由于他们对那个年代缺少最基本的感性认识和理性思考,对革命生活缺乏切身的体验和感受,当代青少年不一定能体悟到文本浸润的情感,有的甚至会对文本产生误读——这没有什么了不起的,这也太假了吧!

《老山界》是回忆长征的经典名篇,文章真实、生动地讲述了作者在长征中翻越“第一座难走的山”的过程,赞颂了红军英勇、坚强、乐观的精神品质。没有一定的情境代入,学生很难体会到红军战士的乐观昂扬的精神。课堂对话就要将学生带入到长征那段艰苦岁月中。通过观看《血战湘江》《长征》等视频片断,让学生回到长征中的烽火岁月。通过介绍横亘南方四省五岭山脉的地形地势,让学生对老山界这长征中“第一座难走的山”有了感性的认识。由此,学生对文中所写四大难,翻山难、吃饭难、睡觉难、形势难(敌人围追堵截)才有了更深的理解和体悟。

红色革命类文本的阅读要通过情境的营造,还原历史真实,减轻文本的陌生感,增强文本的体验感,提高文本的融入度。引领学生直面中国记忆,感受理想与家国情怀。使用“融入”策略阅读的过程,就是学生真正身处其中,感同身受的过程。

当然,语文课毕竟是语文课,对写作背景的介绍和教学情境的营造当以为语文学习服务为目的,不能对背景知识大讲特讲,将语文课上成历史课、政治课、地理课。

二是文本情感要素,在追寻辨析中体悟情感张力。

一般来说,红色革命类文本的语言都具有鲜明而强烈的感情色彩,这与这类文本所表现的内容和作者所持的观点立场所决定的,作品中的情感张力也正是这类文本的思想教育价值所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在课堂对话中,引导学生触摸作者的情感脉动,唤醒学生的民族情、爱国情、报国志、强国梦。

《黄河颂》是一首歌词,也是一首反映抗日救亡主题的现代诗。诗歌的课堂对话当然以诵读为主要形式。在诵读中感受诗中的黄河形象,在诵读中领悟黄河所凝聚着的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歌词中反复出现的“啊!黄河!”把歌词主体部分从“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到“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分为三个层次,依次是: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黄河保卫了中华民族,黄河还将激励着中华民族。三个层次,环环相扣,逐步深入。课堂上,师生以齐读、个别读、配乐朗诵、音乐欣赏等形式感受歌词所抒发的情感,结合课文的批注开展课堂对话,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再现黄河的壮美画面,历数华夏文明理解黄河的象征意义,感受诗人在家国存亡的关头生发的澎湃感情,进而让学生获得灵魂的震撼和情感的熏陶。

在这一教学案例中,融语言的品读、历史的回望、情感的辨析于一体,将红色革命类文本的思想性、教育性和工具性巧妙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语言的习得中得到爱国思想的浸染和洗礼。

三是文学形象要素,在细节品读感受“普通中的伟大”。

红色革命类文本编入语文教材中,它首先是文学的,然后才是政治的。它往往通过典型事件,借助鲜明的革命人物形象向公众传递红色教育的目的。这一类文本的教学,当以细节品读的方式感受革命人物普通、平凡中的伟大精神。纵观当下对这一类文本的教学,大多数老师总是先入为主,课堂呈现的革命人物往往是脸谱化、扁平化、高大化,甚至神化,这样使学生没有深入感知人物形象,很难认同这种价值观,甚至对事实产生怀疑导致历史虚无主义的产生。

《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自它诞生就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篇通讯选用了三个典型事例,真实而生动地记叙了志愿军战士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表现了志愿军战士崇高的思想品格和伟大胸怀,有力地证明了人民军队不可战胜、抗美援朝斗争必将胜利的真理。

第一个事例:“松骨峰战斗”,文章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塑造了一个英雄的战斗集体“群像”,主要从革命英雄主义的角度写战士。第二个事例:“马玉祥救朝鲜群众”,运用语言、动作、外貌和心理描写,结合环境描写,生动细腻地写出了志愿军战士热爱、关心朝鲜人民的国际主义精神。第三个事例:“防空洞的谈话”,三问三答,意蕴和感情逐步推进,从爱国主义角度表现志愿军战士的胸怀。课堂上,我们将课堂对话的重心放在这三件典型事例的细腻品读上,将经典形象生动地呈现在课堂中,红色革命文学文本就变得有血有肉了,学生对人物的距离感也就越来越短,仿佛这些“最可爱的人”就矗立在我们面前,仿佛他们就在我们身边。

在课堂上,师生在品析与解读中感知到了志愿军战士的普通与伟大。读懂了这些,我们再去诵读“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纯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学生就不会感到矫情了。因为他们通过文本的阅读对人物形象有了准确的体悟和真切的理解。在当代学生的心中,“他们就是历史上、世界上第一流的战士,第一流的人!他们是世界上一切伟大人民的优秀之花!”

通过对典型事例的研读,学生对“谁是最可爱的人”有了直观的感受。在随后的随笔写作中,学生写到“以钟南山、李兰娟为代表的白衣执甲的医护人员是最可爱的人”“带病坚持上课的语文老师是最可爱的人”“奔忙在路上的外卖送餐员是最可爱的人”……

看,红色革命类文本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获得了对生命认知的提升和爱国主义情感的熏陶。

四是语言表达要素,在悉心赏析中洞察笔法密码。

不同的文体有着不同的创作规律,这就决定了文体的表达诀窍。本单元的选文在“家国情怀”这一主题统领下,每篇课文都有其独特的语文教学价值。在课堂对话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把握好其文本的语文教学价值,引导学生发现文本表达的密码,体悟语言表达的精妙,将语文素养的培育落实到每一堂语文课中,将红色基因植入到语言学习过程当中。

《土地的誓言》是为纪念“九·一八”十周年而写的抒情散文,文章以傾诉式的语言表达了对故土热烈、深沉的爱。

这篇文章的抒情笔法很值得玩味。文中铺陈了许多富于东北生活气息的形象有怎样的效果?为何多次写“这种声音”?为什么“这种声音”来自“亘古的地层”?为什么文章多用排比的句式来表达。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师要注意通过多种方式调动学生想象,唤醒学生内心的情感,引导学生尽量将自己“浸泡”在作品的氛围中,去体会文本的情境、体察作者的情绪,进而感染自己、启思明智。

教育是塑造灵魂的事业,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所在。语文课要会用、用好红色革命类文本,从语文立场出发,以立德树人为旨归、以课堂对话为形式,做到情感与语言并重,工具性与人文性并举,着眼于学科素养培养,发挥语文学科育人优势,把红色基因传承好,为青少年培根铸魂、启智增慧。

参考文献:

[1]赵晓霞.语文对话教学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

[2]马之军.培植家国情怀,传承红色基因——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中的革命传统教育研究[J].语文教学通讯,2021(01).

[3]潘建平.用统编教材,植红色基因[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1(02).

[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资助课题“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语文对话教学的策略与研究”(课题编号:XJK21BJC042)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革命红色文本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红色在哪里?
《红色系列之一》、《红色系列之二》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中国的出行革命
追忆红色浪漫
粉红革命
掀起秋冬潮流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