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惠文
摘 要:基于统编版语文教材“快乐读书吧”对儿童整本书阅读从横向开阔与纵向深度的引领导向,本文以“民间故事阅读”这个主题为例,通过两个移山的故事以及相关的故事构成“群文阅读”,用对比较、联结等阅读方法,将民间故事阅读导向对智慧的体悟,对东西方文化差异的感受,形成一种思辨的阅读能力,意在让高年级的阅读从故事情节走向深度内涵、文化理解。
关键词:民间故事 智慧 对比阅读 联结阅读
统编版语文教材每册都安排了“快乐读书吧”,从一年级激发阅读兴趣开始,到二年级读童话、读儿童故事,三年级读整本童话、寓言故事,四年级上册古神话阅读、科普阅读,五年级上册民间故事阅读,从阅读内容上根据年龄特征由浅入深。从阅读能力上,从兴趣开始,由单个故事到整本书的持续阅读品质的培养,由简单复述到详细复述,再到创造性复述;由关注情节到掌握阅读方法,全方位地呈现儿童阅读的开阔与纵深过程。
五年级上册的“快乐读书吧”主题为“阅读民间故事”。高年级的阅读,必须从关注内容的浅阅读走向思辨探究的深度阅读。民间故事所特有的文化内涵以及文学体裁的特点应该被关注。学生应在自主阅读中通过故事的比较、联结,发现民间故事特点,并从中初步感悟不同文化内涵,从而带着思辨与探索的意识,走向更深层次的阅读。
因此,笔者在这次“快乐读书吧”的教学中,围绕“民间故事,口口相传的智慧”这一核心话题,选择中国传统故事《愚公移山》和美国绘本《明锣移山》两个故事的对比阅读,联结同一主题的故事,感受不同地域、不同国家、不同时代民间故事的文化内涵,体会思辨讨论的快乐,从中掌握比较、联结等阅读方法。
关于《愚公移山》这个传统故事,我们都在强调对文本要有个性化、多元化的解读,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是我想,一千个哈姆雷特还是哈姆雷特,他不会被我们读成邓蒂斯,也不会被我们读成麦克白、李尔王。
《愚公移山》这个故事,有人就提出了质疑,认为愚公的这种做法不值得我们提倡,他的做法很笨,甚至被解读成不顾后代、自私的人。看起来好像是随着时代的变化产生了更多的内涵,但是,愚公不可以被这样解读。
首先,这个故事出自《列子》,《列子》文本的字里行间表达了崇尚虚静思想,强调人在自然天地间的积极作用。故事中子子孙孙无穷尽的意象实际上可以看作大道永恒而生生不息精神的寄托。故事表达了道家的“抱一”观念,引申到社会人生方面,“抱一”表现为行事持之以恒,具有坚定信念。愚公虽然年纪很大,却坚信可以搬走两座大山,并且率领子孙挖山不止,以实际行动履行了道家的“抱一”精神。
当时战国时期,人们的生活在各种各样的争霸、土地兼并中流离失所,而这个时候,《愚公移山》这个故事,也代表着人们内心的一种期盼、追寻,他们希望通过自己对困难的解决而能在自然界生存。在这样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人们必须具有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和面对困难敢于跟困难做斗争的勇气,向上的精神,才能够让自己存活下来。所以愚公的形象是一种行事持之以恒、信念坚定的象征。能够想到把两座大山搬走这样的行为,其实看出了我们的先民已经有一种要对抗自然的力量。这种力量,其实是在我们中华民族的大地上传承了几千年的文化,所以我们不能把愚公的形象歪解,这才是读这则寓言的根本。还可以从历代的许多诗词文学作品里面,看到愚公移山的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是一脉传承下来的,比如下面的这些诗句,用到了愚公移山这个典故:
移山宁有术,未易笑愚公。
愚公移山宁不智,精卫填海未必痴。
愚公者,志欲移山,必能移山。故天地之心,与人不远,人能感天,在于心耳。
其次,愚公为什么会叫愚公,而不叫智公?所谓“大智若愚”,用很愚笨的、很简单的,但是坚韧不拔的精神去穿越困境,攻破阻碍,这就是最智慧的一种做法。
这节课之所以能如此深刻地引导学生步步穿越“愚公精神”,首先就在于教师对愚公这一中国精神文化象征的正确解读。基于这样的解读之上,才有联结阅读的水到渠成。
师:继续联结故事——(出示:《女娲补天》《盘古开天地》《愚公移山》《精卫填海》《后羿射日》《嫦娥奔月》《大禹治水》《钻木取火》)(學生大略谈谈故事内容)读故事题目,“开天、辟地、移山、填海、射日、奔月、治水、取火”,对比一下这些红色的字(词语中前一个字)和黑色的字(词语中后一个字),你是否发现了我们中国故事里面藏着的一种大智慧?
生1:中国人是不会被大自然的困难吓倒的,他们不会听天由命,他们会自己动手,为自己解决一个个困难。我觉得这些故事里藏着的智慧就是不会屈服。
生2:我发现了为什么民间故事会一直流传下来,大概就是通过这些故事来反映我们中国人的一种智慧,与天地抗争,不满足于现状,总是追求更美好的境界。
师:你的思考已经达到另一种美好的境界了,因为你发现了民间故事的境界。
生3:我发现红色的字都是一个动词,而后面黑色的字都与大自然有关,“山、水、天、地、日、月”,这说明了我们中国人是靠自己的力量去对抗大自然,去征服大自然,不会向大自然屈服,也就是不会向困难屈服。
生4:这让我想到了一句话,就是“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你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只要你努力,就能达到自己想要的那一个境界。
师:所有美好都是我们自己创造出来的。就像刚才徐嘉辰说的,上天有时候还会给我们人类制造很多麻烦。我也想到了我读过的一本书:欧洲发生一场非常大的鼠疫,当鼠疫泛滥使那么多人死去的时候,有人就开始怀疑上帝到底在哪里,他为什么不在人类如此痛苦的时候出现拯救人类,于是人们怀疑上帝到底有没有。
师:通过刚才这么一比,同学们是不是发现了,我们中国人真的比西方人要有智慧得多,我们拥有坚持不懈,拥有勇往直前、不屈于自然、不安于现状的智慧。
生5:我觉得中国人有骨气。
师:对,我们读的就是这份骨气,所以,愚公移山,当智叟嘲笑地说“以汝之力,故不能移一小丘,何况太行王屋乎?”愚公回答道?
生:(齐读)“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师:当有鸟嘲笑精卫说“以汝之力,故不能填一小坑,何况大海乎?”精卫一定这样回答——
生:(齐读)“虽我之死,有子存焉(yān);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kuì)也,而海不加增,何苦而不满?”
师:当有人嘲笑大禹说“以汝之力,故不能治一小河,何况九州之水乎?”大禹一定这样回答——
生:(齐读)“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水不加增,何苦而不治?”
师:课中你们提到愚公是“大智若愚”,此刻你觉得他的大智在何处?
生6:我觉得“大智”就是靠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的生活。
生7:我觉得这种大智慧就是我们中国古人善于行动。
生8:我觉得他们不会去想未来的困难,不会被未来吓倒。
师:说得好。做好当下就是一种大智慧,当下如磐,世事如流。
这一“联结故事”的思辨过程,由“愚公”作为一个中国文化的象征开始,联结了“开天、辟地、移山、填海、射日、奔月、治水、取火”等耳熟能详的故事,从“开、辟、移、填、射、奔、治、取”表人行为的动词和“天、地、日、月、山、海、水、火”表自然环境的名词中,发现了故事的“精神意蕴”——中国人的反抗、征服、坚持、行动等。这些高大上的精神如果以语文的方式传递,那就是愚公的那句话:“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比较阅读,是把内容或形式相近的或相对的一组文章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对照和鉴别,充分、深刻地领悟内涵,提高鉴赏力,提升阅读的思考力。中国传统故事《愚公移山》和美国绘本故事《明锣移山》的比较很有趣:一个讲坚持不懈地挖山,因为“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一个讲山是移不走的,就搬家离开山吧。两个民族,两个时代,两种完全不同的思维方式,体现不同的民族文化。没有“谁好谁坏”,因为都是智慧。细思之,愚公的“知难而进”和明锣的“以退为进”其实都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延伸,可以说是中国智慧的根本,即《周易》里所谓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和“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通过这样的比较,阅读就不会单一地停留在故事情节上,而是对智慧的体悟,对文化的理解。
《明锣移山》和《愚公移山》这两个故事,一个是发生在美国,一个是发生在中国,代表的是东西方两种文化上的差异。阅读过程中,让学生利用对比阅读法,目的何在?就两个故事来说,不是好坏的单一思维。明锣和愚公面对的是同样的问题,但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背后所呈现的文化观念大不相同。我们先来比照一下这两个故事:
《愚公移山》,愚公下决心要把大山移走,他的妻子提出疑问;《明锣移山》是明锣的妻子提出来要把大山移走的,而明鑼对自己的能力却是怀疑的,他认为人这么小,山那么大,怎么搬得动呢?只是一个简单的细节,但是我们却能够感觉到两种文化里面,对待女性的态度是不同的。
《愚公移山》的核心是父子,世世代代子子孙孙无穷匮,符合我们中国的国情;《明锣移山》的核心是家庭,明锣要的就是给自己的妻子一个舒适的家,他却没有想到后代会怎样。
《愚公移山》最后是因为感动了神,神才把山搬走的;《明锣移山》里面也有一个山神,明锣采取用暴力、恐吓、讨好的办法,但最终无效,然后自己跳舞把自己移走了。《愚公移山》反映的是自强与自信,《明锣移山》反映的是变通灵巧。
关于联结,加拿大阿德丽安·吉尔的《阅读力·文学作品的阅读策略》一书中提到五种阅读力之一就是联结。简言之,“这个故事让我想起了什么”“当我们读一个故事的时候,对我们每一个人而言,可能唤起不一样的东西,这种唤起就叫联结”“我们可以与个人经历、别的书籍、其他媒体,或是生活经验建立联结”。本次民间故事的阅读联结,主要以别的书籍的联结为主,比如《普罗米修斯盗火》《上帝赐火》《钻木取火》和《女娲补天》《盘古开天地》《精卫填海》《后羿射日》《嫦娥奔月》《大禹治水》和《郑人买履》等一系列故事的联结,这么多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故事,呈现在五年级的孩子面前,极大的信息量、思辨的讨论过程、不同文化的联结比对,打开了全新的阅读视野,建立了全新的阅读思维。
看以下教学片段:
师:愚公这种知难而进的做法,一定是充满了艰辛劳累的,而明锣移山,相对来说,就轻松了很多。问题来了,那么艰辛的进,是为了最后达到幸福这个目的,而那么轻松的退,也能够达到幸福的目的。这么一比,愚公还真是笨哪。
生:没有啊,我觉得这不是笨。
师:理由?
生:……
师:我知道你们心中不想诋毁我们的先人,对吗?好像又说不出来,确实这种做法比较笨。我觉得光读一个故事是不够的,咱们还得联结更多的故事,试着对比,也许就能发现更多的智慧。(浏览《普罗米修斯盗火》《上帝赐火》《钻木取火》三个故事)
师:对比这三个故事,你想说什么?
生:我发现希腊好像都是神与上帝给人类火,而在中国,是人类自己努力去钻木才取得火的,是人们靠自己的劳动和智慧有了火。
生:希腊神话里面有普罗米修斯,西方的圣经里面有上帝,好像他们都是靠神的帮助才能生活下去。而我国的古人是自给自足的。
师:我们再继续看其他故事(出示:挪亚方舟、大禹治水图片和简单文字)继续发表见解吧!
生:我知道了,在西方都是上帝呀神哪,来帮助人类的,但是我国古人都知道,神和上帝是帮不了他们什么的,而且,有时候上帝还经常会给人类制造麻烦。所以人类就要靠自己的努力来解决困难。
生:我发现,我国的古人都知道,自己动手才能够创造美好的生活。
师:读到这儿,我们终于把美国人给比下去了,看来中国人比美国人更有智慧。美国人那叫什么智慧啊,就是一种偷懒而已,一种就轻避重,是这样吗?
生:好像又不对。明锣那种办法也能解决问题,我觉得也是有智慧的。
师:咱们继续联结故事,你们的阅读材料里面一共有五个小故事…:《卧薪尝胆》《郑人买履》《按图索骥》《望梅止渴》《淘金者的故事》,这五个故事跟明锣移山这个故事,能联结起来吗?这五个故事里面是不是藏着和愚公移山不一样的智慧呢?
生:也许你会用一种看起来最笨的方法取得成功,比如《淘金者的故事》。这个故事里,他原来是去挖金子的,可是金子没有挖到,转而去卖水,因为在当时的条件下,水是人们最需要的东西,这个时候他卖水也能赚到一大笔钱。他只是换了一条路,让自己致富,同样达到致富的目的。只要你学会变通,就能够达到自己的目标。
师:他的发言里面“变通”这个词用得特别恰当。
生:我也对《淘金者的故事》比较感兴趣,另辟蹊径,就能找到另一种方法解决问题。
生:《按图索骥》中,伯乐的儿子非常死板,只会按照书上说的去找千里马,结果把癞蛤蟆当成了千里马。这样的人只会死板地活着,不会变通是不行的。
生:《郑人买履》也是讲死板,只会墨守成规,他明明可以用脚去试鞋子,却只相信尺寸,其实尺寸就是根据脚才量出来的。
生:我非常喜欢《望梅止渴》里的曹操,大家口渴的时候,他灵机一动想出了办法,这就是一种大智慧,是在困难的时候会变通。
生:《卧薪尝胆》中,越王自己失败了,但是他暗自努力,最后渐渐强大起来,重新打败了吴王。
师:这些故事跟《明锣移山》有没有关联之处?
生:我觉得有,他们其实都跟明锣一样,知道在困难解决不了的时候,想另外的办法,会变通。
师:刚才说相对于愚公的“知难而进”,明锣是“知难而退”。这种退,真的是放弃而退吗?
生:不是的,是一种“以退为进”。
师:以退为进,就是一种智慧。越王勾践不就是以退为进吗?他让自己低到最卑微,默默隐忍,忍辱负重,最后成功复国。其他几个故事都在告诉我们做事情不要墨守成规,要善于变通。再来看看两个移山的故事,你觉得谁更有智慧?
生:这不是谁更聪明,谁的办法更好,而是要看实际问题。两种都是智慧,为了解决困难,办法不会只有一个。
师:是的,这两种智慧是我们都不可或缺的智慧。我们都应该像愚公一样坚持不懈、自强不息、不安于现状,这是“大智若愚”。我们也要拥有明锣的变通、不墨守成规、以退为进的智慧,这是“明达睿智”。要自强不息,也要变通;要知难而进,也要以退为进;大智若愚,更要明达睿智,这就是藏在这两个故事里面的智慧。
课堂上,步步深入地讨论,学生侃侃而谈,由开始的“愚公好像确实挺笨的”到“原来愚公是大智若愚”,再自然转向“美国思维的偷懒知难而退”,到最后“两种智慧,因实际而不同”,这是一个完整而深度的思辨过程——“艰难的目的是幸福,而轻松的目的也达到了幸福”,所以“愚公是笨的”,这样的思维对于这个年龄的孩子顺理成章。但是《普罗米修斯盗火》《上帝赐火》与《钻木取火》这些故事的联结对比,改变了孩子的单一思维,而后面《卧薪尝胆》《郑人买履》《按图索骥》《望梅止渴》《淘金者的故事》五个小故事,再次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相对的“知难而退”更恰当的应该是“以退为进”,变通灵巧,最终水到渠成地完成了两种思维的融合。
值得我们深思的是,如果能坚持不懈地引导学生走向思辨、接纳、反思,何愁学生阅读没深度?因此,我们需要从单个故事里跳出来,通过联结、对比等阅读策略,拓宽阅读的视野。这些,都是我们在引领学生阅读时,帮助他们养成的良好阅读习惯和阅读思维。
笔者常受邀给孩子推荐书籍,很多孩子第一反应就是“我看过了”。但是,从跟他们的聊书中发现基本都是浅阅读。虽说书读得越多越好,但因讀了很多而自我膨胀的心态真要不得,孩子所能吸收的大多是现成的“知识性”的常识,并以此夸夸其谈。静下心来,读出一些心得是无意识的,也是难的。心得需要思考,需要敏锐地感受,需要融合,即“我与书”的关系。
故事是以“虚”阐述人类精神的“实”。愚公的“挖山”和明锣的“跳移山舞”这两个有趣的虚构情节,诠释的是人类在与自然的对抗与和解中自信自强和变通灵巧的精神。因此,它们既是远古时代的精神承载,也是当下生活的指点启迪,更是未来精神的奠基。
如以下教学片段:
师:这种智慧仅仅只是在古代吗?请看抗日战争的时候,画家徐悲鸿以“愚公移山”为题材画了一幅油画。你觉得画家意味何在?
生:我觉得画家通过《愚公移山》这幅画告诉当时的人们,要团结起来,坚持不懈地去对抗日本侵略者,就像日本侵略者是一座大山,我们同心协力就会把这座大山给移掉。
师:你是徐悲鸿的知音,他画的大概就是这样的意思吧。1945年,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说了这样一段话:“现在也有两座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大山,一座叫作帝国主义,一座叫作封建主义。中国共产党早就下了决心,要挖掉这两座山。……全国人民大众一齐起来和我们一道挖这两座山,有什么挖不平呢?”即使是现在,习近平主席也这样勉励我们:我们要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
师:这份坚持不懈、自强不息的大智若愚,就像血脉一样,在我们中华儿女的身上流淌着。所以古人用这句话来鼓励我们——
生:“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师:同时,古人也在告诉我们——
生:“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师:这两句话都出自我国一本古老的书《周易》。你发现了吗?我们原来既有愚公的自强不息,也有明锣的变通。我们既有——
生:“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师:这样的智慧,也有——
生:“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师:这是以退为进的智慧。两个小小的民间故事里面,流淌着我们中华民族的智慧。我想我们祖先的这份智慧,今天已经在你们的身上生根发芽,将来会长成大树。等你们长大也有了子子孙孙的时候,你一定还会把民间故事里的这份智慧继续口口相传,这份智慧就会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这是课堂最后的教学环节,“对比思辨”两个故事,体会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只是阅读的一个层面,而怎样让故事的“虚”与当下生活的“实”结合,是阅读的另一个层面。这也是引领学生理解和感悟中华文化——“愚公的自强”和“明锣的变通”,是流淌在中华民族血液里的智慧,是“世世代代无穷匮”的。
这只是一次基于民间故事阅读的“聊书课”,无痕而轻松地走进了阅读的核心,走进了“中国精神”的长河。它是一次阅读策略的指导经历,更是一次深度阅读思维的引领过程。因为联结而有了比较,因比较而有了思辨,因为思辨而有了深度与广度。
[1][加拿大]阿德丽安·吉尔.阅读力·文学作品的阅读策略[M].岳坤,译.南宁:接力出版社,2017.
[2][美]托马斯·福斯特.文学课·如何轻松理解伟大作品[M].江美娜,译.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8.
[3][美]艾诺·洛贝尔.明锣移山[M].王林,译.济南:明天出版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