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黎族聚落景观文化遗产价值探究

2021-12-09 05:05陈俊玲吕露陈展川侯则红杨光穗海南大学林学院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
品牌研究 2021年17期
关键词:文化景观黎族海南

文/陈俊玲 吕露 陈展川 侯则红 杨光穗(.海南大学林学院;.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

海南黎族先民在长期的发展历史中,在人与社会、人与自然长期相互协调的实践中,积累了许多经验和成果,形成了独特的黎族文化。黎族聚落作为海南黎族居民的生活场所,亦是其文化的载体,展示了海南黎族文化的发展过程。深入认知黎族聚落景观价值及其丰富内涵,有效挖掘黎族文化景观蕴含的遗产价值,对于推动海南黎族文化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景观、文化景观与文化景观遗产

美国地理学者索尔 (Sauer)在发表于1925年的文章《景观的形态》中将景观定义为“一个由自然形式和文化形式的突出结合所构成的区域”,文化景观“是文化群体在自然中进行人类活动过程所产生的结果,其中文化是推动力,自然是媒介”。在《实施世界遗产公约的操作指南》中对文化景观的定义是:文化景观属于文化遗产,见证了人类社会和居住地在自然环境的影响下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产生进化,文化景观展示了社会、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力量与进程,是“人类与大自然的共同杰作”。

文化景观遗产指的是在一定的时期、特定的文化区域内,人与自然的长期互动、能体现人类观念转变的景观艺术[1]。

二、海南黎族聚落的生成与历史演变

据考古资料记载,一万年以前的海南黎族土著与人类原始居住、生活方式相同,生活在自然山洞中,以狩猎和采摘野果为生,没有固定的居住点。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生产发展的需要,黎族土著开始拓展和变迁居住地域,开始了海南岛传统聚落建设。至汉之前一部分人已经离开山洞,建立起“巢居”,并逐渐过渡到“干栏式”原始建筑。汉代元封元年随着汉人的大量迁入,汉族聚居文化强烈影响了海南黎族人的生产与生活方式,黎族人也开始利用海南岛上丰富的植物资源美化居住环境,例如聚落周围开辟了经济林果如槟榔、桑、麻、稻、椰子、龙眼和荔枝等的种植空间,以及畜养家畜的圈养空间,聚落的空间结构从此发生显著变化,体现在空间更加细化、规模逐渐增大,居住环境也得到改善[2]。

三、海南黎族文化景观特征

海南黎族人口约124万,是中国少数几个人口过百万的少数民族之一。黎族作为海南岛上的原著居民,由于历史、政治、经济方面的原因,汉族人在大量迁入海南岛后与黎族交流增多,极大促进了海南黎族的生产力发展。但是由于民族冲突与矛盾,汉人的迁入也导致黎民居住场所由沿海平原地区持续内迁,大部分黎族人退回到五指山腹地,此后的黎族聚落多建设在森林深处。海南位于亚热带地区,五指山中动植物种类繁多,丰富的热带雨林资源则为黎族先民提供了传统文化发展的物质基础。本文将从自然基底、聚落选址、聚落空间、典型建筑、文化民俗5个方面阐述其景观特征。

(一)自然基底

黎族世代聚居在海南中南部山区,由于山区交通不便导致黎族与外界阻隔,再加上他们自身对森林丰富资源的满足感与依赖性,农业先进技术发展缓慢。随着生产工具的出现以及对植物资源认识和利用程度的提高,黎族先民开始在聚落周边开垦荒地种植旱地植物,主要为野果、野菜等。生产方式由采摘、打猎进步到原始农业生产阶段。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先民根据生产、生活的需要,结合自然条件的因素,不断适应、利用和改造自身生存环境,形成了典型风格和浓郁特色的居住文化。充分体现了黎民顺应自然、利用自然和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调适意识。

(二)聚落选址

黎族由于历史上大规模的内迁,最终主要定居于五指山、黎母山等地。黎民在严峻的自然条件下不断迁徙、营建,最终总结出一套林地聚落选址建构的法则。海南黎族传统聚落的选址方式充分体现“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在尊重地理地貌的基础上合理布置基地,营造适宜的居住环境。由于山高林密之地大多不利于生活居住,于是聚落则根据地形地势选址在山脚下的平原、河谷台地等平缓地带。例如坡湖村(图1)为了生产生活的需要,选址靠近耕地,便于黎民从事生产劳作;同时由于海南独特的地理气候,为防止台风侵袭,平原的聚落则多选建在山坡上,例如白查村(图2)利用山体与密林,能有效形成挡风面[3];山区的聚落一般还建造于山脚靠近水源处,有利于取饮山泉水。久而久之形成了依山傍水、风光优美的世外桃源般独特生存环境。

图1 坡湖村卫星影像(Google Earth 截图)

图2 白查村卫星影像(Google Earth 截图)

(三)聚落空间

黎族传统聚落规模小,组成要素简单。以船形屋为建筑主体,建筑布局无特定的组合规律,在聚落中心留有用于公共活动的广场空间,内部道路自由、灵活,多为曲线型带状空间,聚落内部常种植有椰子、槟榔或者其他高大的阔叶树木。黎族人民非常讲究环境的布局,喜欢在四周种植刺竹[4],有保护村寨遭受侵袭和防风的作用。围绕聚落布局环村林地、牛栏、谷仓、猪舍、寮房等。紧邻村外布局菜地、稻田。黎族村落,多是被高大的阔叶林和灌木林围绕着,因此,其聚居地如“壶中天地”。黎人善于利用地形,空间布局不拘形式,由此成就了顺应山势、临水跨溪的传统聚落景观;例如海南五指山毛阳镇处保村,村子房屋顺山势而建,与村寨外的梯田相互呼应,自成一景(图3)。

图3 初保村鸟瞰图(朱增祥摄影工作室摄)

(四)典型建筑

黎族房屋的设计完全是从适应自然环境的需要出发,房屋形式多样,以船形屋最有民族特色,船形屋因它形状如倒扣的船篷而得名[5]。海南山区具有潮湿、多雨的气候特征,而船形屋顶部的圆拱造型,利于抗风;架空的结构则具有防湿、防虫的作用;茅草屋面也有较好的防潮、隔热功能。船形屋地板以石头或木桩垫高,上面住人,下面可作为圈养牲畜的空间。高栏船形屋不但能避免洪水、内涝,还能有效防止毒蛇猛兽的侵害和攻击。黎族船形屋因为这些优点而世代流传下来。这种房屋框架木材主要以黄牛木、母生、苦梓和海南紫荆木为主;用于墙壁的竹子主要是沙簕竹;屋顶则使用白茅和大叶蒲葵等,这些建筑材料都可以就地取材。后来随着各族文化交流,高栏船形屋(图4)逐渐向低栏船形屋(图5)和落地船形屋(图6)过渡,能更好地节约建筑材料,同时也能避免高栏生活带来的不便[6]。

图4 高栏船形屋模型(图片来源网络)

图5 低栏船形屋(图片来源网络)

图6 落地船形屋(图片来源网络)

(五)民俗文化

黎族聚落不仅是村民居住生活的场所,也是黎族民俗文化的外在表现,其民俗文化与聚落空间有着共生共融的关系。原始黎族是一个带有浓厚神秘色彩的民族,信奉“万物皆有灵”,盛行图腾崇拜、自然崇拜、先祖崇拜。自然崇拜思想下黎民对于大自然怀有敬畏之心,尊重自然、善待自然,将自然环境看成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作用体,认为人与自然是相互联系的整体;黎族图腾崇拜认为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有其灵魂[7],将龙、鱼、鸟、狗、牛、猫和葫芦瓜、木棉、芭蕉、番薯、竹等动植物作为本民族的图腾崇拜,黎族对动植物的崇拜,也都具有人与万物共生的思想意识[4]。现在,图腾元素常用于海南特色建筑设计中,如槟榔谷景区售票处便是结合图腾文化进行设计的(图7)。黎族三月三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又称爱情节,人们常常对歌、跳舞或举行祭拜始祖来表达对爱情的向往和表达对勤劳勇敢的祖先的悼念之情[8](图8)。

图7 槟榔谷售票处(作者自摄)

图8 三月三活动(作者自摄)

四、海南黎族文化景观价值提炼

本文根据《实施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的操作指南》中对文化景观遗产的表述,结合前文对于海南黎族文化景观特征分析,对海南黎族聚落群具有突出的文化景观遗产价值进行提炼总结如下。

(一)区域特征明显

海南黎族聚落在经过几千年时间的发展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景观,是基于当地独特的文化背景和特殊的自然环境,根植于海南山区,打上了地域烙印的文化景观,反映了海南黎族的演变历史和生活方式。其明显的区域特征体现在:顺应自然的聚落选址,基于民俗文化和自然条件形成的聚落空间、民居建筑等,都是其文化与自然相互作用的产物。并且由于其地理位置的封闭性,黎族与外界鲜少交流,使得黎族文化在发展传承中得以保持纯粹。由此,海南黎族聚落景观具有明显的地理文化区域特征,能反映海南黎族区域独特的文化内涵。

(二)发展中的日常栖居景观

文化景观作为文化遗产的历史价值的本质是历史进程中无数当下日常价值的集合[9]。黎族聚落文化景观是当地集体记忆的附着点和标识文化身份的日常场所,是地域生产生活的载体,其不止具有美学价值和历史价值,更具有日常栖居意义。因为有日常生活,文化景观才具有记录所处时代状况的真实性。黎族所生活的山区环境人口容纳量小,当聚落发展到一定规模的时候就不得不迁移,到新的地方再结合自然环境与生产力水平建设新的聚落,这是一种文化的传播,聚落景观也因此处于动态发展中[2]。近年来,旅游业的热潮使得黎族聚落不再仅仅是生产生活的场所,也是新时代背景下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不可忽视的旅游资源。在整个历史进程中,黎族聚落景观一直在随人与环境的变化而不断演变,是活态的、有机演进的景观。

(三)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与可持续发展理念

海南黎族聚落景观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黎族创世文化《葫芦瓜》中传说:在面临洪水灾害时,一男一女藏到一个葫芦瓜中,直到洪水退去,黎族祖先才得以生存繁衍下来。于是葫芦瓜便成了黎族图腾崇拜的对象。从中反映出人与自然互相依存的思想。黎族没有自己的语言体系,在长期发展中协调内部关系主要靠习惯法,黎族民间制定乡规民约推行“封山育林”,采取全封、半封和轮封的不同制度,根据种类、分布和老百姓生活习惯,对山林进行重新规划,对当地生态起到一定的平衡作用[10]。

(四)人类使用土地的优秀案例

黎族人大都居住在山区,生存环境复杂,然而越是环境复杂的居住地越能体现黎族聚落的适应性与示范性。聚落建设在追求安全的前提下,以便于生活为首要考虑条件,在选址上靠近水源便于生活取水、保留密林以便于降温和通风、选择有一定坡度的台地便于生活排水,处处体现着黎族先民在使用土地中的智慧。黎民在长期适应自然使用土地的过程中总结了一套适用于海南山区的独特聚落空间体系。聚落具有明确边界空间,或是土石砌墙,或是种植密林隔绝,在聚落内外部之间形成隔绝带,聚落周围多种植椰树。村口种植榕树,作为神圣的空间。聚落内部以居住建筑为核心,围绕建筑布局生活区:活动广场空间、储藏空间、晾晒空间、种植圈养空间等。围绕聚落多为种植旱地、农田,便于生产生活[5,11]。黎族在与自然长期的相互适应中,终以谦逊的姿态与自然和谐相处,并诠释了聚落整体的和谐性,可作为人类使用土地的优秀案例。

五、结论与展望

近年来,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众多海南传统村落通过田园综合体、美丽乡村等规划设计,以黎族文化为载体,将其融入农业、文旅、观光等产业,黎族文化元素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大众视野中。黎族聚落无论是从聚落选址、空间结构、民居建筑等物质遗产方面,还是独特的生态系统、传统习俗等非物质遗产上,都具有很高的文化景观遗产价值。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交通的日益便捷,海南黎族与外界交流增多,其历史悠久的文化景观也会受到影响。尤其是随着美丽乡村的建设,部分黎族原始聚落作为旅游资源被过度开发,导致传统村落改造千篇一律,失去其本身的文化特色。希望在明确其文化景观遗产价值后,对其的保护也应得到重视,做到合理开发,延续这份传承了三千年的文化景观遗产。

猜你喜欢
文化景观黎族海南
黎族小伙闯“深海”
《黎族母亲》等
4D空间下文化景观粒子的形态价值与应用场景分析
砥砺前行
《黎族元素建筑再生设计方案》
海南杂忆
海南的云
59国免签游海南
世界遗产文化景观现状及发展趋势
区域特色文化与城市空间的景观语言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