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厚明
(作者系浙江省嘉兴市国资委副主任,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历史的细节往往最为动人。因为,细节蕴含真知,也彰显品格。在浩瀚的党史中,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关注细节、见微知著、以细求实的作风令人称道,更见其品格风范。
1930年5月,毛泽东在寻乌调查期间,把红四军宣传队集合起来,问大家,你们在寻乌作了调查没有?宣传队的同志回答说,调查了。毛泽东又问,那么,你们讲一讲寻乌做什么生意最多?这一问,把大家问住了。这时有人说,大概是做豆腐的最多吧。毛泽东接着又问,就算做豆腐的最多吧,那么你们再说一说,寻乌哪几家做豆腐做得最好?宣传队的同志一时语塞。最后,毛泽东笑着讲了他调查的结果,细到各类物产的产量、价格,县城各业人员数量、比例,各商铺经营品种、收入,各地农民分了多少土地、收入怎样,以及各类人群的政治态度等,他都弄得一清二楚。事后,宣传队的同志分头下去调查,情况和毛泽东讲的完全一样。俗话说,真知藏于细节。掌握真实情况,与善于挖掘细节是分不开的,这需要不满足于所听、所闻、所报,打破砂锅问到底,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进行深入调查研究。
毛泽东寻乌调查油画
涉深水者得蛟龙,涉浅水者得鱼虾。真实有用的情况、深层次问题往往被浮在表面的现象所覆盖,而真实有用的数据源于实践点滴,来自一线群众。毛泽东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细实作风启示我们:蹲下去才能看清蚂蚁,干事创业不能止于听汇报、看报告。只有深入群众发现细节,深入基层挖掘细节,真正沉下去、接地气,做到既“身入”又“心入”,才能看清“蚂蚁”、抓到“活鱼”。
1947年5月8日,国民党“五大主力”之一、被称为“虎贲军”“御林军”的国民党整编第74师,在孟良崮被我华东野战军全面合围。为了围歼74师,我军调动了27万兵力,这是当时华东野战军的全部主力。
5月16日,粟裕下达了总攻命令,我攻击部队在炮火的掩护下多路突进,逼近孟良崮顶峰。激战至下午,整编74师被全歼,师长张灵甫被击毙。战斗结束后,粟裕在看战斗报告时,核查敌军战死、俘虏人数,发现只有2.3万人。74师全员3万多人,那7000多人哪去了?难道飞了不成?粟裕立即命令大部队全面搜索孟良崮四周,果然在孟良崮与雕窝山之间发现了“躲猫猫”的7000多名74师官兵。我军立即展开攻击,全歼了这股敌人。
张灵甫作为最高指挥官,自认为74师官兵已经损失殆尽,居然不知道有3个团7000多人玩起了“躲猫猫”。当时,黄百韬的整编第25师已经攻到了距孟良崮仅有5公里的地方,如果这7000多人再顶上四五个小时,那孟良崮战役的结局就真的不好说了。而粟裕不放过一丝细节的态度,不仅助他全歼了残敌,也成就了他常胜将军的英名。
粟裕一生身经百战,创造了许多在军事史上堪称经典的战例,也因此被尊称为“战神”,这与他严谨细致的战斗作风是分不开的。粟裕常说“勤勤恳恳打仗,战战兢兢做人”,这正是他以细求实、一丝不苟的作风写照。这也启示我们,细节决定成败,开展工作务必关注细节,严格把关,对潜在隐患明察秋毫,对内在矛盾深挖到底,对关键环节咬住不放,不让任何一个问题溜走,不让任何一个差错过关,以严细实的作风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恢复高考,是1977年邓小平重新走上党和国家领导岗位后决心做的一件大事。为办好这件大事,邓小平在谋划思考一系列重大问题的同时,还十分关注一些“小细节”。
当时,教育部定的招生原则是“自愿报名、单位同意、统一考试、择优录取”。这事报到邓小平那里,邓小平敏锐地觉察到“单位同意”会阻碍很多人报考,考生命运也将受到影响,恢复高考的效果会大打折扣。他指出:“单位同意这一条我看去掉。比如说考生考得好,生产队却不同意,车间不同意,或哪个领导的脾气不好,考生该如何是好?”后来确定的招生方针中就取消了“单位同意”这一隐形报考门槛。应该说,邓小平能看到这么细、想到这么细、管到这么细,是因为心怀“国之大者”,致广大而尽细微,不仅站在考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更站在国家发展的高度谋划政策,充分体现了邓小平的政治眼光和远见卓识。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细节不是“细枝末节”,而是用心用情,是一种认真的态度和科学的精神。关注细节,之所以成为一个人品格素养的重要考量,是因为对事业的极端负责、对群众的真诚关爱,不仅是一种政治鉴别力的体现,更是一种政治执行力的反映。这也要求我们,无论是决策还是主张,无论是改革还是创新,都与国家发展、群众利益息息相关,来不得半点马虎,必须以细应变、以细求实,做到精心组织、精细筹划、精准落实。
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一天,周恩来让身边工作人员杨金铭仔细汇报他家近两个月的收支情况。当听到“3月2日,买盐1斤,1毛5分钱,厨房用”时,周恩来一声叫停,对杨金铭说,食盐应该是每斤1毛4分钱,你们怎么多花了1分钱啊。查看了杨金铭买盐的发票无误后,周恩来向北京市有关部门打了电话,询问民用食盐为何要涨价。原来,北京市卫生局为预防市民患大脖子病而给食用盐添加了碘,才促使食用盐价格提高。第二天,周恩来在外出时对杨金铭和其他工作人员说,我不是在意多开支的那分把钱,而是因为食盐是千家万户都要使用的消费品,不能随意涨价。周恩来的细察,既体现了他见微知著、以小见大的管理素养,也彰显了他关注民生、关爱百姓的群众情结。
细节处于事物的最末端,是矛盾的触发点,也是抓小抓早的工作着力点。在想问题、办事情、作决策时,要坚持“以百姓心为心”,把每个细节考虑周全,把每条意见妥善回应,把每次影响评估到位,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要善于举一反三、以小见大,从细节入手,从点滴做起,从小事着眼,真正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落实在细微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