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村微建筑空间改造

2021-12-08 01:18朱华张星星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21年12期
关键词:城中村

朱华 张星星

摘  要:随着社会不断进步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中村不断出现。针对城中村的出现,各地基本上采取全部拆除重建的措施。大面积的拆除重建使得城中村原有的历史文化、小尺度、人性化的特点消失,这种小尺度的建筑空间对城中村的改造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阐释城中村微建筑空间的形成,对其本质特征进行分析。同时,通过城中村微建筑空间的特点,提出城中村微建筑空间设计策略。采取微建筑空间介入的方式,能以城中村居民的生活方式以及活动方式为视角切入城中村更新过程中建筑空间更新的问题。

关键词:城中村;微建筑;公共基础服务设施;城中村微建筑

中图分类号:TU984.1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052(2021)12-00-03

一、微建筑的形成

自十八世纪末工业革命以来,人们的物资生产有了很大提高。现代主义建筑应运而生,早期的现代主义建筑师试图从功能角度考虑空间设计,德国现代建筑师和建筑教育家瓦尔特·格罗皮乌斯按照人类的生理需求和人体最小尺度所做的住宅,通过对最小尺度的研究为当代微建筑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

自1966年起,建筑师荷顿在德国慕尼黑科技大学担任教授,成立“慕尼黑微建筑小组”,依据他和学生共同参与的成果,与德国赫克·何夫纳建设合作,发展“微巧住家”设计。建筑师勒·柯布西耶提出的“模度”系统,是根据人的使用需求来规划空间尺度。人类所有的活动都规定在一定的模度系统中,根据人的臂长和腿的尺寸来划分空间范围。模度是建立在人类身高及数学之上的度量工具。柯布西耶提出的模度系统为微建筑的发展提供了系统的依据。马丁甲小屋是柯布西耶暮年之所,对当代建筑空间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荷兰设计师理查德·霍顿认为微建筑不仅仅是一件艺術品,它将产生一个新的视角,从而革新人的生活方式,形成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使建筑设计与产品设计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日本著名建筑师隈研吾2007年设计的“茶屋”是一座“会呼吸的建筑”,建筑使用一种叫特纳拉的双层膜材料。这样的材料并不是基于玻璃纤维制成,所以用于建筑材料时才会显示出柔和透光的效果。

二、微建筑的特征

(一)空间布局的合理高效

微建筑空间是基于人体工程学的空间组合形式,人体工程学是基于人体的尺度来优化空间布局。在空间中根据人的活动范围分析人的空间流线来划分,空间在划分后没有明确的指向性,比如折叠的床也可以作为沙发,空间具有灵活性没有特定的指向性。德国设计师康斯坦丁·格里克设计的“铝之屋”,这是一个只有10平米的小屋,在这10平米的小屋里格里克基于人体工程学,将10平米的空间发挥到极致[1]。微建筑空间是高效的利用空间特征,在有限的空间里完成所需要的功能。

(二)空间的可变性

微建筑空间不仅在空间利用上具有高效性,而且空间本身也具有可变性。微建筑空间的可变性包括空间功能利用的可变和空间界面的可变。首先,功能上的可变在于功能的不唯一,古赛尔设计了一个公交车候车亭,这个候车亭在白天是为了照顾乘客,夜晚可以为流浪者提供休息,功能是可以随时改变的。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看书、办公不仅仅局限于书房内。因此人所需求的空间也随之发生变化,空间必须多样化来满足人们的新需求。其次,关于微建筑空间界面的可变。建筑空间没有具体的实墙,一切都是变化的,根据人的不同需求而灵活变动。美国设计师卡尔金设计的“按钮货柜屋”。卡尔金说:“屋子如花朵展开,内部空间往外开启,对应收纳物品的货柜变成了一个场所之后又合拢关闭,就好像他对真正的本质是感到矛盾的。[2]”整个空间界面都是可变的,既可以是墙体也可以是地面。

(三)空间的移动性

除了空间布局的高效合理之外,微建筑空间符合“可移动”的概念。建筑的移动性为建筑提供了很大的灵活性,“房车”受很多年轻人的欢迎,因为其灵活高效的空间利用。可随时移动的小商贩也活跃于城市的各个角落,建筑的可移动性打破了传统建筑固定的局限性,使得空间更加灵活。RV露营车是现代旅行者的选择,它讲求功能,甚至是舒适度,最知名的例子是“气流拖车”,光滑的铝质车壳成为典型设计。微建筑由于体量小轻巧的特点,具有可移动性。比如,位于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威尼斯的活动设计工作室(OMD)没有固定地点。微建筑空间不仅打破了室内外的界限,也打破了空间利用上的界限。微建筑的可移动可以很大程度上能适应人需求的变化,适应社会的发展。

三、城中村微建筑空间的构成要素

(一)闲置空间

在城中村中有很多被忽视的空间,大多都集中在城中村的街头、街角处以及城中村的公共空间。这些空间本应是村民聚集的空间,但由于基础设施的不完善成了城中村中被忽视的地方甚至有些部分成了垃圾站,极大地影响了城中村内部空间环境。在空间形态上可以将闲置的街角空间分为三种形式。第一种是点状的街角闲置空间,是原建筑的拆除形成的闲置空间。这类空间大多集中在建筑物的旁边,因为没有任何的基础设施,所以村民不会在这里驻留。偶尔会有村民在此停放车辆和堆放杂物。第二种闲置空间是街角的L型闲置空间,这类空间大多数是集中分布在街角处,空间的大小受道路的影响较大,一般来说道路较宽闲置空间较大。第三种空间是封闭空间,不合理的规划导致村民无法进入因而形成封闭空间。

(二)屋檐下的空间

屋檐下的空间一直被称为“灰空间”。城中村的建筑空间是居民日常生活中活动的地方,承担着居民日常的行为活动,而屋檐下的空间也是居民日常重要的活动空间之一。一方面,在屋檐下的空间中记录了村民的日常生活,城中村居住室内空间基础设施不完善居住空间狭小,房间内的采光不足导致房间内幽暗,居民经常将屋檐下作为晒太阳的好去处。人们碎片化的生活在这个空间内完成,村民三三两两地聚集在这个空间中聊天、喝茶。另一方面,屋檐下的空间对孩子们来说是他们的乐园,孩子们在屋檐下嬉戏打闹。城中村的改造不应该是旧建筑的拆除和新建筑的重建,而是对建筑本身的保留与恢复。对这些记忆场景的保留,对生活方式的保留。

(三)建筑间的缝隙空间

城中村的建筑空间是村民自发建造而成的,在整个的空间规划上存在着很大的不足。因此在城中村传统的的建筑空间中有很多值得挖掘和利用的缝隙空间。与庞大的城中村剩余空间相比,基于人体工程学所需要的微建筑空间则显得微不足道[3]。在城中村中有很多可利用的缝隙空间,可以将微建筑空间基于城中村中居民的需要有序地嵌入城中村微建筑空间缝隙中。而且,微建筑空间是灵活多变的,可以根据建筑与建筑的缝隙空间的变化而变化。微建筑空间可以灵活地改变组合形式适应城中村的建筑空间。

四、城中村微建筑空间设计策略

(一)场所营造与再现

街巷道路在城中村中处于“线”状,是城中村的绝对主导元素。城中村的街巷道路尺度是以人与人之间交往活动范围为标准的。城中村的街道空间尺寸往往选取较小的尺度,更好地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营造一种“场所感”。人们的居住和街道没有明显界限,街道是家的延伸,充满生活的气息。经常穿行的道路最具影响力,所以让主要交通线成为关键的意向特征。典型的空间特性能够强化特定道路的意向,地方中有特色的部分也会增加道路的重要性。街巷道路还具有边界的作用,如果主要道路缺乏个性或容易混淆,那么就很难形成整个城市意向[4]。街道与家庭可以连成一个整体,弱化街道的空间尺度使街道呈现出小尺度的空间特征,营造出家的归属感。

为了保留城中村的“场所感”,就要对城中村原有的生活方式进行保留。拒绝大面积拆除重建,保留原有居民的生活方式,充分利用在街角巷道处的微小空间,为居民提供休息、聊天的空间,保留城中村最原始的“场所感”。

(二)微建筑空间环境结合

微建筑在空间环境结合包括两部分,一是和整个空间相结合,充分合理利用每个空间。各地都有许多小建筑,远藤秀平建筑研究所在神户利用一块面积极小的畸零地建造一座建筑。这片狭长的地皮位于铁道上方的陡坡,一般人的直觉会认为此处根本无法盖房子。这块方寸之地背倚着土墙,一头仅有1.5米宽,另一头最宽处为4米,长为20米。“铁皮屋顶建筑”这个名词恰好形容了这栋位于神户的建筑物的上半部,它是由一段可组合的平面所构成的契形外观。在这块人们无法想象能够建造房子的土地上,远藤秀平确实设计了一片户外空间,显然可以列入其不凡的成就。微建筑空间属于城中村的一部分,因此在改造过程中要与周围环境相结合,与原有建筑相结合。

(三)微建筑空間与城市相结合

对现代人来说,人们的日常活动不再局限于家庭内部,已经将整个城市作为家的一部分。青山周平致力于对北京胡同的改造,北京胡同随着时间的发展已经不适用于现在人们的生活方式,胡同内的面积太小,不足以满足人民的生活需求。青山周平将居民的生活空间延伸到房间外部,居民的活动空间不仅仅是房间内部,也在院子和胡同中有所体现,打破了室内外的空间界限,让空间更加灵活多样[5]。基于胡同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生活模式,青山周平做了著名的设计项目——400个盒子的共享社区。个体的房间由单个盒子组成,盒子可自由组合、自由移动,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将盒子重新组合,盒子内部是私密空间,盒子外是公共空间。青山周平的设计打破了空间室内外的空间界限,使得居民的家延伸到城市之中与整个城市相结合,既满足了居民的对空间的需求又创造了和谐的邻里关系。

青山周平设计的作品边界比较模糊,内部与外部空间没有明显界限,她在很多老房的改造中,将城市的空室内空间引入住宅里,打破公和私的界限,藉此表达家和城市的关系。L型之家的设计就是从胡同的概念出发,改造后的家更像是对胡同的延伸,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室内外空间的界限,人的活动不再封闭保守,而是与胡同里的人有了更多交流[6]。

(四)微建筑空间与人的需求相结合

设计始终是为人而服务的,在城中村中人是使用的主体,所以城中村的改造必须考虑到居民的需求,为居民创造更美好的居住生活。首先在现代城中村建筑空间的改造中,其空间不仅仅是满足人们居住的需要,还应该满足人们日常的交往需要。现在绝大多数设计师对城中村的改造是基于建筑风格建造一个崭新的广场,不管广场设计的多么精致,广场的尺度始终不适宜人与人之间的日常交往,人们更希望回到那个小巷子。因为巷子的空间尺度更适合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生活。

城中村建筑空间中有很多可利用的空间。由于不合理的空间利用,城中村建筑中出现很多剩余空间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微建筑空间是基于人体工程学的空间组合形式,人体工程学是基于人体的尺度来优化空间布局,对城中村中微小空间加以利用,做到最小空间最大化为人服务。基于人体工程学对微建筑空间中的小空间进行利用和规划,可以让小空间更好地为人服务,让人的生活空间更舒适。慕尼黑的微型紧凑住宅是在一个侧面长度只有2.65米的立方体空间里,所有的居住功能空间被分隔成许多明确区分的带状层。在这些建筑的周围是宝贵的开放空间,可以用于交流和绿化[7]。微建筑空间是可移动的,城中村中居民的活动是自由多样的,散布在城中村的各个地方。微建筑空间可以利用自身的可移动性为居民提供更便捷的活动空间,不仅仅满足居民在室内的空间需求,也满足居民在室外的空间需求。

(五)创建和谐的邻里氛围

城中村有利于创造良好的邻里气氛。凯琳·林奇在城市意象中提到:“环境意象是观察者所处的环境双向作用的结果。环境存在差异和联系,观察者借助强大的适应能力,按照自己的意愿对所见事物进行选择、组织并附有意义。”[8]在许多大城市中,邻里早已经被人们遗忘。邻里生活是城中村中最具特色的生活方式,从村子一开始的的形成,邻里关系就贯穿其中,随着村子的发展而发展。一方面来说,和谐的邻里关系可以使空间增加人情味。如果没有邻里和谐的氛围,整个城中村就会失去活力。当社会变得更加利己化,文化变得更加自我中心化,人们对于参与个人自身范围以外的渴求也变得越来越强烈。对于一些人来说,归属于一个地方是他们精神需求的最高形式。另一方面来说,人是社会性动物,因此邻里关系的交流与沟通就变得尤为重要。一个良好的邻里有利于可以形成集体观念和对个人性格的包容。

五、结语

城中村的微建筑空间一直是容易被忽视的地方。城中村的建筑空间环境与居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居民作为城中村活动的主体,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良好的空间环境可以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针对城中村的改造各个地方基本采取全部拆除全部重建的方案。大部分传统空间被彻底改造,失去了区域特色和人文情怀,居民对改造后的空间缺乏归属感。一些新建的空间并没有实际考虑居民的需求,机械化的布置导致空间闲置。针对城中村的空间改造,要充分利用微建筑空间的高效便捷与整个城市环境相结合,与居民的生活方式相结合,融入人民的日常生活中[9]。而微建筑空间以自由、灵活、空间利用高效的特点打破了传统建筑的空间模式,是如今生活一种新的居住文化。

参考文献:

[1]RichardHorden,杨怡,杨坤.微建筑:回顾过去和展望未来[J].建筑细部,2005(2):21-29.

[2]卢斯·斯拉维德.微建筑:全球53个精彩绝伦的小建筑大设计:verysmall buildings[M].金城出版社,2012.

[3]袁海贝贝.当代微住宅设计与建造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

[4]薛颖,杨剑.浅析城市规划中的环境心理理论——以扬州市老城区为例[J].江苏建筑,2012(1):15-17.

[5]赵华,贾珊.消融的边界——日本建筑师青山周平的社会实验[J].装饰,2019(8):54-61.

[6]钟山风.发现建筑——小型可移动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7]张伟.模块化组织的形成、演进及运行机理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

[8]凯文·林奇.《城市意象》[M],方益萍,何晓军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9]青山周平.400盒子的共享社区[J].世界建筑导报,2017(1):39.

(责任编辑:张咏梅)

猜你喜欢
城中村
城市双修理念下的城中村改造研究
深圳供电局:政企联动 破解城中村用电难题
“城中村”改造如何实现绿色发展
城中村该不该拆掉
拱墅:融资300亿元推动城中村改造
Still LIFE IN THE CITY By Hatty Liu
由逆城市化的城中村改造引发的思考
从一个村到一座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