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小活动的开展

2021-12-08 01:19刘莉莉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1年21期
关键词:法治道德评价

刘莉莉

摘要:现阶段我国对人才的需求正在发生改变,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应以新课程标准为导向,以学生的实际学习与生活为基础,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教学目标展开教学。新统编教材在培养学生德育方面设计了丰富多彩的活动环节,教师应该以教材为参考,根据学情和当地实际教学情况,以学生为主体设计行之有效的课堂小活动,既丰富了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明确活动意义的前提下,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来。围绕培养学生道德素养这一中心,将德育理论转化到课堂实践中去,通过活动的开展构建对学生的德智教育体系。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活动型课堂研究

前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如今的初中生再也不复当年那种“两耳难闻窗外事”的年代。网络加手机彻底打开时空的界限,人们几乎能够足不出户地了解到世界各个角落的信息,初中生也不例外,而且互联网让信息的推送形式可谓五彩缤纷。这无疑导致一个现象就是学生对接收信息的形式有极高的期待,传统的说教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的课程,这就要求道法教师必须从教育的本身出发,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在课堂上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才能满足当代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才能实现初中道德与法治的终极教学目标,下面我就这个问题谈一点认识。

一、提升教师基本素养

首先,教师应尽力转变传统、不合时宜的教育理念。目前,部分初中教师仍然受传统教育理念影响,仍然以“成绩导向”为主,教师是课堂的引导者,传统“填鸭式教学”和单纯的说教已经不能适应新课改。新课改要求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教师首先应在教育理念上发生改变,汲取现代化教育理论,树立学生主体观,摒弃不合时宜的传统教学观,促使教育理念产生质的飞跃。其次,教师应汲取教育学、心理学等知识,提升专业素质。教育学、心理学等理论知识作为教师必备的基本教育理论,对关注学生身心发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有着重要作用。活动教学,正是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量身打造,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活动中成长,解放天性,锻炼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表现能力,还有语言表达能力。因此,教师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理论,有助于开展活动教学,布置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学生内心所需的学习任务。最后,教师应掌握活动教学理论,提升教学能力。教师对活动教学投入精力不高的关键所在就是对于活动教学理论掌握不到位。多数教师对于活动教学概念模糊,活动教学实施具体步骤略知一二,会出现很多瑕疵,多次使用此教学方法无果导致教师对于活动教学投入精力不高。因此,教师应掌握理论,多做有关这方面的课题研究,一线教师应该形成一种相对成熟的理论在此基础上指导教学实践。

二、以学生为主体课堂设计多彩小活动。

初中道德法治课程主要从我,我与他人,我与社会国家和世界为板块来对学生形成系列完整的德育教育,其中渗透着法治教育,部编教材本身就与学生生活学习实践紧密联系。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和课堂时间安排小活动在教学中,同时老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并允许学生在活动中按照自身的意愿完成活动内容,让学生成为活动课堂的主人,教师的作用重在引导而非指挥。例如,在学习八年级上册《关爱他人》时,教师可以设定学生学习生活实际场景,学生扮演不同角色,设计学生遇到学习和生活,或者家庭方面的困难,然后让学生用自己的理解和行为方式去表现对他人的关爱,同时被关爱人也表达出相应的情感回馈。适时的配以音乐和旁白等等让活动更有深意。活动告一段落后,教师让学生围绕刚才的活动内容进行讨论,要求学生对活动中的表现给予评价和建议。这种活动教学会让参与其中的每一位学生,都在无意识的状态下进入角色,为做好角色中的自己,学生会不由自主地集中精力、开拓思维,力求让自己表现的好一些、更好一些。当活动结束时,老师及时的称赞会让学生增强自信,同时也会促使学生以活动人物为榜样,应用于日常生活中。与此同时,学生为了得到更多的赞赏,会十分期待下一次活动课堂的开展,初中道德与法治活动教学的目标也因此得以实现。经过对教材和课标思维研究以及一线教学经验,笔者认为可以开展主题探究活动,例如九年级共享经济一课后面的拓展空间涉及到的“幸福观”,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探究,然后各抒己见,情景表演、辩论赛、记者采访、视频播放、模拟法庭、模擬政协等方式进行。

三、课堂活动中融入时代特色。

在设置活动课堂情境时,有些教师会按照教材原定的情境进行策划,这种做法不能说有错,但对学生肯定是没有吸引力的。道德与法治课一个特点就是时效性,例如,九年级上册关于共同富裕和科技创新以及民族精神的知识板块时,在表现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时,教师可以选取近年来社会各界抗击新冠、抗洪,以及脱贫攻坚和航天成就等相关资料以视频播放、或者“我是新闻小主播”等活动方式让学生更易于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更容易理解我们党和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因此,生动的道德与法治教学必须以时代为基础,才更有实践和教育意义。

四、重视活动课堂教学中的评价机制。

课堂评价在活动型课堂教学过程中属于重要环节,评价方式并没有设定统一的标准,而是结合实际教学,选择最合适的科学评价方式。具体可以是学生根据学习体会进行自评,也可以是老师点评,还可以是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不同的评价方式,能够起到不同的作用,拿“自评”来说,学生可以通过自评加深对活动课堂内容的理解,也利于学生进行自我认识与纠正,但自评的缺点在于不能够对自身有一个全面的评定;而学生相互评价,则能够有效避免这种弊端,因为不同学生观察的角度不同、考虑问题的思维不一样,所以对于同一名学生的评价也不尽相同,这样将有助于发掘这名学生更多方面的优、缺点,使其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而教师的评价应以上述评价方式为基础,做有益的补充和规范。同时,无论选择哪种方式做出评价,教师都应该做到由始至终地把评价工作贯穿于活动型课堂的全过程,以此促进道德与法治教育在初中阶段的真正普及。

结语: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上开展活动教学依然存在问题,需要我们不断改变这一现状,通过活动教学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使教育更加具备生机和活力。本文作者通过查阅有关文献并进行实地教育实践等方法分析了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活动教学的问题成因并提出解决对策。只有深入剖析问题,活动教学才能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顺利进行,使我国教育锦上添花。

参考文献:

[1]安华锋.活动教学在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实践初探[J].学周刊,2017(27).

[2]安华锋,郝庆华.浅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活动教学的感悟[J].学周刊,2018(06).

猜你喜欢
法治道德评价
走实“1+6法治同行”党建之路
法治护航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
跟踪导练(五)(2)
新时代道德与法治教师法治素养的培育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道德
道德认同感提高≠道德包容度提高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