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舞蹈可通过肢体动作来表达作品情感,引起受众共鸣,是文化艺术表演的重要方式之一。舞蹈表演由舞蹈艺术和舞蹈技巧两部分组成,两者之间彼此影响、相辅相成,是密不可分的整体。舞蹈艺术奠定了舞蹈技巧的价值基础,而舞蹈技巧又是舞蹈艺术的灵魂,只有将两者做到相互配合,有机统一起来才能更好地展现舞蹈的魅力。鉴于此,本文阐述了舞蹈技巧的重要意义,探索了舞蹈技巧在舞蹈表演中的应用,以期为表演者提高舞蹈表演技巧和舞蹈表演质量提供理论参考。
一、前言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提升和社会现代化程度的加深,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艺术审美观。与此同时,受众对舞蹈艺术的审美要求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舞蹈表演需要与时俱进,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和人们审美要求,不断创新舞蹈表演形式和舞蹈表演技巧,提升舞蹈表演艺术的表现力,从而使之符合时代要求和受众审美需要。舞蹈表演者如何不断地革新舞蹈表演技巧,使之更好地与传统表演方式融合,符合时代和受众的需求,这对提高舞蹈表演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舞蹈技巧的重要性
艺术的发展与进步离不开技巧的创新,舞蹈表演艺术更是如此。因此,舞蹈者在表演过程中需要充分利用好舞蹈技巧,并根据受众和时代的变化不断创新舞蹈技巧,以此持续促进舞蹈表演质量的提升,为受众呈现高质量的表演,不断提升舞蹈艺术的健康发展。其次,舞蹈技巧的灵活运用有利于增强表演者动作的表现张力和舞台渲染力,实现故事情节的有效拓展,更好地呈现情感宣泄,营造更好的艺术表现氛围,有利于调动受众情绪和提高体验感。
三、舞蹈技巧在舞蹈表演中的应用方法
(一)掌握扎实的舞蹈技巧基本功
众所周知,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台上想要成功表演好一分鐘,台下需要付出多年的努力和无数的汗水去练习基本功。舞蹈表演是基于身体动作为表达的艺术形式,因此要求舞蹈表演者不但具备良好的身体柔韧性,并且需要出色的四肢协调能力和充满力量的肌肉群。然而,现阶段很多舞蹈表演者大多急于求成,过渡追求学习速度而忽略了舞蹈技巧的掌握,因此忽视了下腰、劈腿、压肩等基本功的训练。久而久之,舞蹈表演者就容易出现肢体表现套路化的不良现象,失去或者削弱了即兴表演的能力,最终缩窄了创作思路。因此舞蹈表演者要清楚认识舞蹈技巧基本功的重要性,打消怠慢、急于求成和疏于练习的不良思想,在表演、训练时要注重基本功的练习,确保肌肉充满力量感,让身体状态保持在较高的水准,为提升舞蹈技巧的应用提供良好的条件,以保证舞者在实际表演中游刃有余、自由展现自己的舞姿。
(二)掌握舞蹈技巧的特征及类型
舞蹈艺术来自生活但高于生活,在其延绵几千年的发展历史中不但渗透了作者情感基调和创作理念,并且还受到了社会因素、时代因素和自然因素的影响。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下,舞蹈呈现了多个派别、多个种类的发展特点。我国作为拥有56个民族,960万平方公里的大国,舞蹈更是呈现出了不同的舞蹈技巧和舞蹈类型,成就了作品不同的艺术渲染力。以内蒙古的盅碗舞为例,其舞姿相对柔和,舞蹈动作有“碎步”、“抖肩”等,因此可以完美地将内蒙古女性的端庄、含蓄和身姿美态呈现出来。此外,为了将草原儿女的刚强和温柔同时展现出来,盅碗舞需要高水平的音乐节拍和协调的身体律动。因此,舞蹈表演者需要舞蹈技巧的特征和分类,同时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和表达思想,坚持不断地练习,从中体会舞蹈作品的传递的真情实感和艺术特点,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驾驭舞蹈技巧,演绎出高质量的作品。
(三)投入真情实感,用心演绎作品
在错误教育观念的影响下,个别表演者有意在表演或练习的过程中不合理地提升技巧的应用频率或不科学地提高技巧的难度,往往忽略了对艺术主题的体现和融入自身感情去演绎。只有将舞者的肢体表现力、作品传递的思想、人物感情和音乐布景等多方面结合成一个整体,才能更好地演绎出负有感染力的舞蹈艺术。因此,舞蹈表演者切忌过于追求舞蹈技巧而忽略了情感的投入,否则就本末颠倒了。为了将作品演绎地有血有肉、富有渲染力,舞者在练习或实际表演过程中可从三方面入手。
一是表演前。练习或表演作品前,舞者需要对作品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创作背景进行全面了解,并需要了解故事表达思想和后续发展。基于此,利用合适的舞蹈技巧来表达人物的真情实感和展现故事的内容。以《哈姆雷特》为例,表演者除了要熟读作品之外,要对故事的内容和作品创作的背景进行全面的了解,不但要把握住哈姆雷特不同时期的情绪状态,并且要认真琢磨“王子复仇”的感情色彩。基于此,哈姆雷特表演者才能应用丰富的肢体动作和合适舞蹈技巧,将主角的不同阶段的心理变化和情感呈现在观众面前,从而推动作品的升华,保证作品高质量的演出。
二是在表演过程中。表演者在实际表演或练习过程中要融入自己的个人情感,达到戏中有情,实现情感与表演相互交融的效果。同样以表演《哈姆雷特》为例,表演者要与作品中主人公的人物心理状态变化保持一致,要将主人公“王子复仇”的心理表现出来,并且要结合语气、眼神、肢体语言等将其他的情感表达出来,增强对观众的感染力,以充分提升人物情感的传递。表演者只有完成了上述的要求,才能在表演过程中摆脱固有的套路和练习时的坏习惯,融入舞者的真情实感,最终呈现出独有的舞蹈艺术。
三是表演结束后。很多舞蹈表演者认为表演结束后就是作品演绎的最后了,但关注观众的观看体验同样不可忽视。通过观众的反馈,可以很好地反映出作品表演成功与否。只有不断地勤加练习,丰富自身表演经验,在练习和表演过程中适当运用表演技巧,对作品演绎具有事半功倍的作用。
四、结语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社会中多种艺术蓬勃发展,呈现出了百花齐放的良好的发展局面。而舞蹈艺术想要在竞争激烈的时代中展现自己独有的魅力和价值,舞蹈者必须要在发展中不断创新舞蹈技巧,不断增强作品的感染力和表现力。因此,舞者要科学地把现代技巧与传统技巧结合起来,在创新中传承和发扬传统技巧的优点,以此更好地满足时代和观众的审美要求,演绎出优秀且富含感染力的舞蹈作品。
作者简介:刘帅,男,广州工商学院舞蹈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