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教育质量提升和素质教育推进,学校教育对教师专业发展也提出了许多新要求,同时教师专业发展也成了教师管理的重要考核内容。从知识管理视角看,许多教师缺少专业知识意识和能力,教师专业培训也常流于形式,这些直接影响教师专业素质提升。为此,应当以知识管理理念指导教师专业发展,培养教师的终身学习意识;以个人知识管理工具指导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管理能力。同时,还应当优化教师专业发展环境,完善教师专业发展培训机制。
关键词:知识管理;教师;专业发展;策略
知识是人类在长期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经得起檢验的认知,也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教师专业知识是教师在教书育人、教育科研等活动中形成的知识技能,也是教师专业发展必不可少的依据。但是许多教师的知识往往是碎片化的、经验性的,缺乏系统的梳理和总结。个人知识管理是一种将各种资料、信息等整理为有价值的、高势能的知识的过程,也是提高个体专业素养和职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从知识管理视角看,教师专业发展就是将隐性知识、个人知识、碎片化知识、教学经验等转化为系统知识、公共知识的过程,这些对于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一、知识管理对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知识管理是美国教授Paul A.Dorsey所提出的一种学习理念,也是具有逻辑性和实操性的解决问题方法。知识管理涉及以下内容:明确自己需要的知识;制定知识获取方案;对知识重要性设置优先级;以分类建档的方式保存知识;建立个人知识数据库;对所存储的知识进行价值评估等。知识管理是推动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方式,有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成长效率。
(一)促进教师专业知识成长。教师专业发展包括知识、情感、意识等方面的内容。其中“知识”不仅是指课程内包含的学科知识;教育学、心理学以及基础教育知识等,还包括教学经验、教学心得、专业道德等知识。同时,专业知识的把握和教学方法策略的运用等都是教师专业知识的重要内容。所以教师专业发展不仅是汲取知识、提高技能、实施教学等融合的过程,同时也是教师在得到专业知识后,对得到的知识内化、知识重构、重新展现的一个实践活动。教师专业成长需要结合教学情境、实践内容以及学生特点来实现。这些都离不开教师的知识管理能力,需要教师对知识进行总结、分析并重新梳理,用自己的思路来展现出来,这是一个复杂而繁复的过程。显然,教师专业发展离不开教师的个人知识管理。
(二)促进教师专业素质提升。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知识管理首先是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书育人的客观要求,同时也是提升教师专业知识、能力和道德的重要途径。在教师专业成长中,需要教师树立正确的专业态度,以科学、理性的方式对待专业知识和能力,以循序渐进的方式获取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然后通过分析和归纳,用自己的方式演绎出来的一种管理行为。同时,教师不仅要掌握和管理专业知识,还需要用独有的教学风格、长时间的教学实践等进行知识输出,这也是知识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因为只有在不断地专业知识输出中,才能发现教师专业发展的问题所在,从而进行信息反馈。这样不仅能使教师高效的掌握教学技巧,形成相应的教学策略,还能够极大提高了教师的自我学习能力。现代社会对教育重视程度是前所未有的,所以教师的知识管理能力也显得越来越重要,成为教师专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能力。由此可见,以知识管理理念为切入点,通过不断的学习和知识的积累内化,提高学习意识,能够有效促进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
二、知识管理视域下的教师专业发展问题
从知识管理视角看,教师专业发展仍面临许多问题,如专业意识缺失、专业能力不足、专业培训流于形式等,这些都弱化了教师专业发展效果。如教师缺乏专业发展意识,不能以知识管理思维看待课程教学、教学方案设计、教学经验积累、专业知识学习等,这些必然会影响教师的专业知识和能力提升。
(一)专业发展意识缺失。在社会分工高度发达的时代环境中,专业化成为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成为教师队伍建设的必然要求。教师作为专业发展的承载者,利用树立专业发展意识、职业发展思维等,并将这些作为专业化发展的动力源泉。然而,许多教师所拥有的专业发展意识层次较为浅显,往往将教师职业当成“养家糊口”的工作,并未从终身成长、职业规划的高度看待专业发展问题。比如,学校方面,学校在开展教师管理实践中,更多的是注重教师的教学成绩、教书育人、工作态度等,对教师的专业发展、自我成长等反而重视不够。再者,教师自身方面,教师的个体因素也不尽相同,每个人都面临不同的发展限制,许多教师缺乏专业发展意识。此外,许多教师都面临与教学工作没有太多关系的问题,如住房环境差、收入水平低等,而这些问题也直接或间接影响教师在专业发展上的精力投入,因此,教师针对专业发展意识是相对薄弱的。
(二)专业知识及能力不足。我国高校对教育类学生的培养,因传统教学的影响,还处于以培养基础教育为主的观念中,尤其是以中小学教师为重,这些不利于教师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发展。此外,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经验、师范培养、非师范培养等来划分,大部分教师对学科专业知识的掌握都比较系统,尤其是年轻教师来讲,他们知识掌握更为系统和全面,在知识专业上一般都不存在大的问题,但是对于教学技能专业化上却存在较大的差距,导致无法高效进行教学实践,知识与教学没有同步,以至于教学过程中存在问题不能及时有效的得到解决。
(三)专业培训及培养落后。教师专业化首先是学科知识的专业化,还包含教育专业化。我国针对教师岗前培训以及在岗培训,大多针对的是学科知识的专业化培训,这些培训往往缺乏针对性,不利于培养教师的专业知识和能力。此外,在教师培养实践中,部分高校的培养方向不够好,缺少切实有效的培养方案及实践探索,并没有真正做到促进教师专业化水平的发展。一些高校在教师培训上,过分注重岗前培训,可又局限于培养时间短、内容不全面等,无法根本解决教育现实中存在的问题。教师专业培训流于形式,没有真正起到培养实效。
三、知识管理视域下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
知识管理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方式,所以应当以知识管理思维看待教师专业发展,将知识管理融入教师专业发展的各个层面,消解教师专业发展中的种种弊端。
(一)培养专业发展意识,确立终身学习目标。从知识管理理念看,教师专业发展是一项循序渐进的工作,具有长期性和终身性的特点,所以教师一定要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此外,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理论不断创新,对教师的要求和教学标准也不断增加,所以教师一定要结合时代的发展,不断调整自己的专业发展思维,确立终身学习的目标,不断去内化知识结构,提高教育创新理念,以自身的发展谋求教育事业的发展为己任。比如教师应当将知识管理、专业知识学习等作为终身事业,不断地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二)运用个人学习工具,促进教师专业发展。首先,要以知识档案和教学网站培养教师专业发展。教师要建立自己的教学档案,定期对档案信息进行总结和梳理,对教学档案信息进行总结和反思,总结自己的经验和不足之处,并将各种隐性知识转化为系统的显性知识。教师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建立以知识管理型的教学网站,通过在线与其他教师进行经验交流,以更好地推进知识系统化。
其次,以教学反思和案例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在专业发展中,教师要经常性地进行教学反思,总结不足之处,探索专业发展的路径,以思促教,以教促思,更好地优化自己的专业知识。此外,教师要对问题性教学经验进行批判性分析,审视教学行为、教学方法的理论基础,探索解决教学问题的新思想、新方法、新策略等;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经常进行教学案例研究,分析教学案例中的教学情境和教学方法。同时,教师要挖掘教学案例所承载的隐性知识以及情境中的个性化行为,将隐性的、经验化的个人知识转化为显性的、理论化的公共知识。
(三)优化专业发展环境,促进教师专业发展。首先,要以教学文化和组织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学校作为教学的载体,可以尽可能的创造一切有利于教师交流的机会,比如学校要教学竞赛、教学研讨等方式,创造教师共同促进的沟通平台,让教师可以尽情的分享教学经验;还可以让教师将教学过程中遇到问题提出来,然后集思广义、共同讨论,寻求最优的解决办法,在相互交流和合作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在教学管理中,学校应建构灵活的、人性化的、专业化的、网状式的学习型教师结构,以促进教师之间、团队之间的相互交流。
其次,以知识管理制度和平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知识管理首先是对教师教学水平的一种展示,更是对学校整体教学质量的衡量,所以,学校要制定相应的知识管理制度,优化教师专业发展平台。比如学校可以对学科内容、创新理论、知识题库、经验分享等进行归纳和分类等,建立教学知识数据库,有助于经验不够丰富的教师快速掌握教学策略,促进教学知识的传播和共享。最后,学校应当深入开展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工作,完善教师专业发展培训体系。比如将在职培训、新课标培训、继续教育培训等结合起来,提高教师专业培训的针对性和系统性。同时,还应当根据教育教学中的新问题、新事物等,开展针对性的教师专业培训工作,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和教育教学经验。
教师专业发展是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内容。知识管理是对知识进行梳理、总结、分类和应用的学习工具,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所以应当以知识管理为切入点,推动教师专业发展模式创新,提升教师专业发展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王彦飞,宋婷.(2010).高校教师共同体的“知识管理”及其达成.煤炭高等教育,28(3):94-97.
[2]于维涛,杨乐英.(2018).新时代教师专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战略选择.教师教育研究,(5):29-33.
[3]靳玉樂,殷世东.(2014).生态取向教师专业发展的理念与策略.教师教育学报,(1):23-30.
[4]石军辉.(2018).生态取向下的中学教师专业发展研究.教学与管理,(21):48-50.
[5]崔革.(2015).基于个人知识管理的高师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研究.鞍山师范学院学报,(3):16-19.
[6]丁蕾,陈钦华(2021).教育生态学下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现状研究.现代交际,(4):1-5.
[7]王泽德.(2018).教育生态学视域下我国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探讨.昌吉学院学报,(5):68-71.
作者简介:佟玥(1989年—),女,河南郑州人,工作单位郑州财经学院教育学院,助教,主要从事小学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