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背景下高三学生焦虑情绪的疏导策略

2021-12-08 01:25:08杨慧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1年28期
关键词:新高考高三

杨慧

摘要:随着一轮复习的进行,高三学生面临巨大的学习压力,往往会出现焦虑、恐惧等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的出现既影响了学生的考前备考复习效率,还影响了学生们的身心的健康发展。本文分析了高三学生焦虑问题的具体表现,并探讨从任课教师的角度有效化解焦虑问题应采取的对策,以帮助高三学生以健康的心态迎接高考并取得优秀成绩。

关键词:新高考;高三;焦虑疏导

随着一轮复习的进行,高三同学们的学习状态略显疲惫,而这种疲惫往往以各种浮躁甚至焦虑的体现出来,具体表现在:

1、身心行动略显疲态:整个人好像一副没睡醒的样子,松松垮垮、行动缓慢,学习和做事没有激情,这很可能就是缺少睡眠造成的。这也暴露出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时间分配不合理,导致身心状态差,学习质量不高。

2、无解决问题的欲望:身体去上课了,灵魂却不知飘去哪了,没有学习知识的欲望。其实有这种情况的同学也清楚自己存在什么问题,但却不想去解决,或者说不知道从何下手。

3、不能做自己的精神支柱:没有人可以24小时无间断地保持旺盛精力去学习和做事,但是有一些人却能坚持下来,努力把握每一次属于自己的机会。自己才是自身精神的永动机和支柱,如果仅仅靠外界的鼓励来提升,那么可以说这个人不具备成功的素养。

4、学习不耐烦:面对家长和老师的善意提醒,表现得很不耐烦,一方面可能是性格导致,另一方面可能是精神压力大导致,浮躁、看问题片面,或者自己也着急,面对别人的提醒很难接受。

在高三备考的特殊阶段,面对这一共性的问题,教师利用课堂这一主阵地,通过有效设计教学活动,针对全体学生的共性问题,利用教学环节集中解决,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1.充分利用教材内容:在一轮复习进行到“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这一话题时,我们复习到与课本相关的三个模块,教师利用模块话题整合教学资源,使学生全面学习体验人际关系在人们日常学习生活中的作用和意義。而与同学们密切相关的友谊,它是一种很美妙的东西,可以让你在失落的时候变得高兴起来,可以让你走出苦海,去迎接新的人生。只有拥有真正朋友的人,才能感受到它真正的美好之处。友情,它是一种只有付出了同样一份这样的东西,才可以得到这种东西。 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给学生留出合适的时间段,让学生进行同桌之间以及班级同学之间面对面交流,并且分享同学们在真实的日常交往中出现的愉快或者不愉快的案例。经过教学内容的完成以及延伸,同学们都表示收获很多。学习课本知识的同时,学生们也得到了生活指导。

2.深度挖掘试题意义:高三学生面对日复一日的复习考试,难免有些疲惫,如果复习效果不尽人意,他们不免有些紧张焦虑,这会带来更进一步的麻烦核问题。表现为复习比较急,容易心烦;学习效率比较低下,跟同学处理不好关系,没有办法去进行合作。我们高三教师会利用讲解试题的机会,抓住时机对学生的这一问题进行适当的干预舒缓。在讲解处理滨州一模英语试题时,我们针对语言运用中的完型填空进行了深入学习。“Contrary to popular belief, the secret to confident public speaking is not about getting rid of your nerves. The key is to redefine your anxiety as excitement.”正如文章中提到的,在面对公开演讲这一令大部分人都紧张的事情时,我们不是持有固有的态度----对自己说不要紧张,关键是把这种紧张感化为兴奋感。我们备考中的高三学生,面对紧张的学习和目标的不能顺利达成,他们不免有些着急失望甚至怀疑焦虑。在学习这篇文章时,我们借用文章进行深入学习,理解文本并且探讨面对此类问题如何处理;老师也分享了自己面对全校师生演讲时的紧张焦虑,这令同学们顿时感到轻松,有了些许信心面对接下来的学习生活挑战。

3.借助笔记批改沟通互动:高三备考的同学们在完成大量练习的同时,需要教师的讲解指导,而后更需要留出恰当的时间整理笔记反刍记忆。而老师们在批改学生作业笔记的时候,可以有效利用这一机会和学生沟通互动。比如写几句鼓励肯定的话语,询问学生是否有学习生活的困难,或者回复学生笔记本上提出的具体问题。及时的沟通对高三备考中需要鼓励的同学们来说至关重要。

4.面对面谈话有效交流:教师在实际教学活动中认真细心地观察也不可忽视,在注意到某一部分同学出现情绪较大波动时,教师可以利用课间或者自由自习甚至三餐前后时间段,和学生面对面交流。了解学生的困惑,直到学生如何解决困惑,有时候倾听也是可以使得焦虑的同学们减轻负担的有效方式。谈话的形式可以是一对一也可以是一对多。很多同学表示愿意和老师面对面的交流,同时也能解决自己的实际问题。焦虑不是瞬间形成的,也不会立即消失,但是有效地交流可以帮助同学们在面对焦虑时不再无助彷徨。

5.多种模式激发获得感:高三的备考周期比较长,当然同学们承受的心理压力就更重。我们教师在教学活动设计中可以有意识地变通,使得教学活动在服务于教学目标任务达成的同时,让不同层的同学都能参与体验。例如:不同难度的题目分配给不同基础层次的学生,回答方式可以是说也可以是写,展现的方式可以是个人也可以小组合作。结合高三同学不同的备考阶段准备不同的活动方式,比如”“一模考试后反思”,“写给二模考试后的自己”,“教师送给同学一句话”等等。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设计,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对学生焦虑状况有是实质的缓解作用。当然,针对高三备考学生的焦虑程度的不同以及出现时期的差别,教师还需要更进一步细化工作步骤,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为高三学子全身心投入备考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郭念锋咨询心理学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2]郭成阴山燕赵慧高中生的压力应对方式及其与学业成绩关系研究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5

[3]孟昭兰情绪心理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新高考高三
高三一轮复习检测题(选修3—1、3—2)B卷
高三一轮复习检测题(选修3—1、3—2)A卷
高三·共鸣篇
高三后期如何做到有效复习
如何打造新高考下的高中物理高效课堂
考试周刊(2016年84期)2016-11-11 23:54:02
新高考来了,家长该做些什么?
高中思想政治主观题解题技巧指导
考试周刊(2016年54期)2016-07-18 07:19:53
浙江新高考化学《有机推断与合成综合题》的特点分析与复习策略
浅析新高考改革
求知导刊(2016年8期)2016-04-21 14:03:54
新高考方案下高一化学课堂教学改进策略
化学教学(2015年11期)2015-12-19 01:2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