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彩霞
编号:G40(2021)19-01-01
摘要:课堂观测与评价是评价者对实施者工作价值的观念性的判断活动,评价工作始终贯穿于教学实践活动的全过程,不仅具有鲜明的导向性和激励性,更具有发现、判断、提升三重价值。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校本教研制度的普遍建立与逐步完善,开展听评课活动已成为校本教研中最普遍的、常态的教研形式之一,也是研究课堂教与学行之有效的重要方法和途径。为此,我们以听课、评课为研究对象与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探讨课堂教学观测与评价的理论框架,初步形成了符合教学设计、具有实用价值的“2+2”听课评课体系,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与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有效;观测与评价;听课评课;思考
课堂观测与评价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全面科学的听评课体系的建立将直接影响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各个方面。然而,在现实的教研工作中,我们仍然感到教师在听评课时存在以下三个问题:1.重教师轻学生。评价重在评教师教的行为,而忽略课堂中学生学习的情况,导致多年来“学生主体”难以在课堂中真正落实。2.重评定轻讨论。在评课时,出于切身利益的考虑,教师往往绕开缺点,相互恭维,形成一种不良的教研风气。更有甚者,出于“评”的需要,个别专家和领导的主观意见成了金科玉律,取代了教师广泛争鸣,使教研活动彻底形式化。3.重结果轻过程。传统评课关注教学效果而忽视教师在上课过程中自身的成长,包括思想认识的发展、教育观念的转变以及教学过程的感悟等。
针对这一现象,全国课程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副所长崔允漷教授发表这样的看法:在听评课中,最主要的问题可归结为“用业余的思维或技法处理专业的事情”。那么,怎样才能进行有效的课堂观测与评价呢?
一、做好课堂观测前的准备
进课堂之前事先了解课堂内容与“2+2”观测表中的相关内容,进教室前就要开始思考:教师课堂教学行为与教学理念的统一,学生学习过程与教师教学行为的联系,思考“假如我来上课,我该怎么处理?”思考评课时交流什么和怎么交流。
二、课堂观测要加强思考
1. 思考自己进入课堂的目的。陈瑶说过:课堂观察是研究者或观察者带着明确的目的,凭自身感官(如眼、耳等)及有关辅助工具(观测表、录音录像设备等),直接或间接(主要是直接)从课堂情境中收集资料,并依据资料作相应研究的一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这说明课堂观测是有目的的。进课堂,不是为了完成学校布置的听课任务,是先自助后帮助,即成长自己的同时帮助授课者,达到共同研究提高的目的。
2. 在观测老师教的行为和学生学的行为时,必须思考授课教师行为背后的理念和追求,这种思考会使我们在课后的交流中不是就行为而行为,而是行为和理念的统一。判断和思考授课教师的教学行为是否收到了预期的效果,思考学生的学习效果与师生的教学行为之间有什么样的联系,这种思考使我们致力于从效果出发研究教学、改进教学,通过课堂观察追求有效教学。
3. 要思考“假如我来讲,我该怎样?”一方面是让自己在课堂观测中真正有收获,有改变。另一方面可以使自己关于教学改进的意见建立在可以操作、可以转变为具体教学行为的基础上,对教学实践产生影响。这种思考使观察者置身其中,在观测和研究这节课的过程中,吸纳优质教学资源,实现“同伴互助”,从而切实改进自己的课堂教学。
三、课后评价要讲究技巧
课后评价交流是一种研究,是观测教师围绕课堂上的教学信息进行对话交流,通过对话理解对方,理解教学,并探讨教学实践的种种可能性。我们认为,教学活动具有无限丰富性和多种选择性,在复杂的课堂教学活动面前,我们都需要询问,需要倾听;少用句号,多用问号和逗号;需要容忍多样性、鼓励多样性、探讨多样性。
由于課堂观测与评价是评价者对实施者工作价值所作的观念性的判断活动,评价工作始终贯穿于教学实践活动的全过程,不仅具有鲜明的导向性和激励性,更具有发现、判断、提升三重价值。通过观测,可以发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某个教学活动或教学行为的价值;通过评价,可以了解教师的实际教与学状况,获取必要的课堂活动信息,从而对师生在课堂中的行为与活动的优劣及其程度做出判断,为改进课堂教学提供反馈信息。
因此,高效的课堂观测是准确地评价教师的课堂教学的前提,而讲求技巧、充满智慧的评议氛围更易于参与者敞开心扉,各抒己见。在观测与评价中共同进步提高,全面发展,从而使课堂评价有效地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参考文献:
[1]丁冬梅.《怎样听课和评课》.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9.01.
[2]关在龙.《让听评课走向专业化》.山东省教师教育网. http://www.qlteacher.com/.
[3]李润洲.《专业化视域里的教师听评课》.《中国教育学刊》,2009.08.
[4]丁朝蓬等.《我国课堂教学评价研究概况、问题与设想》.新思考网.http://pe.cersp.com/.
[5]韩立福.《有效评课:知识建构型视野下的评课问题与对策》.福建教育出版社,2013.01.
(作者单位:山西省太原市尖草坪区实验小学0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