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古诗词中的名词现象

2021-12-08 05:14刘春芳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21年10期
关键词:古诗词诗人

刘春芳

世间万物皆有名。在古、现代汉语的学习中,名词永远是最基本的词类范畴,特别是古诗词作品,选用名词的频率最高。在古诗词的学习中,我们完全可以抓住名词作为理解诗歌的突破口,借此引导学生通过辨识、分析名词的属性和规律,比较归纳语言现象和文学形象,进一步领略诗歌的审美意蕴,更好地发展学生的言语思维能力。本文以统编教材初中语文古诗词为主要文本,梳理名词在其中的分类特点和运用规律,以助形成个体的言语经验。

一、古诗词中名词的类型和作用

表示事物或人物名称的词叫名词。通常分为一般名词和特殊名词。一般名词包括专有名词和普通名词。特殊名词则包含方位名词和时间名词。这是现代汉语中对名词的科学分类。具体体现在诗词中,常见的名词我们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种。

1.自然景物

山水草木花鸟鱼虫,这些自然景物是诗歌中最常见的意象,也是出现最多的名词。描写大自然的美景,离不开“青山绿水”:“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四季的盛衰离不开花鸟鱼虫。早春“红杏枝头春意闹”,暮春“杨花落尽子规啼”,夏时“映日荷花别样红”,秋日“菊残犹有傲霜枝”,冬天“雪却输梅一段香”。写隐逸的情怀“独坐幽篁里”,写志士的情操“松柏有本性”,写生机“谁家新燕啄春泥”,写思乡“归雁洛阳边”,写孤高旷达“晴空一鹤排云上”,写雄心壮志“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霜雨雪,日月星辰,浮云晓雾,也是诗歌中常见的意象。比如“风”,四季有风,特点不同。“东风无力百花残”“昨夜西风凋碧树”“一夜南风起”“北风卷地白草折”。再如月,更是诗人笔下常客。“月下飞天镜”,是李白笔下的水中之月,“缺月挂疏桐”,是苏轼抬头所望天边残月。“独上西楼月如钩”,勾起亡国之君李煜的离愁别恨,“夜吟应觉月光寒”,寄托李商隐刻骨的相思之苦。每个景物名词,或交代时节,或渲染气氛,但一枝一叶总关情,在每一个意象的背后,都承载着诗人复杂的心绪,寄托着诗人丰盈的灵魂。

2.具体人物

古诗词中出现了很多人物名词,从而也塑造了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可以说几乎遍及天下“苍生”。”有追求爱情的谦谦“君子、窈窕淑女”,有来去无踪飘忽不定的所谓“伊人”,有聊发少年狂的“老夫”,有恶卧踏里裂的“娇儿”,寄身草野生如禽兽的“妻子”,有得东风之便的“周郎”,有犹唱后庭花的“商女”,有像杜甫一样居无定所的“寒士”,有“从此替爷征”的木兰,有田园中驱犊而返的“牧人”,有驰骋沙场、九死一生的征人、将军、壮士,也有建功立业的“烈士”,高高在上的统治者:君王(赢得君王天下事)、天子(天子坐明堂)、可汗(可汗大点兵)、天帝(仿佛梦魂归帝所),还有那欺凌“卖炭翁”的“黄衣使者白衫儿”。还有很多,不一而足,透过这些名词,通过我们的联想和想象,不同身份的人物形象,有血有肉,跃然于纸上。

3.地理处所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大漠、长河”背景雄浑壮阔,“山岛竦峙,洪波涌起”,这是“沧海”的奇观,还有“巴山楚水凄凉地”“巴山夜雨涨秋池”,刘禹锡和李商隐两位诗人都视“巴山”为伤心之地。“天涯”是指天的边缘,喻指很远的地方。马致远说“断肠人在天涯”,龚自珍“吟鞭东指即天涯”。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賣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都提到“南山”,我个人认为,前是指归隐之地终南山,后是指南面之山。古代仙人居住的地方是“蓬山”(李商隐认为“此去无多路”),佛门净地的景致是“禅房花木深”,诗人带你到一个很遥远的地方是“随君直到夜郎西”。

古诗词中还有一些表示地点的名词是关于边塞的:“燕山、燕然、塞下、胡天、天山、轮台、玉门关、楼兰”等。“九州、中原、海内、四海、八荒”这些地理名词是通常用来指称辽阔天下的。具体的处所名词还有“广厦、茅庐、西楼、宫阙、亭台、朱阁”等。这些名词,在诗歌中都是“有故事”的地方,往往暗示背景,拓展空间,奠定作者的感情基调,含不尽之意于言外。

4.时间节气

诗词中表示时间的名词,有的是朴素直白地用“年月”表示。如“去年天气旧亭台”中的“去年”“霜叶红于二月花”“烟花三月下扬州”“人间四月芳菲尽”“五月天山雪”“毕竟西湖六月中”“八月湖水平”。也有的表示节气,如“清明时节雨纷纷”“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韦应物《观家园》)。”还有表示具体的时间,如“东皋薄暮望”,“薄暮”,是指傍晚黄昏。“夜阑卧听风吹雨”中的“夜阑”指夜深人静的时候。“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这个“长夜”实在是蕴含着太沉重的忧愁。漫漫长夜,诗人因家愁国难而难以入眠。可见,时间名词作为一种言语表达的情景要素,在古诗词中,除了交待时间背景、营造氛围之外,对诗歌的表情达意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5.其它人事

古诗歌中还有一些和人物活动密切相关的事物的名词,也值得关注。如衣食:锦帽貂裘、衣冠、云鬓、布衾、簪、腊酒、浊酒、残酒珍馐……如音乐:钟鼓、箫鼓、琴瑟、羌笛、芦管、角声、琵琶……如交通:客船、孤帆、孤舟、扁舟、蓬舟、行舟、舴艋舟、归舟等。这些意象,不胜枚举,都有着动人心弦的感染力。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

二、古诗词中名词的运用及效果

1.名词并置,词约意丰

诗词中最常见到的就是意象的组合,就是将几个名词简洁地并列在一起,不用其他词连接,借助形象思维,营建出独特的画面。最典型的就是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短短的二十八字中排列着十种意象。“枯藤”“老树”“昏鸦”,衰颓昏暗;“古道”有份沧桑;“西风”难免萧瑟,还有“瘦马”形体羸弱,“夕阳”气氛悲凉。“小桥流水人家”的宁静美好,和这些形成对比,更加反衬出游子此刻的凄惶。这些意象从上到下,由近到远,和谐地连缀在一起,形成流动的画面,情景交融,描绘出一幅凄凉动人的秋郊夕照图,形象地表达了游子孤身漂泊、思念家乡的愁苦心境。

李白的《送友人》中写道:“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浮云”和“落日”既是眼前景,渲染送别气氛,又景中寓情。诗人以天空中一抹白云,随风飘浮,比喻友人游荡各地,行踪不定;远处夕阳徐徐而下,似乎不忍离开大地,比喻诗人对朋友依依惜别的心情。“游子”和“故人”,有别有送,情深意长。这里没有一个动词,也没有连词,但浑然一体,自然景色之美与人情之美完美交织,可谓有声有色,气韵生动。

2.方位连用,层次加深

李白的《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诗中连用了五个地名,构思精巧,不着痕迹,诗人依次经过的地点是:峨眉山——平羌江——清溪——三峡——渝州,诗境就这样渐次为读者展开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精巧地点出行程,表达出诗人既有“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豪迈,也有思念故土的情怀。

还有《蒹葭》中,三个章节反复描写伊人所在地点,“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所谓伊人,在水之涘”,还有一番追寻后“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坻”“宛在水中沚”,由于“方”“湄”“涘”“央”“坻”“沚”几个方位名词的变换,大大拓宽了诗的意境,从不同的道路和方位上描述了伊人若即若离,捉摸不定的特点,形象地表现了诗人追求之艰难执着和求之不得的惆怅心情。

3.化用典故,辞近旨远

古诗词中,有些名词是引用典故而来,典雅含蓄,借古讽今,内涵丰富。例如:“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铜雀”是指曹操为了广罗天下名姬而建造的铜雀台。“二乔”被锁铜雀台,暗示了东吴失败了的命运。以小见大,委婉含蓄。“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黄金台是战国时燕昭王在易水东南修筑的,传说他曾把大量黄金放在台上,表示不惜以重金招揽天下士。诗人引用这个故事,写出将士们报效朝廷的决心。还有辛弃疾的《密州出猎》三处名词用典,“亲射虎,看孙郎”“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西北望,射天狼”。“孙郎”的典,此处以孙权自喻,表达自己的豪情壮志。“冯唐”的典,以魏尚自喻,希望有朝一日有“冯唐”来召他回京,表达自己壮志难酬的愤懑之情,渴望被重新起用。“天狼”这里是表达自己抵抗外来侵略者,护卫国家大好河山的壮志情怀。

4.名词活用,意境提升

古诗词以精炼的语言传达丰富的意蕴。名词活用,可以使语言更加的精彩、灵动、传神。最常见的是活用为动词。例如“谁道人生能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苏轼《浣溪沙》),“西”这个方位名词,这里活用为动词“向西流”;“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十日风雨大作》),“铁马冰河”应该是跨铁马,越冰河。“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中,名词“锦帽貂裘”活用为动词,应该是“戴锦帽穿貂裘”。“风雨不动安如山”中(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风雨”活用为动词“风吹雨打”。也有的名词,在诗中活用为状语,它们通常为表示时间或处所、方位的名词。例如“今夜月明人尽望”,“今夜”这个时间名词,在这里活用为“在今夜”。“戎马关山北”,“关山北”应该是“在关山的北面”。

5.运用修辞,生动传神

采用比喻的手法,可以使诗歌化抽象为具体,可感可视。如“黑云压城城欲摧”,把来势汹汹的敌人比做“黑云”,写出敌众我寡,形势紧急严峻。“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把雪花比作“梨花”,给寒冬带来春意,富有浪漫主义色彩。“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落红”用来比喻虽离开高位依然想为朝廷的诗人自己。“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唐代诗人王维《使至塞上》),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像振翅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古诗中多用飞蓬比喻漂泊在外的游子,如“孤蓬万里征”,这里却是比喻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大臣,正是暗写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作者出使,恰在春天。途中见数行归雁北翔,诗人即景设喻,用归雁自比,既叙事,又写景,一笔两到,贴切自然。

采用拟人的手法,将自己的感情赋予客观事物,使之同样具有感情,也就是使之人格化,更具感染力。如“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相见欢》),清秋的深院,寂寞的梧桐树,就是把梧桐人格化,赋予它作者的孤寂之情。“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中的“明月”,也采用了拟人手法,通过诗人丰富的想象,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竟温情脉脉,善解人意,愿意将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带到辽远的夜郎之西,交给那不幸的迁谪者。“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韩愈《晚春》),作者也是揉人花于一体,杨花榆荚本数无情之物,可在这里却不因无才思而藏拙,不甘示弱地加入留春的行列。正是拟人的使用,赋予本诗无穷的意味。

采用借代手法,既可以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可以增强语言的形象性,又可以避免用词的重复,使文章语言富于变化和表现力。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文天祥《过零丁洋》),这里的名词“干戈”,本义指两种武器,这里借代战争。还有“烽火连三月”,这里的“烽火”,古时边防设烽火台,外敌入侵时,举烽火报警,在这里也是指战争。最常见的一个名词:“舟”,在古诗歌中常常用“帆”来替代,以部分代整体,如“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这样是不是饶有意味?“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婵娟本指嫦娥,在这里借代月亮,更能代表美好的时光。

采用双关手法,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利用词的多义和同音的条件,有意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从而丰富诗歌内涵。“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柳”谐音“留”。古人送别亲友时,折柳相赠,暗示留恋、留念的意思。折柳既是一种习俗,也代表一个场景、一种情绪。“夜阑卧听风吹雨”,“风和雨”一语双关,既交代了特定而真实的时间和环境,也象征着南宋王朝的处境和命运,如同风雨飘摇的孤舟,随时都有覆灭的危险。“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丝”字与“思”谐音,全句是说,自己对于对方的思念,如同春蚕吐丝,到死方休。

采用互文写法,是古诗文中常采用的一种修辞方法。也就是一句话内或者上下两句话之间的内容是彼此渗透,是互相补充的。互文修辞的运用能收到笔墨经济,以少胜多,表意委婉,耐人寻味的艺术效果。例如《木兰诗》中“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这两句诗如果按照一般的、正常的解释就是:经过很多场战争,将军们都战死了,只有那些战士们回来了。这样的理解就有点儿离谱。所以理解这两句诗,必须按照互文的修辞进行:经过很多场战争,将军、战士们有的战死了,有的回来了。还有杜牧的《泊秦淮》中“烟笼寒水月笼沙”一句,也是互文。“烟”和“月”既“笼寒水”又“笼沙”。“笼”字将轻烟、淡月、寒水、细沙四种景物融为一体,勾画出秦淮河两岸朦胧冷清的景象。毛泽东《沁园春·雪》中“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同样采用了互文见义的写法,这样寫意境开阔,气魄宏大。

内容是一望而知的,形式才是秘密。大量名词的运用,直观意象的呈现是使古诗词具有审美意蕴的理想形式。我们带领学生通过对古诗文中名词运用的细心考量,挖掘名词在发展言语思维方面的具体价值,能帮助学生真正地打开古诗词宝库神圣的大门,提升思维品质,提高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徐德湖.语用教学的理论和实践[M].北京:现代教育出版社,2015.

[2]李素平.浅论古诗词中“名词句”的审美意蕴[J].现代语文,2017,34.

[3]李烈彬.意象诗歌鉴赏的法门[J].阅读与作文:初中版,2009.

猜你喜欢
古诗词诗人
藏在地图里的古诗词
我爱古诗词
本期主题:莲
最帅的诗人
《藏在地图里的古诗词》
澳大利亚最有名的诗人是谁
“诗人”老爸
愤怒
猜诗词
学古诗词的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