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淑云
【摘 要】统编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百年追梦 复兴中华”共6课,系统地介绍了新中国国史、中国共产党党史及改革开放史。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读数据图表,变“学科问题”为“学生问题”;析数据图表,变“接受史实”为“理解史实”;品数据图表,变“生冷数字”为“生动故事”,由此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优化学生的思维方式,提升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实效性。
【关键词】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党史教育;数据图表
统编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百年追梦 复兴中华”共6课,系统地介绍了新中国国史、中国共产党党史及改革开放史。第7课《不甘屈辱 奋勇抗争》和第8课《推翻帝制 民族觉醒》,通过介绍近代中国遭受列强侵略的历史和民族抗争史以及革命党人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历程,为介绍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中国人民的革命精神做了铺垫;第9课《中国有了共产党》、第10课《夺取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第11课《屹立在世界的东方》、第12课《富起来到强起来》,则沿着时间的脉络,带领学生认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意义及其成立后的不断求索历程。从嘉兴红船、井冈星火、延安窑洞到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再到新中国铁人精神的摇篮、改革开放的新地标,一个个“红色地标”,串连起革命历史;一个个感人的故事,充满艰辛的奋斗历程;一代代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书写中国共产党人的担当与使命。
面对百年党史这部宏大的“教科书”,教师该如何用好红色资源,使之既符合儿童认知,贴近生活,又能把准思想逻辑,凸显教育规律?教学历史题材的内容,总少不了数据与结论,所以“灌输式”讲述、“告诉式”授课成了一线教师最常用、最经济的教学方式。然而,这样的教学方式只能使学生的道德认知停留在知识构建的层次,缺乏真正的理解、感悟及情感的萌发,因而也妨碍了学生道德层面的认知、信念的形成。
教材中有关党史的内容涵盖了许多数据、图表材料。这些材料看似生硬冰冷,但如果能对其进行巧妙利用,就可以自然地变告诉为启发,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发现。
一、读数据图表,变“学科问题”为“学生问题”
课堂教学中,教师通常会设计一些或大或小、或并联或递进的问题,引导学生展开思考、推进学习进程。教师的问题不仅要启发学生,更要引出学生的问题,使学生“生疑”。只有让学生自然发问,才有可能创设以“学”为中心的课堂,让学生自己成为学习的发动机,从而展开后续的学习探索。
【案例1】
教学第11课《屹立在世界的东方》第2课时中的抗美援朝时,教师提问:“打仗靠什么?”学生凭借经验回答:“打仗靠的是兵力、武器和物资装备等。”于是,教师出示表1。
教师提问:通过这张表,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回答:新中国当时的国力并不强盛,跟美国相比,二者军事实力相差太远。
教师陈述:这只是志愿军和美军在战争中军事硬件实力的对比。那么,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后还遇到了哪些困难呢?请看视频并填写任务单。学生观看视频后填写表格(如表2)。
师:对比双方物资装备,你发现了什么?
生:美军食物丰富,物资装备齐全,志愿军的条件与他们差得太多了。以这样的物资装备,面对极寒天气,别说是打仗,就连生存都面临着很大的考验。
师: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面对军力与装备如此悬殊的差距,伟大的中国军人却用两年零九个月的浴血奋战取得了最终的胜利,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在板门店签下了停战协议。同学们,你们有什么疑问吗?
生:中国人民志愿军是凭借什么赢得这次战争的呢?
师:让我们一起走进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
浓厚的兴趣、满满的自豪感和好奇心迅速点燃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学习动机系统由此启动。
以上案例用对比鲜明的数据引起学生的注意,使学生产生疑问。学生的问题成为本課教学的起点,学生问题的解决也就是本课的旨归。在数据图表的强烈对比中,学科问题转化为学生的问题,学生也从“被问”转为主动“发问”。这小小的转变使学习成了学生的自主需求,也成了学生寻求答案的路径,学生则成了学习的“自我建构者”。
二、析数据图表,变“接受史实”为“理解史实”
数据图表本身就是史实或者事实,带领学生阅读、分析这些事实,有助于他们理解相关史料,也易于他们产生深刻的情感体验。
【案例2】
在教学第9课《中国有了共产党》第3课时的“红军不怕远征难”这个板块时,教师紧扣“远征”与“难”,引领学生探究“红军不怕远征难”的原因,了解其中的艰难险阻,从而深切感悟中国红军百折不挠、勇往直前、不怕牺牲的长征精神。
为了探究“为什么要长征”这个问题,教师要求学生在听完一段文字后,以同桌合作的方式完成“红军五次反围剿”的表格(如表3)。
师:从这张表中,你发现了什么?
生:兵力悬殊,前四次都取得了胜利,说明指挥得当;第五次红军失败了。(学生叹了口气)
师: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后,星星之火渐成燎原之势。国民党为了阻止共产党的壮大,一次次围剿革命根据地,这些围剿却一次次被红军粉碎。然而在第五次反围剿中,红军损失惨重,被迫撤出中央革命根据地。如果不撤,会如何?
生:损失会更大。
师:所以撤退并不是退缩,而是为了____________?
生:保存实力。
师:是的,撤退是保存实力的一种战略转移。撤出中央革命根据地后,敌人围追堵截,发生了湘江战役。在错误路线的指挥下,红军和具有优势兵力的敌人硬打硬拼,短短两个月就由8万多人锐减到了3万多人。如果再这样下去,红军会面临怎样的境地?如果你是红军队伍中的一名将领,你认为现在最需要做的是什么?
在问题激发下,学生展开讨论,了解到遵义会议及其重要意义。随后,教师以一张地图、一个表格、一份数据和一组图片,带领学生解析红军战士在长征中遇到的困难。一张地图是五年级下册教材第63页的工农红军长征路线图。
学生观察后得出长征经过了14个省,长度为25000里。可以说,红军战士们用双脚走过了大半个中国。通过数据,学生总结出长征的第一个困难是路途遥远,随后教师出示一张表格,如表4。
教师出示雪山、草地图后,回到表4,进一步拉近与学生生活的距离,提问:“生活在南京,你爬过紫金山吗?有多高?累吗?”以此唤醒其生活经验,并将紫金山与雪山草地做对比,引导学生想象红军长征的艰难。学生用想象获得一种间接体验,得出红军长征的第二大困难是环境恶劣。紧接着,教师出示一份数据,如图1。要求学生反复读并画出其中的数据,与同桌交流自己的理解与发现。学生发现长征路是一条由生命与鲜血铺染的远征之路。长征的第三大困难是敌人的围堵。最后,教师呈现一组图片,展示红军长征时的服装和食物等。在师生交流中,学生得出长征的第四大困难是生活艰苦。
长征途中,红军战士同敌人进行了600余次战斗。日行军50公里以上,平均每天经历一场遭遇战,平均每前进300米,就有1名战士献出生命。
数据、图表在此成为解决问题的线索、证据和支架。学生在对具体数字图表进行解析的过程中,自主聚焦核心问题,解决目标问题;在持续探究和相互启发中,结合生活经验,猜测推理,体会数据图表背后的革命精神,并获得一种有思维含量的学习路径与方法。
三、品数据图表,变“生冷数字”为“生动故事”
党史的内容,虽然生动感人,但毕竟离学生的生活有一定距离。如何让学生对这些历史史实产生兴趣,并进行主动学习?教师应带领学生透过数据,触摸历史及创造历史的英雄人物,感受其伟岸与温度。这样,图表呈现的就不再是冰冷的数字,而是活生生的人、血淋淋的故事和震撼人心的精神力量。
【案例3】
教学第11课《屹立在世界的东方》第2课时“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板块时,师生带着“志愿军凭什么胜”的疑惑展开“英雄礼赞”故事交流会。随着一张张英烈的图片的呈现,学生动情地讲起语文课本上《青山处处埋忠骨》的故事,讲起烈火中的邱少云的故事……在深情的对话与讲述中,学生逐渐感受到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宁死不退、无畏牺牲的钢铁意志与保家卫国的爱国深情,逐步理解了志愿军以弱胜强的原因。
伴随着动人的歌声——“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她。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教师呈现了一组数据,如图2。
教师对这组数据进行了解读:这场战争持续了33个月,战斗伤亡人数达到了36万左右,牺牲的志愿军战士共197653人,平均每分钟就有超过4人犧牲……
师:志愿军战士和我们一样,他们也是有血有肉的人,他们也有牵挂的家人,他们也是父母的孩子或孩子的父母。可是在保家卫国的战场上,他们在烈火中纹丝不动,他们在枪林弹雨中寸土不让,他们为了在作战时始终能保持通讯联系,甚至不惜用身体做电线,在弹药紧缺时与敌人展开肉搏,他们抱着炸药包与敌人同归于尽……
伴随着教师深情的话语,这些数字醒目地呈现在屏幕上。至此,学生看到的就不仅仅是数字,而是一个个奋不顾身的背影、一个个顽强不屈的灵魂、一个个坚定的信念和一句句振聋发聩的誓言:我们的身后是祖国,保家卫国,寸土不让!教师带着学生反复读这些数字,数字就有了生命、情感、温度。
对于数据、图表的情感性处理,可以吸引学生自主地卷入学习。在价值澄清与建构的过程中,必然伴随着情感的认同与接纳,还有心灵的震颤与精神的洗礼。教师引导学生化简为繁,专注核心问题,将看似没有温度的数据图表作为学习支架与学习情境,进一步读、析、感、悟其中的精神力量。其间被激荡起的是学生的探究欲望,是充满正能量的道德情感,是从解构到重构的思维方式。
参考文献:
[1]姚春平. 统编小学道德与法治教科书教学设计与指导 五年级下册[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207.
(江苏省南京市江北新区教育发展中心 210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