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绪勇,毛玉珍,蔡光林,汪方超,李雪燕
(1.宜都市宜红文化保护传承和申遗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2.陆城街道办事处农业公共服务中心;3.宜都市农业综合执法大队,湖北 宜都 443000)
我国著名的茶学教育家、杭州茶叶加工研究所名誉所长、浙江农业大学茶学系教授庄晚芳(1908-1996)等1979年著《中国名茶》一书,书中记载有恩施玉露、横碛白尖、小港毛尖、龟山云雾等湖北出产的几只历史名茶。[1]然而宜都的横碛白尖茶现已名存实亡,鲜为人知。为加强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弘扬茶文化,助推乡村振兴,我们对横碛白尖茶的历史进行了考证,现将所获整理如下。
据清同治五年(1866)重刊版《宜都县志》载,全县境内分设十四铺,其中横碛上铺辖朝天桥、车家店、清圣奄、太保湖、燕子溪、廖家湖、青龙寺、云盖寺、仙女庙、许家店、文峰桥等地,[2]而民间认为横碛专指车家店、大路湾、亮家垴一带,长5公里,宽3公里的低丘岗地。这里在民国年间为宜都县一区管辖,1953年划归姚店区,1987年后属陆城镇(现为街道办事处)管理。现包括尾笔、车家店、亮家垴、龙窝四个村的部分区域。
历史上从荆州、枝江马家店到宜都陆城的大路,在梅子溪过长江,经燕子溪、东岳庙、左家岗、廖家湖、余家桥、大路湾、车家店、周氏垴、大桥畈、铜盒堰到陆城街上,穿横碛而过。相传为迎接乾隆下江南,两湖总督府下令,扩建这条大路,要求路面宽2米以上,全程石板镶嵌,但因财力不济,最终石板路从陆城只修到余家桥。该路为官商驿道,过往客商较多,沿途每隔一两公里就有当地人开设的杂货铺,卖些熟食、酒水等,以方便行人。
横碛地处长江南岸低丘岗地,土层深厚,阳光充足,气候温和,特别适宜柑桔、茶叶等经济作物生长。在史料中记载横碛盛产柑桔的内容较多,如唐朝杜甫(712~770)有“横碛柑园”存世:“春日清江岸,千柑二顷园。……后于桃李熟,终得献金门。”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本《宜都县志》在卷之六·风土志,物产·果属中也有“柑名宜都柑,横碛一带俱植之”的记载。[3]
唐朝陆羽(733~804)在《茶经·八之出》中记载:“山南,以峡州上,(峡州,生远安、宜都、夷陵三县山谷)”,[4]这是横碛在唐朝就可能产茶的记载。清同治五年《宜都县志》在“地理物产·杂产”中载明有“茶”,说明宜都在清朝中后期产茶有很大的商品量。民国年间宜都有谚语:“横碛的茶,楂坪的花。”“横碛的白尖茶,梁山的青皮瓜。”说明横碛在民国时期,产茶很有名气。1959年宜都县特产调查资料记载:“在1920年前,横碛一带,柑桔树密如森林,高大的树要21步梯子才挞得上顶。树下、坎边遍植茶树。旱田不种农作物”。由于柑桔、茶叶收入高且稳定,便有“金横碛”之称。由此可知,在清末民初横碛白尖茶就在宜都很有名气,已是不争的事实。
据曾任原大路湾村会计、党支部书记30多年,现居住在车家店村五组的刘付生(1940~)介绍,他们家1951年土改时发的土地证上就有0.58亩茶园,他父亲刘文新(1907~1980)做得一手好茶,每年新茶上市季节,母亲白天采茶,父亲晚上做茶,一清早提到宜都街上叫卖变现,他家至今还保存有一个烘焙茶叶的毡毛炕。刘说:“横碛一带,过去(指1949年以前)家家有茶,多者二、三亩,少者三、五路(路:指茶垄,长短数米、十几米不等),炒茶有名的师傅有李守锦、吴少伯等。春上的好茶,均以‘横碛白尖’之名在县城叫卖,市民争相采买”。当地大地主孙相远家有条植专业茶园数亩,由长工李守锦和当地有名的吴姓制茶师傅专门制作,以供家族和节礼使用,1950年土改后孙家茶园由李守锦等几家贫雇农分得。
据刘付生推测,横碛一带民国年间零星茶园折算面积当有二、三百亩,条植专业茶园也有近百亩。20世纪50年代,大路湾和亮家垴两个合作社率先在全县办起了茶叶加工厂,60年代初是全县少有的几个完成国家茶叶统派购任务过万斤的大队茶厂(场)。
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宜都市沿江柑桔带的大发展,以及农民工大量进城外出务工,横碛一带的农民逐渐放弃了茶叶生产,使横碛白尖茶在原产地逐步走向了衰亡状态。
1990年版《宜都县志》载:“横碛白尖茶:产于姚店区横碛一带。每年清明节前后,采摘幼嫩叶芽,经杀青、揉捻、提毫、焙干四道传统工艺制作而成。茶形紧细,秀丽卷曲,白毫显露,尖峰匀整,色泽嫩绿,内质清香鲜醇,汤色黄绿明亮,叶底嫩绿,素以‘汤浓、味醇、形秀、色翠、毫白’著称。”[5]可见横碛白尖茶属半烘炒型的名优绿茶。
据横碛白尖茶最知名的制作师傅吴少伯(1919~2003)在20世纪70年代末传授制作技术时介绍:传统的横碛白尖茶全手工制作,选取清明前后的一芽一叶幼嫩芽叶为原料,制作工艺分鲜叶摊放、杀青揉捻、二青再揉、三炒三揉、四炒五炒做紧条形、六炒七炒提毫初干、最后炭火烘焙足干。揉捻做形是顺一个方向环揉,以便形成特殊的卷曲外形,最后剔拣隔末,包装出售。品质特征为:外形条索紧结卷曲有尖峰,形似“钓鱼勾”“环子脚”;色泽嫩绿,白毫显露;内质汤色黄绿明亮,香气清香持久,滋味鲜爽回甘,叶底黄绿匀整。
20世纪80年代初,宜都县畜牧特产局聘请吴少伯参与研制恢复横碛白尖茶工作,他与茶叶专家翁寿楠(1932~)等一起,将传统工艺的“七炒七揉”改为“五炒五揉”,最后炭火烘干,所制的横碛白尖茶在80年代多次在宜昌地区畜牧特产局和湖北省农业厅名优茶鉴评活动中得奖,并获得地方名茶称号,其生产区域也扩大到姚店、五眼泉、枝城、松木坪等低山丘陵乡镇茶区。
1954年湖北省人民政府发出了“立足本省,扩大红茶货源”的指示,中国茶业公司宜都红茶厂率先在横碛一带推广绿茶改制红茶技术。跟父辈学得一手白毛尖茶制作技术的吴少伯,积极参与改制红茶并获得成功;次年他任红亮农业社特产股长,兼红亮茶厂厂长,带领社员加强茶园培管,使茶叶单产达到200公斤以上,创全省最高;同时合作社大力发展新茶园,三年种茶面积达到79.4亩,超过原有面积的1.5倍。因工作业绩突出,吴少伯于1956年8月被评为湖北省劳动模范,1957年2月被评为全国农业劳动模范,出席第一次全国农业劳动模范代表大会,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并合影留念。1958年后吴少伯兼任花庙乡副乡长职务,先后被县烟麻茶果公司、宜都茶厂等单位聘为红茶生产加工技术指导员;20世纪70、80年代县畜牧特产局又聘请吴少伯指导全县名优茶生产,并到姚店公社、五眼泉公社、青莲、万福桥、云台观等茶场参与恢复制作横碛白尖茶的工作。
1955年4月12日,原苏联专家奥列尼柯夫在湖北省茶叶公司经理杜杰和宜都茶厂李治平厂长、张力华(女)书记等陪同下一行十多人,专门考察访问了横碛茶区。考察团一行人早上7点从茶厂出发,先来到红亮合作社看采茶和吴少伯手工初制红茶,返程时到大路湾参观社员李守锦的茶园,茶厂业务科的王方乾(1932~2019)提着2个热水瓶,负责保证专家的饮水安全供应。李守锦(1886~1957),1950年前家境贫寒,在廖家湖大路边开个小酒辅以卖酒、帮人做工为生,土改时分得地主孙相远家的两间屋和1亩多在当时少有的专业茶园。他毛尖绿茶做的好,又新学了做红茶的手艺。苏联专家当天参观李守锦茶园时已经接近中午了,看到一行行高大、生长茂盛的茶园,直夸赞他茶园管理的好。当时初级社的领导安排有10多名妇女在茶园采茶,她们每人头包毛巾,竹篮里还有盖茶的袱子。参观完茶园和妇女们采茶后,考察团成员还同李守锦夫妇和他们的大孙女李友祝,以及部分群众共60余人在茶园里拍了合影照片。这块茶园现由车家店村5组潘华新承包经营。
1957年11月13~15日,原苏联茶叶专家格尔纳色夫在省茶叶公司副经理催明章的陪同下,一行3人访问了宜都茶厂,这是苏联专家第二次到访考察横碛茶区。
说到这次访问,还有个小故事。姚店区红亮合作社在特产股长吴少伯的带领下,于1954年改制红茶成功,后来他们加强发展和管理,使茶叶种植面积的扩大速度和单位面积产量均居全省领先地位,省农业厅派茶叶专家伍凤呜、特产处主任科员李仲凡与宜昌专署农业局茶叶干部翁寿楠等一道,对红亮的经验进行总结,形成了《宜都红亮红茶高产经验》一书,于1957年2月由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向全国公开发行。同时吴少伯被评为全国农业劳动模范,光荣地出席了在北京召开的代表大会,红亮农业社茶叶高产的典型材料,作为湖北省选送的展品之一在北京展览馆陈列展出。
当年秋,格尔纳色夫到武汉公干,抽出时间实现了他与吴少伯的见面。11月14日上午格尔纳色夫在催经理、李厂长等人的陪同下专门来到了红亮高级农业社,与久闻其名的宜都县著名茶叶劳动模范吴少伯进行了长时间的交流座谈,还参观了红亮农业社制作红茶的厂房及手摇式揉捻机等设备,查看了秋冬季上了大量农家肥的全省单产最高的茶园,并和当地干部、社员们在一块偏坡地茶园合影留念。这块茶园现由亮家垴村6组邹远民承包,茶园中已套种了部分温州蜜柑。
为扩大全省红茶生产,湖北省茶业公司于1955、1956连续两年下派技术干部到各主产茶区推广绿茶改制红茶技术,还于1957年聘请主产区基层从事红茶生产加工的技术能手到种茶新区指导红茶初制。大路湾农业合作社20多岁的李孝哲(1932~2018)聪明能干,从小耳濡目染学得做横碛白尖茶的好手艺,1954年参加宜都茶厂举办的为期半个月的红茶初制培训班,以优异成绩结业,后成为合作社茶厂红茶制作骨干。1957年春,由宜都茶厂推荐,省茶叶公司聘请,他到英山县传授红茶初制技术一年,成为宜都农民外出当技术员的第一人。
在城市化高度发展的今天,生长在城市的人们向往着乡村田园生活的体验,特别是具有丰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地方,更是人们趋之若鹜的打卡地。
横碛地处宜都市陆城东郊,宜都长江大桥南岸,呼北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宜都东出口紧靠其南部,交通地理区位优势明显;而横碛白尖茶文化底蕴深厚,是乡村振兴,发展茶旅融合的绝佳地点。
一是管护好横碛古茶园。将现保存相对完好,树龄确认在百年以上的古茶园进行保护,砍除荒芜,让其自然生长,保持园相,恢复1955年原苏联专家访问横碛茶区在茶园照像的景观原貌,整治好堰塘、步道,建成人们参观、游玩的生态农业景点打卡地。
二是建设横碛白尖和宜红茶的观光体验基地。在恢复、保护好古茶园的基础上,配套建设横碛白尖和宜红茶传统制作技艺体验基地,使人们能体验采摘古树茶叶、传统技艺制作白尖茶和宜红茶、品尝优质红绿茶的全过程,发展农家乐,繁荣茶文化。以此促成茶旅融合,既可传习农耕文化,亦带动当地茶产业及旅游休闲农业发展,促进乡村振兴,提升人们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