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伟仙
(建宁县第二实验小学,福建 建宁 350430)
小学文言文虽然文章篇幅短小,但文质优美、情理兼具,是不容忽视且无可替代的课程资源。小学阶段的小古文教学以培养学生兴趣为主,要求初步了解文言文的表词达意方式,为今后学习文言文打下一定的基础。目前,小古文教学多以强调字词、逐句解释为主,课堂单一、枯燥,相关的教学研究也相对比较空白。要突破小古文教学的难题,教师应立足小学生的学龄特点,以激发学习兴趣为基础,基于文本特点开展教学,优化课堂效率,以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初步培养学生的古典文学素养。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在小学阶段编排了古诗文130 余篇,占课文总数的30%左右。学生从三年级开始就接触文言文,共编排了16 篇文言文。虽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小古文教学基本没有提出具体的要求,但在总目标中这样提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因此,可以将课程基本理念及总目标中的思想作为依据,以教材为本展开教学。实际上,统编教材每篇文言文的课后思考题都有明确的要求,从三年级的“跟着老师朗读课文,注意词句间的停顿、把课文读通顺”,到四五年级的“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由此可见,统编教材对文言文朗读的要求呈现出阶段学习的层次性和延续性,从读好停顿、读通句子,到能结合注释读流利的目标达成,都是为“熟读成诵”打基础。在小古文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诵读的兴趣,就必须基于学生的学龄特点,准确定位学生学习的“学困点”来设计诵读活动,才能激发学生对小古文的学习兴趣。
“要让学生自我尝试,读出句子的停顿、节奏,感受文言文的不同。”小古文课堂教学中的自读尝试不容忽视,应留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练读。自读不能被指名读、齐读等诵读形式所取代,充分的自读尝试,有助于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当然,学生常常会出现反复研读后,仍然百思不得其解,此时,教师利用范读比照进行引导,让学生突破学习瓶颈,掌握正确的断句方式。如五年级下册《自相矛盾》一课中,文末的长句“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是一个诵读难点,教师应抓住易读错的“夫”字进行正音,引导学生结合注释和语境,认识这是文言文中的“据义变音”,从而把文章读正确。虽然文中的标点符号为读通文章提供参考,但因古文的特殊文体形式,还要引导学生学会利用停顿把文章读顺,读出韵味。因此,在诵读指导时,教师通过课件出示停顿提示,引导学生标出停顿。教师范读后,再通过指名读、小组读等多种形式进行强化训练,引导学生正确断句。[1]
由于小学生对语言文字缺乏足够的学习力和理解力,在教学中,教师应首先帮助解决一些重点字、词、句的难题,引导学生嫁接古诗中“读通-读懂-读出韵味”的学习方法,渗透平仄诵读的方法,读出文言文的韵味。[1]古人诵读古诗讲究“平长仄短”的规则,即平声长而仄声短。在现代汉语中,阴平、阳平为平声,上声、去声为仄声,古诗文也有平仄变化的规律。小古文的诵读,可借助古诗的诵读方法来指导,使其读起来抑扬顿挫、起伏有序。如《两小儿辩日》一文中,当读到“我以日初出大如车盖,而日则如盘盂”时,引导学生了解“盖”字为仄声,字音要短促、语调要高昂;“盂”字为平声,字音可适当延长,语气渐弱。通过语气、语调的轻重缓急,体会小儿“早晨的太阳大,而中午的太阳小”的观点。另外“之、乎、也、矣”等是文言文中常见的语气词,在诵读时,可根据文本表达的情感,用重读或慢读等方法突出这些字的重音。如《伯牙鼓琴》中“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中的“乎”,和《书戴嵩画牛》中“今乃掉尾而斗,谬矣”中的“矣”等。
如《司马光》《精卫填海》《守株待兔》这类家喻户晓的故事,学生已有相关知识经验,教师可通过诵读导入,避免繁琐的逐字逐句讲解。教学时,采用文白对读的方式,教师读白话文内容,让学生猜读相应的小古文语句;或教师读小古文原文语句,让学生读出相应的白话文内容。熟练诵读后再提高难度,教师不按原文的顺序来,让学生猜读出相应的小古文语句。在这样反复的文白对读,让学生很快把握小古文大意,同时,充分感受文言文言简义丰的语言特点。
小学生初步接触小古文,尚处于新鲜的阶段,教师要根据不同题材的小古文,开展形式各异的诵读活动,在课堂上适当创设情境,适度进行思维拓展。这不仅契合小学生活泼好动的心理,而且有利于在潜移默化的“手口眼脑”互动协调中,促进知识及方法的内化与迁移。可引导学生感受小古文的语言风格,为初高中文言文学习培养语感。[2]
1.表演读,创造性复述文本
小学阶段的文言文篇幅短小,文质优美、故事性强,大多数文章学完后,都可进行课本剧表演。在小古文教学的课尾,可让学生根据文本内容,通过表情、动作等肢体语言,适当添加情节,分角色、创造性地复述课文,在语言活动中进一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如教学《杨氏之子》时,让学生角色表演读后,评一评,再进行二次创造性的表演读。通过两次对比读,让学生想象文中场景,感悟文中之理,发现小古文的精妙之处,培养学生在实际活动中运用文言文的能力。再如,在《自相矛盾》教学中,为引导学生探究“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结合卖者与围观者的对话进行小组讨论:“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会有怎样的结果?”让学生根据自身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分角色诵读人物对话,引导读出恰当的语气,并在充分理解寓意的基础上熟读成诵。再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课本剧活动,让学生在课堂语言实践活动中感悟道理、内化情感。
2.辩解读,训练语用能力
如教学《两小儿辩日》时,可采用辩解读的形式来模拟对话,训练学生的“应辩”能力。重点把两小儿辩斗的过程单独指导:一是原文对话朗读。通过师生辩斗、同桌辩斗、小组辩斗等多种形式读顺小古文。二是加否定词辩斗。即在原文辩斗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尝试在“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这四句话前加入文言文中常见的否定词,如“非也、非然也、谬矣、此言差矣”,再次进行辩斗。这不仅有助于学生明白文本意蕴,还提高学生运用文言文辩解的能力。在辩斗过程中,适时指导学生通过语速的快慢、语调的高低等语言艺术表现形式,读出小古文的韵味。通过层层递进的诵读要求,逐步引领学生品读小古文凝练的语言美、韵律美。
总之,小古文虽“小”,却内涵丰富,融“智慧、情感、艺术”等各类元素为一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以小古文为载体,以“读”为核心,引导学生用心用脑地沉浸在文言文的深度学习中,其意必解,其情必表,其文化必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