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碧玲
(莆田市教师进修学院,福建 莆田 351100)
2018 年福建省作为全国第三批新高考改革的省份,采用“3+1+2”的选科模式。对于学生与家长来说,最为关切的问题是选考科目的选择问题。如何做出适合自己的选科组合,这就需要学生对自我、学业、教育等有一定的认知,即拥有较高的生涯成熟度水平。生涯成熟度是指个体在完成与其年龄相适应的生涯发展任务的心理准备程度。[1]生涯成熟度的水平高低直接决定了个体进行选科、高考志愿填报等能力。而如何提升高中生的生涯成熟度,则需要通过行之有效的生涯教育。Gottfredson 的职业抱负理论是一种生涯发展理论,分别从性别类型、社会声望、职业领域对职业抱负的发展进行详细论述。它除了关注特质因素理论的内容,也涵盖了职业发展理论的内容,对生涯辅导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以Gottfredson 的职业抱负发展理论为基础,通过调查高一新生生涯成熟度现状,探索高中生生涯成熟度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助力学校有效开展生涯教育工作。
1.研究对象
对莆田市省一级达标校高一年级新生抽样调查,选取莆田二中、莆田六中、莆田八中的高一学生,共发放问卷750 份,回收问卷712 份,回收率94.9%。剔除无效问卷后,最终有效问卷615 份,有效率为86.4%。(被试基本情况具体如表1 所示)
表1 样本人口统计学变量描述(N=615)
2.研究工具
调查采用自编《高中生生涯成熟度问卷》,问卷在华东师范大学课题组编制的问卷基础上,结合沈之菲的高中生生涯课程进行修订。内容包括自我认知、教育认知、学业适应、外部认知、生涯决策5 个维度。问卷的信度为0.94,各维度与总分之间相关均为0.8 以上,具有良好的信效度。问卷形式为利克特式,5 级计分,从1~5 分别代表“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
1.生涯成熟度现状分析
根据高中生生涯成熟度总分及各维度进行描述性统计,莆田市一级达标校高中生的生涯成熟度处于中上水平。(见表2)
表2 高中生生涯成熟度现状(M±SD)
以性别为自变量,对被试生涯成熟度总分及各维度水平进行独立样本t 检验,结果显示(见表3),男女生在总分、自我认知、教育认知、学业适应、外部认知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在生涯决策上存在显著性差异,男生显著高于女生。
表3 性别在高中生生涯成熟度总分及各维度上的差异分析(M±SD)
3.城乡差异
以城乡为自变量,对被试生涯成熟度总分及各维度水平进行独立样本t 检验,结果显示(见表4),城乡差异在自我认知、外部认知、生涯决策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而在生涯成熟度、教育认知、学业适应上,农村户口的学生显著低于城镇户口。
表4 城乡在高中生生涯成熟度总分及各维度上的差异分析(M±SD)
4.父亲学历
根据被试父亲的受教育程度,将被试分为四组,小学及以下、初中、高中、大学及以上,对被试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父亲受教育程度的不同在生涯成熟度总分及各维度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见表5)
表5 父亲学历在高中生生涯成熟度总分及各维度上的差异分析(M±SD)
5.母亲学历
根据被试母亲的受教育程度,将被试分为四组,小学及以下、初中、高中、大学及以上,对被试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母亲受教育程度的不同在生涯成熟度总分及各维度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见表6)
表6 母亲学历在高中生生涯成熟度总分及各维度上的差异分析(M±SD)
1.性别差异分析
社会资本是通过民众自主组织所建立起来的以信任、互惠、规范、公共精神为内核的社会关系网络。这种特定的关系网络存在于一定的群体关系、组织关系中,是一种现实的或潜在的资源,当它被行为者调动或利用时,便以某种能量或资源的形式发挥作用,从而能够创造价值[1]。其作用在于规范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增强人与人之间的信任程度,减少信息成本和信息的不确定性。
调查结果显示,男女生在总分、自我认知、教育认知、学业适应、外部认知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在生涯决策上存在显著性差异,男生显著高于女生。性别对生涯成熟度的影响,已有研究没有一致的定论。这可能与被试的地域选择有关,不同地域的被试,其性别角色意识就可能不一样,如Gottfredson 提到的,不同性别的人在职业选择的过程中,都有一个自己可以容忍的边界。在本研究中,男生在做决策时表现出更大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与莆田地区的文化有关,女生的职业选择范围较小,大多数女生将自己的职业定位为教师、财务、文员等;而男生的职业选择则较为灵活,可以接纳的职业边界较广,因此,男生进行生涯决策的能力显著高于女生。
Gottfredson 指出,职业抱负的发展过程是一个不断缩小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逐渐淘汰不能接受的选择,建立自己能接受的职业边界。如果女生们在选择职业的过程中,从一开始就过度限定职业选择的范围,那么随着职业范围的不断缩小,最后能从事的职业也就相对单一、集中,这可能导致各种职业的男女比例不调,也就会影响工作效率、职业的长期发展等。所以,在高中生涯课程的教学中,针对女生群体的教学,要有意识地引导她们更多地认识职业世界,以期扩大她们的职业边界。
2.城乡差异分析
在城乡差异分析中,我们发现,城镇学生在生涯成熟度的各个维度上,均高于农村户口的学生。在自我认知、外部认知、生涯决策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而生涯成熟度总分、教育认知、学业适应上存在显著性差异。这与已有的研究结果相一致,也符合城乡教育教学质量差异的事实。2020 年起,《莆田市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中规定省一级达标高中定向生名额为该校招生计划数的50%,且大部分的定向生来自农村学校。结合本研究的结果,如何提高农村生源学生的生涯成熟度,帮助其了解专业、大学,尽快适应高中的学习生活,这也是高中生涯课程需要重点探讨的部分。
3.父母亲学历差异分析
单因素方差分析得知,父母亲学历的不同在高中生的生涯成熟度水平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父母亲学历水平越高,高中生的生涯意识越成熟。已有研究指出,父母教育背景可以作为家庭经济地位的直接测量指标。Gottfredson 认为,家庭社会经济地位或社会阶层能够影响个体的职业范围限定。高社会经济地位家庭的儿童,他们的职业抱负高于低社会经济地位家庭。因此,学校生涯教育课程需特别关注父母教育背景较低的学生群体,可以对这部分学生进行一对一、一对多的生涯咨询;也可以采用结对子的方式,让学生从同辈中获取相关生涯信息;还可以多组织这类学生进行生涯体验活动,以此弥补家庭教育资源上的不足,让每个学生都能有成熟的生涯意识,让生涯教育落地开花,真正实现教育公平。
从以上分析中,我们发现刚升入高一年级的男女生在生涯决策上有显著差异;农村学生生涯成熟度相对城镇学生弱;父母的素养对学生生涯成熟度有重要影响。新高考改革对高考科目、学科组合进行了新的调整,在赋予学生更多自主选择权时,要求学生提前对自己的生涯进行规划并做出决策,这就要求学生必须要有较高水平的自我认知和生涯决策能力。那么,如何提供有效的生涯课程,帮助学生和家长完成选科任务,指导学生和家长做出科学决策,是当前学校生涯教育的首要任务。笔者认为,学校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为保障生涯教育有效实施,学校应加大投入,建立健全生涯教育机制,培养生涯教师队伍。一是加大经费投入,用于生涯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生涯师资培训、教学科研、生涯辅导活动过程中的费用,以确保生涯教育工作顺利开展。二是成立学生发展中心,配齐生涯规划教育设施,如专用教室、生涯教育工具箱、生涯测评软件系统等,图书馆配齐高中生生涯规划方面书籍。三是增强生涯师资队伍建设,高中生涯教育的内容十分广泛,开展生涯规划教育需要各种类型的教师,除了增加专职生涯教育(心理专职)教师外,还可以邀请知名专家学者对教师进行培训,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针对性强的内容,实现高中所有教师生涯规划教育校本培训全覆盖;支持教师参与各级各类生涯规划教育培训、研讨,提升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
目前生涯规划还没有统一的国家教材,因此,学校应根据校情开发并完善生涯规划校本课程,落实生涯规划教育内容,实现高一年级全面开设生涯课。2019 年9 月,在调查了解学生生涯情况的基础上,课题组着手开发学生生涯校本课程,编制《高中生生涯活动手册》,课题组成员经过2020 年一年多的教学实践,逐步完善该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四大模块内容:
第一,生涯适应。引导学生思考怎样才算不虚度高中光阴,了解高中不同阶段需要面临什么生涯任务,并根据个人能力与未来目标制定短期发展计划,为未来的发展提供原动力。
第二,生涯唤醒。通过介绍生涯发展的知识与生涯发展阶段,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生命课题和生涯方向,帮助学生养成积极主动的生涯探索态度,思考什么样的人生才是理想和有意义的人生。
第三,生涯探索。帮助学生充分地自我认知,了解自己在各学科的学习状态和发展潜力,了解自己的兴趣、能力、性格、价值观以及梦想。
第四,生涯决策。选课决策是高中阶段的重要生涯抉择之一。在完成基础理论准备工作之后,帮助学生整合生涯发展资源、搜集生涯发展信息,发挥“引路人”作用,帮助学生落实未来发展目标。
为提升生涯教育成效,学校可以多形式、多渠道地开展生涯教育,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的结合:一是生涯课程与学科渗透相结合。有条件的学校应在高一年段全面开设生涯教育专业课,有利于帮助学生明确学业目标、选择适合自己的学科,为新高考选科及生涯规划乃至今后择业做好铺垫。同时,兼顾学科渗透,特别是没有条件全面开展生涯课程的学校,更需要采用学科渗透方式开展生涯教育。学科教师应充分挖掘学科教材中关于生涯教育的内容,借助课堂渗透,提升学生生涯规划水平。二是团体生涯辅导与个体咨询相结合。根据调查得知,新高一男女生、城镇与农村学生在生涯决策能力与生涯成熟度方面存在差距,因此,开展生涯辅导课应兼顾学生个体的差异性,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与发展需求提供个体生涯辅导。同时,利用生涯课程,针对学生共性的问题,以沙龙、工作坊等团体辅导的形式开展生涯辅导,为学生答疑解惑。三是班级主题班会与学校社团活动相结合。班主任可以利用主题班会开展生涯教育,以辩论赛、角色扮演、模拟招聘会等形式让学生共同探讨、解决生涯规划中的各种问题。同时,校团委学生会可以组建高中生生涯规划社团,利用校园文化节、活动日等社团活动,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生涯主题活动,如,生涯巡礼活动、高校进校园等活动,带动更多的学生主动参与生涯活动。四是专家讲座与家校协作相结合。鉴于家长文化水平参差不齐的实际,学校和班级应成立家委会,学校聘请生涯规划方面的专家通过家委会与家长会平台,在福建新高考政策的解读、志愿填报指导、生涯规划基本常识等方面对家长进行生涯规划的培训,使家长拥有对子女进行生涯规划家庭指导的初步能力,促使家长在生涯规划教育中发挥积极作用。同时利用家委会平台,选择高素质的、不同职业的家长,开展职业宣讲活动,促进学生全面的职业认知,提升学生生涯决策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