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语言性沟通式护理模式在儿童肺炎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2021-12-08 11:35马凤云
西藏医药 2021年5期
关键词:入院护理人员实验组

马凤云

睢县妇幼保健院儿科 河南商丘 476900

儿童肺炎为临床常见儿科疾病之一,其特征通常表现为咳嗽、口干唇裂、气促、呼吸困难、舌红苔黄、精神烦躁、体温升高、肺部有湿啰音等。因儿童呼吸系统尚未完全发育,且抵抗力较低,因此感染肺炎时患儿容易发生呼吸困难的现象,若治疗延误,患儿的肺部及呼吸系统可能会受到伤害,生命健康受到威胁[1]。随着环境的改变,肺炎儿童数量的不断增长,且伴随着较高的发病率,儿童的健康成长已受到了严重威胁[2]。在肺炎治疗过程中,除了进行有效的药物治疗外,科学的护理同样重要。在儿科护理中,护理任务重、护理工作多样化为护理明显特点,医护人员在满足患儿生理需求的同时,还应处理好与患儿家属之间的关系,以便为其提供更好服务[3],改善患儿及其家属治护依从度,从而达到预期目的[4],因此护理过程中选用合理的护理方式极为重要。相比较成年人来说,儿童理解能力较差,语言治疗难以较好的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5]。沟通护理模式中,除了语言沟通外,非语言性沟通在儿童护理中也较为常见,非语言性沟通是指借助手势、表情和动作等方法来表达观点、用意和感情的一种方法[6],它在儿科护理中占据独特优势,因此本文就此展开探究,探讨该模式在儿童肺炎患者中的应用,现做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7 月~2020 年7 月入院的肺炎患儿110 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各55 例。实验组男童30 例,女童25 例,平均年龄(5.12±0.78)岁;对照组男童28 例,女童27 例,平均年龄(5.05±0.72)岁,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上比较无差异(P>0.05)。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均确诊为肺炎患儿;(2)患儿精神意识正常,可以配合治疗;(3)患儿家属均同意本次研究;排除标准:(1)存在精神障碍者;(2)器官衰竭者;(3)中途退出治疗者。

1.3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包括饮食护理、用药护理,对患儿进行常规检查等。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使用非语言性沟通式护理模式,具体包括如下几点:(1)表情:护理人员工作时要时刻保持微笑,避免表情过于严肃造成患儿产生惧怕心理,且护理人员要表情温和,态度亲切,以增加与患儿之间的亲切感,从而提升治疗依从性。(2)动作:对患儿进行全身或局部抚摸,抚摸儿童腹部可以促进其消化功能,且抚摸儿童可以增加与患儿之间的情感沟通,增加其安全感。(3)眼神: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可以通过对患儿传递真诚、关爱、友善的眼神与患儿之间建立信任感,患儿通过护理人员的眼神可以感受到友善及关怀,可以稳定患儿情绪,使其更好的配合治疗[7]。(4)姿态:护理人员可以经常采用点头、利用手势等表达观点,且使用合适的身体姿态,注意言行举止,在紧急情况下也做到从容镇定、思维敏捷可以很好的提高家属及患儿的信任度,降低其紧张和恐惧的心情。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儿体温恢复时间、呼吸困难消失时间、憋喘缓解时间、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比较两组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评分、护理方法评分、患儿住院时间并观察患儿再次入院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 19.0。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数资料用均数±标准()表示,采用t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儿身体各项指标比较 见表1

表1 患儿身体各项指标比较()

表1 患儿身体各项指标比较()

2.2 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评分、护理方法评分、患儿住院时间比较 见表2

表2 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评分、护理方法评分、患儿住院时间比较()

表2 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评分、护理方法评分、患儿住院时间比较()

2.3 患儿再次入院情况比较

对比两组患儿再次入院率,实验组共计1 例,占比为1.82%(1/55);对照组共计7 例,占比为12.73%(7/55),实验组患儿再次入院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意义(χ2=4.853,P=0.028)。

3 讨论

儿童肺炎为儿科较为常见疾病,该病发病较急,患儿常伴有发热及呼吸急促的表现,严重时还会引起患儿食欲下降,精神状态变差,日常生活受到严重影响[8]。由于儿童抵抗力较差,加上呼吸道狭窄短小,黏膜薄弱且血管多,所分泌的黏液较少,因此儿童呼吸道较为干燥,且儿童纤毛缺少运动,清除吸入物能力较差,因此更加容易导致肺炎的发生。随着肺炎病情的发展,患儿易出现呼吸衰竭、心力衰竭与中毒性休克等症状,这些都严重威胁患儿生命健康[9]。由于该病比较特殊,护理模式的选择对治疗结果影响重大[10],在护理沟通模式中有语言与非语言两种沟通模式,由于儿童年纪尚小,对语言理解能力有所欠缺,因此,非语言性沟通模式体现出独特价值,因此,本文就此展开研究,探讨非语言性沟通式护理模式在儿童肺炎患者中的应用。

本研究以110 例肺炎儿童为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各55 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使用非语言性沟通式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儿体温恢复时间、呼吸困难消失时间、憋喘缓解时间、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比较两组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评分、护理方法评分、患儿住院时间并观察患儿再次入院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患儿体温恢复时间、呼吸困难消失时间、憋喘缓解时间、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均远低于对照组,说明非语言性沟通式护理模式达到较好成效,护理人员通过表情、动作、眼神、姿态几方面对患儿进行干预,有效拉近患儿与医护人员距离,减轻其抵触情绪,增加其治疗依从性,进而起到改善患儿临床指标,降低病症持续时间的效果,并助其早日恢复正常;实验组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评分、护理方法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儿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说明患儿家属对于非语言性沟通式护理方案所提供的服务态度、护理过程、护理手段等总体较为满意,对该方案认可度较高,且患儿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也有利于儿科治护工作的展开,患儿配合治疗,住院时间缩短,进而达到加速治愈出院目的;对比两组患儿再次入院率,实验组共计1 例,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非语言性沟通式护理模式可以提高治疗效果,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做到熟练掌握眼神、肢体、抚触等技巧,适时安抚患儿焦躁、不安情绪,为患儿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进而有效降低患儿再次入院率。

综上,非语言性沟通式护理模式在儿童肺炎治疗中效果较好,可以有效降低患儿再次入院率,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入院护理人员实验组
BRA V600E 抗体的几种手工免疫组化染色方法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情况比较*
入院24h内APACHE Ⅱ评分及血乳酸值对ICU脓毒症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三维管理在促进护理人员医疗设备规范使用及提高护理质量中的作用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区护理人员希望水平、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
基于DRGs的云南某医院COPD患者重复入院影响因素分析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
功能性训练手段对大学生基本运动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探析感染科护理人员焦虑状况调查与对策
趣味 “课课练”对城镇小学四年级肥胖男生的体重和BMI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