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孵化器对在孵企业的金融支持研究——以深圳市南山区为例

2021-12-08 06:49海本禄贾思宇张秀峰
创新科技 2021年11期
关键词:南山区孵化器主体

海本禄,贾思宇,张秀峰

(河南师范大学商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7)

虚拟企业孵化器作为新生事物有着传统企业孵化器无可比拟的优势[1]。作为超越地域和时间限制、有效整合资源的创新工具,其将互联网与实体孵化器相对接,构建虚拟孵化公共服务平台,为科技企业的培育提供了更高质量的服务,对于科技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建立虚拟科技企业孵化器,可以实现孵化器管理、服务的信息化,使地处孵化区域外的企业、科技人员不受地域、时间等限制,且能获得高质量的孵化服务、成果转化服务、创业辅导服务等,进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科技人才创业[2]。现有文献围绕虚拟孵化器开展了较为丰富的研究。钱平凡[3]认为,现有的孵化器应该以互联网为平台提供多种形式的服务,而采用互联网的开放式服务也有利于孵化器之间的良性竞争;唐丽艳等[4]通过构建开放、互动、自助、共生的网络结构,深入分析了虚拟科技孵化器的组织模式设计,并对组织运行中的具体问题进行了探讨;赵黎明等[5]通过对虚拟科技孵化器和众包模式的对比分析,提出了基于众包模式的虚拟科技孵化器的新运营模式;吕波[6]在构建“互联网+”背景下创业虚拟孵化体系的基础上,提出了晕圈效应与叠圈效应,为传统孵化器升级以及虚拟孵化体系构建提供了可参考范式;赵泉午等[7]以猪八戒网为研究案例,从创业企业的生命周期、专业领域和地域分布三个维度挖掘创业企业的创新创业服务需求,深入探索了围绕互联网平台的跨平台资源聚合机制等。由此可知,关于虚拟孵化器的研究多从其内涵、组织模式、资源聚合机制等方面展开。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金融是在孵企业发展的推进器和润滑剂,虚拟孵化器金融支持问题的相关研究还存在明显不足。

虚拟科技孵化器是科技孵化器适应新时代发展新趋势的产物,它能够有效地利用资源,提高孵化器的运营效率,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随着虚拟孵化器建设的不断推进,在孵企业已成为我国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成立时间短、规模小、缺少质押品以及资信不高等特点,在孵企业在成长阶段普遍面临着融资难、融资贵的发展困境。伴随创新的资本逻辑日益成为学术和政策领域共同关注的重要话题[8],如何实现资本和在孵企业的对接与融合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虚拟孵化器的发展历程和运行机制,并以深圳市南山区虚拟孵化器为案例,深入探讨了在孵企业的金融支持模式,以期为虚拟孵化器和双创基地内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问题提供实践启示。

1 虚拟孵化器的发展历程与运行机制

1.1 虚拟孵化器的发展历程

20世纪50年代,伴随着新技术产业革命的兴起,发源于美国的企业孵化器逐步发展壮大。随着时间的推移,传统的企业孵化器经历了探索、初创、发展和提升等四个发展阶段,并在信息革命和网络科技的发展影响下,呈现出网络化和虚拟化的特征[9]。Hansen等人[10]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Networked Incubators”一文,对20世纪90年代末出现的网络化新型孵化器的运行模式进行了最早的研究。他认为,虚拟化的孵化器能够拥有更广泛的资源,具有机制和规模上的优势。Ross Grimaldi和 Alessandro Grundi[11]正式将基于互联网的新型孵化器定义为虚拟孵化器。之后,关于虚拟孵化器的研究开始拓展到多个层面。例如,K.F.Chan 和 Theresa Lau[12]将虚拟孵化器和传统的企业孵化器进行比较,提出了虚拟孵化器所特有的孵化服务;Michael Schwartz和Christoph Hornych[13]对虚拟孵化器内在孵企业的筛选进行了研究等。2012年,美国将大学虚拟孵化器列入“Start Up America”计划,虚拟孵化器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时期,并逐渐演化出虚拟科技孵化器、虚拟大学园、虚拟科学院等多种组织形式。

反观国内,2000年,钱平凡在《管理世界》上发表了“孵化器运作的国际经验与我国孵化器产业的发展对策”一文,提出我国的孵化器应借助互联网提供相关信息和服务[3]。之后,我国对于虚拟孵化器的理论研究逐渐深入到发展模式、体系构建、创投合作模式、运行机理、功能定位、服务价值及其影响因素[14-17]等多个方面。此时,我国的虚拟孵化器也开始进入实践探索阶段。众多传统孵化器开始借助网络技术提升自身的培育服务能力。例如,武汉科技企业孵化器构建的虚拟孵化平台以门户网站为载体,全天候全方位为本地和远程在孵企业提供服务,并设立空中课堂对在孵企业进行网络授课。2015年,随着“互联网+”的积极推进,虚拟孵化平台的发展进程开始加快,并呈现出新的特色。例如:2015年,北京中关村构建“互联网+创业孵化”的虚拟孵化集群;2016年,天津构建虚拟孵化平台助推大众网上创业;2017年,深圳南山区构建基于评级与大数据的虚拟孵化器;截至2019年,猪八戒网与腾讯、优客工场等聚合各类资源打造的虚拟孵化社区,其入驻企业超3 120家,日均服务交易超30 000次。

1.2 虚拟孵化器的运行机制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支持大中小企业和各类主体融通创新。融通创新的本质是大中小企业通过与外部创新网络中不同主体(产业伙伴、知识伙伴、政府机构、创新中介机构等)进行资源融合互补、知识协同共享、共创价值实现的协同创新发展模式[18]。

以互联网为载体的虚拟孵化体系包含孵化器、政、产、学、研、金、中介等多维主体,共同构成了一个广域协同的融通创新网络(见图1)。其中,企业是虚拟孵化系统的主体。借助虚拟孵化平台全链条的网络化服务机制,创业企业不断提高技术水平与创新生产工艺,形成各种新业态和新模式。政府是虚拟孵化系统的引导者。虚拟孵化器在政府各项政策的支持与引导下创建,进而与各行业企业及各网络服务商、法律机构、财务机构等第三方中介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孵化器将各方提供的各类科技资源以及投融资信息集聚于公共服务平台,再通过筛选、整理、统筹等流程进行高效的资源共享和分配,最后配置专业化的人员提供一对一在线咨询、培训等服务,包括专家指导、广告代理、财务管理、法律援助等。金融机构是虚拟孵化系统重要的推动力量。其为孵化器内的在孵企业提供股权融资、银行借款、担保贷款以及金融产品等金融服务,帮助在孵企业获得安全可靠的资金链,实现资金、技术和产品三者之间的互相转化,从而推动在孵企业成功“毕业”。多维主体借助网络技术,打破了地域限制,让彼此之间的信息交流和资源流动能够随时随地发生,这为在孵企业提供了更高质量的创业孵化服务和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在融通创新的大背景下,虚拟孵化器多元协同的信息化管理与服务机制更有可能成为未来产业的成长方向,这一新兴孵育模式也有望成为赋能新经济发展、服务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型加速器。

图1 虚拟孵化器运行机制图

1.3 虚拟孵化器的发展特点

虚拟孵化器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通过高效的资源整合,为在孵企业提供了低成本、高质量的孵化服务。①借助网络技术,克服地域局限。虚拟孵化器摒弃了传统孵化器所依赖的实体孵化空间,是互联网与实体孵化器相结合后的产物。通过网络技术,虚拟孵化器将人、机器以及服务等“云端化”,将技术、资本与市场等资源集中化,构建虚拟化的公共孵育服务平台,为入驻平台的在孵企业提供各类专业化服务和优质资源并实现零距离云上对接。②践行协同理念,整合各类资源。虚拟孵化器将政府、产业、学研、金融、中介等各方主体的优势资源有效整合,带动了信息和资源的自由流动,有效降低了在孵企业开展创新创业活动的沟通和交易成本,实现了各个创新主体之间的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虚拟孵化器的建设虽然日趋成熟和完善,但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着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①从整体运行来看,虚拟孵化是跨主体的协同过程,虚拟孵化器的良好运行离不开政、产、学、研、金、中介等多元主体的合作。从局部来看,虚拟孵化器的内部又包含着多个子系统,而这些子系统的内部又是一个多元协同网络。因此,不仅是各系统之间,各子系统内部也需要建立起有效的协同机制,最终达到资源整合和优势互补的效果。②从运行机制来看,虚拟孵化器承担着促进资金融通的重要任务。资金往往是在孵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限制性因素之一,因而如何在金融机构与在孵企业之间进行信息的传递和共享,实现金融机构与在孵企业的有效对接,也是虚拟孵化器建设的重点。

1.4 金融支持的理论分析框架

本文立足虚拟孵化器的运行机制和内在发展特点,并结合以往相关理论和实践研究,在深入分析金融支持作用机理的基础上,尝试构建虚拟孵化器在孵企业金融支持系统的理论分析框架,如图2所示。

图2 金融支持理论分析框架

①跨主体协同。金融支持活动的开展需要政策、信息、资金等多种资源,而单一的金融主体难以拥有开展金融活动的全部优势资源。政府在政策制定、信息获取、宏观引导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金融主体拥有大量的资金;企业拥有人才、知识和技术,具有让科技成果转化成产品的能力。从帕累托最优理论来看,跨主体的协同过程是各个主体充分发挥各自的能力优势,整合互补性资源,以最小的成本实现资源的高效传导,创造资源的最大价值的过程。多元协同的组织形式需要在各利益相关者之间建立有效的协调机制,在互信的基础上制定好合作规则和协议,降低各方沟通和交易成本,实现优势和资源互补。基于虚拟孵化器的运行过程,虚拟孵化器的网络化管理模式要求其具备更加稳定、完善的协调机制,以此克服网络自由化和开放性带来的合作问题;并且需要建立一套适用于网络合作组织形式的管理机制,来实现任务分工、资源配置及规则约束。

②多渠道合作。从风险分担和利益共享理论来看,多元金融渠道的合作本质是:多元资本主体共同参与创新活动,共同分散创新中的风险,共同分享创新带来的收益,形成价值创造循环。中小微企业在技术创新、产品销售等一系列事关生存发展的关键环节上都存在着较高的风险,如研发风险、市场风险、管理风险、还贷风险等。由于风险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仅靠某个单一的资本供给主体是无法承担这些风险的,需要建立多元化的资金投入体系,拓宽融资渠道,通过多样化的金融主体、金融工具、金融产品、金融业务以及管理手段来防范、控制和分散企业的创新创业风险,助力企业实现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从虚拟孵化器的运行机制来看,虚拟孵化器的良好运行离不开政、产、学、研、金、中介等多主体的融通。从虚拟孵化器金融支持这一子系统的特点来看,由于在孵企业成立时间短、规模小、资信不高等特点,其在成长发展时期普遍面临着较高风险,融资渠道受限。因此,各资金供给者的多元协同对于在孵企业的生存发展、风险分散和价值创造具有重要的意义。这需要利用虚拟孵化器的信息化和网络化手段形成以政府基金为引导,银保投贷为支撑,风投和私募为重要来源,民间和社会资本广泛参与的多元化、多渠道的金融支持体系。各金融主体通过合理分工与协调,分散和化解孵化过程中的风险,同时降低风险发生后造成的损失及风险管理成本,实现风险的共担。

③企业与金融机构的对接。不论是跨主体的协同还是多元金融渠道的合作,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实现科技和金融的有效对接。信息成本一直是阻碍资本流向、影响科技与资本高效融合的主要因素之一。从信息不对称理论来看,企业需要通过融资实现资金、技术和产品三者之间的互相转化。所以,资金供给者需要全方位了解企业的财务信息和信用状况,以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但由于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存在,二者之间无法全面掌握对方的信息以做出最优的选择,这导致中小企业融资困难以及金融资源配置出现扭曲和浪费的问题。从运行机制来看,虚拟孵化器承担着促进资金融通的重要任务,资金支持对于在孵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虚拟孵化器需要在金融机构与在孵企业之间开展好信息的传递和共享工作,降低信息不对称的程度,高效配置金融资源,实现金融机构与在孵企业的有效对接。

综上所述,本文认为虚拟孵化器在运行过程中面临的现实问题主要集中在金融支持上。其中,如何有效开展跨主体的合作,如何实现主体之间的多元协同,如何实现在孵企业与金融机构之间的高效对接等,是虚拟孵化器建设的重点方向。因此,本文尝试探究虚拟孵化器的金融支持模式,通过对深圳市南山区虚拟孵化器进行案例研究与经验总结,为虚拟孵化器金融支持系统的构建提供思路和实践启示。

2 研究设计

2.1 方法选择

本文采用单案例研究方法,通过对案例运行过程的描述性、探索性和解释性分析,了解各主体在特定情境脉络下的互动过程,从而达到本文的研究目的,即如何实现金融机构和在孵企业的有效对接。

2.2 案例选择

根据理论抽样原则,本研究选择了深圳市南山区虚拟孵化器作为研究对象。理由如下:①案例的典型性。深圳市南山区是全国重点双创示范基地,其率先开展了构建虚拟孵化公共服务平台方面的探索,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全国众多虚拟孵化器建设中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具有较强的代表性。②研究目的与研究对象的适配性。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探究虚拟孵化器如何为在孵企业提供金融支持服务。深圳市南山区虚拟孵化器联合政府基金、银保、天使投资以及VC、PE等多个主体,为在孵企业提供了全渠道、多方位的金融支持。这一科技金融新模式可以为全国虚拟孵化器的金融服务提供一定的借鉴,对于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因此,该案例与本研究的目的相契合。③数据的可获得性。深圳市南山区虚拟孵化器超越地域限制为在孵企业提供了全方位支持,在构建金融支持系统的过程中,形成了完整丰富的数据链。

2.3 数据收集

本研究收集的数据和资料主要源于以下渠道:①一手数据,如访谈获得的数据资料。针对事先准备的相关问题,课题组人员与南山区虚拟孵化器的主管进行线上交谈,并结合实际情况对问题进行调整,访谈结束后及时整理,形成一手资料。②二手数据,如网络上官方公开发布的数据资料、内部调研报告、微信推送的信息、文献资料等。由于深圳市南山区虚拟孵化器的金融支持模式成效显著,其获得了社会的较大关注。因此,本研究的部分资料来源于南方新闻网和腾讯等主流媒体以及政府网站(如发改委发布的评论和报道,南山区政府官方网站发布的最新动态等)。这两类数据资料的相互补充和交叉论证,保证了本案例研究的可靠性与真实性。

3 案例介绍与分析

为构建多维主体参与、全链条式的投融资服务体系,促进南山区科技金融的发展,2017年11月,深圳市南山区发布了《2017南山区科技金融发展白皮书》,有效推动了“1138”科技金融生态体系的形成,即以南山科技金融在线平台为支撑,以中小科技企业创新能力评价系统为核心,通过政企、银保、投贷三者的联动,并结合八项专门的科技金融产品。该体系的特色之一是提出构建基于评级与大数据的虚拟孵化器。

3.1 深圳市南山区虚拟孵化器的构建过程

深圳市南山区构建的虚拟孵化器以南山科技金融在线平台为依托,以科技企业创新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为核心,在综合工商、税务、电力、经信、科创等部门数据资源的基础上,通过四位一体的评价指标(包括创新能力、管理能力、经营环境和财务指标)对中小企业进行平台评级,估测其投资价值和发展潜力;在解析完海量的数据之后,从行业分布、创业者受教育程度、企业研发投入及专利水平等方面分别概括南山区中小企业的特征,并对这些企业的发展状况或发展趋势进行画像。基于上述评级与大数据的支撑,虚拟孵化器运用互联网技术,突破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对进入虚拟孵化器内多主体的资源进行筛选、整合和分配,为企业提供在线孵化辅导服务、协同服务与网络化服务、金融服务、成果转化服务等[19]。南山区虚拟孵化器的结构如图3所示。

图3 南山区基于评级与大数据的虚拟孵化器结构简图

3.2 深圳市南山区虚拟孵化器的金融支持体系

深圳市南山区虚拟孵化器的金融支持体系包含在孵企业、政府、银行、担保机构、风投机构、私募机构等多个主体,其超越地域的限制,通过线上方式整合和分配金融资源,为在孵企业提供了全方位支持,形成了“虚拟孵化+政企+银保+投贷”的金融支持新模式。

①政府部门支持和引导多方主体共同参与金融支持体系的构建。在政府基金方面,2015年南山区政府与汇通金控投资有限公司共同出资设立了南山区产业发展投资引导基金,并通过参股或合伙的方式发起设立各类投资基金,或直接投资具体项目。政府基金能够为在孵企业提供资金、增值服务等方面的支持,以解决种子期、初创期投资风险高导致的社会资本介入不足等问题。在专项资金资助方面,南山区政府积极探索包括“获奖奖金+政府资助+风险补贴”组合型政策在内的多种措施,在放大政府资金效用的同时,实现金融资本与创业企业的融合。

总体而言,政府的宏观调控在经济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20]。南山区政府通过顶层制度设计,搭建多个金融服务平台,营造出浓厚的市场化创新创业氛围,加强各方主体的交流和合作,减少机会主义行为,推动着虚拟孵化器内部资源的合理流动和精准配置。此外,政府基金作为财政支出的创新方式之一,在培育和发展经济新动能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财政资金的托底和长期保障功能,增强了投资方的安全感和积极性,带动社会资本和各类闲散资金源源不断地流向虚拟孵化器,最终降低多方主体的投资风险。南山区科技金融在线平台运行情况及科技金融产品体系见图4和图5。

图4 南山区科技金融在线平台运行简图

图5 科技金融产品体系图

②构建多元化融资与信息服务平台,促进企业与金融机构对接。南山区集聚了全市80%的私募投资机构、98%的融资租赁公司、91%的商业保理公司(以注册地统计),形成了前海、后海、科技金融城三大金融集聚区。通过与深交所合作开通创新企业股权融资服务平台,南山区推出三大举措:“创新创业企业(深圳·南山)上市培育基地”“创新企业股权融资服务平台(深圳·南山)”“中国高新科技企业投融资巡回路演·深圳站”。这些举措为在孵企业的债券融资和股权融资提供了信息平台,通过信息展示、数据查询等低成本、高效率的服务,能够有效促进中小微企业与金融机构的对接。

③依托孵化器平台,实现多方信息交互与共享。2018年,南山区借助联易融在供应链金融领域的AI、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合作构建出具有数字化、线上化、多元化等特征的南山区智慧金融服务平台,与其对接的有北京银行、中国银行、招商银行等在内的几十家银行以及PE、VC、天使投资类金融机构。在孵企业在平台上享有申请利息补贴、申请融资、找寻合适的融资产品或信息等金融服务。而金融机构也可以借助平台发布金融产品、搜集客户融资需求信息等。该平台有为金融机构和企业匹配合适的信息及产品,提供不同债股融资对接等智能化功能。其中,政府是智慧金融服务平台的管理员,负责制定平台运行规则,设立金融机构准入门槛以及审核金融产品质量等。政府与虚拟孵化器内其他主体共同搭建的智慧金融服务平台,为不同发展阶段的在孵企业提供了全生态链的综合金融服务,为政府、企业和金融机构三方提供了信息交流渠道,推动资源和信息的交互对接,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实现了各方主体在信息、资金等方面的互补。

④主动挖掘和引导优质在孵企业创新发展,推动金融机构与在孵企业对接。2019年,南山区与北京大学深圳研究院联合打造出“智慧金融实验室”,通过构建南山科技企业成长指数,发掘区内优质的在孵企业,编制优秀在孵企业名录。在此过程中,虚拟孵化器延伸了自身在金融支持方面的衔接作用。一方面,虚拟孵化器主动为优质在孵企业提供发展规划、产品研发、成果转化等方面的专业支持,使得在孵企业具备了更强的竞争力和更大的发展潜力,推动在孵企业实现创新发展,实现了金融支持服务的“前端延伸”;另一方面,虚拟孵化器为VC、PE和天使投资等金融机构提供了优质在孵企业关于发展战略、产品市场空间、成果转化潜力等方面的信息,有效降低了金融机构与企业之间由于信息搜集以及谈判协调而产生的交易成本,推动金融与科技在智慧金融模式下的高效对接,实现了金融支持服务的“后端延伸”。

⑤建立网络环境下的信任机制,实现各方主体资源的高度整合。虚拟孵化器网络化的合作组织形式整合了多方信息资源,基于大数据形成了多方共享的信息资源池,且在发挥信息桥梁作用的过程中不断扩展信息资源池,形成信息积累的良性循环。而正是在信息资源池构建的过程中,虚拟孵化器建立了网络环境下的多方信任机制,并在互信互补的基础上制定金融服务的总体规则,其恪守契约精神,既要完成自己在金融服务中所分配的任务,又要配合其他各方的运作,在体系内形成良好的协作循环。在此基础上,各类涌入虚拟孵化器的信息和资源会得到更高效的整合。因此,虚拟孵化系统内部各主体之间既彼此独立、各司其职,又彼此信赖、良性合作,这样减少了虚拟孵化器的孵化风险,提高了在孵企业的孵化速度以及虚拟孵化器的整体竞争力。

南山区虚拟孵化器为在孵企业构建了一个多维主体参与、全链条的金融支持系统。与传统金融支持不同的是,南山区虚拟孵化器超越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借助“互联网+”以及大数据,实现了在孵企业、政府和金融机构等多方主体的线上联动,畅通了线上合作通道、信息交流和金融服务渠道,使人才、资金等各类资源集中于虚拟平台上,并对其进行整合与分配。同时,南山区虚拟孵化器将有前景的企业推荐给有投资需求的金融机构,将可靠的融资信息提供给适合的在孵企业,以此引导投资机构向优质企业注入更多的资源[8],积极促进科技与金融的有效对接和深度融合。

3.3 深圳市南山区虚拟孵化器金融支持体系融通特征分析

深圳市南山区虚拟孵化器金融支持体系的构建体现了基于融通创新理念的金融支持思路(图6),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图6 深圳市南山区金融支持体系结构

①多方机构主体依托孵化器平台,针对在孵企业进行分级、分阶段精准化金融支持。基于虚拟孵化器平台,政府与建设银行、微众银行等多家银行以及保险、担保机构实现数据互通,通过科技金融在线平台大数据的收集及分析,对在孵企业进行评级与画像,为在孵企业构建了覆盖全生命周期的科技金融产品体系。其中,对种子期企业提供集合担保信贷;对初创期企业开放孵化贷、微业贷;对成长期企业则提供知识产权质押贷等更加多样化的金融产品。在有效的信任机制下,虚拟孵化器能够对在孵企业进行更加精准化的企业评级和画像,这为银行金融产品的推送提供了授信与贷款审批的科学依据,弥补了银行在科技专业方面的局限性;此外,政府基金对在孵企业实施贷款补贴,在降低企业平均贷款成本的同时,一定程度上分散了银行等金融机构的风险。

②借助虚拟网络服务平台,构建多主体的优势资源联动体系。在传统金融支持模式下,企业融资面临着较大的现实问题,即银行提供贷款需要贷款企业进行抵押或担保。而在孵企业大部分处于初创期,缺少相应的抵押物或担保物。较高的风险无法调动银行的放贷积极性,使得银行对于新客户和新项目准入门槛的限制非常严格,同时相关审批流程复杂,放贷周期长等。

深圳市南山区借助网络技术,搭建信息交流、咨询服务和资金对接等各类虚拟平台,构建了政、企、银、保等多方联动的金融支持网络,在不同主体之间形成有效的风险共担和利益共享机制。具体来看:政府凭借自身信用,通过政策的宏观引导和财政的托底作用,为在孵企业提供无形的担保;银行在政府提供的授信与贷款审批的科学依据下,有针对性地推送科技金融产品,既弥补了银行在科技专业方面的局限性,又优化了审批流程,降低了投资风险;保险和担保机构的参与为在孵企业提供了最直接的风险保障,其中,保险业务为在孵企业的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提供保障,担保机构为在孵企业提供信贷支持;风投、私募等机构则带动和吸引社会资金、科技信息等资源进入虚拟孵化系统,不仅实现了多方主体在信息、资金、人才等方面的整合和互补,而且降低了彼此之间信息搜集和谈判协调等沟通和交易的成本。综上,各个金融主体通过虚拟平台实现了便捷且高效的分工和协调,完善了南山区虚拟孵化器内的金融结构,优化了金融资源的配置,分散了企业孵化过程中的风险,也共同享有企业创新的收益。

③疏通线上信息渠道,实现虚拟孵化器与各主体之间的信息共享和互联互通。信息不对称是影响传统金融支持服务的主要障碍之一。由于不全面、不及时的信息互通,在孵企业和资金供给者之间、资金供给者彼此之间以及政府与在孵企业之间,无法全面掌握对方的信息以做出最优的选择。这便造成了中小企业融资困难以及金融资源配置的扭曲和浪费等严重后果。

南山区政府引导打造的智慧金融实验室和智慧金融服务平台等,兼具信息收集、存储与传递的功能;同时基于大数据构建的信息资源池,在开展孵化过程中收集、存储与传递来自多方主体的信息,形成信息资源池的滚动式发展和良性循环。金融机构能够将金融产品、投资需求等信息发布于虚拟平台上;在孵企业通过平台找寻合适的融资产品或信息;平台也有为金融机构和企业匹配合适信息和产品的智能化功能。这些举措实现了政府、金融机构、在孵企业的信息交互与对接。在此过程中,虚拟孵化器能够有效推动各主体之间信息的传递和共享,使金融机构能够通过虚拟孵化器的信息平台更高效、更精准地获取在孵企业的财务状况、项目状况和发展状况;同时也能够使在孵企业通过信息平台获知大多数金融机构发布的投资信息,进而推动多方主体在金融资源方面的高效整合和配置,实现金融支持与在孵企业的有效对接。南山区虚拟孵化器金融支持思路见表1。

表1 虚拟孵化器金融支持思路

4 结论与启示

本文基于融通创新理念,分析了虚拟孵化器的发展历程和运行机制,并结合信息不对称和风险共担等相关理论,以深圳市南山区虚拟孵化器为案例,探究了其金融支持模式,为其他虚拟孵化器金融支持体系的构建提供了思路。通过理论和案例研究,本文认为:①构建多维主体参与、多渠道、全链条的金融支持系统对虚拟孵化器在孵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解决虚拟孵化器运行中面临的现实问题也具有重要意义;②构建完善的金融支持系统需要政府进行顶层制度设计,并在政策和资金等方面对多方金融机构加以支持和引导;③与传统金融支持相比,构建完善的虚拟孵化器金融支持体系不仅需要搭建信息互通平台,通过降低各主体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实现科技和金融的有效结合,还需要整合银行、担保、VC、PE等多主体的优势资源,在各主体之间建立信任机制、风险共担机制和利益共享机制,形成金融集成效应。

本研究为其他虚拟孵化器甚至双创示范基地的金融支持实践提供了一定的政策启示。第一,加速金融资源在虚拟孵化器内的集聚,完善科技金融生态链。利用网络技术完善虚拟孵化器的增值服务,提升虚拟孵化器的附加值,吸引更多优质的大企业、银行类金融机构和风投机构进入虚拟孵化系统。第二,强化供需对接,实现精准化支持。对于进入虚拟孵化系统的信息和资源进行严格的审查、筛选和分类,主动为在孵企业提供“前端服务”,推动在孵企业创新发展,以此吸引高质量的金融支持。第三,打造全生命周期、金字塔式的金融服务体系。为虚拟孵化系统内的在孵企业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估和分类,针对处于不同生命周期的在孵企业,有的放矢地提供持续性、精准化的金融服务。同时,对处于金字塔顶端位置的重点在孵企业提供多元化服务,形成在孵企业金融支持的品牌效应,连点成线、以线带面,建立紧密的多方主体互利共赢关系,于在孵企业之间形成横向的协同发展机制。

猜你喜欢
南山区孵化器主体
强化述职评议 落实主体责任
读迷作品
论碳审计主体
我当“官”了
何谓“主体间性”
国内高新区数字经济发展路径研究
略论意象间的主体构架
孵化器清场
基于DEA有效性分析的企业孵化器运行效率评价——以西部地区30家国家级企业孵化器为例
天蓝蓝,海蓝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