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煜
1938年9月10日,《新华日报》发表了作家陈克寒采写的战地通讯《井陉的矿工游击队》。当时并无报告文学这一文体的称呼,但据我看来,可以纳入今之报告文学一系。
此文是陈克寒在抗日根据地冀察晋边区所采访撰写的系列通讯(共20篇)之中的第15篇。不久作者把这20篇通讯结集成书,由新华日报馆印刷发行,书名为《模范抗日根据地冀察晋边区》。平装,竖排版,共148页。通读一遍,写下此文。
首先,作者用较多篇幅介绍了井陉煤矿概况与历史沿革。重点讲述了日寇侵占掠夺井陉煤矿的种种罪行,及其所引起矿工们的民族仇恨与反抗斗争的浪潮。特别是一位矿工讲述了他的表妹被日本鬼子强奸的兽行,“日本兵进到我表妹房间里,关紧房门,五个钟点没有出来”。
其次,讲了日本鬼子在煤矿推行恶政的手段:扶持汉奸,建立维持会,驻扎警特,残酷镇压。在这种背景下,黨领导下的边区工人救国会派人到矿区工人中活动、串联,组织了矿工游击队。
第三,重点讲了游击队灵活机动的战斗方式与活动特点。比如找一些矿工骨干,夜间到煤矿四周打枪,天天如此,使鬼子汉奸夜间不堪其扰,白天就没有精力骚扰矿区居民了。还经常破坏铁路和其它设施。惩治汉奸是主要工作,先把“最不顾廉耻、为日军工作最殷勤、最卖力的一个汉奸”,夜间予以处决,并贴出铁血锄奸团的布告。此外他们还在山上建立了枪械维修点。队伍不断扩大,深得民心,矿工游击队的斗争更加积极活跃了。
第四,讲述了游击队瓦解伪军和矿警队的工作十分成功,伪军纷纷叛变,矿警也反正投奔游击队。统一战线工作比较出色,连矿务局里的德国工程师白劳克也同情游击队。
最后,作者充分写出了游击队的骄人成绩及重大胜利。武器装备大大改善,有七挺重机枪、十一挺轻机枪、一百多支步枪,2.6万发子弹、一千多枚手榴弹。还有发电机、电话机、迫击炮,设立了“小兵工厂”。几个月先后进行了大小32次战斗,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大长了矿工的志气,壮大了八路军和矿工游击队的声威。
这篇作品写得有声有色,有情有景,文字朴实,重点突出,逻辑关系严密。是一篇较为出色的煤矿报告文学作品。
陈克寒为浙江慈溪人,1934年参加左翼作家联盟,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6年在红色中华通讯社西安分社工作。1937年到延安新华通讯社工作,参与创办《解放》周刊。1945年任新华总社第一副社长。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在新华通讯社、新闻总署、出版总署、文化部及中共北京市委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