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陉地望考辨

2023-04-07 00:46
石家庄学院学报 2023年1期
关键词:土门井陉鹿泉

徐 超

(北京考古遗址博物馆 展陈部,北京 100160)

井陉,位于今山西省平定县与河北省石家庄市鹿泉区之间,地当太行山脉北部,左控幽冀,右扼雍并,是古代华北平原和山西高原相互往来的咽喉要道。早在先秦时期,便以“天下九塞”之一闻名海内,秦汉之际的“背水一战”更使其名噪史册。有关井陉的战争、冲突史不绝书,关注与研究者,亦是代有其人,诸如《水经注》《元和郡县图》《太平寰宇记》《读史方舆纪要》等地理学类著作都对它有着专门性的论述。但是,这些记载在井陉地望上存在描述不一甚至自相矛盾的问题,某些错误沿用至今。本文根据传世文献记载,依据前辈学者的研究成果,试图理清井陉地望,解决相关地理概念问题。

一、传世文献关于井陉记载研究及演变

早在两汉时期,班固的《汉书·地理志》常山郡条下就有“井陉”的记载,这是目前已知有关井陉设县最早的文献记载,说明西汉时期已有井陉县。[1]1575-1576

魏晋南北朝时期裴骃的《史记集解》对王翦“下井陉”有“服虔曰:‘山名,在常山。今为县。音刑。’”的引注。[2]233郦道元的《水经注》载,“绵蔓水……水出乐平郡之上艾县(今山西平定县)……北流,迳井陉关下”[3]265-266。郦氏认为井陉关在平定东北。魏收的《魏书·地形志》常山郡条有“井陉”记载、乐平郡条有“石艾”记载,[4]2465但在石艾县(上艾县)条下还有“有井陉关、苇泽关、董卓城、妒女泉及祠”[4]2468的补充说明。据此可知,魏收认为井陉关属于石艾县而不属于井陉县,即在今平定县境内。

隋唐时期颜师古注《汉书》说到“井陉之口,赵之西界山险道也”[1]3020-3021,即以井陉口概称井陉。李贤注《后汉书》提到“井陉关也。要害之塞,故曰名关。《东观记》作石陉关”[5]968-969,认为石陉关即井陉关。司马贞的《史记索隐》认为井陉是井陉山,并引用《汉书·地理志》“井陉山在(石邑)西”[2]2615的记载,指出井陉在石邑(今河北石家庄市鹿泉区东南)西。张守节的《史记正义》指出:“井陉故关在并州石艾县东十八里,即井陉口。”[2]2615井陉口即是今平定东北旧关。杜佑《通典·州郡典》常山郡鹿泉条载“井陉口在此,今谓之土门”[6]947,是以鹿泉县土门为井陉口。李吉甫的《元和郡县图志》在广阳县(今平定)条载“井陉故关,在县东北八十里……今按井陉亦名土门关”[7]373,又在获鹿县条载“井陉口,今名土门口,县西南十里。即太行八陉之第五陉,四面高,中央下,似井,故名之”[7]480-481。其将井陉关、土门关作为一地,都为今平定旧关,又以井陉口为土门口概称太行八陉之井陉。《新唐书·地理志》太原府广阳县条载“本石艾,天宝元年更名。东有井陉故关”[8]1004,指出井陉关在平定东;又在镇州获鹿县条提到,“本鹿泉,天宝十五载更名。有故井陉关,一名土门关”[8]1015。《新唐书》认为井陉关既在平定东又在鹿泉土门。

宋元时期乐史的《太平寰宇记》在平定县条载,“井陉故关在县东八十里”[9]1052,在石邑县条记“韩信山。隋图经云:‘山团,俗呼韩信台,又呼为土门口。’西入井陉,即向太原路是也”[9]1050,又在获鹿县条提到“井陉名土门口,在县西南十里,即太行八陉之第五陉”[9]1052。《寰宇记》以今平定东旧关为井陉关,用土门关概称井陉,又指出韩信山又呼为土门关。《宋史·地理志》在平定军条提到“唐广阳县,太平兴国四年改。有故井陉关、百井寨”[10]2136,即以井陉关在平定县境内。马端临的《文献通考·舆地考》在获鹿县条提到“有井陉关”[11]8568,是以井陉关在鹿泉县境内。胡三省注《资治通鉴》提到“应劭曰:井陉在常山郡井陉县西,唐谓之土门”[12]223,即以鹿泉土门为井陉。

明清时期《明史·地理志》在正定府获鹿县条提到“又有土门关在其西,亦曰井陉关”[13]893,是以鹿泉土门关为井陉关,在平定州条说到“又东有故关即井陉关也”[13]959,又以平定旧关为井陉关。顾祖禹的《读史方舆纪要》指出“井陉关,在真定府获鹿县西十里,山西平定州东九十里。《吕氏春秋》:天下九塞,井陉其一。亦曰土门关。《地记》:太行八陉,其第五陉曰土门关……《汉志》亦谓之石研关,上党三关之一也研,读曰刑。关盖与上党连界”[14]424,在正定府获鹿县条下认为“土门关,县十里,即井陉关,亦曰井陉口。《唐志》:县有井陉关,一名土门关。盖井陉在县界也。或以为即故关。故关,盖井陉西出之道耳”[14]600,又在平定州条指出“故关,州东九十里,道出井陉之要口也。《通志》谓之井陉关,今关与直隶井陉县接界”[14]1842。《纪要》将鹿泉土门和平定旧关皆谓井陉关,亦是井陉口,并以此概称井陉,还提到井陉关也是石研关。《嘉庆重修一统志》载:“井陉关在井陉县东北井陉山上,与获鹿县接界,亦曰土门关,即《吕氏春秋》九塞之一也。”[15]1118其将井陉关、土门关、井陉都当做今鹿泉土门。杨守敬疏《水经注》引《新唐书·地理志》记载,认为桃水所迳的井陉关为土门关,“关在井陉县东北井陉山上,与获鹿县接界”[16]975,即今鹿泉土门。

及至今世。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辞海》解释“井陉关”为“又名土门关。故址在今河北井陉北井陉山上。又县西有故关,乃井陉西出之口。《吕氏春秋·有始览》以此为九塞之一……是太行山区进入华北平原的隘口,为‘太行八陉’之一”[17]29,其将井陉关、土门关、故关混同为一并概称井陉。而《获鹿县地名资料汇编》则说“并陉关,又称井陉口。有二关,一是井陉故关(固关),今称旧关(在平定县境),一是获鹿土门关”[18]77。张晓生认为“井陉关又名土门关,故址在河北省西部井陉县东北的井陉山上”[19]29,以鹿泉土门为井陉关。胡阿祥在《兵家必争之地》一书中指出:“井陉关,又称井陉口、土门关或土门口。《汉书·地理志》称为石研关,位于河北省井陉县东北的井陉山上……井陉关地处太行山区进入华北平原的隘口,为太行八陉第五陉——井陉隘道的关口。”[20]428-429其将井陉关作鹿泉土门,亦是汉代石研关,且区分出井陉关和井陉两个概念。

综上所述,笔者以为,历代学者对于井陉地望阐释有别的焦点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井陉概念问题。诸多记载将自然地形的井陉、井陉山和行政建制的井陉县相互混淆,并只用一具体关口概称“太行八陉”中的第五陉或“天下九塞”的井陉塞。如《史记集解》理解王翦“下井陉”中的“井陉”既为山又为县;《史记索隐》注解韩信“东下井陉击赵”的井陉为石邑西的井陉山。又如《元和志》《寰宇记》《纪要》用土门关概称太行八陉之井陉。

第二,井陉关的具体位置。文献记载可分成4个观点:《后汉书》李贤注认为井陉关就是石陉关,《水经注》《魏书·地形志》《史记正义》《元和志》《寰宇记》《宋史·地理志》等认为井陉关在平定县东北旧关,《文献通考·舆地考》《嘉庆重修一统志》《水经注》杨守敬疏等以今鹿泉境内土门为井陉关,而《新唐书·地理志》《明史·地理志》和《纪要》则将鹿泉西南土门和平定东北旧关都作井陉关。

第三,井陉口的具体位置。不少学者对于井陉口的具体记载存在分歧,或张冠李戴,或自相矛盾。如《史记正义》认为井陉口在平定东北,《元和志》《通典·州郡典》认为井陉口在鹿泉土门,而《纪要》则说土门关(鹿泉土门)和故关(平定旧关)皆是井陉口。

除了上述文献之外,笔者还发现明清、民国时期的地方志也有类似问题。明《成化山西通志》载,“井陉关,一名故关,在平定州东九十里”,“故关,在州东九十里,即汉韩信下赵井陉口是也”[21]111。此志以井陉关即井陉口在平定东。王士翘的《西关志》指出“故关,古井陉口”[22]512,清《雍正山西通志》平定州条载,“井陉关,旧名井陉故关,路通井陉县,即汉韩信击赵下井陉口也”,“故关山,州东九十里。两山险隘,关踞其中,即古井陉口”[23]383-385,也以平定故关为井陉关又称为井陉口。《雍正井陉县志》载:“古井陉口即今之固关也,在县西南四十里,属山西平定州,为直隶要害,故守御直属官兵。明正统二年始名故关,后又改为固。按古井陉口有二,西则固关,东则获鹿之土门是也。”[24]182此县志明确指出井陉口有两处,西则固关东则土门。《乾隆正定府志》载:“井陉关,在井陉县东北井陉山上,与获鹿县接界,亦曰土门关,即吕氏春秋九塞之一……井陉志云,县西有故关,即古井陉口。今考故关乃井陉西出之口,井陉关古在县东北不在县西。”[25]396-397《正定府志》认为井陉关即土门关在县东北,又引用井陉志指出故关即井陉口,却未分清故关、土门关之区别,错断井陉关的具体方位。《光绪获鹿县志》认为“井陉口在县西五里,即汉所云土门关”,又节录吴文楠《淮阴侯背水阵师出井陉口考》指出,“井陉为赵地咽喉,其西曰故关属井陉,其东曰土门属石邑”[26]44。《光绪平定州志》载:“故关,在州东九十五里,即汉韩信下赵井陉口是也。”[27]62《光绪畿辅通志》载:“井陉关,在县东北井陉山上,与获鹿县接界,亦曰土门关,即《吕氏春秋》九塞之一。古名井陉口……井陉口,今名土门口在获鹿县西南十里,即太行第五陉也。获鹿县有故井陉关,一名土门关。韩信山,俗呼土门口……土门为井陉东出之口,故关为井陉西出之口在山西平定界……固关,在县西南四十三里。即井陉西口,通车大道。地属山西平定州,为直隶要害。旧名故关。”又在获鹿县条载:“土门关,在县十里,即古井陉口。西出山西要路,今为土门村。”[28]101-103,105此通志博采众家之言,反使其对于具体地望解释繁杂,自相矛盾。民国《河北通志稿》对于井陉关、固关的记载也因所引众多导致记载混乱。[29]547

奥达特罗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和安全性的系统评价…………………………………………………… 万子琳等(14):1977

由上可知,明清、民国时期的地方志在井陉关的问题上因沿袭前代文献,也存在着三种说法——平定旧关说、鹿泉土门说或兼而有之说,而在井陉口的具体位置上,方志中出现了井陉存在东西两个井陉口的记载。又因明朝固关军事防御体系新立,不少方志对于固关和故关地望混淆不清。

总之,由于人类生存生活的需要,井陉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重要的军事、交通价值,伴生出井陉口、井陉关、井陉县等名称。秦汉以后的历代文献对井陉县的建置沿革、县治迁移记载较为统一,无明显分歧,但涉及到井陉关、井陉口等具体地理位置释义注解时却叙述不一,甚至自相矛盾。

二、井陉相关地理问题综考

笔者在前辈学者的研究基础上,反复核查历代文献,重点参考地方志,结合实际地形,将井陉及其相关地理问题逐个考证。

(一)井陉

陉者。许慎说“陉,山绝坎也”“,坎者,陷也”[30]734。徐广曰:“陉者山绝之名。”[2]181《1尔雅》曰:“山绝陉。郭璞注曰,连山中断绝。”[31]88这些注解都认为“陉”是指山脉塌陷的地方。但郭璞又在《穆天子传》中注曰:“燕赵谓山脊为鈃, 即井鈃山也,在今常山石邑县。鈃音邢。”[32]《1寰宇记》引用了此段说法。[9]1252而《纪要》“燕赵之间,亦谓山脊为陉”[14]425的说法,笔者推测也应出于此处。《穆天子传》的“至于鈃山之下”的“鈃山”是否为井陉山还有待考证。但以“陉”为名的不仅是井陉,还有轵关陉、太行陉等,如果按照郭注《穆天子传》的解释,是为山脊,那其余七陉就很难解释。《元和志》载“太行八陉”时首先点明“连山中断曰陉”进而引用《述征记》分诉八陉。《纪要》直接引用,过于草率。所以,井陉的“陉”应是指山脉塌陷的地方而非山脊。

《雍正井陉县志》载:“井陉,本古地名。淮南子曰天下九塞,井陉其一。寰宇记云,四方高,中央下,如井之深,如灶之陉,燕赵谓山脊曰陉,下视如井,故谓井陉。”[24]162县志引《寰宇记》用两种说法解释井陉名称缘由:一是“如井之深,如灶之陉”;一是山脊谓陉,从山脊往下看地形似井。陉谓山脊说法上文已做讨论。而“如井之深,如灶之陉”的说法在《寰宇记》中无可查找,《寰宇记》中只有“陉山,在县东南八十里,四面高,中央下,如井,故曰井陉”类似记载。[9]1252现有文献最早对井陉名称作出解释的,当是唐朝的《元和志》。《元和志》中关于此点有两处说明:一在井陉县“陉山”条提到“陉山,在县东南八十里。四面高,中央下,如井,故曰井陉,属常山郡”;一在获鹿县“井陉口”条又说“井陉口,今名土门关,在县西南十里。即太行八陉之第五陉也,四面高,中央下,似井,故名之。……《述征记》曰:‘其山首自河内,有八陉,井陉第五。四面高,中央低,似井,故名之”[7]480-481。排除用井陉口概称井陉的这条记载不可用之外,《元和志》对于井陉的解释是通过解释“陉山”地望来体现的。这点《寰宇记》与之相同。但是两书并没有具体解释陉山如何体现出“如井”的问题,这给后人理解造成了麻烦。如《纪要》就说:“至井陉东北五十里曰陉山,其山四面高,中下如井,故曰井陉。”[14]425顾氏凭空理解为陉山是四面高中下如井。严耕望先生认为,“井字山形,当指山而言”[33]1149。据地理学家发现,今井陉县的地貌,四面为低山环绕,中间为盆地(面积250平方公里,涵盖微水镇、天长镇等地)。盆地内部海拔200到300米,盆地的东部和西部都被低山、丘陵环绕,西部山势较陡,东部山势平缓。如此说来,“井”字当是形容盆地地形而不是指山形。《元和志》和《寰宇记》欲要表达的是站在陉山上,向山下看,四周高,中部低,地形似一井口。所以县志才提到“下视如井”。

总之,整个地形是四面高中央低,像井口,再加上从诸山丘陵中穿行的一条西南——东北走向的天然陉道,井陉因此得名。“太行八陉”之第五陉、“天下九塞”之一的井陉特指穿行于太行山脉百余里的一条天然陉道。

(二)井陉县

汉以后,历朝历代都保留了在井陉地区设县的建置习惯,只是某些历史时期出现了将井陉县省入他县或将他县并进井陉县的情况。总体而言,这一地区的县级行政建制较为稳定,[29]166只是井陉县的县治历代变迁较多。据民国《井陉志史料》载,宋以前县治不可考,大致位于今井陉县天长镇北部,唐元和之前治所设在天长镇北部的天护村(今称天户村)。[35]4依《宋史·地理志》载,宋熙宁八年“徙治天武军,即县治置军使”[10]2126。民国《井陉县志料》考证天武军故址在威州(今威州镇),金末或元初移治所于天长镇。[35]4-8明清、民国县治都稳定在天长镇。1958年11月,井陉、获鹿合并,治所在微水。[34]463今井陉县县城即在微水镇。

据《雍正井陉县志》载,井陉本古地名。《故关志》提到“陉山,在故关东北,汉人置县取此”[22]515。前文已经分析,“井陉”名称取自整个盆地、陉道地形,井陉是横断太行山脉百余里的天然陉道,所以,《故关志》所说不当,前人置县取自于井陉区域内的特殊地形。

(三)陉山

《元和志》和《寰宇记》都说陉山在“(井陉)县东南八十里”。但是,唐宋两代井陉县治已不在一地。唐元和之前,即《元和志》成书之前,井陉县县治在今天长镇北,或在天户村附近,《元和志》所说陉山应在今天户村东南80里处。到了宋代,井陉县徙治于今威州镇,在天户村东北,两处差距甚远。笔者推测,《寰宇记》对于陉山的记载应是直接引用《元和志》,乐史并未考虑到唐宋井陉县县治的变迁。

《纪要》指出陉山在“县(治今天长镇)东北五十里”[14]595,《雍正井陉县志》载:“陉山,在县(治今天长镇)北五十里陉里村,上有石鼓寺、瀑布泉。”民国《井陉县志料》将井陉县内诸山分为若干山系,陉山只是其一,“至北陉乡西,起高峰,曰陉山,为陉山系主峰”;其书又载“陉山,在县治北五十里北陉乡西北五里许”,“石鼓寺,在县治北五十里北陉村西北陉山上”。[35]22,65,109然而今天地理学上将井陉县内小作河以北、治河下游以西山地总称为陉山山段,其主峰在北陉村西,海拔约为700米。据此可知,《纪要》和县志所载之陉山即在今井陉县北陉村村西。需要指出的是,陉山并非陉山山段的最高峰,诸如馒头垴、老鼠垴、三县垴等山峰的海拔都超过了1 000米。

但此陉山是否就是历代文献屡现的“井陉山”?严耕望先生认为,《元和志》中的镇州“陉山”条前脱一“井”字,应为“井陉山”,其说依据于《寰宇记》所载“陉山”不脱“井”字。[33]1148-1149笔者查阅今中华书局版的《寰宇记》发现并未有脱“井”字一事。顾祖禹曾提到井陉县界众山都是“太行之支陇”。[14]595严耕望也推测“盖井陉山为此区名山,而诸山盘错,随处多可膺此一名耳”[33]1149。由于井陉名气之大,不少学者因对井陉及其名称由来理解不当而衍生出一“井陉山”的说法。实际上,由于井陉盆地的特殊地形,使其周边并无学者臆想中的险山绝领,只有一个相对高差的险。所谓的井陉山,应当是井陉县境内诸山的一个地理泛称,类似于今天的陉山山段说法。这也就能解释为何《元和志》所载之陉山与今天陉山的具体位置相差甚远。不过,历代文献在传播中是否因传抄疏漏等原因脱了“井”字,使得今天北陉村西边的陉山应呼为“井陉山”,史料缺乏,今无从查起。

(四)井陉口

《雍正井陉县志》明确指出,“古井陉口有二,西则固关(笔者按:应是故关),东则获鹿之土门是也”。清人吴文楠亦说:“邑之西,有井陉关,号曰故关。东则获鹿之土门关,古皆称井陉口。”[24]253今人靳生禾、谢鸿喜的《汉赵井陉之战古战场考察报告》一文也认为“习惯上一般以平定旧关为井陉西口,以鹿泉土门为井陉东口”[36]。笔者以为,历来学者之所以对井陉口的具体位置判定忽左忽右,最为重要的原因是对井陉地形缺乏足够的认识。从地理学上来说,井陉作为一条横断太行山脉的陉道,应该有出入陉道的谷口,是为井陉口。井陉陉道大部分因天然河谷而成,东部鹿泉县土门村是井陉盆地的东部缺口,即东口。而在西部则有两个出口,一在故关(旧关);一在故关北部的平定县娘子关,位于绵蔓河谷地。①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的孟繁峰研究员认为,井陉塞还有南口(杨庄口)和北口(东西治村)的存在(详见孟繁峰《曼葭及井陉的开通》,载《文物春秋》1992年第1期,第38页)。据笔者多方查证,孟说两处位于甘淘河谷地内,有作为南北方向井陉口的可能性,但没有确切资料表明两处即为井陉南北口,故本文不引此说。严格意义上来说,故关是井陉的西南口,娘子关才是井陉的西口。

(五)井陉关

李贤注《后汉书》认为石陉关即井陉关。顾祖禹指出井陉关,“汉志亦谓之石陉关,上党三关之一也”,且补充到“研读曰刑,关盖与上党连界”。但《汉书·地理志》只载“上党郡,秦置,属并州。有上党关、壶口关、石研关、天井关。师古曰:‘研,音形’”[1]1553,并无确切指出井陉关即是石陉关。因此,顾祖禹自己也猜测“盖与上党连界”才被《汉书》归入“上党郡”条目。《雍正井陉县志》和《光绪平定州志》都没有类似记载。笔者以为,井陉关即石研关一说,证据不足,还有待进一步考证。

由前文所引史料可知,现可见的宋代以前的相关文献资料除《新唐书·地理志》之外,都认为井陉关在平定东北,即今旧关处。《新唐书·地理志》既说广阳“东有井陉故关”,又载获鹿县“有故井陉关,一名土门关”,其记载本身就存在自相矛盾的问题,后世引此皆不足信。《纪要》认为“井陉关,在正定府获鹿县西十里,山西平定州东九十里”,此处就出现了一关两地的记载。杨守敬疏《水经注》引用了《新唐书》的观点,认为井陉关在井陉县东北,却忽略了同书的广阳县条的记载。严耕望先生猜测,《新唐书》获鹿县“故井陉关”的记载“疑为广阳东井陉故关之重出误书”,“使得后代志书相承以为关在获鹿之土门,皆误也”。[33]1450,1452笔者以为,从文献记载上看,此猜测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因为《新唐书》的记载错误,使得后代史志相承,加上对于井陉实际地形缺乏了解,造成了后世井陉关在土门或同在平定、土门的混乱记载。另外,随着行政建制在生产生活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使得后人主观上认定井陉关当在井陉县。

关于井陉关的最早记载出自于《魏书·地形志》,其石艾条载“有井陉关、苇泽关、董卓城、宏女泉及祠”。而《新唐书》广阳条则说“东有井陉故关。东北有磐石故关、苇泽故关”[8]1004。对比两条史料可发现,北宋编纂《新唐书》时已对以往井陉关加称“故”字,后世所称“井陉故关”“故井陉关”应源于此处。从此也可推断出井陉关在旧关处说法更为可信。

另外。井陉西边是山西高原,东边是河北平原,地势走向是西高东低。平定海拔有720米,旧关海拔658米,土门村海拔只有144米。[36]从军事防御来说,在旧关设关比在土门村设防更能发挥出井陉的军事价值,战国时中山国于此修建防御工事以及明清重视固关守备就是这一军事观点的最好佐证。

所以,井陉关当在今平定县东北旧关而非鹿泉县土门村。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井陉地形的特殊性,“东下而言,则境内无处非关隘,一转而西,险要便顿失”[35]38。井陉关只是井陉的一处关隘,并不能代表整体的井陉之险。

(六)故关和固关

《雍正井陉县志》指出“明正统二年始名故关,后又改为固。古井陉口有二,西则固关,东则获鹿之土门是也”。《光绪畿辅通志》也说:“固关,在县西南四十三里。即井陉西口,通车大道。地属山西平定州,为直隶要害。旧名故关。”此两志都将固关与故关当做一地。据笔者查证,事实并非如此。《故关志》载,“国朝(明朝)正统二年,与井陉南界平定州地方,创筑城垣。防守官军,隶于真定。因其旧为关隘,名曰故关。嘉靖二十一年虏寇太原密迩故关,地当险要,而旧城险不足,乃北筑于隘口。去井陉四十里,即今新城”,“故关旧城,南至故关新城十里,山西平定州乐平县地方”。[22]512,518《光绪平定州志》更是明确指出“故关,在州东九十五里”,“固关,在州东八十五里”,“在故关西南十五里。明嘉靖年间,太原不靖,建立新固关”。[27]62-63明人取“固若金汤”之意改故关新城为固关。总之,故关在今山西平定县娘子关镇旧关村;而固关在故关南部约10里处的新关村,该地还存有明代固关长城遗址。

(七)井陉道

据民国《井陉县志料》记载,井陉驿道东由获鹿县城西行10里,入井陉境。历东天门、微水、核桃园等地到山西省平定县,然后出固关,长约百里,号为“燕赵通衢”。[35]31井陉大道东段比较单一,即从获鹿土门经微水镇到达天长镇。而西段在天长镇可分为两途,除了向西南出旧关到达平定之外,还可以由此直接向西,经乏驴岭、张家洼、北峪等地,至娘子关,亦可到达平定县。受地形严重制约,井陉大道基本上是沿着天然陉道曲折蜿蜒。据严耕望先生考证,除了唐代曾以娘子关为井陉道西段出口之外,秦汉、明清时期的井陉道主道都在旧关一线的西南方向。[33]1453-1455《雍正井陉县志》载:“至若里数远近,东至获鹿七十里,西至柏井驿八十里,合计往返崎岖道路共一百五六十里。”[24]262旧关在平定县西南40里,土门关在获鹿县西南10里,两相合计,清代井陉驿道由井陉东口土门关出发过微水镇、天长镇到达西南口旧关大致有100里。历代井陉道变革不大,故而有百里陉道之说。时至今日,太旧高速、307国道是从天长镇沿井陉西南道出旧关,石太铁路则是沿着井陉西道出娘子关。

三、结论

综上所述,井陉是因盆地地形而得名的一条横穿太行山脉百余里的天然陉道,为太行八陉第五陉、天下九塞之一。井陉口有三:东部在鹿泉土门村,唐代称土门关;西部在平定娘子关,古有苇泽关;西南在平定旧关村,古有井陉关,明朝还在旧关偏南10里处修建了固关防御工事。历代井陉大道基本上沿着自然地形而展开,东部出口在土门,西部出口或在娘子关或在旧关。

猜你喜欢
土门井陉鹿泉
鹿泉区获鹿镇贺庄社区 党建引领促发展 乡村振兴展画卷
以山为骨 以水为魂 以文为脉 以人为本美丽新鹿泉
火车慢下来(外一首)
新时代井陉拉花传承与发展的思考
河北民间舞蹈井陉拉花在高校推广与传承的策略研究
净土,鹿泉挥起法治利剑
从生态翻译学视角赏析《土门》英译本
《土门》英译本中的翻译转换方式研究
对《土门》与《德伯家的苔丝》的比较分析
河北省军民融合发展的“鹿泉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