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宫金殿历史建筑群价值与保护利用

2021-12-07 20:11汤文燕
花卉 2021年12期
关键词:太和建筑群天门

汤文燕

(昆明市金殿名胜区,云南 昆明 650224)

0 引言

太和宫金殿历史建筑群位于昆明市东北郊7km处的金殿名胜区,始建于明万历三十年(1602年),由云南巡抚陈用宾仿照湖北武当山七十二峰之中峰太和宫形式建设。现存建筑群依次排列为迎仙桥、鸣凤胜景石牌坊、一天门、二天门、三天门、太和宫门、棂星门、雷神殿、钟鼓楼、紫禁城城墙、魁星楼、南北配殿、焚帛炉、金殿、天师殿、老君殿、三丰殿等建筑组成,建筑群依山就势、结构严谨、古朴自然,特别是金殿具有很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为第二批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本文基于对昆明鸣凤山太和宫历史源流的研究,充分挖掘昆明太和宫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明确其价值载体,针对这些价值载体提出保护利用方式,为昆明鸣凤山太和宫未来的保护利用提供参考。

1 历史源流

鸣凤山太和宫创始人陈用宾,福建晋江人,明万历年间进士。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以右佥都御史任云南军门巡抚。陈用宾“抚滇之三年(1595年),命官于鸣凤山建环翠宫”,又名吕仙祠,供奉八仙中之吕洞宾。明万历三十年(1602年),陈用宾偕同黔国公沐昌祚、右都督沐濬、御史刘会于鸣凤山巅卜址选胜,仿湖北武当山中峰太和宫的形式筑紫禁城,城中铸铜建殿,供奉北极玄天真武帝君。同时在紫禁城东南面建三元宫,又称三官殿,祀天、地、水三元大帝。山麓跨羊清河建“迎仙桥”,竖“玉虚孔衢”石坊。越石坊筑一、二、三天门磴道。太和宫山门内建棂星门,形成鸣凤山规模宏大的三宫道观建筑群。

明崇祯十年(1637年),末代黔国公沐天波将沐氏衰败归咎于“铜乃西方之属,能剋木”,故由云南巡抚张凤翮出面,把太和宫铜殿移至滇西宾川鸡足山。

清康熙十年(1671年)镇守云南的平西亲王吴三桂,为庆其六十大寿,在明代紫禁城铜殿的基座上,重铸真武铜殿。重建的铜殿重250t,是全国最大的铜铸古建筑。

清道光十三年(1833年)七月二十三日,昆明大地震,鸣凤山二天门坍塌,太和宫诸殿楼台震摇摧坏,地震后又重新修葺。仅隔二十多年,鸣凤山建筑群遭到更大的劫难—清咸丰六年(1856年)回汉冲突,云南各地暴发回民反清武装起义。咸丰七年(1857年),鸣凤山上“练目杨春和驻扎于此,始犹保护,继则拆毁。”咸丰八年(1858年)四月初九,鸣凤山被起义军攻破,“所有诸宫、楼台、殿阁、丹室、道堂尽行烧毁,圣像亦遭损坏”,“名胜之区变为瓦砾之场。”战乱平息后,从同治到光绪,二十多年历经恢复修葺,太和宫阖宫工程竣工,三元宫被毁后再未重建。

1966—1969年,太和宫金殿历史建筑群饱经劫难,满目疮痍。1972 后年由昆明市第一任市长潘朔瑞,督促修复三座天门及棂星门牌坊,重建濒临坍塌的雷神殿,保持原貌维修老君殿、三丰殿,修葺紫禁城西门上的魁星楼及城门两侧的钟鼓楼,翻修环翠宫,20 世纪80年代后因资金问题再无大规模修缮。

2 现状

(1)昆明太和宫金殿历史建筑群内各项文物本体出现较多的破损与侵蚀,急需进行修缮保护工作。

(2)毗邻金殿名胜区的伍家村与昆明太和宫金殿历史建筑群的整体历史风貌严重不协调。环翠宫建筑群未能较好的延续与金殿太和宫历史建筑群的历史空间格局关系。现有保护区划尚不能满足历史格局完整性的保护要求,需根据历史格局范围进行调整。

(3)内部环境中,存在部分文物建筑以旅游产品出售为主要功能,对建筑群整体风貌展示有一部分影响。

(4)利用方面,展示利用分区不明确,常设展览内容固定,缺乏临时的多样性文化展览为金殿名胜区提供活力,缺少文创产品,旅游产品设计形式单一,且展示范围受限,展示配套用房不足。

3 价值

3.1 历史价值

(1)昆明太和宫金殿历史建筑群是明代以来道教真武信仰在全国推崇的重要见证。昆明太和宫起源于明成祖朱棣登基后对真武信仰的推崇,而太和宫金殿历史建筑群有着鲜明的道教宫观特色:三道天门、紫禁城、七星铜旗的设置均宗教特色明显。反映了明朝自上而下推崇道教真武信仰的史实。

(2)昆明太和宫金殿历史建筑群是明代以来昆明地区道教发展以及鸣凤山道教环境形成的见证。在昆明太和宫建成之前,鸣凤山就有着环翠宫等道教宫观,太和宫建立起来之后,金殿又成为鸣凤山一系列道教建筑的最高潮,因此太和宫的变迁反映出昆明鸣凤山道教建筑群形成的过程。

(3)昆明太和宫金殿历史建筑群是我国道教金殿建筑文化的珍贵实例。昆明太和宫金殿是我国仅存的六座古代铜殿中规模最大者也是较为经典的一座,在研究我国古代以金殿、金阙为中心的寺庙宫观建筑中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和独特的珍稀性。

(4)昆明太和宫金殿的存在证实了《徐霞客游记》《游金瓦寺记》等众多古代文献的真实性。金殿上的铭文更是判定太和宫金殿建造年代和历史沿革的重要依据,金殿脊桁底面所刻“平西王吴三桂敬筑”的铭文与紫禁城中的光绪年《历次修盖太和宫碑记》抹掉吴三桂建金殿的记录也共同反映出康熙帝平定三藩叛乱的始末变化。

3.2 科学价值

(1)在建筑选址及空间营造上的价值:太和宫及其铜殿对研究明清时期以来道教建筑的形制、布局、发展演变具有非常大的科学价值。

(2)建筑布局方面:太和宫金殿历史建筑群的建筑布局既有轴线的对称、气势恢弘,显现了庄重、具有仪式感的布局风格。整体采用了顺应山水地势、通过自然山水景观营造丰富前导空间的园林式布局。而在院落布局上,以殿堂为核心周回紫禁城的格局,是我国建筑与城池建造史上并不多见的重要实例。在金殿建筑群体布局艺术上强有力地体现了古建筑建造“放、收、抑、扬”布局。

(3)建筑设计方面:太和宫金殿为整体仿木结构铜铸而成,在建筑结构与构造上,反映了明清之际官式建筑与地方建筑结合的建筑规制特色。

(4)其他方面:太和宫铜殿对研究明代以来的金属冶炼技术以及金属建筑建造技术上具有非常重要的科学价值。

3.3 艺术价值

(1)建筑艺术价值:昆明太和宫金殿历史建筑群展现了非常独特的宗教建筑布局艺术。太和宫金殿及附属建筑制作工艺精良,木雕、石雕、铸造工艺交相辉,在古代建筑艺术、美术、雕塑艺术上都有着非常高的价值。

(2)景观艺术价值:整体空间营造以沿山脊线建造的前导空间将进香朝拜者引入山林,随着台阶的逐级爬升,依次穿过沿途三座威严的天门,最终到达太和宫山门,山景与建筑融为一体,互为映衬,反映了中国古人对山水景观的独特营建方式。

4 保护利用对策

(1)结合太和宫金殿文物建筑群的现状情况,需采用保养维护工程、现状整修工程、重点修缮工程。

①维护工程。工程对象:重点保护范围内的历史格局、古道路、三元宫遗址。制定规范化的日常保养制度,加强对文物建筑的日常维护;

②现状整修工程。工程对象:一天门、二天门、三天门、太和宫山门、棂星门、风神殿、雷神殿、天师殿。此措施主要针对现状残损等级评估为一般的文物建筑;

③重点修缮工程。工程对象:迎仙桥、鸣凤胜境石坊、魁星楼、藏经楼、金殿。此措施主要针对以上现状残损等级评估为较差的文物建筑;

④抢救修缮工程。工程对象:钟鼓楼、三丰殿、紫禁城。此措施主要针对现状残损等级评估为差的文物建筑。

(2)完善规划:《云南省昆明太和宫金殿保护规划》技术服务规划成果已出,正在由云南省文物局报国家文物局审批。《云南省昆明太和宫金殿保护规划》云南省昆明太和宫金殿为主要规划对象,同时涉及周边区域环境。按照规划设计方案规划重点区域面积为12hm2,规划一般区域面积为57.5hm2。该规划对恢复金殿布局的完整性有重要作用,特别是还原了迎仙桥、凤鸣生境石坊原貌,重新恢复了旧道入口,最大限度地保留历史建筑的空间格局。

(3)利用对策。①在规划范围内分区、分主题进行展示利用设计,形成不同分区内的小环线到规划范围内的大环线的不同展示利用层次;②深入挖掘文物建筑的价值,丰富历史文化展示区内的展示内容,完善展示利用体系;③根据文物建筑的内涵拓展其展示利用的方式,取消部分低端旅游产品营业占用文物建筑的情况;④在非历史文化展示区内增加服务性设施与文化性设施,深化规划范围内的文化内涵,实现文化遗产的活化利用与活态传承;服务性设施建筑的选址和设计严格遵照历史依据进行控制。

5 结语

金殿作为昆明历史文化名城的承载地、世界春城花都的展示地、市民游客的游憩地,是昆明不可缺失的重要之地。作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全国保留最完整、最大的全铜建筑,金殿在昆明市历史文化名城的建设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保护和利用好太和宫金殿历史古建筑群刻不容缓。

猜你喜欢
太和建筑群天门
洞开天门
南头古城数字展厅建筑群
新刊《康太和墓志》考释——兼论敦煌文书P.3885中的唐蕃之战
新时代下的文物保护工作暨太和社会文物捐献
探秘布列斯特要塞建筑群
新堡庙古建筑群考察记
天门石
天门石
异想天开
浅谈阿尔寨石窟壁画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