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永恒,侯琼丽
(西二镇林业和水务服务中心,云南 弥勒 652313)
随着我国社会不断发展进步,并且党提出了绿色发展的理念,要求将生态环保的重心放在绿色发展上。同时,近年来林业建设事业也在红红火火地发展,绿色发展对林业建设的要求比较迫切,既要做好林业建设的规划管理工作,又要做到合理管理和保护森林资源,只有这样才有利于推动基层林业建设事业的可持续发展,进而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稳定发展[1]。基于此,本文围绕林业资源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工作展开探讨。
众所周知,树木和森林能够制造氧气、吸收二氧化碳,进而为生物的生存和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养分”。近年来,我国在许多区域发展了林业事业,特别是生态公益林的种植更加火热。同时,在环境承载力比较低或者环境污染比较严重的地区,建设的林业资源会更多[2]。林业资源还能够加强环保工作力度、维持生物多样性、防止水土流失和沙尘暴等。对此,必须通过有针对性的、高效的管理策略和方法来加强林业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工作,最大限度发挥林业生态资源的效力。除此之外,做好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合理管护林地资源,有利于实现集中经营和集约化经营,从而实现总体效益,为林业资源更好地发挥实际作用提供了保障。
在相关保护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直接影响到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森林培育理论存在不足。众所周知,在部分地区林业管理工作中,生态环境保护部门借助森林培育理论才能有效开展后续的森林林业资源保护工作。虽然区域的森林培育理论不断完善和发展,但仍然存在着问题,直接影响到具体的实施,同时,这些问题导致森林培育理论并没有成为一个系统、完整的森林培育体系,因此很难在具体保护工作中发挥实际的作用和价值。
(2)当地相关部门对林业保护工作与建设的重视力度不足。当前,仍然存在一些责任心不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不高的地方企业或者工作人员。他们仅仅将经济发展作为第一目标,忽视了对林业资源以及生态保护的重要性,这就直接影响到预期的林业生态保护与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3]。比如,某些地方企业为了发展经济大量砍伐树木,导致森林资源匮乏。此外,当地环境保护部门或者林业主管部门并没有以新发展理念为前提,制定相应的林业环境保护和建设管理方案,这就使环境保护工作陷入被动状态,进而不利于林业建设工作的开展,最终影响到生态环境保护效果。
(3)林业保护规划措施不完善。目前,在林业建设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直接影响着当地林业事业与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其中,林业保护规划措施不完善是十分棘手的问题之一,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区域林业事业的稳定发展。由于缺乏完善的林业保护规划措施,如果存在麻烦或者问题,不能及时寻找已有的解决方法来补救,也不利于基层林业工作人员开展具体的工作,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制约林业建设和发展事业的进行。
前文提到,由于地方企业管理人员及一线管理工作人员没有重视林业保护工作,也没有意识到做好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这就导致工作存在不良因素,直接制约基层林业事业的稳定可持续发展。为了改变这一现状,首先需要增强人员的保护意识。当地政府出台相应的政策,加大对污染力度大的企业的管理工作,让他们采取新技术,合理净化废水或者废气后方可排放,以此降低污染[4];再者,加大对相关生态环境保护部门的教育力度,促使工作人员意识到做好林业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和意义,同时,为他们制定管理政策,再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保护方案,并且付诸于具体的工作流程及实践中。通过采取上述方案,增强人员的保护意识,对保护工作的顺利推进可以起到重要的作用。
为了促进林业建设工作的开展,林业保护部门应完善保护规划内容,打破传统、过期的保护方案,根据实际发展新情况,整合各种各样的资源,建立科技、政策、信息交流一体化的林业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推广平台,通过设立平台,让各大知名人士发表意见,不断丰富保护方案,进而为保护工作的顺利稳定开展提供助力和支持[5]。同时,加大对周边项目建设的监管与审核力度,严格遵循生态环境保护审核工作机制,促进保护规划工作的顺利开展。此外,地方林业发展部门还可以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和措施,再结合自己地区林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有针对性、有利于促进整个区域内林业事业发展的规划和方案,进而为我国整体林业发展事业保驾护航。
为了加强林业事业保护和建设工作,不仅需要引起相关管理人员的重视,而且需要做好基础保护工作,这是促进林业事业发展的前提。通过具体实践证明,做好保护基础工作,有利于提高效率和质量。所以,做好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工作也是实现预期生态环境保护目标的一种方法。相关保护部门要根据实际发展状况,首先制定有针对性的保护方案,其次借助网络等平台将这些具体方案发布出去,让广大网民了解到工作方案内容与策略,起到宣传的,从而意识到保护林业生态环境的重要性,督促工作部门履行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提供助力和支持。
为了加大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地方林业主管部门要制定科学的建设计划,改变传统单一的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方案,制定合理的建设规划流程。具体来说,针对林业生态环境建设工作,不能仅仅采取分类化经营管理模式,还要做到因地制宜,采取差异化的管理和保护方法,这样才能促进林业生态环境保护质量的最优化。同时设立监督机制,发挥出林业管理部门的作用,根据详细的发展情况制定出具体的管理措施,开展实践管理工作,促进管理和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避免出现问题而危害林木资源。
在我国生态环境保护过程中,基层林业生态环境保护部门要给予必要的资金投入和支持力度,这样才有利于为后续保护和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保障。比如,林业环境保护部门在开展林业资源的保护工作中需要采购保护材料,那么当地政府应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以此促进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6]。同时,应给予一些资金购买现代化设备,例如电脑、监控系统等,通过这些设备达到远程监控的目的,随时了解林业资源的生长情况,工作人员也能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进而做出判断,采取有效措施补救,为林业事业的稳定发展提供保障,也为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事业的发展提供保证。所以,当地政府需要根据林业事业发展情况,投入必要的资金支持,为环保事业贡献力量。
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过程中需要做到协调发展,这是基本的发展模式。因此,林业部门要采取建设与保护工作相结合的策略,也就是保护与合理利用二者同时、协调开展。管理人员根据林业资源的实际情况,利用多种管理模式提高管理效果,鼓励农户采用多种多样的经营模式提高林业资源的综合效益。比如,当地农户采取类型多样的林业种植模式,这样有利于稳定生态环境。同时,林业管理部门增强专业的管护能力,利用专业科学的管护方法开展具体的管理工作,真正实现管理水平的提升,发挥出林业资源的生态环保功能,进而促进基层生态文明建设事业可持续协调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文明效益的相统一。
综上所述,在我国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保护过程中,林业建设是重要的工作内容,需要以管理措施作为辅助,实现预期的管理保护发展目标。因此,要加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创新力度,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策略、投入资金支持,指导区域林业建设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进而推动生态环境保护事业的稳定发展,最终实现良好的经济和生态效益,发挥其巨大的社会价值和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