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志勇
十九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1)倪素香,吴清清.论习近平关于文化建设重要论述的四重维度[J].思想教育研究,2018(12):14-19.作为青年价值观培育的前沿阵地,大学肩负着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任。现有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主要涉及三个方面,一是阐述大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重要意义(2)李晔,王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推进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建设[J].教育研究,2016(12):50-53.;二是明晰大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3)沈少博.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存在问题与策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8(27):31-33.(4)林洁.高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性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8(5):88-91.(5)朱健.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长效机制建设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11):68-71.;三是提出大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可能路径(6)陈延斌.高校要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7(3):9-14.(7)李亚青,贾立平,冉冉.新时代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9):82-84.。虽然现有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回应了推进大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何以可能的命题,但对于如何系统性、全面性推进的具体路径分析还存在不足之处。为此,本文重点从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三个层面来系统构建大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完善路径。应当说,“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和“制度保障”由思想理念到行为习惯,再到制度循环,明晰了大学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轨迹。这不仅能有力地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度融入大学师生的日常生活,还能够在大学内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自信,促进大学更有力地肩负起培养时代新人的伟大使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社会目标性、理念性的价值,而非工具性、手段性的价值。大学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工具性”倾向,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作为传授和灌输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的政治工具(8)恭元芳,代春燕.回归生活世界:高校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哲学向度[J].学理论,2015(35):189-190.,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使命、大学理念、大学师爱等引领大学发展的元素有效互动融合不够,导致大学传递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力度偏弱,未能很好地彰显大学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大学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与培育过程中侧重理论性的表述,基本是教师单向性的传授灌输,缺乏教师与学生之间、教师之间、学生之间围绕“三个倡导”主题进行互动式的交流,并且带有体验性质的生动实践更是鲜有开展。这些问题都导致了教育方式不足以满足鲜活的师生个性发展需求,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无法积极调动。总体来说,大学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与培育更多侧重于理论性传授,相对比较缺乏丰富多彩的实践体验,大学未能将宏大抽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很好地转化为学生实践体验的切实感受,导致其在教育过程中调动教育客体的内在回应不足。
生活世界是价值观产生和成长的土壤,离开了生活,世界价值观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9)范丹红.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生活维度分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12):19-20.。当前大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逻辑起点有所偏差,即没有真正认识到价值观源自生活世界。大学更加注重正式课堂的传递培育,彰显的生活气息不够,校园生活环境“润物细无声”的熏陶相对较为薄弱,课堂以外的实验室、宿舍、食堂、校史馆、校园建筑绿化等实体生活空间和微媒体等网络生活空间的功能没有充分调动起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源于生活世界的理论凝练尚未完全按照认识论的“实践—认识—实践”过程再次全面走进生活世界,高大上的话语体系转化为贴近师生的日常生活话语体系力度不够,导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培育的效果大打折扣。
仪式可以在师生群体中制造情感刺激力,强化互动关系,激发师生内心对于价值观的不断审视,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传播构建场域。大学内部的仪式众多,但大学对仪式在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功能尚未充分认识和挖掘。大学关注的仪式更多侧重于教学、科研、学科建设等基本工作需求。同时,大学即便是开展了一些类似的活动,但仍未充分发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的精神意义和教育价值,在具体的策划、包装、宣传等活动环节的设计上存在不足,最终导致校园仪式活动宣传教育功能的弱化。
价值系统不会自动地实现,制度化是实现价值的一项重要机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制度化建设即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一种制度存在,制度与价值观紧密联系、相互影响,形成价值观的制度保障(10)喻文德.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制度化建设[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6(2):61-66.。大学注重通过思政课堂和主题活动等具有时空限制的载体传递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相对忽视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一种约束性规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仍未真正成为大学制度安排的基本价值遵循和价值预设。
教育引导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价值观自觉自信的基础性工作,有教育、有引导才能让社会成员深刻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和价值意义。
十八大报告提出“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大学人才培养工作要立德为先。“立德”是对人的精神的提升和灵魂的塑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是个人的“德”,而且是一种“大德”,是国家、社会层面的“大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大学“立德树人”首先要立起来的“德”,需要贯穿于立德树人的全过程。真、善、美是“德”的核心要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即通过真、善、美来协同一体建构。大学是求真理、崇尚善、创造美的组织,在立德中积极引导师生树立求真务实的精神,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在大学发展中,无论是教书育人还是潜心求学,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科学研究,无论是报告论文还是实验数据都要坚持实事求是,按照规律办事。大学始终坚持彰显仁义至善的伦理精神,培养师生的道德意识、优化师生的道德人格、提高师生的道德行为能力,促进师生能够自觉用善心、善举、善德来抵制恶的意念和行为,成为良好道德素质的现代公民。大学切实遵循美的规律,为国家富强提供坚实的智力和技术支撑,实现大学的审美价值。
大学立德需要依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立足现实需要、面向未来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通过“过去、现在、未来”来协同一体建构。建构过程继承发展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概括提炼了当代中国现实社会意识和时代精神,积蓄酝酿了中华民族美好明天的磅礴精神力量。大学立德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扬来继承历史文化传统,这种文化传统就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尚正义、崇和合、求大同、正人正心、厚德载物、爱国爱家、扶危济困等美德(11)王忠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5(4):66-72.。立足当今社会现实,即是扎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实践,依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中形成的理论、制度、文化等,大学应不断延伸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内涵,使其能够对社会成员进行更有力的引导。面向未来发展,就是站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维度中,赋予大学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自信的伟大使命。
大学理念是大学精神的集中体现,是关于“办什么大学”“怎样办大学”和“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等大学建设规律的本质体现。在“办什么大学”层面,大学应该以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人民满意的大学为根本目标。在“怎样办大学”层面,大学应该以良好的制度环境为基础,着力营造宽松自由的学术氛围,培养独立自主的民主精神,从而促进内部各种行为主体、组织结构、网络关系的平等化,各种评判评价的公正性,各种运行机制、发生行为的合法性,实现全面依法治教、依法治校。在“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层面,大学应该积极培育学生成为新时代具有爱国主义精神的新公民,成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劳动者,成为社会活动中具有诚实守信、友好和善的新成员。大学理念无疑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建设层面的精神形塑,且能合理引导师生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12)习近平.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N].人民日报,2014-09-10(2).。大学不仅是学习共同体,更是爱的共同体。其中,师爱是大学共同体中爱的重要表达。大学教师应该是有爱心且具备正义感的人,能够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从而在爱严相济中保护和发展好每个学生的个性特长,帮助每个学生克服或者弱化自身存在的缺点不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13)陈浩.识大学之“大”守大学正义[J].中国高教研究,2015(1):18-25.。在现代技术普遍运用的当下,师生关系正在发生着重大变化。师生面对面的交流方式正在被以微信、邮件、音视频为主的信息化方式所取代。这虽然能够提升交流沟通的效率、克服交流沟通的时空限制,但基于工具的交流淡化了面对面的感情融和,导致师生既有的亲切感不断下降。在此背景下,师爱对于学生来说显得尤为珍贵。当今大学要强调爱的教育,教师应投入更多的精力与学生互动交流,不仅是知识交流指导,更是情感的沟通。这有利于营造校园人文关爱的氛围,让学生深切体会到老师对自己的关心和爱,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荣辱观、是非观,更好地引导学生成长成才。大学教师所体现出的“爱”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契合,教师在“爱”的表达过程中深刻理解和有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在对学生“爱”的传递过程中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师爱更多的回归和坚守能够促进核心价值观在爱的旋律中融入大学发展实践。
教育引导更多的是外部灌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不仅需要外部灌输,更需要内部唤醒。大学在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时,可侧重于师生的工作学习实践方面,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个人自觉自信的行为习惯。
1. 思政课教学:推进课程生活化实践教学。思政课是大学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要载体。当前大学思政课教育过程重理论轻实践现象突出,导致课程吸引力不足,教学效果令人担忧。列宁针对苏联共青团的共产主义道德教育曾深刻指出:“训练、培养和教育要是只限于学校以内,而与沸腾的实际生活脱离,那我们是不会信赖的。”(14)刘明合,闫良础.把生活化实践教学引入高校思政课堂[J].中国高等教育,2017(21):35-36.事实上,这已经为提高大学思政课的实践性指明了方向,即要把生活的范式引入课程,将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从抽象理论转化为生活叙事,贴近学生生活实践,引导学生体验生活,建构价值,最终确立信仰。思政课所包含的4门主要课程分别承载不同的教学任务,课程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围绕核心价值观设计本课程生活化的实践教学项目。在生活化实践的教学设计中体现学校特点,充分利用学校内部及所在区域特有的德育资源。
2. 专业课教学:释放学科专业的道德涵养功能。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者,大学将核心价值观的各种元素融入专业课程教学过程,能够有效发挥学科专业所具有的道德涵养功能,实现“课程思政”。大学生思想活跃,在校期间所涉及的学科和专业类别众多,专业学习占据了大学生校园生活的绝大部分时间。教师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应针对本专业的特点以及本专业课程的某一具体问题,有的放矢地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元素。与专业知识体系相结合,能够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专业课程教学的逻辑严密性和内容丰富性,进而逐步形成以具体学科的专业方向为导向,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深入辨析和思考。
3. 实践教学课:嵌入社会的亲身体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只有将精神性的东西与实践活动结合起来才能真正产生社会效果与影响力(15)杨生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行合一实践的构建[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5(1):60-64.,“知行合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最终目标。大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已经纳入教学体系,是一门有学分的课程,理应成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课程。实践课程对师生来说是一种过程体验。实践课程中,大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深入城市社区、农村田头、企业车间、机关团体、百姓家庭等,通过在具体实践场域的体验来认识国家发展状况,真切理解“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价值观念是在国家层面提出的奋斗目标;认识社会发展进程,真切理解“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价值观念是在社会层面提出的奋斗目标;认识公民个体或群体的发展情况,真切理解“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在个人层面提出的奋斗目标,从而深刻感受当前状况与奋斗目标所存在的差距。在进一步认识理解的基础上,大学生发挥自己所学专业知识的优势投身社会实践活动,把实践服务转化为践行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效能。教师则在指导学生过程中实现了进一步的自我教育。
4. 教学实现路径:构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共同体。真正的教育应是心灵的沟通,在教育的特定场域中实现了对核心价值观的体验和追求。大学也应从传统的“学者共同体”走向“师生共同体”。教学既非简单传统意义上的教师的知识传授,也非学生个体独立的知识建构,而是在师生共同体场域中师生间的平等对话和意义建构(16)吴立保.论本科教育从“教学范式”向“学习范式”的整体性变革——以知识范式转换为视角[J].中国高教研究,2019(6):65-71.。构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共同体作为教学的实现路径就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种表达形式,促进在教学过程中真正尊重学生主体性,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和创造性,使学生“有意义学习”。
日常生活是青年价值观引导的源泉和基础。在大学生价值观培育中,高校往往重视政治生活领域,而忽视日常生活领域。事实上,大学生价值观引导要充分认识到日常生活领域的基础性地位和重要作用,回归日常生活领域。
1. 解决内在需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日常生活的前提和基础。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大学生“精英群体”的标签日益淡化,大学生会更加关注就业、住房、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问题。同时,随着大学生在学校中主人翁地位的日益提升,他们将更加关注校园美好生活需求的满足问题、参与学校民主管理问题、学术自由问题、学习共同体中的师生平等问题、各类评奖评优中的公正问题等。对这些问题的关注都会深刻影响着大学生对于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对社会主义的认同和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17)马莲,付文忠.青年价值观引导的日常生活向度探析——以马克思主义日常生活理论为视角[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7(3):69-74.。大学只有真正熟悉大学生的所需和所想,指导学生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形成正向思维,积极与学生一起努力来满足学生内在利益要求,才能使核心价值观走进大学生日常生活成为可能。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校园日常生活的大学生个体实践。马克思说:“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个体有着怎么样的日常生活实践,就可能会产生怎么样的价值认识,从而形成对特定价值观的认同(18)同①.。只有尊重大学生个体在理论认识中的主体地位,提高核心价值观的亲和力、吸引力、渗透力,才能凝聚大学生的实践共识。一是贴近性。在校园日常生活中,开展形式多样、喜闻乐见的活动,尤其是依托大学生乐于接受的话语符号,才能更有效地激发大学生兴趣点、兴奋点,提升他们对核心价值观的感悟。二是情境性。情景诉诸形象,而形象是感性的。大学生可以为教室、实验室、宿舍、食堂、体育场馆、校园环境等校园学习生活的特定场域策划设计,将“三个倡导”的主要内容转化为生动的情景画面,用图片、动漫、音乐、微视频等各种生动的符号,将核心价值观形象化、具体化,营造良好的情境氛围。三是研究性。大学应积极引导大学生成立诸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会”等研究性社团,开展力所能及的主题研究,更深层次地理解和传播核心价值观。
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校园日常生活的社会交往。日常生活领域从一开始就带有社会化功能,而社会交往可以在加速人的社会化过程中构建价值共识(19)同①.。大学生在校园空间中通过交往活动承担着多种角色,拥有多种关系,从而形成了自身的关系网络体系。为此,大学应培养大学生以更加开放的态度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在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协商中来实现高度认同和真正践行,从而在社会网络体系中加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培育和践行。在当今互联网时代,微媒体已成为大学师生社会交往的重要平台,大学生在微媒体上可以通过互粉、点赞、转发、评论等方式与自己感兴趣的对象进行互动交流。大学管理者和教师应当积极运用和开发微媒体平台,将宏大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生活化的话语方式来拉近与师生的距离,增强师生在认识理解核心价值观过程中的情感体验。
大学应充分发挥仪式在增强政治和文化认同方面的强大功能,使之成为涵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传播载体。
1. 仪式在涵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的作用。仪式蕴含着国家、社会和个人层面的高尚道德追求,传达着爱国爱民、崇尚正义、和谐友善、敬业奉献等道德品质,这都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内在的契合性。尤其是正式仪式,通过神圣场景的塑造,能够促使人们在追忆历史中感受到国家强大、社会和谐、道德高尚的重要性,产生强烈心灵震撼(20)田旭明.发挥国家纪念仪式在涵育核心价值观中的载体功能[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7(1):64-68.。仪式显然能够促进核心价值观内化为社会成员的意识和意志,并在日后的社会生活中开启现实化之旅。
2. 精心设计校园典礼。大学典礼种类较多,包括开学典礼、毕业典礼、重大节日庆典、运动会、科技文化节等(21)代玉启.论高校典礼文化的精神价值与育人功能 [J].高等教育研究,2018(7):72-76.。大学建设中应精心设计校园典礼,使校园浸润在核心价值观的氛围中。第一,构建仪式的“反结构”性。“反结构”是指仪式所设定的不同于日常状态下社会成员之间社会关系保持相对固定的稳定结构模式。仪式设计就是要通过构建“反结构”打破相对静止、僵化的日常生活秩序和结构,构建一种新的结构来成功冲击和注入个体的情感(22)同②.。第二,仪式设计中应全方位吸取核心价值观要素,并将之融入仪式的设计理念、方案内容、现场展演、媒体传播、师生动员等各个环节。第三,增强仪式的历史厚重感。仪式应立足于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史、国家的发展史,同时深入挖掘学校的发展史、师生的奋斗史,展现历史意义。如在大学典礼上,展现学校发展、模范教师、优秀学生、杰出校友事迹等一系列有意义符号构成的象征体系,通过对自身历史文化的诠释承续来创造爱国爱校、爱岗敬业、相亲相爱的情境和氛围。第四,构建仪式的师生参与机制。在仪式的时空维度中,大学管理者应运用各种宣传平台在师生中营造氛围,调动共同参与的积极性。同时大学管理者应十分重视仪式的创新性,尤其是根据时代发展需求提升仪式的品位和内涵,并保持仪式的时代感,更精准的传递核心价值观。
3. 加强礼仪礼节教育。大学典礼是在选定时间节点定期发生的行为文化,而礼仪礼节可以渗透于师生校园生活的点点滴滴。大学推进礼节礼仪课程的开设,在课程教育中注重挖掘中华优秀传统礼仪文化资源与核心价值观的契合点,在丰富大学生礼节礼仪知识中弘扬核心价值观。同时,礼节礼仪教育可以使大学各种活动变得更加精致和富有质感,让仪式感渗透进校园生活,促进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之中认同核心价值观。大学积极探索在不同层面建立礼节礼仪制度,对大学生的行为进行科学的评价、监督和激励,对那些不符合甚至违背核心价值观要求的问题和偏差进行调节、约束和纠正(23)韩振峰,陈臣.提升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敬畏心[N].光明日报,2018-06-01(7).。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制度化是大学治理过程不可缺少的基本举措,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形成价值观自觉自信提供合法性保障。
大学内部结构主要分为学科结构和管理结构。学科是大学建构的核心,学科结构是学科的知识纤维、理论板块、学科体系发展演进而形成的有机构成,是学科内部逻辑的集中体现(24)王战军,张微. 新中国成立70 年来我国高校学科结构调整[J].中国高教研究,2019(12):36-41.。学科结构处于不断的调整优化中,不同时期的学科结构又是这一时期时代精神的结构性体现。新时代,在高校“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学科结构在优化调整并最终形成一种安排的过程中,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优化调整的内在逻辑,统筹协调以知识生产和传承为核心的学科逻辑与强调“外部适应性”的应用逻辑相互适配,实现两种逻辑的同构共生。学科结构优化调整的目标是“和谐”和“强大”,即促进大学学科结构更加和谐,形成与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相匹配的学科结构,促进大学乃至高等教育整体实力变得更强。大学的管理结构在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前提下,按照大学基本功能要求和发展需求设置组织架构。大学在组织架构的设置中全面注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推进校园民主管理、校园文明建设、校园和谐稳定、学校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有利于促进学术自由氛围的营造、各种关系的平等化、公正评价制度的构建、依法治教依法治校的贯彻落实;有利于培养爱国情怀、努力工作的职业精神、诚实守信的意识、团结协作友爱互助的精神。最终建构更有利于学校发展的管理模式,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组织结构安排的内在逻辑。
在大学治理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制度化就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抽象的价值观念转化为具体的大学制度。大学内部治理过程中,凡需要规章制度来规范运行的范畴,都应该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以保证大学制度的生命力。2015年10月,国务院印发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吹响了迈向高等教育强国的号角。大学在制订和完善推进“双一流”建设方案中以建设学科高原、学科高峰,提升学校综合实力,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为目标,切实与“富强”价值观相契合。作为大学内部“宪法”的高等学校章程,是通过民主方式制定的规范大学依法履行教育职能的具有公共职能的规范性文件,以办学自主权的法律化为核心目标,是大学实施依法治校的基本遵循。其中,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学生代表大会制度、学生参事制度在制定和完善中依法保障教职工、学生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和监督,切实与“法治”“民主”价值观相契合;学术委员会章程要求学术委员会遵循学术规律,尊重学术自由、学术平等,鼓励学术创新,切实与“自由”“平等”价值观相契合;学校关于评奖评优方面的制度规范校内各种评奖评优的程序,推进评奖评优的公开、公平、公正,切实与“公正”价值观相契合;学校关于校园安全方面的制度保障校园安全平稳有序运行,切实与“和谐”价值观相契合;学校关于学风教风校风方面的制度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进师德建设、加强文明校园建设方面发挥功能,切实与“文明”“敬业”价值观相契合;学校关于学生管理、后勤管理、宿舍管理方面的制度推动学生践行校园文明行为,学生诚信意识的不断建立,班集体、宿舍集体中同学之间的和睦相处,切实与“文明”“诚信”“友善”价值观相契合;学校固定开展的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等仪式向学生传递各种符号信息,激发学生的爱国爱校情怀,切实与“爱国”价值观相契合。这些规章制度构成了大学治理全方位的制度体系,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度融入大学构建自觉自信提供制度保障。
需要强调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规章制度过程中必须要向师生释放出明显的奖惩性信号。利益是人类行为的原初动力,也是制度实现赏罚功能的基础。当师生的行为目标与核心价值观一致得到肯定与奖赏,行为就在被强化和巩固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一种比较稳定的行为模式。反之,其行为受到社会的否定与惩罚,就必须根据核心价值观矫正自己的行为。总之,大学管理者需要在制度框架下促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度融入大学,不断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