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国祥,李 飒
(内蒙古民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内蒙古 通辽 028043)
高等教育关系到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的问题。落实高等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方位加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今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而又艰巨的铸魂工程。一方面,自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生活滋生偏重功利化价值取向,盲目追求物质生活享受,而忽视精神文化和个人修养方面的自我培育。另一方面,西方各种社会思潮,如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借助网络平台、广播、电视等各种传媒手段挑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在社会上引起的思想震荡从未停止过。复杂的社会大环境影响青年学生坚持正确的人生道路和发展方向,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在人生的十字路口迷茫徘徊,在大局大势、大是大非面前做出正确的判断和抉择。在一些大学生中存在着理想信念迷茫、政治信仰缺失、诚信道德失范、社会正义感、责任感削弱等问题。“如今,部分学生对理想嗤之以鼻,认为生活中有没有理想都一样,根本不进行长远考虑,更遑论立国家民族大志,这正是思想政治理论课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1]面对这种隐形化、复杂化的学生群体意识薄弱的现象,高等教育工作者要致力于做教书育人的“学问人、文化人”、做理想信念的“引路人”、做大局大势、明辨是非的“明白人”。高等教育教学要着力发挥育人功能,使大学生能够正确辨识纷繁复杂的各种社会思潮,划清思想是非界限,坚持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大力弘扬与时代相呼应、民意相谐和、健康向上、鼓舞士气、充满正能量的主旋律。为此必须充分重视培育人文精神的重要性,充分领会文化育人的根本性,充分认识理想信念教育的紧迫性。
回应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办学目标问题,必须充分重视培育人文精神的重要性。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要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之中。”[2]坚持和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教育的永恒主题,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高等教育在加强科学知识传授的同时培育人文精神和思想信念教育的任务尤为艰巨。培育人文精神是一项系统工程,其要义是培育核心价值观和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建设问题。“民族高校的价值观教育与社会生活还有距离,未能很好地解决刚接触社会的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和价值理念方面的问题和疑惑。”[3]存在问题的症结在于,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往往偏重专业知识教育,而忽略人文精神的熏陶。
唯物辩证法认为成功的社会实践必然以事实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成功的人生必须既要坚持科学精神又要弘扬人文精神,二者不可偏废。一个人选择什么样的人生、追求什么样的生活理想既是事实问题也是价值问题。“选择”“追求”意味着人是具有自由意志的行为主体,动物生活于必然王国,只受本能驱使,人则具有超越动物本能的自由意志。价值问题是应该与否的问题,是人作为具有自主选择权能的标示,是人作为自为主体的前提。所以,人是本能和超越本能的统一体,人的行为遵循自然必然性和自由意志双重原则或双重尺度。自然必然性属于事实问题,自由意志属于价值问题,人的生活总是受事实尺度和价值尺度双重制约。这也就意味着有“选择”“追求”的自由不是随心所欲的自由。人们追求什么样的生活目标要受他所处的时代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条件制约。随着时代的生活条件的变化,人们追求的生活目标也将发生变化。在生活资料匮乏的艰苦生活条件下,人们满足于温饱有保障的生活;生活条件改善了,人们便追求更高质量的生活。如果说我们的父辈们通常追求的是“好好地过日子”,那么,现如今人们往往追求的则是“过好好的日子”。人们的生活目标总是随着生活条件的不同而发生变化。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自然会产生从“保障生存”到“享受生活”的变化,甚至会发生“追求享乐”的变化。如何看待这一变化过程呢?依据唯物辩证法,这既是事实问题又是价值问题,要坚持事实尺度和价值尺度辩证统一的原则去看待这一变化过程。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时常发生割裂事实和价值而偏执一端的行为。通常是将事实尺度和价值尺度相对立,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相割裂,陷入非此即彼、偏执一端的形而上学思维方式之中,或者是简单粗暴地把价值问题完全归结为事实问题。习惯于停留在所谓“客观”“事实”的立场,以为从“客观事实”出发是天经地义的,认为人的活动不受“主观”“价值”干扰是“行为正确”的前提。以为从“保障生存”到“享受生活”再到“追求享乐”的变化,这是一个“瓜熟蒂落”的自然过程。很显然,按照只需遵循自然必然性的事实尺度,人的获取食物是生理需要,趋利避害是生存本能,弱肉强食是自然法则等自然必然性的客观原则就找到了形而上学的合法性。于是“物质主义”“享乐主义”都找到了“充足理由”。可见,把价值问题不假思索地归入事实问题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三观”出问题的深层症结所在。
在高等教育中,常常倾向于注重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养,而往往忽视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人文精神在人才培养方面的重要作用。同时,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建设也相对不足,方式方法的单一、老套。要知道,“从学科大类上,思想政治教育首先是一门软科学,是一门多科融合的交叉性的边缘学科,有着政治学、教育学等相关学科的属性特征。从价值取向上看,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服务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应用性学科。从比较视角来看,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扎根中国传统德教文化,厚置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土壤中,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意识形态教育类学科。”[4]也即是说,思想政治教育从其学科属性、理论性质及其价值指向来说既具有知识性、科学性,又具有思想性、政治性,但作为本质属性及价值指向的思想性、政治性处于支配和主导作用,回答的是“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知识性和科学性则处于从属地位,并服从和服务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思想性、政治性和意识形态性。这是毋庸置疑、不可动摇的。因而如果削弱、搁置或遗忘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意识形态性和其政治指向性,只强调“是什么”的这一事实问题,而忽视“为什么”这一价值问题,那么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也就放弃了自己的阵地,失去了自身的特色和存在的意义,势必会走向“名存实亡”的境地。
回应如何培养人这一办学方法途径问题,要充分领会文化育人的根本性。高等教育立学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养教育是我国高等院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立德树人根本目标的现实途径。对此,习近平也曾强调,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要坚持立德树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以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对待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自觉抵制文化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因为,文明的绵延传承是永续发展的必然遵循。要培养学生增强忧患意识和使命意识,培育自强不息,锐意进取的品格。因为,中华传统文化本身就具有强大的忧患自省、吐故纳新的自我更新能力。19世纪中叶,中华传统文化就开始了现代转型的艰难历程。它将传统文化和现代化、将民族精神与时代主题、将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相互协调、整合,取其精华、剔除糟粕,完成了抽丝剥茧、自我更新的蜕变过程。而这种自我更新、自我完善淋漓尽致地表现在中国共产党为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独立和解放事业而进行的斗争实践当中。在这个伟大的斗争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创立了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并在以后的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大潮中不断发展完善。“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又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运用文化引领前进方向、凝聚奋斗力量,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以思想文化新觉醒、理论创造新成果、文化建设新成就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向前发展,文化工作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5]所以,我们要大力弘扬和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推陈出新,立于时代前沿,引领时代潮流,发思想之先声,丰富人民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今天,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6]170立足新时代,面对新形势,回应新要求,谋划新发展,不能忘记所走过的路,不能虚无历史,更不能背叛自己的历史。要以辩证的观点和历史的观点对待传统,对待传统,既不能全盘肯定,不能复古封闭僵化,也不能全否定,不能倒向文化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要剔除传统文化中的消极因素,传承、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传统,以传统中的精华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涵。
一直以来,我国的教育方针始终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培养“又红又专”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党的十九大也明确提出,要把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现代教育,虽然在人才培养的理念上已经发生了变化,它要求现代高素质人才要具有团结奋进、求实进取、锐意创新,在竞争中求发展的现代理念,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社会变革的需要。但从根本上来说,现代人才更需具备的,仍然是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文化素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广泛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广泛开展各类社会实践。”[7]高尚的道德情操是人之为人之根本,也是国家兴、民族兴之根本。因为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人有思想、有感情,有高于动物的文化需要和道德追求。人既要生存,也要寻求生活的意义和价值。也就是说,人的全部要求在于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大爱的具有人文素养的人,而不是单纯只追求成为“术业有专攻”的从事一种职业的“某种人”。正是基于这种要求,人需要各种能够使生活丰富多彩的文化交流和传播活动,并在文化交流活动中吸取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不断陶冶自己的情操,培养高尚的品性。就此而言,人的文化活动不仅是满足自身需要的方式,同时也是影响和铸造他人的一种活动方式。因为人的文化素养、道德品性与发展程度、水平,往往体现在人所拥有的文化内涵之中。所以,文化的本质不仅体现为社会性,更重要的是它的人性内涵。就像黑格尔所言:“人应尊敬他自己,并应自视能配得上最高尚的东西。”[8]而哲学社会科学是能够使人变得崇高起来的学科门类。习近平总书记也要求广大青年学生“一定要坚定理想信念,一定要练就过硬本领,一定要勇于创新创造,一定要矢志艰苦奋斗,一定要锤炼高尚品格”,并要求大家要“勤学、修德、明辨、笃实”在实现中国梦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9]。因此,高等教育的育人功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如何积极引导学生去感悟到文化育人背后的人性内涵,让学生从文化中感受到崇高人格与道德品质、先进的文化思想、价值观念、人文精神,并内化为自身的品性,转化为正能量,使其能以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性关怀去关注社会深层问题,把握时代脉搏,形成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切的感悟力,成为新时代的生力军。从这个方面看,文化育人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渠道。
回应为谁培养人这一办学宗旨问题,要充分认识理想信念教育的紧迫性。牢记党的奋斗目标,培养具有理想信念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高等教育的宗旨。马丁·路德金说过,“没有人能够击倒一个信念长存的人。”理想是人生的航标,信念是实现理想的意志支撑,是决定事业成败的关键。理想信念是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乃至政治方向选择的集中体现和根本反映。理想信念教育是铸魂工程,是人类教育活动中一个特殊而有意义的教育活动,与单纯传授知识和技能的教育不同。理想信念教育是对社会成员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育活动。通过理想信念教育能够使人们了解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义务,认识到生存的意义和人生的价值、目标,实现和完成参与、服务社会的过程。理想信念问题既关乎个人的成长与发展,也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理想信念是人们为了实现人生奋斗目标而不断砥砺前行的精神动力,没有了理想信念,精神上就失去了强有力的支撑,就容易导致迷离彷徨、丧失斗志,就容易迷失自我,找不到人生方向。因而,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在广大青少年当中进行思想道德建设,强调革命理想高于天。培养有崇高理想、有坚定信念、有社会责任意识、有知识、有文化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是高校办学的基本要求。高校的办学理念始终要把理想信念教育置于首要位置,并突出理想信念教育的长期性、持久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定理想信念是终身课题,需要常修常炼,要信一辈子、守一辈子。”[10]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并与各类知识和技能教育相配合是一项系统而又艰巨的工作,单纯就教育抓教育往往效果不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仅要有积极主动的工作热情,还要有科学完善、行之有效的工作思路,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真正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为此,要丰富教育内容,增强针对性,注重教育的实际效果,充分发挥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在驱动作用、凝神聚气作用和指导现实作用。结合我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进行世情、国情、党情和家国情怀教育,激发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创新精神,与时俱进地不断丰富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容。
崇高而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催人奋进、奋发向上、不断前行的动力。坚定理想信念的信心来自思想意识上的清醒、理论上的认知和情感上的认同。列宁曾说过:如果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理想信念只有建立在科学理性的认知、情感上的坚定坚持和实践上的不断践行,才能迸发出无穷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6]15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时期的历史性成就的取得,都是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真学、真懂、真信和真用的基础上的。我们的力量之源和精神上的“钙”就是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就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只有学懂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特别是领会了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才能心明眼亮,才能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才能始终坚定理想信念,才能在纷繁复杂的形势下坚持科学指导思想和正确前进方向,才能带领人民走对路,才能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推向前进。”[11]关心国家大事,关注国际动态,在大是大非面前时刻保持头脑清醒,始终把握住“马克思主义信仰”这条红线,抵御住西方各种错误思潮和腐朽思想的侵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当代社会思潮,把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红线,守住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底线,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不动摇。
坚定理想信念,必须始终坚持对社会主义的信仰。任何理想信念的确立,都不是没有根据地凭空捏造和随意幻想出来的。它是人依据自己所处的时代条件,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理性的思考、谋划,扎扎实实地去学习、实践、反思、再实践、再认识,不断总结经验教训而确定下来的。理想信念明确,人才能找准人生的价值和目标。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是新中国几代领导人带领全国人民从本国的具体国情出发,励精图治、艰难探索、不懈追求奋斗的结果。社会主义新中国来之不易,社会主义事业需要包括大学生在内的一代又一代志存高远、心系国家的青年薪火相传、再接再厉、再创辉煌。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对在广大师生中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提出更高要求。首先,要着力引导大学生深刻地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时代意义、现实意义和世界历史意义。中国的发展道路,不仅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必由之路,而且也为寻求发展和正在发展中的其他国家提供了有益借鉴。“这样一条道路,在世界近代以来后兴大国崛起的历史上是一条前所未有的全新战略道路,在世界现实社会主义的历史上是一条前所未有的全新战略道路,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也是一条前所未有的全新战略道路。”[12]它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一种既有别于传统苏联社会主义,又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模式,为社会主义国家巩固、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提供了成功的范例。其次,要引导大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和处理成长中面临的各种问题,铭记个人的命运同国家和中华民族的命运不可分割,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刻领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自觉担当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最后,要引导大学生增强使命意识、大局意识和底线意识,加强对新时代奋斗目标的全面认识,培养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努力奋斗的奉献精神和责任意识。努力克服学习、生活、人际交往过程中的功利化行为动机,自觉把个人的发展目标、价值取向融入到民族复兴、国家富强的伟大事业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