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政以德领导模式的启示:基于孟子政治思想的思考

2021-12-07 10:48黄海英古力阿伊木亚克甫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21年7期
关键词:政德君王孟子

黄海英 唐 红 古力阿伊木·亚克甫

(新疆财经大学基础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2)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文化精神的快速形成期,这一时期各种文化思想竞相争鸣、碰撞与交汇,并在角逐中形成反思、完善和推广,可以说,这一时期的文化成果形成了中国文化史的第一个高峰,初步建立了中国人的价值取向和思维模式。在这一时期的诸子思想中,孟子的政治思想继承发扬了孔子关于“仁”的思想,提出民贵君轻、人性本善、浩然之气、内圣外王等一系列的理政之策和修身养性之论,对现今领导干部的政德涵养有着特殊的启示意义。所谓“阐旧邦以辅新命。”通过对孟子相关论述的解读,“以言议事,以事解义”——以孟子之言议为政之事,以为政之事解政德之义。

一、民惟邦本、以民为基的领导理念

孟子的“民本”思想延续了孔子的“仁政”学说,将人民放置于国家政治至高无上的地位。

“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

——《孟子·尽心下》

领导者应时刻谨记,民是最根本的因素,在任何时候,人民百姓都应置于施政的首要位置而非对立面,故而政策的制定和落实应以人民的需求为导向,来保障人民的权利。在后世的典籍中,这一思想被不同的形式诠释、贯彻和执行着,诸如,唐太宗“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理论;陆贽“舟即君道,水即人情”;毛主席“存人失地,人地皆存。”

(一)以民为本是领导者最高的德行

孟子根据战国时期各诸侯国治乱兴亡的变更规律,提出对治国理政最有贡献的命题,即“民贵君轻”的理论。有学者认为,这实为孔门《书》说,然而《书》说多阙佚,孟子深刻系统地阐述了这一内容,因此将此命题大昌于世实乃孟子之功。

孟子的“民本”思想是与其“保民”“养民”“教民”的仁政思想联系在一起的。所谓“保民”,就是抚慰苍生,一切为了百姓的安定生活,“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在孟子看来,这才是领导者最高的德行。在孟子那个时代,保民主要体现在减轻百姓的苛捐杂税、刑罚,老百姓能脱离于战争的苦海。“养民”,就是重“制民之产”,有恒产然后有恒心,老百姓民生问题得到解决,生计和生活得到保障,才能安下心维护既定的领导和秩序。“教民”就是对百姓进行政治教化,让人们遵从封建伦理道德的规范,这也是维护稳定和秩序的必要措施。现今我国的领导体制也是在强调人民群众的主人地位。领导的原则是要重视民意,体察民情,自觉保有人民公仆服务意识,将服务于民作为从政道德的原则和底线。

(二)“与民同乐”——领导者的共建共享观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 ;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孟子·梁惠王下》

孟子进一步将民本思想推衍至“与民同乐”,其实就在告诫位高权重的君王,应将社会资源与民共享,而不是为了保有既得的资源和利益,用暴力和刑罚维护他高高在上的权力意志。人民在历史伟业的创造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凡是能够体恤百姓的,社稷就得以保全,国家就富强,百姓安居乐业,例如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康乾盛世。反之,若无视民间疾苦,横征暴敛,只会人心浮动,落得覆灭的结局。

孟子“与民同乐”的思想在今日的中国已经得到很好的诠释和实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治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更加关爱人的生命,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充分发挥人的创造性,改善人民生活条件,保护人的生存环境,提高人民幸福指数。

“以人为本”“为人民服务”等理念一直是我国当下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和党的根本宗旨,因此,领导者的决策和谋划应合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要做到权为民所用。作为领导应倾听群众心声,了解群众夙愿,解决群众困难,时刻牢记民生问题是关系国之邦本的重要问题。

二、礼贤下士,知人善用的用人理念

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维护国家权威,安定民心的不是靠武力,而是道义。在孟子看来,道义也是领导者维护上下级关系,促进内部和谐的重要因素。孟子强调“道尊于势”,

“天下有达尊三:爵一,齿一,德一。故将大有为之君,必有所不召之臣,欲有谋焉,则就之。其尊德乐道,不如是,不足与有为也。”

——《孟子·公孙丑下》

天下普遍认为尊贵的东西有三个,爵位、年龄和道德。三者适用于不同的场合,故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一个想要大有作为的君王,会有他不能召见的臣子,如果有事商量就要主动到臣子那里。孟子认为,君主如果“尊贤使能”,国家就会富强,如果君主不能尊尚道德和乐施道义仁义,就不值得和他有所作为。这体现了孟子尊重人才的思想主张。商汤和齐桓公都是礼贤下士之人,所以才能统一天下、称霸诸侯。

“礼贤下士”是领导者的用人之道,古人有“用师者王,用友者霸”的说法,领导者要能谦下于人,尊奉贤能之人,将贤能之人奉为自己的老师,虚心求教,不以自己身居高位而盛气凌人,不自高其智,不目中无人。道德经中“善用人者,为之下”也是在说,善于用人的人,必定是拥有谦下之德,这就像江河之水、川流自然回归的道理。善用人的人,不一定是愚钝之人,而是有智不显智,不自恃己智,善于集思广益,以众人之智弥补个人智之短见。

孟子告齐宣王曰:

“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

——《孟子·离娄下》

孟子将君臣之间应尊奉的关系表达得十分具体,君将臣视为手足,那臣则视君为腹心。这是最理想的上下关系,也是王者能够王天下的必备因素。孔子说,“君使臣以礼,臣使君以忠。”一个成功的领导者若能敬奉贤能之人,必会得到贤能之士的回应,这也是为何历来多少仁人志士遵循“以国士待我,必以国士报之”的披肝沥胆。相反,如果君王视臣如犬马,那么臣子就会把君王看作普通的国人。如果君王将臣子看作泥土草芥,那么臣子也会把君王视作仇敌。由此可见,臣对君的效忠取决于君王能否知人善用,尊贤能之人。

孟子对君主用人观点的理解与其“王道”都要遵循“仁”的观念是相通的,而这与中国式的领导管理原则也同符合契,中国式的领导原则是将“人”居于主导地位,“人”实为“仁”的延伸和拓展,对人的尊重和信任可视为仁人关怀的另一种表达。

孟子对于君王礼贤下士的要求还不仅限于王对臣的这种态度,孟子认为,礼贤下士的关键要“听其言、行其道”。

“吾闻之也,有官守者,不得其职则去;有言责者,不得其言则去。”

——《孟子·公孙丑下》

这就是说,如果有官职的人不能恪尽职守就辞去官职;如果有进言的职责却不被采纳,也要辞去官职。一方面可以看到孟子要求作为士人需尽职尽责,另一方面也能看到孟子的清高和傲气。

孟子还说:

“然。夫时子恶知其不可也?如使予欲富,辞十万而受万,是为欲富乎?

——《孟子·公孙丑下》

孟子在此说明受官难道是为了发财吗?如果是为了发财,又如何理解“辞去十万的俸禄反而却接受一万的俸禄”。由此可见,孟子的志向和对君王的用人理念的要求存在一定的关系。他希望真正的王能够发挥臣子“在位谋政”的作用,这才是知人善用的最终旨归。

三、反省内求的政德修养理念

中国是一个很重视德行修养的国家,无论世事如何变幻,儒家所提倡的忠恕之道和三纲五常的传统道德准则都亘古不衰。中国传统思想中这种关于正人正己、修身立德的理念经过宋儒“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次第政治哲学的展开,成为了做人做事为官理政的遵从标准。修身,是指修养身心,孟子十分看重为政者的修身之道:

“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

“周于德者,邪世不能乱。”

——《孟子·尽心下》

(一)“ 不妄动心”——提升领导的辨别能力与正气修为

孟子的修身养性与其“人性本善”的思想是紧密相连的。孟子认为,人性的善缘于生来就有的“善端”。“善端”分为“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在孟子看来,这些“善端”就是仁义礼智道德观念的萌芽。对于“善端”,也是“求则得之,舍则失之”,因此,孟子对如何发现和认知善的本质进行了探讨,也由此展开了他修身养性一整套理论思想的论述。

孟子的修身养性从“不动心”说起,

公孙丑曰:“夫子加齐之卿相,得行道焉,虽由此霸王,不异矣。如此,则动心否乎?”孟子曰:“否!我四十不动心。”

——《孟子·公孙丑上》

依照清代哲学家焦循所注,“不动心”便是“志气已定,不妄动心”,“志,心所念虑也;气,所以充满形体为喜怒也。”不动心即为保持操守,修炼心志,完全求之于内心的“善端”,以心役物,而不是役于物。

孟子进一步给出了自己“不动心”的修炼方法:

“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孟子·公孙丑上》

“知言”就是懂得辨析言辞,是思想认识能力的表现。

“何谓知言?”曰:

“诐辞知其所蔽,淫辞知其所陷,邪辞知其所离,遁辞知其所穷。生于其心,害于其政;发于其政,害于其事。”

——《孟子·公孙丑上》

“诐、淫、邪、遁”即偏颇、过分、邪僻、搪塞的言辞,皆为言辞中的弊端,言辞差错都生于其心,放置于具体的政令措施中,都会对政事产生危害。“浩然之气”是道义原则指导下的正直坚毅的精神,它是一种博大坚定的意志品格。

“知言”是一种辨别是非的认识能力,“浩然之气”则是鉴于仁义与德行之下的正气,这二者构成孟子“不动心”的“大丈夫气概”和君子修身的人格力量,放置于当今社会,它们超越了富贵贫贱与身份名利,对于领导的政德修养有着积极的引导作用。所谓“知言则不惑,气盛则意志坚定。”面对外界众多的诱惑,身居高位却也更容易“溺于本心”,领导干部们如何在众多言语艺术中辨别善恶真假与是非对错,又如何坚定心志,养心养气,提高个人政德修养,从而增强社会正气,防治社会腐败的滋生蔓延,从古人先贤的智慧中我们都可以找到启示。

(二)“反求诸己”——培养律己担当的领导者

孟子在道德修养方面提出另一个对领导政德修养具有参考意义的命题是“反求诸己”,

“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

——《孟子·离娄上》

如果和别人亲近、经管人事、对别人以礼相待等都得不到回应,就要反省是否是因自身仁爱不够、才智不够、恭敬不够,都要从本身找缘由。如果自身都做到很好,天下的人会自然归向。可以说,孟子的这一命题是对孔子“吾日三省吾身”“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的进一步诠释,凡事“求诸己”的精神是要求遇到问题善于反躬自省而不怨天尤人,这也应作为领导政德修养中严于律己、富于担当的道德引领。

领导力发展的第一步是发现和认识自我,人也会因生活“随波逐流”的庸常而失去自我,因此,要经常自检自省,反思语言是否有不妥当之处,行为是否有越轨之处,道德规范是否有逾越之处。作为手握权柄的领导,应时常反省自己的言行是否符合党和人民的利益要求。当有利可图时,是不是逾越了红线和底线;当情面难却时,是否将私情覆盖了正义;当挥霍浪费时,是否置身份不顾,忘记了本职和职责。在面对困难和问题时,“躬自厚,而薄责于人”,不埋怨不抱怨,不是推脱责任而是敢于担当,反身而诚,这样常思百姓之苦,常怀律己之心,常修为政之德,才能心怀坦荡,身有正气。

猜你喜欢
政德君王孟子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政德建设重要论述研究述评
“适宜君王的风度”:论《李尔王》中的新旧君主
磨刀不误砍柴工
干部政德重在落地
昭化区探索建立基层政德评价体系
姜太公钓鱼
烽火戏诸侯
谁的头脑有毛病
艺术加工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