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丑“三问”孟子

2017-10-09 00:32李雨竹
资治文摘 2017年6期
关键词:三问孟子道理

【摘要】“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类似这种脍炙人口且切实可行的道理在《孟子》中屡见不鲜。通读《公孙丑》上下两篇,非常多有益且受用的人生道理。在公孙丑认为,孟子有些行为举止是不合常理且不符做人信条的,可是孟子又为何这么做呢?就在公孙丑向孟子提出质疑的时候,孟子总能用更广泛且高于常人的思想的觉悟道理来讲授给公孙丑听。作为读者,获益良多。

【关键词】公孙丑;孟子;道理;辩证思想

公孙丑作为孟子的学生,历史对他的记载并不多。终身没有做官,曾参与编纂了《孟子》一书。作为读者,学生公孙丑提出的质疑与我提出的疑问如出一辙,因此以己为彼,从而获得正确的哲学道理!

公孙丑到底对于孟子有哪些方面的疑问呢?第一個质疑就是,“管仲和晏子难道不是值得学习的对象吗?”在公孙丑看来管仲辅佐桓公使他能够称雄于天下,晏子辅佐齐景公令他名扬于诸侯,难道这二人不值得我们学习吗?孟子则回答道:“以齐国统一天下,易如反掌。”对于孟子的回答,公孙丑表示更加的疑惑不解了。进而发问道:“那么按照您的说法来看,管仲晏子都不值得学习了,那您是不是认为连文王也都不值得学习了呢?”孟子便说:齐国有句老话,叫作“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镃基,不如待时”,意思就是“纵有聪明,还得看形势;纵有锄头,还得待农时。”纵然在夏商周的时代,土地也没有现在齐国的广阔,黎民也没有齐国如此稠密,国内领土不必在开辟,人口不必再增加。只要实行仁政,谁又能阻拦的了呢?孟子之所以说齐国统一天下易如反掌,就是因为齐国赶上了“事半功倍”的好时候,所以这也是孟子不同意公孙丑的观点的原因。孟子提出齐国只要实行了仁政,那么统一天下就是易如反掌的。正如孔子所说:“德之流行,速于置邮而传命。”足以证明,仁政应立即实施的重要性。

公孙丑第二个疑问在于关于辩证思想的讨论,“既曰志至焉,气次焉。又曰持其志,无暴其气者,何也?”公孙丑发问道:“您既然说,思想意志到了哪里,意志情感也就在哪里表现出来,但是您又说,既要坚定自己的思想意志,同时又不要滥用自己的意志感情,这是什么道理呢?”于是孟子对此展开了一段辩证论述:“志一则动气,气一则动志也,今夫蹶者趋者,是气也,而反动其心。”杨伯峻先生译文是这样写的:“思想和感情是互相影响的。思想若专注于一方面,那么情感就会为之转移。反过来说,情感专注于一方面,思想也很难不为之转移。”

公孙丑接下来发出了很多的疑问,孟子则是有选择性的回答,像景丑问孟子自居为哪一种人?孟子则回避了这个问题,继而回答了公孙丑提出的其他问题。在读到孟子的智慧的同时,公孙丑的优点也同时展现了出来,就是:敢于提出质疑,不耻下问,好学好思索,敢于直言的学习态度。正如孔子眼里的仁人,到底什么样的人是仁人呢?最基本的一个标准就是要刻苦学习努力上进,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这才是聪明有智慧的人。

在《公孙丑》上篇,除了与景丑的对话外,孟子仍提出了“仁术”法则,“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市,廛而不征……关,讥而不征……耕,助而不税……廛,无夫里之布……”如此,则天下无敌!

在《公孙丑》下篇,景丑与孟子的讨论也尤为精彩!孟子要去见齐王,结果王生病了托人问他还来不来,孟子就说,自己也生病了,不能去朝廷了。第二天,孟子要去东郭大夫家吊丧,景丑就说:“您昨天还回绝王的召见说自己生病,今儿您就出门去别的地方,不好吧?”朝廷还派人来给孟子看病,怕出差错,便找了好几个人去拦截孟子千万不要回家。孟子就躲到了景丑家中。于是景丑对于孟子的所作所为又发起了第三个大的疑问:“内则父子,外则君臣,人之大伦也。父子主恩,君臣主敬。丑见王之敬子也,未见所以敬王也。”孟子则答道:“彼以其富,我以吾仁。彼以其爵,我以吾义;吾何慊乎哉?”有大作为的君主必然有他请不动的臣民,有什么不会的也亲自上门讨教,我就是这样的臣民,所以没什么不妥之言。孟子高于常人的大道理使景丑受益颇多。

公孙丑三问孟子,不是只发问了三次,而是整篇文章中大的冲突矛盾有三大点。笔者置身于公孙丑,以景丑视角观察孟子言行,孟子博学多才,仁德至上,“亚圣”身份毋庸置疑。同时,勤学好问的公孙丑形象也深入人心。正如孟子所说:“仁人无敌于天下。”

【参考文献】

[1]杨伯峻,孟子译注[M]中华书局,2016(5)

[2]幺峻洲,孟子说解[M],齐鲁书社,2006(6)

[3]袁济喜,六朝清音[M],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5)

[4]黎红雷,“为政以德”与“无为而治”——《论语》集译三则[J],齐鲁学刊2015

[5]党圣元,六朝清音[M],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12-01

[6]杨伯峻《孟子译注》[M]中华书局2016(5)

作者简介:李雨竹(1994.10.22)女,黑龙江依安,陕西师范大学2016级硕士,中国古典文献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三问孟子道理
磨刀不误砍柴工
这只猫说得好有道理
道理
公文办理须“三问”
智珠
阅读教学不可绕过的三问
指导阅读“三问”
语文备学应做好“三问”
喜欢你,有道理
漫画《孟子》(一)